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象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象山东海铭城项目隆重开工 聚焦象山 黄河元 2010-11-23 1 2016 九风楼主 2010-11-23 14:45
如果你是营业员,你会怎么做? 聚焦象山 想入飞飞 2011-9-3 4 1595 二休视力 2011-9-5 15:00
杨忠华:“岛主”和他的渔山列岛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北京老K 2011-9-9 17 3728 精彩生活 2011-10-12 11:04
宁波(象山)东海铭城(附效果图)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相爷 2011-10-22 20 8601 山鹰猎狐 2013-5-25 20:58
深圳宝安区象山海鲜餐馆 地道象山菜(多图) attach_img digest 乡网杂谈 北京老K 2012-2-5 18 5522 小笔帽 2012-5-7 13:05
网友爱心认购紫甘蓝(转自象山在线)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tange 2012-2-8 19 3741 tange 2012-2-9 10:18
CCTV-4今天播出“远方的家·沿海行”象山篇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勿忘天堂 2012-2-10 15 3166 胡雨 2012-2-11 09:02
CCTV4“远方的家 沿海行”——象山:石浦渔光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成根 2012-2-12 14 4237 ludeng 2012-5-13 10:44
象山:向南延伸向海发展 绿城带动象山房价上涨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相爷 2012-2-23 7 4090 相爷 2012-2-29 17:40
浙江征集方言“发言人” 宁波象山最先选出候选人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甬象 2012-2-24 19 4743 东海龙王 2013-3-14 15:21
象山:从未取消楼市限购 聚焦象山 纨绔 2012-2-25 11 2048 小小鸟 2012-2-25 20:06
王群:做象山人自己的石雕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沧海明月 2012-2-29 39 6490 居士 2012-3-1 22:08
象山剧院3月1日 3D大片 attach_img 社会热点 落雨夜岛 2012-3-1 5 1762 六株头 2012-5-9 22:09
象山剧院3月1日晚上8点 3D 王者之剑 attach_img 社会热点 落雨夜岛 2012-3-1 9 2328 cnpolo 2012-3-2 14:43
象山剧院3月2日电影 attach_img 社会热点 落雨夜岛 2012-3-2 2 1396 勿忘天堂 2012-3-2 13:52
祝象山张为礼生日快乐【组图】 attach_img 会员之家 成根 2012-3-7 10 2003 北京老K 2012-3-8 00:35
象山剧院电影7日起晚20:00 3D 非常小特工 attach_img 社会热点 落雨夜岛 2012-3-7 2 1532 Wy2 2012-4-4 10:03
本版置顶 一位象山心脏肿瘤病人在上海获得新生 上海象山人 潘仁龙 2012-3-20 18 3876 yzts88 2012-3-21 15:09
急病乱投医:家属无知 病人成为植物人 上海象山人 潘仁龙 2012-3-20 7 2263 一缕阳光 2012-3-20 20:23
象山鹤头塘考辨 聚焦象山 海天渔歌 2018-4-20 2 4205 海天渔歌 2018-8-1 09:08

相关日志

象山——无象即万象
海天渔歌 2013-12-4 12:29
象山——无象即万象 兮是真宝(陈宝良) “海山仙子国,万象图画里”是文天祥为我们留下的一句比喻山海美景的千古绝唱。 据民国《象山县志》载:“是日风小浪微,舟行石间,天巧垒出,令人应接不暇,殆神仙国也。”于是,文天祥写下了 “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篷,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风摇春浪软,礁激暮潮雄,云气东南密,龙腾上碧空”的《过乱礁洋》著名诗篇。 然,乡人自借佳句,故称象山为“海山仙子国”。   象山——早在6700年前就创造了塔山古文化。春秋时,为越国鄞地,唐神龙二年(706)立县。“象山”因何而得名,对此古《象山县志》均有记载:“厥土有山,背负隆起,雄压海垠,屹如象形”,故称“象山”。唐时县城设现县城西北得彭姥村。 故而得名——象山。 据《象山县志》载:早在秦代,“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曾留居县城北蓬莱山。”此蓬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三个仙岛(蓬莱、瀛洲、方丈)之一,从秦汉到清代,帝王遍寻长生不老药,从而衍生炼丹术,而象山就是我国最早的炼丹发源地之一。相传早在唐朝以前,陶弘景在西山炼丹,故象山县城雅称“丹城”。 谓之,人云象山美岛是 “东方不老岛” 象山县是个半岛,即一面连陆、三面临海之地,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 奇特度极高的海蚀地貌景观,为东南沿海一绝。旖旎多姿的山海风光,融青山、碧海、蓝天为一体,千姿百态,独具特色, 亦之谓“中国百里黄金海岸” 今年3月23日,著名节目主持人、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杨澜第一次走进象山,并义务出任象山旅游形象大使,为休闲象山更据阳光魅力。 作为象山人,我们感谢杨澜!!! 千百年风雨而来的象山......我有感。象山——无象即万象。 象山——无象即万象(2009-5-8 21:48 ) http://www.54xsr.com/bbs/thread-29033-1-1.html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7 个评论
象山俗语的隐喻识解
海天渔歌 2013-10-30 13:29
象山俗语的隐喻识解 陈红发 象山,位于北纬 30 °地带的中国东部沿海,寄山于海,秦海唐涂宋田,造就一方神奇的土地。穿越时空意象山海,还原沧海桑地的演变,发现象山地貌形状的本来面目: 象是海中山 山是海上象 独特的地域环境,产生丰富多彩而富有哲理的象山俗语,涵盖天文、地理和人事方面。从现象中透析本质,概括和提升为固定的俗语流传。其中的隐喻是一种生动的比喻,源自生活、生产和生态的表达形式,语境的时态贯穿从源域至的域的流态过程,从而揭示相应的本质和功能,诠释现实隐喻和真实映照。认知语境需要激发文化背景、语言特色、情景状态和识别系统的储备信息,才能作出创造性、选择性的最优化关联复合,避免形成脱离特定性的歧义而掩盖真相。针对去雅存俗的象山俗语,选择最具典型的案例剖析,其实质内涵的隐喻识解,可归类为自然和人文 。 一.道法自然界智慧 准确理解隐喻,需要认知语境的支持。例如:潮七廿三【 1 】 、八月十六和喝山和水等,是认识自然的现实反映,地理环境决定文明演化。 潮七廿三。 颇为经典,传释半日潮海域特有的潮汛规律。据《象山方言》“搅七廿三”解释为故意干扰、胡搅蛮缠或捣乱、添乱的意思,经检索同解。其实不得要领,只是借口的托词或者说引申意义,难以服人。关键问题出在“搅”的认知,忽视了象山的海缘情结,而且年代久远缺乏相应书载,语音变化难以准确把握,况且故意“搅”浑,即使采取转假或借代的修辞运用,正是防止失传的密码,经过考证“搅”即“潮”的谐音误传。理由是所在海域潮汛规律的概括:大潮为初三、十八;小潮为初 ( 七 ) 八、廿三,顾及“岁差”调整,乱在“七”以“八”兑换。还原“搅七廿三”应为“潮七廿三”,如其本意:渔事择潮,利时作业。鲜明的渔事习俗,无疑是业内密而不宣的议事法则。 鉴于石浦渔区的谚语:初三潮十八水,初八廿三小水低。与爵溪的谚语: 初五、十四、廿三,仙人走过提空篮。故开渔装网就必须要避开这三个日子,提醒警示比较直白毫无隐晦 ,实属同出一辙。而其深刻内涵,基于敬畏自然的处事选择和生存需要的传承密码。关键词“潮”的讹传变异,或许是故意转移认知疏忽识别,如谐音“绞、搞、搅、燥”等或者以音记字,失去原来创造性概括为约定成俗的隐语行话的真实意义,着重表达和丰富演变、衍生具有鲜明的海洋渔文化特色。 八月十六。 象山传统节日的乡风习俗奇特:元宵十四中秋十六。与传统固定节日前后相差一日,默认规约习以为常,流传的解读、考证众说纷纭,纯属无稽之谈或者附和笑谈。究其原因,实为忌讳十五,因其数神圣,源自《洛书》“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纵横交错的 8 组 3 数之和均为 15 ,中格隐含 15 (数 0,5,10 ),故避而敬之,要择日行事。且八月逢中秋预言月亮的圆缺程度,认定十六月亮最圆,期望团圆满贯,从而流传“中秋八月十五月亮十六圆”的信俗。据天文专家推算中秋月圆农历的概率统计,从 1951 至 2050 年的 100 年中,十五月亮:十五圆 39 次;十六圆 48 次;十七圆 13 次。十六圆概率最大,完全符合象山“十五月亮十六圆”说法的客观事实,体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处事准则。 喝山和水。 在象山流传甚广,通俗易懂,本来指古代从事掌握堪舆技艺的谋生手段。常用象征手法呼山喝形,相形取胜,丘陵依山水,平原重水势,注重人居环境的和谐,强调形势格局的匹配。象山的县署丹城(龟象呈祥)、石浦古城(海豚拱珠)的规划营造手法,略见一斑。 关于对地域地貌的模拟形象,取决于从事者对其认识掌握的知识和认知抽象的意象能力,至于判断其归属的形象与具象洽合程度,当然存在千差万别,是不言而论的,实属言语难表,只能心领神悟。 经过历代演变为特指善于能说会道、无所不晓的江湖之辈,与胡说八道同类,明指流传在街坊巷间蛊惑人心的流言蜚语,不足为信。 二.器重人世间文明 正确解释隐喻,需要逻辑推理的拥有。例如:倷姆嫪毐【 2 】、泊迹声消、伽佛姜毛、王直尸解和讹格乱经等,是褒贬人文的真实写照,生态 文明决定社会发展。 倷姆嫪毐。 意思指你娘(妈) 与嫪毐(读音 l à o ǎ i )这种人有染之意,是象山最古老的一句方言,方志无载。嫪毐,人名,秦时人,吕不韦之舍人,太后闻其阴大,欲私得之。吕不韦以假阉,进贡太后,与太后通,封长信侯。始皇九年,事发斩之,灭三族。毐:指品行不端正之人。徐福与童男女及百作工匠等人留居象山数年,离别家乡父母妻儿,漂泊无定,虽暂居象山,总有思念,遇有不如意处,就拿秦始皇出气指责,出口“倷姆嫪毐”以清气解闷。流传至今,石浦一带尤盛。 根据流传的语态情景分析,倷姆嫪毐是明示,呈现憎恨程度的恶毒至极,直指涉及秦世皇朝的风韵艳史,表露仇秦心态。 泊迹声消。 通常会理解为销声匿迹的意思,因谐音记为“拍吉惊消” 以化解灾祸临头 ,舒缓惊慌镇定情绪,成为避害趋吉、化险为夷的护身符。实为预示遭遇灾祸临前征兆的诅咒,以佑护消灾保安宁而采取的一种避让行为。这是句密语,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与徐福寻求长生不老药的活动事实相映衬,相传原来一直停泊在象山港湾的楼船,一夜之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泊迹声消(息)则暗指,盘算隐忍心机、逃离避让的抉择,确实是特定历史事件的提炼和概括,至少说明与徐福及其余部相关联。 作为徐福隐居象山的流传依据,不能只重物证而忽略语音痕迹的遗存,此类遗存的俗语情态充分佐证,避秦的无奈和艰辛,闻讯秦始皇南巡会稽,便销声匿迹而东渡,从此杳无信息成为历史的迷踪。 伽佛姜毛。 简称“佛姜毛”,误认“人弗姜毛”,继而演变为“弗识相”。典故的流传源由,正是伽蓝和佛与姜毛二公的关联复合。据清代雍正《象山县志》载:南市中二神,姜姓毛姓,古传为唐进士,弃官隐此,施药济人,卒而有灵,乃立庙祀焉。如今流传含义,侧重鄙视 人为品行 的表情达意:不入流别居一格,自以为是不识相,属不得人识的行为举止,难以被公众认可理会。同象山无亲无故的姜毛二公,泽被山海的功绩,无法相互比拟,却想树碑标榜,真是难以理喻,误会至极的亵渎。 王直尸解。 广泛流传于象山的一句典型的口头禅,普遍认为开话时所具有的语言气息的铺垫意味,实则与东门人自称 “ 阿爹” 辛酸史的误会, 有异曲同工之妙: 是绝望中的希冀,是含泪中的戏谑,是讨海中的折射,是生活中的寄托 。其实质映射朝廷失信诈许,王直失戒被斩,反正如此,索性顽抗抵制海禁。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 1555 年),明王朝在与王直武装集团的交战中屡遭失败,三易督帅,被迫改变策略,决定招抚王直。新任浙闽两江总督的胡宗宪受命谋划。胡宗宪释放在狱的王直的老母妻儿,给予丰厚的待遇,同时派使团前往日本宣谕并招抚王直。王直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归顺朝廷,遣人赉疏胡宗宪 “ 代为疏请通商 ” 。疏文强烈要求明朝廷解除海禁,开市通商,并求都督职使, “ 使得稽压海上,开市息兵 ” 。经多轮谈判,王直遂于公元 1557 年 9 月下旬率数千骁勇由日本驾舰回国,泊舟山岑港,不久往钱塘总督府接受招抚。胡宗宪以礼留居王直,随后上疏对王直赦免。但此时朝中一些重臣已变换嘴脸,对胡宗宪进行激烈的弹劾,言其受王直贿赂而徇私。胡宗宪陷入危境,被迫交出王直。王直被捕入狱,公元 1559 年 12 月被斩于杭州官巷口。徐光启为王直鸣不平,说 “ 招之使来,量与一职,使之尽除海寇以自效 ” 。清人朱克敬在《边事汇钞》中评说 “ 斩汪(王)直而海寇长,推诚与怀诈相去远矣 ” 。王直临死时预言: “ 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 ” 。 王直是明朝徽帮从事海上贸易的杰出代表,组织交易维护秩序,主要活动区域在浙东海域一带。其功过无需评判,不过百姓心中自有秤。 中国本来不乏这种有着自由和勇敢精神的海盗式人物,但其无法进入文学,因为被诬蔑为“倭寇”。 讹格乱经。 泛指行为背道离经,也有“阉割卵茎”说法,真实含义指女人经期混乱,没有规律可循。通常形容人古怪神经,凭主观捏造不合乎客观事实。博览众说,鲜活灵动趣味横生,既风趣又幽默,还是取悦民间的故事:从前象山有户家人去世,为了超度死者,长辈说要请远方的和尚念经效果好。于是他们就跋山涉水,去了很远的地方请了两位和尚(其实是西方传教士),和尚念了很多经,可是主人都听不懂,并且觉得好奇怪,想问和尚念的是究竟什么经,和尚就随口应答 “ all great ”。主人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念的是讹格乱经( all great )。”其实是 Oh My God 的阴差阳错,印证外来和尚好念经,呈现一副牵强附会的势利心态。 三.地理人文决定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独特的地理环境奠定相应的文化背景,从而衍生文化的多元性,相互融合成就文明的共同性。文化共源多元,文明共享同元。无论滨海还是临陆,总是择水而居,这是先人遵循的环境观点:适应自然的处世人生观;利用自然的惠世价值观;改善自然的普世世界观。 俗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口头流传的一种通俗语言。其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性、适应性和地域性,其中的隐喻充满了真知灼见,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比喻形象,鲜明生动,揭示客观事理,是公众生活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强劲的语言表现力。意象是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意境想象, 经典俗语是生活浓缩的典型范例,从而 演绎文化、演化文明。 自古至今的象山俗语,逐渐被遗忘流失,甚至呈现传播断层,其隐藏的意义和价值应当传承,需要唤醒全社会对本土地域特色的整体记忆。为此的识解,纯属个人见识,难免存有臆断,而且很难达成共识,引起共鸣那是我的欣慰,期待斧正。 参考文献: 【 1 】陈红发 解密象山俗语“潮七廿三“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1 年 06 月 07 日 【 2 】 竺桂良 徐福在象山的遗俗遗物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 年 01 月 17 日 修改 2013-11-11
个人分类: 海天渔歌|4 个评论
《汉书》天门山考
海天渔歌 2013-10-22 08:58
《汉书》天门山考 竺桂良 《汉书·理志》:“会稽郡·鄞注:有镇亭、有鲒埼亭,东南有天门水入海,有越天门山。” 陶弘景《真诰》云:“天门山在鄞县南,宁海北,半亚于海。” 汉志所指镇亭、鲒埼亭、天门水、天门山,均在今奉化、宁海交界处,在象山港西北狮子口内。镇亭在宁海,为明台越三州交界,亦名大理,鲒埼亭属奉化,鲒埼亭有水流东南入海,入海处天门山,乃桐照、栖凤间山,其脉至狮子口乃一半岛。镇亭、鲒埼亭、天门山皆在一条线上,各相距几十里路。又奉化,宁海交界处属宁海界也有天门山,山北有溪流曰下陈溪,下陈港,东入海,山南有凫水东入海,有蜃楼门,凫溪之源有温泉水,郭沫若题名曰“天明山温泉”实为天门山,意为天台山,四明山之交。 镇亭、鲒埼亭、天门山水,在浙中不算奇山奇水,而其能上《汉书》者,因人文而闻名。秦末汉初今大里镇亭出了个夏黄公,即“商山四皓”之一,后隐居至天门山东之大茅岙,后人为纪念他,改名为黄贤村(亦梅妻鹤子林甫之故里),村旁之屏山改称商山,黄贤溪从商山脚下流过,商山桥便是当年黄公通往山外的门户,越天门山、鲒埼亭、镇亭至会稽,北上商洛。至晋有陶弘景、张少霞等在宁海天门山阆风台炼丹。 自宋欧阳忞《舆地广记》:“象山有东门山,即汉志所谓越天门山也。”天门山之说始歧。 陈汉章《象山县志·古迹考》:“越天门山即东门山。”后编《南田山杂志》云:“越天门山,师古未注,其时象山尚未立县,故盖缺也。自后晋宋隋唐史志并未之及。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延祐四明志》引王深宁(应麟)《四明七观》则俱以今南田北之东门岛当之。明嘉靖《宁波府志》:‘东门山在象山县南一百二十里海中,两峰对峙,高二百丈,周二十五里,明初建卫于此,有昌国旧城。先未析象山时,以山在南海中,接宁海之东境,故曰东门,即《汉书》所载天门山也。’而成化《四明郡志》云:‘天门山在奉化县南六十里。’其说始歧,然皆有天门山而无天门水,与汉志本注不合。考之实即今象山港,详拙著《象山港源流考》文繁不录。” 在秦汉时期,沿海少有开拓,《汉书》提到的沿海地名也很少,鄞之舟山都未记载。当时很少有航海,故连浙中天然航标大佛头山都未提及,又何况东门岛。至唐宋时,始有日本、南洋等国有频繁往来。县人姜炳璋有“佛头峰前娟娟月,曾照开元番客船”之句。 《嘉定赤城志》:天门山,今栅墟、铁场正其处。盖从嵊剡金庭发足,缭绕三百余里至此。谓天门者,言其高也。 崇祯《宁海县志》蜃楼门山,北六十里海洋。 《大清一统志》“天门山在奉化县南六十里,接象山县界。” 欲分辩考证《汉书》天门山,其实《汉书》、《真浩》写得很清楚: 一、“镇亭、鲒埼亭、天门山”在地理位置上皆处于宁海、奉化交界处。镇亭在天门山西(属宁海县)鲒埼在天门山东北角(属奉化县)。《汉书》之表述一气呵成,中无插隔。 二、“东南有天门水入海。”天门水皆东流入象山港。天门山北支有下陈溪、下陈港水东流入海。东南有凫溪水入海,源出天门山南麓(郭沫若题名“天明山温泉,实即天门山,亦即天台山,四明山交界之山”),请问东门有溪流入海否? 三、“半亚于海”,即半岛,东门是悬海小岛。又象山港西北桐照照、栖凤、黄贤村西北有山亦名天门,半亚于海,与宁海天门山相对峙,鲒埼岭东南之水入于海。 四、石浦所城无东门,因有东门岛之东门在,故所城东门以南门名称之。如果东门岛有天门山之称,为何不称天门,可见东门山从未用过天门之名。 五、天门者,即天台山之东门(亦称桐柏山),有东西两天门山,中有溪流入象山港。 《宝庆四明志·奉化县志》叙山:天门山“县南六十里鲒埼亭之东岸大海,海外列嶂排空,有两山对峙高入苍穹,南亚于海,俗号引头门,北连栖凤,栖真诸山而入于大洋。按地埋志云:会稽鄞县东南有天门水入于海,有越天门山。陶宏景《真诰》云“天门在鄞县之南,宁海之北,半亚于海,鄞县旧治奉化,故云然。”(据本县所载如此,而象山亦载天门山,奉化,象山皆古鄞地,望海中之山,皆可为天门也)。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253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吴道南之死
海天渔歌 2012-10-29 14:14
关于吴道南之死 □ 塔山眺台 张善心 吴道南是明昌国卫指挥,民国《象山县志·职官表》于昌国卫指挥中列有:“吴璋,嘉靖二十二年,子道南袭”可知吴道南是袭其父吴璋之职而为指挥的。民国志《氏族表》载:“吴(有祠)、明成化间(来居)、世袭昌国卫指挥同知璋后、石浦”。乾隆县志《军政》载:“(昌国)卫指挥十有六家,有指挥、同知、佥事三等。”卫指挥同知为武职从三品官。《石浦吴氏宗谱》称:“世袭指挥十有六家,武、谷、梁、吴为盛”。民国志编者按以为“盖武胜、谷祥、梁凤、吴璋皆居象山。”可见吴家在昌国、石浦一带应该是一个“名门大族”了。而吴道南袭职指挥同知于嘉靖二十二年,此后近二十年正是倭寇袭扰象山、为害人民最烈之时。吴道南在这样的背景中,一生当有所作为,但除其家谱外,县志未记其他事,却只记了他的死。而且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死法,加上家谱“嘉靖四十年,寿终正寝”的说法,就有了三种死法。 民国《象山县志·史事考》引嘉靖县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夷入昌国卫,杀百户陈表、指挥吴道南,屯五日始遁。妇女被掳不可胜计,杀烈妇夏氏。皆由把总张瓒巡警无方,百户蔡印贪财失戒,亦诸军久安玩愒故也。”这里吴道南和陈表同为抗倭阵亡之明昌国卫将官。按理县志该为两人立传,但自嘉靖至民国各志只为陈表立传,甚至还提及“军士方锦杀贼而死”。而吴道南不仅未能立传,乾隆县志还在嘉靖三十一年战死的爵溪百户秦彪传中附了这样一段:“次年三月,倭复陷昌国卫。时致仕指挥吴璋携妻子遁去,以死事嘱其子道南。有顷,道南复来见,其父惊曰:‘若复来耶!失城,守者死无赦,盍不为忠义鬼乎?’道南俯首不答,竟死于法。论者每以秦彪事责之。”民国志按:“石浦《吴氏谱》叙道南战功,亦异文。”很令人奇怪,民国志以为吴氏谱叙道南战功为“异文”,却不觉《史事考》与《秦彪传》两文大相支梧。樊家桢作《象山县志志文存疑》指出了:“三十三页前八行吴道南云云,案先贤秦彪传谓道南死於法,与此不合”。但竟未能复查一下民国志所引嘉靖志之原文。而2004年点校本则更于此不加一语。笔者查阅嘉靖志,得原文如下:“三十二年(闰)三月,夷人入昌国卫,杀百户陈表,指挥吴道南逃去,皆由…….”原来民国志抄录嘉靖志文时,于“指挥吴道南”后脱落“逃去”二字,遂致大误。这一脱落推想由制版时造成的可能性较大,这样才使陈汉章先生不能察觉《史事考》与《秦彪传》两文的大矛盾。 现在我们解决了民国志《史事考》与《秦彪传》的矛盾,认定了嘉靖志“逃去”和乾隆志“死于法”之说。但《吴氏谱》却明确记载吴道南生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卒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享年54岁。志与谱应该如何判是其真伪呢?以下分五点加以评析:一、家谱记载先人事迹,多为亲尊者讳,即如元末明初象山著名学者蒋景高以“笺表”祸,逮京师弃市,嘉靖、乾隆两志俱同,黄溥《闲中古今录》更明确记载:“蒋景高,元末遗儒,罹‘笺表’祸,斩于市。”邑人倪象占于《蓬山清话》亦作如是肯定。‘笺表’之祸当时虽遭诛戮,但事情并不见有卑劣之处,且“士林冤之”,社会舆论均加同情。而《蒋氏谱》还要讳言之,作景高传云:“元至正丁酉(1357年)乡试,授本邑儒学教谕,洪武二年拜表,授国子助教,八年升祭酒,九年卒于官,年五十六。”可见家谱为先人讳之一斑。 二、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奉遣沿海居民,石浦城毁,吴氏迁县城。至二十三年展复,吴氏回居石浦。其间失落明末所修部分家谱,今《吴氏谱》为后来所补成。 则其可信度当更进一步降低。 三、象山今存县志自嘉靖始,此后近十部县志无一为吴道南立传者,这是遵循了郡县志书与国史之别,即国史美恶兼书,志惟有褒而无贬之惯例。故嘉靖志于抗倭牺牲人物中为陈表立传,而吴道南则无传。 四、明法:“失城,守者死无赦”。嘉靖三十二年,吴道南在昌国,而城陷,则逃与不逃均必死无疑。且抗倭形势正紧张激烈,执法必不容宽赦。明胡宗宪辑《筹海图编》载:“ ,贼舟四十余,夜入大嵩港,袭破所城。转寇昌国卫,城亦陷。备倭等官以失机被刑者三十六人。 惟爵溪所以获贼首毕善庆,得免。”有这样的先例在,吴道南何幸得免?五、最为有力的证据是嘉靖县志修于三十五年(1556年),距昌国城陷的三十二年仅三年,毛德京任象山县令在二十九到三十五年,城陷亦正在毛任上,此事毛当确知之,一县之人当尽知之。故记吴道南“逃去”绝不会有错,亦绝不容有错。 试想若如《吴氏谱》所说吴道南在三十二年未曾“逃去”,后来未死于法,而死于嘉靖四十年,享年54岁。则毛德京修县志成,吴道南当46岁,且身为昌国卫指挥同知(从三品)。毛德京敢这样胡写吗?吴道南,还有他的后人能善罢甘休吗?象山合县之人、昌国一卫之官兵能听之任之吗?据以上分析笔者以为昌国卫指挥同知吴道南当以明嘉靖三十二年,弃昌国卫城“逃去”,而“竟死于法”。但弃城不守亦不同于开门降敌,且客观上还有:“把总张瓒巡视无方,百户蔡印贪贿失警,诸军久安玩愒”(嘉靖志语)等客观原因,故罪止及其身,其子吴炌降为石浦所千户(正五品),其孙吴权初亦袭千户职,而于隆庆二年被裁,仅保留世给千户之冠带闲居于家了。吴权之后为吴一鹏,亦袭千户之号。 吴氏自吴璋至吴一鹏历五世(150余年)而明亡。以卫指挥同知袭职仅二世,后改为千户。但石浦一带人士在平日里还是以指挥称吴氏,甚至在明亡入清之后,康熙二年举人、仁和县教谕邑人包映奎作诗注“深月春风阁”尚称:“在石浦茶园,指挥吴一鹏别墅”。故《吴氏谱》才亦能有“世袭指挥十有六家,武(胜)、谷(祥)、梁(凤)、吴(璋)为盛”之语。 以上关于吴道南身后之家事,据《吴氏谱》再加推测敷演而成,实不足为确据,全文诚望象邑学者多加批评。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2725 次阅读|1 个评论
象山民间传说
热度 1 海天渔歌 2012-10-29 14:01
五狮山的传说   象山有四大名山,即祖山大丹山(主峰东搬山),高810.8米;西乡少祖山蒙顶山,高584.9米;南乡少祖山五狮山,高557米;东乡少祖山珠山,高541.5米。   五狮山在县西南35里,位于茅洋乡、东陈乡、新桥镇交界处。历代人们西从箭岭头上山,东从外洞桥上山,均有弹石路可到山顶;今有盘山公路直达山巅。   传说山上原有5位禅师在五师院(又名五师禅寺)修行讲道,故名五师山。   又传五师山东北麓有一村庄,昔名李家庄,后名李家弄。不知何时闯来5只狮子,伤人、毁粮、咬畜,村民齐喊驱赶无效。一日,村外来了个名叫吴虎的青年,愿为村民除狮害,一箭射中一狮目,5狮俱逃。吴虎因困倦倒地而睡,梦中见一白发长者手托明珠,说是九转金丹,如你有牺牲精神,即可服药伏狮救民。梦醒后确有金丹在手,吴虎立即吞下,浑身奇热,大叫一声,变成巨龙去追赶五狮。狮不敌龙,一声巨吼,变成五方巨石。龙又变为大山,耸立在村东南。遥望雄峰,峻秀挺拔,壁立难登,犹如五狮搏击。为纪念吴虎化龙斗伏五狮改五师山为五狮山。   五狮山顶白龙潭有左、右山峰,还有锐峰、卑峰、扈峰,莫不环卫前导,五峰高低不等,并立山巅,如五指相聚,故又名五指山。    檀头山大王宫   檀头山岛,十里平沙,烟涛弥望,乃石浦港东面门户。清嘉庆年间,岛上来了一伙逃亡的“绿壳”,大老叫蔡千,台州府人,人称大王。“绿壳”干的是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的勾当,当属恶人一类。蔡千却是与众不同,他专劫那些为富不仁的人,把劫来的银两大把大把地散给穷人。但是,“绿壳”终归是“绿壳”,一旦被捉,还是要一刀格杀的。因此,“绿壳”最忌一个“头”字,比如提到癞头两字,就得绕个弯儿说成是“花脑”。蔡千爱吃豆腐,人们须把豆腐唤做“水花”。如果谁不慎说漏了嘴,当心脑袋搬家。   那时候,石浦有个糕饼店老板,平素劣迹斑斑,名声极臭。有一年,年关将近,那老板忽然脑筋一转,决定亲自做一份最好的糕点去讨好蔡千,免得过年提心吊胆。大年三十这一天,糕饼店老板来到蔡千的住处,捧上礼盒道:“不成敬意,请大王笑纳。”蔡千也很和气,问道:“盒子里装的什么呀?”老板忙谄笑道:“我亲手做的绿豆糕,统统都是新绿豆。”——“落头”、“落头”,这不是存心骂我死吗——蔡千勃然大怒,不容分说,立时将这个倒楣八辈子的糕饼店老板推出宰了。   后来,蔡千终被官府归捕处死。厚道的百姓替他盖了个小瓦屋,尊之为大王宫,四季供养。200多年的岁月悠悠过去,大王宫渐渐东倒西歪,破败不堪,犹如一个衰迈的老妇,絮絮地诉说着自己古老的故事。   注:大老:石浦人称匪首为大老。   供养:佛教以香花、灯明、饮食等资养三宝(佛、法、僧)为供养。    锯门龙洞   象山下山海边有个锯门龙洞,传说里面住着锯门老龙。   相传浙东沿海有一个叫阿龙的小伙子,家境贫寒。其家后山悬崖上有株杨梅树,每到夏至前后,果实累累。很多人想去摘,可就是没胆量。阿龙很勇敢,努力攀登上去。说来奇怪,阿龙去摘,树好像低了下来,阿龙就饱吃一顿。   一年天旱,别人家稻田里缺水,可阿龙打工的王家田里每日水满满的,稻子长得很好。别人问阿龙是怎么回事,阿龙总是笑笑说:“黑夜干的。”邻村的一个财主得到这个消息,去叫阿龙给他稻田车水。阿龙说:“报酬只要捣一臼麻糍吃吃就行了。”当天,阿龙吃到了财主的麻糍。   第二天一早,财主来到田头,见田水汪汪一片,可其中有一个田角无水,泥土干裂。财主十分生气,责骂阿龙。阿龙从容地回答:“你答应捣一臼麻糍给我吃,为啥要挖去一团留着自己吃呢?你麻糍留下一团,我田水缺一角,这不是对等的吗?”财主大悟,懊丧着回去了。这事后来传将开来,村人夸阿龙是神人。   王当家见阿龙人好,应允把女儿嫁给他。阿龙挺会干活,人脏兮兮的,可从不洗澡。一日,王当家对他说:“阿龙,快要结婚了,你得洗洗澡呀!”阿龙说:“我洗澡,要三间屋,十八头缸水,关闭门窗,三天三夜,不许任何人看我。”王当家全依了他。   一日,阿龙没下地干活,整整挑了一天水,满满十八头缸,关好门窗,一人在屋内洗澡。两天半过去了,王当家的女儿在窗外听到屋内水声哗哗,排山倒海一样。好奇心驱动了她,她用手指醮口水往纸窗上戳了一个孔,往里窥看。但见哪里有阿龙,原来是一条巨龙张牙舞爪在十八头缸内翻腾。少女吓得“哗”的一声大叫起来。阿龙见真身显露,“呼”的一声,破窗腾空离去。少女高呼:“阿龙回来,阿龙回来呀!”阿龙只应一句:“待夏至杨梅熟时再来。”阿龙驾着祥云,飞呀!飞呀!一直飞到象山的海边。阿龙见一小岛上浊气冲天,原来辣螺精在修炼。阿龙想,这辣螺精日后要作孽,我就在这里歇脚,为保象山百姓太平出力吧。于是在辣螺精修炼的小山甩尾舞爪,凿出石洞,深居其间。洞深与爵溪龙春山上一洞相通,洞门陡峭,若锯锯开。民间称其居处为“锯门龙洞”。    南韭山的传说   南韭山列岛在大目洋渔场东侧,由76个岛礁组成,分布在南北长11.5公里、宽10公里区域内。东临东海,直面日本;北眺普陀,近邻六横、将军帽渔场、南抵檀头山、渔山渔场;西连牛鼻山水道、乱礁洋。陆地面积7.5平方公里。整个列岛,峰峦起伏,风景秀丽。   相传,佛祖释加牟尼为弘扬佛法,派4个弟子到中国各找一块圣地,大弟子文殊菩萨降落在四川峨眉山;二弟子普贤菩萨落脚在山西五台山;三弟子地藏王菩萨看中安徽九华山;四弟子观世音菩萨想在海洋上选块圣地,便腾云驾雾来到东海,被南韭山青翠万重、奇石险崖的景色所吸引,心想这正是她栖身修道的理想之地,便降落在凤凰山头。她遵照下界时佛祖的吩咐:“选佛地须有72个宫卦(指山头)。”就数了起来,横数竖数只有71个,竟忘记了自己脚下祥云遮着的凤凰山。观音菩萨无限惆怅,实在觉得太可惜了,不经意中寻到了普陀山,一数正好72个山头,决定坐镇普陀山,便作法兴建殿宇,普陀遂成为东海佛国。一天,观音去西天朝拜佛祖,路过东海,行至南韭山上空,又被这美丽的风光所吸引,再次数起山头。这一数刚好是72个,但为时已晚,观音菩萨后悔莫及。    石浦叶公池的由来   清光绪年间,叶元芳任石浦同知6年。叶元芳奉公廉洁,严禁赌博,严治盗贼,一心为民造福,深受当地百姓拥戴。   光绪二十二年某日,叶元芳召集当地长老、士绅、商贾等商讨石浦饮水难问题。他说:“石浦大金山脉下文昌湾山水,平时白白流向大海,而石浦饮水却这么难,建议把文昌湾山水疏导到火炉头方向积储起来,一可解决吃水难问题,二可灌溉火炉头塘大批良田。水源足,石浦财路也广。”但遭到当时地主的反对,因中途要毁坏地主家的10来亩良田,最终作罢。   于是,叶元芳只好实行第二方案,即在中游处建一10丈长、4丈宽、深约3丈余的蓄水池(即现今的叶公池),下流处建数座桥,一曰文澜桥,靠海处曰南关桥。顾名思义,就是要把流向大海的山水拦住、关住。   关于修建资金来源,叶元芳说:“不要在座的以及各位乡亲一分钱,也不拿官府钱粮。”叶元芳叫拿出数本帐册。帐册上记载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等人因赌博罚款若干银两、缴公若干银两等帐目,数年来历历在目,悉数银两全用于修建蓄水池和建桥。   蓄水池建成后,解决了石浦民众吃水难问题,渔汛期间,大批渔船、商船云集石浦港。饮水问题也得到解决,大大地促进了石浦的经济发展。   叶元芳6年任职期满,奉调福建等地。石浦望族长老领头做“万人伞”,凡经过街道,各店家设案,民众上千人欢送到码头送叶元芳下官船去福建上任。    谢宝的传说   谢宝是宋时象山西沙岭西麓欧阳桥对面的乌岩山东麓的乌岩村人,父亲谢宗立,母亲谢董氏。因无子女,母亲于一年冬天去相近的真武庙祈祷真武大帝送子,当天夜里做梦雷震而孕。第二年秋八月十五日,谢宝降生,满室金光。   谢宝在儿童时代,偶尔与同村孩子嬉耍。因当时天旱已久,谢宝随手捡些稻草扎成小草龙试以祈雨,果然喜降阵雨。又把草龙放入溪坑,触着溪中岩石而沉没,即变深潭,似龙潭。   谢宝少年时,一次与人到村后的稻田一起耕田,所耕处有云气罩在他头上。又有一次到村前的阴司地去削番薯地,也有云气遮顶。大家既感到奇怪,又很妒忌,猜想与他吃素有关系。一人趁他不备时,把蟹酱卤拌入他的饭碗里。谢宝吃了觉得有些异样,当晚梦见真武大帝把他抢上马载到村后山上的溪坑里洗肠除荤。以后,此溪称为洗肠溪,也叫洗肠坑,至今还能看到马蹄印和红色山水。   有年象山全县苦遭旱灾,县长召见他说:“我规定祈雨时全县人民都要虔诚,吃素忌荤,禁戴箬帽、凉帽,不准撑雨伞、阳伞,并派你负责祈雨。”   谢宝辞别县长,回到家里,秘密告诉母亲,要帮他做三件事:一是拷打簸箕,二是摇动纺车,三是浇洒细水。母亲应允。谢宝自料必能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但在屋外等了好一会儿,只闻雷声,不见雨点。进屋一问,才知是母亲忘了洒水,便要母亲依前言重做一次。不一会,下了倾盆大雨,地透田足,溪水流,河塘满,彻底解除了旱情。全县人民奔走相告,欢天喜地。   北宋晚期的元祐年间,此事传到宋哲宗赵煦那里。宋哲宗即赐金银、绸缎,谢宝都婉言谢绝,只求东摄潭居住就好了。宋哲宗准他从东南乌岩山的乌岩村迁往西北五雷山下的东摄潭(人称龙潭)右边住下。   金兵南侵,北宋末年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虏。传说泥马渡康王,赵构南逃临安(杭州),建立南宋,称高宗,为建炎元年(1127年)。但金兵继续南追,于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占领明州(宁波)。当年3月的一天,谢宝召集本村父老、亲朋好友。他说:“明日,我将死去,3年后复活。死后先把我尸体放在棺内,不要安葬。”到次日中午,谢宝果然瞑目而逝。过了3年,忽闻棺内有声。人们开棺张望,但见谢宝容貌如生。后又忽见火从其头顶而出,烧化而去。在谢宝瞑逝的同年同月,正是金兵追击宋高宗直到奉化而向象山方向穷追猛打。在宋高宗危急之际,恍见一老人指挥千军万马杀向金兵,迫使金兵大败而退,高宗及宋军幸免灭顶之灾。为接济高宗军马粮草,老人又送一桶米粥和一束马草到军营。别看粥、草数量少,却是越吃越多。事后根据所见老人形象查访,知是谢宝成神显灵,抗金争光。因他护驾有功,赦令建殿祀奉,赐名“显济殿”。于是人们在谢圣岙村西北五雷山麓建殿塑像,以后此殿又叫谢圣殿、谢圣庙、谢宝庙、谢仙庙,春秋祭祀不绝,生日时香火更旺。   为纪念谢宝,此后全县各地建有好多殿、庙,都有谢宝的塑像,如县城的阮阡庙、显济庙、昭应庙、普济庙,县东沈岙的谢圣庙,县西岭下屠的吴庄庙、方前的谢圣庙、官山的尹家庙,县南月楼岙的谢圣殿等等。   石浦民众为纪念叶元芳,将此水池命名为“叶公池。” 铜瓦门外钓金钥匙   从前,石浦是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打鱼的打不上鱼,种粮的种不上粮,村民辛劳一生,难得一日肚饱。有一天,村头岩壁上忽然冒出百十个石刻大字,岩下又裂开数道罅隙,状似一道门户。村民都不识字,不知道这天书上昭示的是什么变数。   有一年,村里来了个识字的年轻人。他对着壁上的字,看呀念呀想呀,半天过去,仍不得其解。原来天书不同于人间的文书,故而难测其意。这年轻人不甘罢休,就把壁上的字悉数默记心中,寂然面壁,日夜推求,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如此苦研了七七四十九天。当晚后半夜,月明星稀,晨光熹微,年轻人突然灵光一闪,天书豁然解开,方知天书上明白示道:“石门里有一部整治山水的宝书,谁想得到宝书必须找到金钥匙,金钥匙吊在东海龙宫的一棵珊瑚树上,而要钓到金钥匙还须严守如下条规:一不可潜水摘,二不可用网取,三不可用钩钓,只许用一条具有千百生命组成的活绳子从铜瓦门外垂下去,才可钓到金钥匙。”年轻人决心投笔从渔,做一个钓金钥匙的有心人,随即回乡搬请老父老母,一家人在石浦港畔住了下来。   又过了几年,这天正值酷暑,这个落户石浦的年轻人驾舟在铜瓦门外打鱼,悠转了半天仍一无所获,正待棹舟回去,忽见不远处一块礁石上趴着两只大蟹。他想,捉到这两只蟹,足可供父母饱食一日;若将这蟹卖与富人,则可赚得一家三日口粮。但当年轻人临近礁石伸手去捉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那母蟹仰着大肚脐在烈日下苦苦挣扎,痛苦万状,而另一只却用身躯为之遮阳御热,还不断吐出口沫去濡润对方焦渴的嘴巴。小动物这种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本性表现令年轻人大为震撼。于是,他舀起一瓢瓢海水,洒向这不幸的一对儿。   一年后的某天,年轻人推舟出海,只见一群大大小小的蟹排着长队爬上海滩,朝着这边迅速爬来。仔细一瞧,那蟹们竟然是一个个用自己的两只大螯螯住前边的同类,宛如一条游动的长绳。正在惊讶不已,忽听那带头的蟹开口言道:“恩公,我俩就是去年被你救活的一对夫妻。老伴在龙宫当厨工,不小心打碎了玉碗,龙王大怒,罚她晒一天毒太阳。若非恩公那日见义相救,只怕老伴必被烤死。现今我们的儿女都已长成,颇晓知恩图报的道理。瞧,我和儿孙们协助你钓金钥匙来了。”   年轻人闻言,惊喜交集,万万想不到眼前会有这等旷古奇事。不言而喻,金钥匙终于钓到了。从此,石浦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变着家乡山海的面貌,日子慢慢好过起来。    石浦百花洞   石浦港畔有个百花洞,洞宫里供着一尊百花娘娘。农历二月初二百花娘娘寿辰这一天,正值大地回春、百草泛青之时,方圆十里八里的男女老少陆续赶来瞻礼娘娘慈容,临走时还不忘带回些花花草草,挂在自家屋檐下,碰到有个头痛脑热什么的,吃了十分有效。这一习俗至今已沿袭了几百年。   相传百花娘娘姓孙,是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后裔,孙姑娘18岁时随父来石浦港,在炮台山岩洞旁结庐住下。她秉承祖上懿德,在山坡上植了许多药用花草,为渔家百姓疗伤治病,分文不取报酬,她治病的特色是擅用草木之花,如金银花、鸡冠花、辛夷花、菊花、槐花和芙蓉花等不下百余种,四季常有,取用方便。凡病家求治,不论病急病缓,内热外伤,总是细心辨症,然后采几种花朵搭配为伍,让病人嚼服,无不药到病除,一身轻快。   为了指引海上得病的外地船员,孙姑娘晚间在岩洞上燃起一盏风灯,彻夜长明,俗称天灯。患病船员一进铜瓦门,远远望见这团柔和温暖的橘红色灯光,犹如见到希望,病情便缓解了几分。   孙姑娘终身未嫁,活到100多岁无疾而终。她毕生荆钗布裙,赤脚素面。石浦百姓感念她,照着她平素衣着模样在岩洞里塑了身像,亲昵地称作百花娘娘。这“娘娘”一词,是当地百姓对老年妇人的尊称。    铜钱礁   很久很久之前,连月来,东海洋面风雨如晦,白浪滔天;千里海岸,民生凋敝。一日,天帝接到奏报,知是妖孽作崇,天心震怒,即命大明、大金二神星驰石浦港处理惩妖安民事宜。刹那间,二神驰抵石浦,大明神站在港之北,大金神立于港之南;一个是身长425米,一个是体高394米;张目怒视,望之凛然。那妖魔十分狡黠,自量不是对手,旋即一声长啸,了无踪影。于是,兵不血刃,妖氛弥散,风平浪静,一切复归于常态。   话说当初二神出警时,只知奉命惩妖,而事后却未接到撤回命令,按天规,只好呆在原地待命。二神除了日夜守望东海,别无他事可做,年复一年,难免生出懒散来,最终竟然玩起了赌钱的勾当。一日,大明神赢了满满一钵铜钱,捧在手里,别说有多开心。不料此时此刻,东方深空处飞来一朵祥云,云端立着一脸严肃的太白仙翁,二神一见大惊,不觉竟把手中之物坠落港中。原来天帝早已侦知二神渎职之事,特命仙翁前来宣示处分。此时仙翁按住云头朗声宣道:“天帝诏曰:大明、大金二卿玩忽职守,已非一日,咎由自取,法理难容,今将尔等罚出天界,徙谪人间,以观后效。钦此。”宣旨毕,太白仙翁又念动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随着咒语出口,六秒之内,可怜二神即化为两座大山。此后几千年,他俩一直流落人世,与石浦人默默地厮守在一起。   再说那一天,石浦港里忽然现出一个悬水小岛,太阳一出,岛上的铜钱闪烁着眩目的金光。初始,先民上岛捡几个铜钱玩玩,其间偶尔也有人持钱上市换些粮米充饥,可后来捡钱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欲壑难填,未及半年,满岛的铜钱竟被捡得一个也不剩,只遗下铜钱礁这个岛名。   斗转星移,岁月如流。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岛上住起了人家,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渔村。近几年,鱼产锐减,渔民面临着转业的抉择。癸未正月,村里有一对兄弟却商量起谁渔谁商的事来,一时定不下主意。有一晚,哥俩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双双来到二神跟前。阿哥道:“我想留下捕鱼。”大明神开示道:“大吉。”阿弟道:“我打算开拓旅游服务。”大金神颔首道:“大利。”哥俩稽首告退时,忽又听得二神传下两句偈来:“铜钱礁人赚铜钱,捕鱼经商两相宜。”   一年来,哥俩果然赚了个满盆满钵,皆大欢喜。    赵五娘寻夫   爵溪白沙湾有座弥陀寺,寺里塑着一黑衫白裙、蓬头散发女菩萨。女菩萨是咋来的呢?   早年,有户人家,女的叫赵五娘,男的叫蔡伯喈。蔡伯喈上京赴考,家里穷得无分文。赵五娘向四亲六眷求拜借了银两,给伯喈上京赶考。   蔡伯喈一去十年,没有信息。五娘伴着年迈阿公阿婆苦度光阴。这年,遇上灾荒,稻麦籽粒无收。五娘起早摸黑挖草根树皮填饥。阿公阿婆经不起饥饿折磨,抛下五娘去世。没钱埋葬公婆,五娘只好剪下自己的头发卖几个钱买了棺材;叫不起人工,五娘用手扒土挖坑埋葬了公婆。   赵五娘孤身一人,无依无靠,日夜思念丈夫。她叫人画了公婆画像,挟一顶雨伞,背一把琵琶,上穿黑衫,下着白裙,不管路有多远,到东京去寻找丈夫。   赵五娘一路走,一路思念着丈夫。想到伤悲时,就捧起琵琶,弹了起来。越弹越伤悲,眼泪像滴谷子一样滴下来,连成一条线,变成一条岭。这条岭就是现在大徐的相思岭。   走啊!走啊!赵五娘又到一个地方,只见前面山连着山,峰叠着峰,悬崖绝壁挡道,连飞禽走兽也要回头。五娘坐下来歇歇气,解下多日没洗的脚纱布,这解脚纱布的地方就叫下纱沙。五娘掸了掸脚纱布上尘土,刚巧一阵风,那长长的雪白的脚纱布随风飘去,轻轻地落在山当中。刹时,一条弯弯曲曲的白色小路出现面前。转了七个大弯,绕过八座山岗,一直伸向很远很远的小山湾。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七弯八岗。   赵五娘顺着脚纱布变成的小路,过了七弯八岗,来到白沙湾,走进弥陀寺。把公婆画像挂在菩萨前面供桌上,跪在地上求菩萨保佑,找到丈夫。不一会,寺外“嘭嘭”响起铜锣声。寺里和尚说是一大官来了,叫五娘回避。等大官走了,赵五娘出来,一看画像没了。和尚讲:“画像被大官收去了。”还比划讲了大官相貌。五娘一听,叫出声来:“这是我夫蔡伯喈啊!”和尚大吃惊:“你别弄错了,这大官是东京赫赫有名的牛宰相女婿蔡状元,今日就去牛相府招亲的。”五娘忍着痛,咬着牙,跌跌撞撞朝和尚指点的方向追去。   山高路窄,三寸金莲的赵五娘用伞当拐杖。奇怪,伞往地上一戳,岩头上便留下一个伞头印子。就是现在白沙湾的印伞岩。五娘追到一个陡峭的坎坡没路了。五娘用手挖洞,一脚一脚爬上去。手指挖破了,鲜血染红坎坡,人们就叫这地方为赤坎。   赵五娘爬上坎坡,面前是茫茫荒野,哪里有丈夫的影子?五娘站在一块大青石上,天渐渐暗下来了,眼前模模糊糊现出一座城廊影子,不觉一阵心酸,叹道:“伯喈呀伯喈,你抛下爹娘妻子,独自去牛府招亲,良心何在!”五娘气极,脚一蹬,蹬得大青石陷地三尺,石头中央留下五娘三寸金莲的脚印。脚印下石头突然冒出一股青烟,托着赵五娘,慢慢升上天空。这天,正是八月初三。后人把送赵五娘上天的大青石称为升天石。   赵五娘上天了,人们还时时刻刻思念她。后来,有人在弥陀寺塑了尊女菩萨,跟赵五娘活着时一模一样。每逢八月初三赵五娘升天日,来弥陀寺朝拜者成千上万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康王避难与象山地名   金兵大举南侵,掳走徽、钦二帝,历史上称“靖康之耻”。康王赵构南逃,相传到过象山,历史无明确记载,但象山的一些地名来历,确与康王避难有关。   康王坐船南逃,金兵穷追不舍。一天,康王进入乱礁洋,翘首西望,满眼是崇山峻岭,决定只身弃船登陆,以避开金兵。他从毛湾上岸,走到下毛湾,稍作停留,准备上马赶路,只觉浑身无力,幸亏路边有块大方石可作垫脚,才上了战马。这块大方石如今留在下毛湾村东路口,高约半米,人称上马石。下毛湾也因此别称上马石。   康王策马扬鞭,越过珠山,穿出珠山岙,后有金兵蜂拥紧追。路人见一英俊小将被金兵追得走投无路,知是宋将,忙将他引入小路,躲进路亭,替他脱下战袍,换上民服,引他向西南逃去。后来人们始知他就是高宗皇帝,因称该亭为着衣亭。   再说康王马不停蹄,翻过几座山,越过几道岭,被茫茫的西沪港挡住去路,他来不及多想,调转马头向北登上一条矮岭头,猛见远远的山坳炊烟缭绕。便策马向那山坳奔去。因有这段传说,后人称这条岭为相见岭。   康王刚到村口,不料金兵抄近路越过西山下岭。天无绝人之路,慌乱之中,康王猛见不远的晒场上有个女子在晒谷,忙将战马隐入林中,跑过去向那女子求救。村姑眼见追兵将近,急中生智,叫康王坐进箩里,上面再盖上一只,说道:“壮士,你莫动,敌兵由我对付。”她随手拿过畚斗,畚上稻米,掺上草屑尘土。这时金兵已到,她不慌不忙高高举起畚头扬起谷来,草屑尘土借着风势直向金兵扑去。金将骑在马上不敢近前,问道:“小女子,可有一个白面小将路过?”村姑回道:“已往南去多时了。?”金将信以为真,向南追去。待金兵去远,村姑挪开竹箩说道:“你受委屈了。”康王谢过救命之恩,才看清站在眼前的却是一位少女,年方十七八,花容月貌,顿生爱心,随即解下腰间的鸳鸯龙凤带双手递给姑娘道:“请姑娘笑纳,待我赶走金兵,定接你进宫,共享荣华。此鸳鸯龙凤带作为凭证。”姑娘接过鸳鸯龙凤带,心中已明白几分,引康王向北逃生。康王后来在临安登基做了皇帝,没有忘记这位姑娘,派大臣前来迎接她进宫受封。大臣寻到这个村子,只见所有的姑娘,不论是胖的,瘦的,高的,矮的,美的,丑的,腰间都系着同色同样的带子。原来,姑娘并不情愿抛下爹娘进宫享福,便将搭救康王脱险之事禀告其父母,其父母又将这事传开,来个以假乱真。全村姑娘也都仿照原样绣了鸳鸯龙凤带,待大臣进村,全都系在腰上。大臣寻了三天三夜,也分不清哪是真,哪是假,只好回京复命。高宗找不到救命恩人,便下了一道圣旨:“凡浙江女子尽封为皇妃,出嫁时,皆穿凤冠霞帔,坐八人抬的花轿。”该村也因此称作王避岙。   再说康王拜别姑娘,按照姑娘指引的方向越过西山下岭,他怕再遇金兵,不敢走大路,沿山攀登。他爬上座大山累得汗流浃背,猛见前头就是象山港,不禁喜出望外,脱下民服丢弃在山下的溪坑里,直奔港边,跳下船扬帆而去。因有此传,后人称这座大山为装弃大山,称山下之溪为下装溪。后来溪边住人建村,也以下装溪命名。年长月久,装弃大山误传为庄溪大山,下装溪误传为下庄溪。    鱼师之说   大概在360年前,石浦东关地界来了一对阎姓母子,在附近大岩石下濒海之处(今石浦宾馆),结茅住下。那中年母亲荆钗布裙,终日纺麻织网,操持家务,见到人时总点头一笑,却从不多语。那少年生得双眸有神,体格魁梧,体肤黝黑,村里人都叫他阎黑,他也笑着答应了。那阎黑天天跟着大伙一起驾船打鱼,偶有闲暇,还不忘练武习文,日子过得倒也自在。转眼间,阎黑长成了铁塔似的大男人。   有一年,石浦港接连出了几起翻船死人的事,搅得人心惶惶,不敢出海打鱼,致使原本艰难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原来,一个月前,檀头山洋面出现几条大恶鲨,兴风作浪,吞噬人命。阎黑几经谋划,决心除掉这个祸害。他吩咐村人宰下数头白羊,挖去肠杂,填以乌头、曼陀罗等药草,待一切筹划完毕,率几个血性伙伴,扬帆直抵檀头山布阵诱敌。不消一个时辰,果见黑浪从远处滚滚而来,阎黑命人抛下白羊。当为首一条恶鲨吞下一头白羊的刹那间,阎黑纵身一跃,稳稳落在鲨脊之上,即将其胸鳍紧紧揪住。任凭它怎样上蹿下突,左翻右滚,阎黑始终跨在鲨背上纹丝不动,直至恶鲨毒性发作,力气消乏时,便一刀下去,将其一根肋骨连肉带血拔了出来……   自这场人鲨恶战之后,洋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至今,鱼师庙仍留着当年战鲨斩获的3根巨鲨肋骨,其中1根做了鱼师殿上的鱼骨梁。   阎黑斩鲨护渔的事迹传遍沿海各地,阎黑的人格也为千万百姓所敬仰。可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照样天天打鱼不辍。   几年后的某日,阎黑坐在茅檐下观书,恍惚有一个银须垂胸的老者来至跟前,拱手言道:“我是东海龙王敖广,今有大事相求,幸恕冒昧。”原来开春以来,北海出了个水怪,十分厉害,连连袭击敖广所辖水域,捉住江猪便吃,说是江猪肥美,吃上万头即可升天为仙。老者诉道:“江猪是我臣僚,一向憨厚,彼此朝夕相处已千年,现今江猪快被吃尽,我也不活了,求壮士救我,恩同再造。”   阎黑说道:“素闻龙宫兵多将广,王爷何至如此。”   老者坦言道:“实不相瞒,虾兵蟹将虽多,亦仅为宫中仪仗所用,真正御侮杀敌,却是个银样蜡枪头!”   阎黑正待沉吟,耳边忽闻一片叫喊:“黑大哥,潮都快涨平了,你怎么还不来呀。”   阎黑猛地醒来,想起刚才龙王救援一事,才知是梦,不觉莞尔。   过了数日,一位长官在阎宅篱门处下轿。阎黑瞧见,忙不迭迎了上去,纳头便拜,说道:“莫城隍,不知尊驾光临寒舍,有罪,有罪!”莫城隍扶起阎黑,携手进了茅堂,落座即道:“阎壮士,昨夜敖广来本府,述说水怪肇事一节,你是知道的吧。”   阎黑闻言大惊,遂将日前托梦之事学说了一遍。   不久,阎黑凭藉他的非凡才智和神勇,终于降伏了水怪,救下江猪一族。此后,每逢四月十三阎黑生辰这天,不管刮风下雨,江猪的子孙们必乘潮来至阎宅(即后来的鱼师庙)前,凌波舞蹈,蹁跹有致,久久不肯离去。这一稀世奇观在石浦港年年出现,足见鱼亦有情。   阎公晚年做过一阵子地方小官,专理沿海渔事,竟也办得有声有色,政绩斐然。不久,辞官还家。死后,为不忘他生前两护(护渔和护鱼)之功,石浦父老将其东关旧居辟建为阎公祠,供四季祭祀。数年后,港人又扩为鱼师庙,尊奉阎公为大帝,永享香火。   走笔至此,鱼师身世之谜,今始昭然于天下。    武牙耸的传说   象山境地,丘陵起伏,山高岭密,从象山县城到县南良港石浦的重要通道,昔称九岭十八亭。其中昌国卫城西门外里许那座岭,称武牙耸。武牙耸岭名来历,有一个生动的传说。   据谱载,迁到象山来的始祖叫武德,从朱元璋征战有功,授温州卫千户。二世祖武胜奉命筑昌国卫城抗倭,以功晋职指挥,武氏家族便在昌国卫城内凤凰山麓定居下来。万历年间,卫城内十八指挥巡街的时候,少年书生邵景尧闯道,部下把他抓起来,罚他从胯下钻过去。邵受此辱,怀恨在心,声称“誓报此仇”。后来邵景尧高中榜眼,官居显位,日夜谋求报仇机会。一次邵景尧奉旨办差,他上了奏章,要武指挥同行。武指挥知道邵偏狭成性,恐遭暗算,但上命难违,又不得不去。情急之际,忍痛拔下两颗残牙,交给亲随,叮嘱:如途中遭遇不测,把两颗牙交给家中安葬。却说那武指挥和邵榜眼舟行途中,果然被邵推入茫茫大海之中,幸武水性甚好,紧紧抓住船舵,大声呼救。邵在船上故意顿足叹息,自称失手,悔恨万状。事已败露,不得不将武拉上船来。邵更怕回去后武指挥不肯轻易饶他,乃第二次对武下毒手。乘武熟睡,用绳索紧紧捆住手脚,再将两只酒埕套在武的脚上,使其难动不浮,然后推入海中。回舟之日,武无踪影,亲随将两颗牙齿交与夫人,安葬在武家山中,岭名也改称武牙耸了。武指挥的后人怕邵家势大,还要寻事报复,索性迁出昌国卫城,所以目前没有姓武的了。    鱼丸的传说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生活开始奢侈,每餐必鱼,凡用鲜鱼虾烹制出来的菜肴,不得有鱼骨,一旦碰上鱼骨,厨师便成了刀下冤魂。因为他的性情暴躁,吃饭时多次被鱼刺所苦,因此不少厨师为此而丧命。   有一天,一位烹饪高手接到皇帝的御令,进宫为皇上做一桌御宴,厨师看到厨房内放了不少鱼,心里很胆怯,束手无策,想到自己性命难保,呆呆地发愣。待帮厨将鱼洗净以后,看到鱼中之刺,激起了他对暴戾乖张的秦始皇的满腔怨恨,心头的愤怒一下子都倾泻到鱼的身上。他随手操起厨刀,狠命地用刀背砸鱼。砸着砸着,他惊奇地发现,鱼刺鱼骨自动脱落,鱼肉成鱼茸。   这时宫中传来急促的催菜声,他想到大难临头,急中生智,顺手将鱼茸捏成了小丸子,放入锅中舀了鸡汤汆将起来。不一会,一个个色泽洁白、柔软晶莹、肉质鲜嫩的鱼丸,犹如对对鸳鸯在水中嬉戏。岂料,这道菜汆后味鲜、醇美、爽口、嫩滑,意外地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那鱼丸成了御宴上的美味。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701 次阅读|3 个评论
张心荣和他的竹编画
海天渔歌 2012-10-11 14:15
张心荣和他的《兰亭序》 10月9日下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罗来兴率县文广局、县残联等部门负责人,前往黄避岙乡鸭屿村探望民间竹编艺人张心荣。 在张心荣的工作间,一行人饶有兴趣地欣赏了张大千的《供养人》、郑板桥的题画诗《八哥》、毛泽东的《长征诗》等竹编画作品。当站在长3.6米、宽1.2米的竹编《兰亭序》前时,罗来兴说:“竹编是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张师傅能演绎得如此细致实在难得。希望以后能继续改进工艺,在作品取材上多挖掘塔山文化、渔文化、徐福文化,让竹编画承载本土文化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随后,罗来兴又仔细询问了竹编画的创作过程以及存在的难题,鼓励张心荣深入生活,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把竹编画培育成象山的民间瑰宝。同时要求文化部门多挖掘和扶持这些民间艺人,为其搭建学习和创作平台,为延续象山文化的血脉恪尽己职。 千百年来,人们会用毛竹编箩筐、竹席、米筛、蒸笼等一些传统物具,可宁波象山黄避岙乡鸭屿村的一位老篾匠张心荣,用这些竹子编织出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兰亭序》。 用竹子编织《兰亭序》 近日,在宁波象山黄避岙乡鸭屿村的一处老平房内,记者见到了这幅《兰亭序》。 这幅长3.6米、宽1.2米的竹编《兰亭序》上,325个字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游丝牵引,点画跳跃,变化多姿,每一笔一划都将原作品的神韵勾勒得淋漓尽致。从不同角度观赏,作品呈现不同的光泽。如果不用手摸、不凑近看,几乎无法想象,它是用上万根厚度不足1毫米的竹丝编织而成的。 张心荣说,2010年12月底,他辞去了原先针织企业办公室主任一职,回老家鸭屿村借用了这处老平房,废寝忘食地沉浸在《兰亭序》的竹编世界中。今年11月,这幅作品将在全国工艺美术展上展出。 希望竹编画成民间瑰宝 今年57岁的张心荣与竹编结缘已有39年。 张心荣告诉记者,18岁时,他跟着象山大徐镇一位篾匠师傅学习,当起了小篾匠,经常被人请去修补箩筐、垫皮(一种晒稻谷的席子),跟着师傅几乎走遍了全县的各个乡镇。 近年来,他迷上了竹编书画作品。为了体现原作品的神韵,他买来大量书画集,每天仔细观察,认真揣摩。 记者了解到,在张心荣的巧手编织下,张大千的《供养人》、郑板桥的题画诗《八哥》、毛泽东的《长征诗》等一幅幅名家作品相继以崭新的面貌再现。其中张大千的《雪衣女》还曾在宁波市第四届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获得银奖。 对于竹编画这一民间技艺,张心荣有一个期望:让竹编画与竹根雕一样成为象山又一民间瑰宝。(张慧英、黄美珍、张寅) 在我县的各大小山头,都长着苍翠挺拔的毛竹,但千百年来,人们只会利用这些毛竹编箩筐、竹席、米筛、蒸笼等一些传统物具。可在黄避岙乡鸭屿村却有一位老“篾匠”,在30多年后的今天,重拾起老行当,并用这些竹子“异想天开”地玩起了“高雅”,编织出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竹编画…… 结缘竹子37年 冬日的傍晚,夜色渐渐笼罩了整座城市,拐进城区起春路上的一条狭小胡同,拾级而上便到了张心荣的住处。这是一座处于闹市区的商品房住宅,但这里满眼的竹子、竹条却不得不使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到了一户农家小院:楼梯口堆满了劈好的竹子,楼梯的墙壁上挂满了又长又细的篾条,阁楼间里全是尖门、刮刀、篾刀等传统竹制品加工器具。走进屋子,客厅的餐桌上、沙发上、地面上以及屋内的过道边全是一束束启好的篾条和未完成的竹画,与屋内富有现代感的装修风格显得很不协调。虽然空间有限,但戴着一副老花镜的张心荣却依然怡然自得,聚精会神地编织着手里的竹画,细小的竹条在他的手里快速地交叉、重叠,精美的图案就奇迹般地渐渐浮现出来。 张心荣是黄避岙乡鸭屿村人,现在一家针织企业担任办公室主任,屈指算来,今年已经55岁的他与竹编结缘也有37年之久了。张心荣告诉记者,自己成长于文革时期,在那个年代,因被指“家庭成分不好”,所以自己未能进学堂读书,成年后,便一直想学一门民间技艺谋生。当时大徐镇有一位篾匠师傅叫傅根苗,经常被人请上门来修补箩筐、垫皮(一种晒稻谷的席子),不仅生意好而且包吃包住,成为那个时期比较“香喷”的工作。于是,张心荣托人帮忙介绍,在自己18岁那年跟着傅根苗当起了“小篾匠”。 在随后的几年,张心荣虚心求教、刻苦学艺,跟着师傅几乎走遍了全县的各个乡镇。回想起当时做学徒的情景,张心荣用了“刻骨铭心”四个字来形容。他告诉记者说:“学篾匠最难的就是启篾这一关,一开始学的时候,由于刀法不对,手指不知被划破多少次,流了多少血,所以说这启篾的技能用血换来真的是一点也不为过。” 原以为自己这辈子注定与篾刀和篾条打上交道了,但没想干了5年篾匠后,又因“家庭成分”的关系不得不放弃这门手艺,转而被派去生产队种田。3年以后,全国上下迎来改革开放的浪潮,人们纷纷弃农从商寻找新出路,张心荣也不例外,开照相馆、办厂,“篾匠”这门手艺一放就是近30年。 重拾“老行当”玩“高雅” 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耳顺之年的办公室主任又拾掇起这份“老行当”,又是哪里来的灵感让他用这些竹子“异想天开”地玩起了“高雅”? “这还得从一份礼物说起。”张心荣告诉记者,今年8月份,他和村里的几位同乡受张林法之邀前往内蒙古旅游。张林法是鸭屿村人,虽一直在内蒙古发展,但多年来一直心系乡民,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张心荣和乡民们也是感恩在心。此次内蒙古归来,张心荣和乡民们就商量着要送份礼物给这位热心的老乡,可是送什么礼物合适却成了一个大难题。机缘巧合,今年国庆期间,张心荣和家人赴安吉竹博园旅游,在园内的中国竹子博物馆,一副题为《兰亭序》的纯手工竹编画彻底吸引了他,画上王羲之栩栩如生的神态表情还有那笔力轻健的诗句瞬间就激起了这位“老篾匠”的“创作”欲望,回来以后,他就一头栽进了竹子堆里,努力尝试编一副竹编画送给这位热心老乡。 张心荣编竹编画可没他一开始想得那么简单,在开头一个多月时间里,他遇到了不少的难题——材料竹韧劲不够容易断、篾条太粗画面不够平坦、黑色染料容易掉色……为了解决这些一个接一个的难题,张心荣可没少花心思。 “要想成就一副竹编画,从取材到启篾再到编织,前前后后起码有20几道工序,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影响整副画的美感。”为了能编织出一副令人满意的作品,张心荣亲自上山选材。他告诉记者说:“虽说这山上遍地都是毛竹,但要选一株优质的那还是有诸多讲究的,比如这毛竹山必须是黄泥山,毛竹的重量要在15斤左右且竹身要富有毛性,还必须是靠近南边的毛竹,这样选来的毛竹才富有韧劲,编织起来不容易断。” 不仅是选材,这启篾也比之前张心荣做“篾匠”时讲究了许多。记者在客厅里看到,那一束束启好的篾条又细又柔,虽称不上细如发丝,但和线条也差之不远了,而且每根篾条的宽度、厚度几乎一模一样。张心荣告诉记者,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通常要反复地拉、刮上十几个来回,一般保证每根篾条的厚度不到1毫米,宽度在0.2公分左右,这样编织出来的画才会软,才会平顺。 “但这样的功夫要是没有一定的基础是根本做不来的,纵横交错的篾条常会把你搅昏头。”张心荣说,虽然现在已经出了几件像样的成品,但总还不能让他完全满意。 坚定信心 精益求精 张心荣现在仿制的都是古代和现代名家的书画作品。为达到原画的神韵,他特地买来大量的画集,每天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在他的巧手编织下,张大千的《供养人》、郑板桥的题画诗《八哥》、毛泽东的《长征诗》等一幅幅名家作品相继以崭新的面貌再现。 张心荣热情地拿出他的得意之作——张大千的《供养人》给记者观赏。此画长2米、宽1.2米,底色淡黄偏白,画面上的人物用黑色篾条勾勒。凑上前细细观看,发现画面上篾条经纬纵横交错,细细密密,从画面人物的衣角到眼睛到眉毛,每一笔都勾勒得惟妙惟肖;稍退几步再看,发现画面有层次、浓淡相宜,立体感强烈;再拿着画作认真比较,发现他的竹编画仿真度很高,几乎一模一样。 接着张心荣又拿出他正在编的《长征诗》,只见纵横交错的篾条下面粘着一张放大的复印画,其上没有任何其它的辅助工具。张心荣告诉记者,这张垫在下面的复印件就是他唯一的参照物,编织的时候只能凭着自己的估计、想象,而且每一笔对篾条的粗细要求也不同,所以在编的时候还要按照实际情况,将本来就很细的篾条再用手撕细。 张心荣介绍说,在竹编画中,山水画最难编,因为人、石、景等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编法。为了更加准确而传神地体现出山水画的特性和意境,张心荣自创了“随心所欲编法”,编织的时候,根据山水景物等画面的需要选择手法,编法无规律可循,但编织出来的效果确实是传统的编法无法比拟的。 张心荣从小就没读过什么书,除了会认字以外,对于诗歌、名画这些高雅的东西,他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但为了竹编画,他却饶有兴致地研究起了这些东西。编画之前,他除了要把原作看得烂熟于胸,还要领悟诗、画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他说:“每一幅诗画都有它的‘魂’,什么地方要粗、什么地方要细,什么地方要有力,什么地方要柔……种种细节都要考虑得一清二楚,出错后及时更改,否则等作品完成了,想改都改不了了。”对于张心荣来说,越是复杂的画,就越有“编”头,越有挑战性,现在,张心荣正着手筹划编一副“清明上河图”,准备用来申请世界吉尼斯记录。 对于竹编画这一民间技艺,张心荣还有一个期望,他说,象山竹资源丰富,但一直以来,却没有被好好利用起来,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传承这一民间技艺,让竹编画与竹根雕一样成为象山又一民间瑰宝。(记者 张慧英)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481 次阅读|1 个评论
明代象山倭患始末
热度 1 海天渔歌 2012-10-10 08:26
■ 塔山眺台 明代象山倭患始末 张善心 所谓倭寇是指十四至十六世纪劫掠我国和朝鲜半岛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集团。日本南北朝时代(1336-1392年)正当中国元末、明初,在日本国内混战中失败的武士流为海盗,“乘中国未定”大肆对我国沿海进行走私及劫掠活动。永乐十七年(1429年),明总兵刘江大破之于望海埚(今辽宁金县东北)歼寇2000余人,寇势渐衰。至明朝中叶,日本又进入战国时期(1467-1573年),一部分封建主与寺院大地主支持海盗活动,倭寇又趋活跃。嘉靖二年(1523)日本封建主大内氏与细川氏的贡使在宁波争贡,乘机大肆焚掠。明政府一部分官员认为“倭患起于市舶”,遂停止与日本的贸易。而倭寇见中国海防空虚,卫、所逃军严重,兵员无一足额,甚至仅存一半,且多老弱,便勾结中国沿海土豪、奸商、流氓、海盗,组成走私和抢劫集团,其中往往“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倭患更为猖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达数十万人,除苏、浙、闽三省外,并波及山东、广东。 当时倭寇活动多在每年清明节后的阴历三、四、五月和重阳节后九、十月。 象山地处浙海要冲,更累遭倭患,其中尤为严重的有: 一、建文三年(1401年),倭犯钱仓,钱仓千户易绍宗抗倭阵亡。 二、永乐二十年(1422年),倭劫县治(时象山无城),县丞宋寘杀敌阵亡。教谕蔡海骂贼而死。 三、正德二年(1427年),倭船四十余艘,连破台州桃渚、宁波大嵩两千户所,又陷昌国卫。“所至积骸如陵。”备倭等官以失机被刑者36人,爵溪所以获贼首毕善庆,得免。 四、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闽人李光头、歙人许栋结倭寇,劫石浦城,掳备倭把总白濬、巡检汤英,沿海焚略殆尽。 五、嘉靖三十年(1551年),倭破昌国卫,剽掠甚众。 六、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四月,倭犯赤坎游仙寨,百户秦彪及弟汉(豸)等战死。倭又入爵溪,屠兵民数十,四方掳掠十余日始退。 七、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歙人汪直等集各岛倭夷,大举入侵,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四月,倭破昌国卫,百户陈表奋战死。倭据城五日,参将俞大猷率军击却之。 同月,倭别部又入游仙寨,转劫梅溪、李家岙、白石。攻爵溪未能下,又劫下庄、珠溪。 五月,倭入湖头渡,登龙屿及洋北、黄溪,掠子女,被杀者甚众。 八、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四月,倭寇七十余人自钱仓、白沙湾入奉化裘村。又复登新罗岙、立木城以为据点,四处劫略,焚潘家坎、涂茨等村。县令毛德京、邑人钱文芳以民兵击之。海道孙宏轼至象山督战,倭走宁海西店。 五月,有贼新至,攻爵溪不克,转攻余姚。 同年,有闽贼(福建人而从倭者)数百人,由温、台至宁海,抵奉化,与象山贼(象山人而从倭者)合,过四明山,攻上虞、萧山,在钱清筑营垒,以为据守。 十一月,提督胡宗宪督海道副使许东望统麻阳(湖南西部,邻接贵州之县)土兵(实为苗兵)与战,斩贼500余级,余尽擒之。 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倭劫四都、关头,大肆焚略,杀20余人。次日,登东溪,由九都掠妇女、金帛后去宁海。 又有攻台州而战败的倭寇,分头劫象山、宁海、仙居等地,被台州知府谭纶擒斩大部,其余被参将戚继光追歼于海上。 经过这一次战役,谭纶、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所招募的,由农民、矿工等组成的部队已编练成军,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成为抗倭的主力。抗倭形势亦开始好转。是年前后县令王厢得以招抚象山从寇之民数千,进一步削弱了倭寇势力。终于迎来了象山抗倭的决定性胜利。 十、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三月,倭寇300余人,自何家榄(今名王家榄)登陆,据险为巢,树木营以自固。总督檄谭纶(时已升海道副使)剿之。谭纶与总兵俞大猷计议:侦得倭兵甚多,而今登陆仅300人,这是在试探我们。于是令大猷率舟师备于海上,而亲自率陆兵迎敌。至定海(今镇海),就准备立即进兵。部下将士请求:士兵长途行军而来,望休息三天,再进军。谭纶说:贼兵不到300,久驻掳略不去,是估计我们无兵。今闻我大兵四集,不逃而严加准备。应出其不意,立即进击。”於是下令进兵。 三月二十一日(癸巳),行军到马冈。倭寇的后续部队500人,自金井头而来。待倭兵近前,谭纶即调军先打击这一部倭寇。前锋接战之后,谭纶分兵两翼让出中间,而以精兵从中冲击,结果倭寇大败。谭进兵追杀,斩倭以百计(数百),后人遂称此地为“落头”(今称岳头)。有部分倭寇避入山中夜遁。 第二天(三月二十二日,甲午),谭纶率军进捣何家榄贼巢,倭寇作殊死战。谭纶出奇兵从小路出击敌后,攻破贼巢。倭寇溃败逃入船中,谭纶纵火烧之,或俘获或斩杀,几乎全歼了这股倭寇。尚有逃至宁海的,谭纶会同参将戚继光又追杀70余,大获全胜。 这就是有名的“落头”之战。 嘉靖三十四年,胡宗宪钱清一战尽歼象山从倭西攻上虞者,县令王厢在三十七年前后招抚象山从倭者数千,今又经次一战,象山倭患基本肃清。 十一、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犯象山西乡,谭纶以丁忧离任,海道副使王春泽与总兵卢镗定:王、卢及游击何本源为南路由奉化入象山;海道兵由大嵩入裘村,亦趋象山。五月初二日,与倭战于裘村,斩首157级(一说450级)。初四日,卢镗与把总黄应复,尽歼其余寇欲遁者于青龙港(在象山港内)。 不久,戚继光在台州一带与倭寇九战九捷,杀敌千余,其余焚溺而死不计其数。总兵卢镗与参将牛天锡亦破倭於宁波、温州。 是年九月,总督胡宗宪奏报:“我师前后俘斩1400有余,宁、台、温贼悉荡平矣!” 此后倭寇转入福建、广东。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东南沿海倭寇才全部肃清。 倭患解除之后,明朝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开放海禁,东南一带社会得以安宁,海外贸易及沿海工商业得以发展。抗倭战争的胜利实具重大意义。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895 次阅读|2 个评论
宋、清名臣在象山
海天渔歌 2012-10-10 08:24
■ 象山人文 宋、清名臣在象山 仇茂礼 象山是东海滨的宝地,三面临海,一面连陆,有青翠高耸的悬岩,又有平静如镜的港湾,礁石嶙峋,松柏郁葱,真不愧称为“海山仙子国”。象山秀丽的景色,自古至今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文人、名士和旅行家。 南宋的文天祥曾到象山,作过《过乱礁洋》一诗。诗中写道“海山天子国,邂逅寄孤篷。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风摇春浪软,礁激暮潮雄。天气东南密,龙腾上碧空。”清朝名臣仇兆鳌来过象山。他一来游览东海明珠仙子国的风光,二来为其同宗的象山仇氏连宗排辈,书写辈名。这样往返多次,成了象山的雅客。 仇兆鳌字沧柱,清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先后任过内阁学士、待读待讲学士、翰林院学士、礼部侍郎和吏部侍郎。他是清时的文学家,又是浙东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甚富,“杜诗详注”最享盛名。现在高等院校把它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课程,要求阅读的书籍之一。 他屡获升迁,与清康熙帝对他的器重密不可分。由于康熙好学不倦,在皇宫内专门设立“南书房”,探讨研究学问,把兆鳌定为“钦定讲官”。这样他就成了康熙的近臣。他协助康熙施行仁政,那时出现“康熙盛世”有他的一份功劳。兆鳌倡议“并丁入田法”,为广大民户减轻负担,深得民心,那时到处出现“民颂其德”,于是康熙帝亲赐予他御书和御匾。 他在休官时,多次游览象山、宁海和天台,在途经奉化江口时,为江口的光德桥赞道“波纳西溪口,潮吞东渡舟。”奉化即列入县志。 他逗留过宁海雁苍山、盖苍山等胜地,为宁海多个村庄写过谱序和诗词,留下不少墨宝。特别为他同宗的仇家写过详细的谱序,在谱序中他对始祖仇悆评价写道:“史策所书,班班可考。若其功在社稷,卓然为南宋名臣。”十七世嗣孙翰林院编修兆鳌薰沐拜手谨撰,并盖上仇兆鳌和沧柱(字)二个大印。 他游览“仙子国”后,为象山仇氏定了辈名和字名。以诗的形式写道:“礼乐承先训,诗书启后昆。宜家维孝友,为国作屏藩。”示意下代后裔要努力学习诗书礼乐文化,继承先祖的爱国美德,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兆鳌的始祖仇悆字泰然,祖籍山东,曾居过奉、甬,是南宋爱国名臣。仇悆一生为国为民作出卓越贡献,南宋第一代皇帝高宗赐封他议朝大夫、宝文阁学士、任沿海制置使和明州太守,并享受徽猷阁待制。第二代皇帝孝宗思念先祖爱国名臣,在乾道六年又追封他为南宋开国伯。兆鳌是仇悆的十七世嫡系嗣孙。象山仇氏前辈早已认定兆鳌是自己的亲祖公,他们尊祖思源不忘本,在谱中写道“遵祖之为得也”这一句先辈意示后辈要“不忘先祖,发扬爱国美德。”清时康熙帝对兆鳌评价很高,称赞他“言行不苟,不可多得。”康熙对他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在甬给他立了“少宰第”。兆鳌一有病,康熙亲自看望,并派御医给他医治和调理。兆鳌去世后,康熙帝“谕颁祭葬,恩礼甚优。”并在宁波东乡的九曲河边建了皇封敕造的兆鳌墓。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917 次阅读|1 个评论
浅谈宁海方言俗语
海天渔歌 2012-9-23 16:36
浅谈宁海方言俗语 ●周莹钰 (一)古词汇的保留宁海的俗语通俗、生动又充满着地域性,除此之外,它还保存着一些古汉语词汇。“娘忖儿,路样长;儿忖娘,箸样长”中的“箸”,是筷子的意思,《礼记·曲礼》中就注“羹之有菜者用梜”为:“今人或谓箸为梜”。说明春秋时期箸有了筷子的含义,宁海则沿用到现在。还有“六月蛏,剩根筋;八月鳎,壮如鸭;八月廿三蝤蛑棕”中的“鳎”和“蝤蛑”,“鳎”是指“箬鳎”,人们称之为比目鱼,而宁海人的说法“鳎”则是它的真名。宁海的青蟹名气很大,三门青蟹节的青蟹大多数取之于宁海的越溪、一市等三门湾地区,宁海人叫青蟹就是“蝤蛑”,而这恰恰就是青蟹的真名,青蟹只是从螃蟹的外壳是青色的特点所起的别名。再如至今未进化的远古野生海洋动物“鲎”,所有人都不知其为何物,而宁海人将“雨后复斜阳”时天空中所出现的彩虹叫做“鲎”,非常正确,意指彩虹和“鲎”的一些相似点。 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和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许多古词汇已经消逝在时光中了,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还称呼青蟹为“蝤蛑”,称呼彩虹为“鲎”,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语言中已经没有“蝤蛑”和“鲎”的说法了,大多数也不知道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再比如“锄头刀锲铁耙锄,草刮田圈牛扼犁,水棍拗棚汤草桶,稻桶遮阳秧络耙,脚箩米具糠噬拐,麦篥团空竹畚斗,蜂筒捣臼砻磨碾,矸头踏对铁火楸。”中列举的这些农具,当社会进步,单纯的粗放型农业已经不再是社会的经济支柱时,这些农具都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年轻的一辈不仅没有机会见到这些东西,连名字都不会念了。所以拯救方言是刻不容缓的,各种文化的融合是增强了语言的丰富性,但是也使得一些不常用词汇渐渐被遗忘了。 (二)行政设置对宁海方言的影响宁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劳作,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县,属临海郡。唐神龙二年(706),析置象山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属台州路。民国元年(1912)直属浙江省,三年(1914)属会稽道(治今宁波市区),十六年(1927)直属浙江省。二十一年(1932)属浙江省第五特区(治今临海市)。民国二十二年,改属浙江省第四特区(治今宁波市区),二十三年属临海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划海游等17乡镇归新建的三门县。1949年宁海解放后,属台州专区,1954年属宁波专区。 1957年复属台州专区。 1958年10月撤宁海,并入象山县,县治设力洋,后移原宁海城关。 1961年10月恢复宁海县建制,属宁波专区。由于宁海坐落于台州和宁波的交界地带,自近代以来反复隶属于宁波和台州,语言上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箸”这个字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行政设置对宁海方言俗语的影响,台州人称筷子也是“箸”,而宁波人则是称为“筷子”。再比如“我”这个字的发音,宁海北部地区如西店等受宁波话的影响较大,宁波话称呼“你”为“侬”,宁海北部方言在称呼“我”和“你”的时候都说“我侬”“你侬”,而宁海中部和南部即称“我”和“你”。总体说来,由于宁海在历史上更多时间是属于台州的,所以受台州话的影响比较大,如“望”字,台州讲“茫”,宁海人同样讲看护山林也为“茫山”。 (三)修辞手法的使用再次,宁海方言虽然“俗”“土”,但是却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它们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不禁感叹起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来。比如“三年勿养猪,敲泥篰呀天嘶。”就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明土壤实在是太硬了,连敲泥软化泥土的篓子都叫苦连天,叫得声嘶力竭了。运用拟人手法的还有“茶山戴帽,海水晒燥;茶山脱帽,大雨来到。”把大雾比喻成大山的帽子,起雾是戴帽子,雾散是脱帽子,事实上当起雾时站在远处,雨雾缭绕的山顶还真像是戴上了一顶白蒙蒙的帽子。 除了拟人之外,夸张的手法在宁海俗语中也经常被用到。夸张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使用得当会有让读者忍俊不禁的效果。如“做生活冷缩缩,吃饭汗吃出。”就是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一个懒惰的人,这个人干活的时候就不愿意动,缩手缩脚的,而到了吃饭的时候呢,却连汗都吃出来了。“独个宝,当头六月着夹袄。”也是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描述了长辈是如何爱惜唯一的孩子,把他当作宝贝,六月大热天的怕宝贝着凉给他穿上夹袄,除夸张手法的使用外,这个例子中还包含了点反讽的意味。 除了常见的比喻、拟人、夸张等外,宁海俗语中还有许多其他修辞手法。比如“东门漓卤滴浆,西门大棒夹枪,北门珍珠宝贝,南门瓜瓠茄菜。”是使用了排比。而“大蛇欺小蛇,小蛇欺蛙蟆;蛙蟆欺蚱蜢,蚱蜢欺稻虾。”则是使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象山微电影
小筱晨 2012-3-11 15:47
http://share.renren.com/share/GetShare.do?id=12086482980owner=305506200 有象山话的说。。。
1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4-19 2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