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蓬莱

相关日志

《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出版
海天渔歌 2012-10-10 08:17
考补阙佚释读义理 《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出版 ① ② ③ ①《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封面 ②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蓬莱观碑》原碑残迹拓片 ③经考释后的“北大拓片”厘定件 吴伟峰  日前,县政协原主席、县徐福研究会顾问王庆祥先生专著《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一书,由宁波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徐福会副会长张良群先生为此书作序,称此书的出版“应是象山唐蓬莱观碑研究的一大突破,亦是东亚徐福研究界的一大喜事”。 唐蓬莱观碑建于唐大中二年六月九日(公元848年7月13日),以其记述了象山立县初期史实和道教文化渊源,历来被视为“象山名迹”、“邑之宝贝”。据专家考证,此碑是中国已发现的记载徐福行踪的惟一碑刻,也是东亚发现的记载徐福行踪的最早碑刻,其历史地位和史学价值无可估量。但由于年代久远,距今已1146年,碑石漫漶,碑文残缺,全文838字,传世文本缺字较多,不少文句难以卒读。如何考补乃是文史界的一大难题。王庆祥先生早有考补之意,从去年初夏开始普行稽考,搜集了此碑的7种文本原版和3种残迹拓片的影印件,进行了深入的识读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拓片为底本,清代浙江巡抚阮元《两浙金石志》所录文本为佐证,遂句两相对照,并参互其他史志典籍,考补阙佚,释读义理。历时经年,数易其稿,终于为我们呈现了一件考据充分、条理明晰的838字完整的蓬莱观碑文。 同时,还对考定后的碑文分层次作了通俗易懂的今释,对碑文的史学价值、道学价值和书学价值分别作了探讨。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012 次阅读|1 个评论
蓬莱山庄发现疑似蓑衣岩古篆
海天渔歌 2012-9-18 11:42
蓬莱山庄发现疑似蓑衣岩古篆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9月18日 08:44 疑似蓑衣岩 红圈内为疑似蓑衣岩古篆 (吴伟峰 摄) 2009年5月18日《今日象山》刊载了记者朱敏署名文章 《史家山上发现蓑衣岩文字?》 ——究竟是自然纹理还是人工刻凿问题引起有关人士争议。记者引县文管办退休干部夏乃平语:“如果真是蓑衣岩文字,那将是中国文字史上的奇迹,这为研究秦统一六国前的文字发展提供史料,并且提前了我们象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对石块上的花纹布局及其石块所处位置等方面推断,夏乃平持“这是自然纹理而非人工刻凿”的观点。因有文物考古专职人员的推断结论,有关史家山龙潭坑蓑衣岩古篆文字发现的热门话题,渐被降温冷却。 这个推断结论,丝毫动摇不了消息报料人以及笔者对蓑衣岩古篆进行再次探访的执着愿望。三年多来,笔者无时无刻不在思索一个问题:“蓬莱山西麓蓑衣岩有古篆数行,不可识”是记述象山史事最早文献——宝庆《四明志》上记载的,难道这是空穴来风,捕风提影?宋代嘉佑进士象山县令林旦“乳滴岩花润,苔封石字斑”(《蓬莱泉》)、明代宁波府推官王守“灵泉刳木饮,云篆拂石看”(《炼丹山》)、清乾隆进士象山丹城姜炳璋“中有数行书,不类隶与蝌。讵缘石鼓文,零落在山阿”(《 蓑衣岩》)等诗作中的诗句,难道是凭空臆想,随便描写?《浙江通志·名胜志》“炼丹山西麓岩壁,篆书数行,了不可识”和民国《象山县志·金石考·古篆》条目下注有“存”字确定词,难道也是人云亦云,照搬照抄?否!以上文献资料的明确记载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诗作妙句,都是对蓑衣岩古篆的确存世,持肯定观点的。如果没有亲临现场见到蓑衣岩,那几位诗人是写不出如此生动具体的诗句来的。 既然蓑衣岩古篆存世是不争的事实,为何在研究徐福文化的今天,人们还未看到蓑衣岩古篆的实物呢?答案无非有二个:1、尚未被发现;2、已经被毁坏。 “尚未被发现”的说法有如下记载或经历可供借鉴:民国《象山县志》采访员王醒华在编纂民国县志期间,为寻找蓑衣岩,曾“登山遍访之不获”(民国《象山县志》P1088);上世纪八十年代原丹城镇城建办曾组织文物爱好热心人士登千丈岩、石屋山,并转到蓬山头(俗称凤山头)进行寻找蓑衣岩活动,一连数天,徒劳而归(据说找到者有二万元人民币奖金)。 “已经被毁坏”的说法有如下传闻事件可证明:清末,丹城古城墙西北段曾经大修,蓑衣岩被用作城墙石料开采了;丹城民间把位于石屋山下蓬莱溪(丹山坑)边的形如牛犊的一块堍石水牯岩,当作了蓑衣岩,而水牯岩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建宁象公路彭姆岭地段时,作为砌坎用石料采毁。 分析以上二个观点,各有其理,但仔细推敲,不难看出问题。 王醒华是清末官学堂的附生,在担任民国《象山县志》采访员时,“登山遍访”蓑衣岩,寻访区域仅在石屋山、盘桓径(登石屋山的古道)、千丈岩这一带。这几个地方都属蓬莱山炼丹山的西部范围,并非西麓,所以才有“遍访不获蓑衣岩”的结果;上世纪八十年代丹城镇城建办组织的大搜寻,也只在蓬莱山炼丹山西部(蓬山头则在蓬莱山西北部),没有扩大到蓬莱山西麓范围,更没有涉足蓬莱山西麓彭娘岙(俗称白娘岙)区域,所以没有找到蓑衣岩徒劳而返。 修建丹城古城西北段城墙,补上的城墙石料应该在就近的蓬莱山中麓或南麓开采,不可能到较远的蓬莱山西麓采运;民间人士所说的水牯岩,位置在蓬莱山石屋山(炼丹山)东的蓬莱溪旁,这地方,应是炼丹山南麓,并非西麓。 根据以上分析及推理,蓑衣岩直到现在仍然在世而不见,是尚未被人们发现罢了!也并非已经摧毁,蓑衣岩在蓬莱山西麓或延伸的地区存在的可能性仍然极大!这就大大鼓舞了我们继续寻找这个文物瑰宝的信心,也增强了我们对探访蓑衣岩工作的决心和毅力。 近来,史家山蓬莱山庄的管理人员向笔者告称,史家山龙潭坑边发现彭姆娘娘古殿墙基,引起笔者再度前往探奇的兴趣。 史家山彭姆娘娘济世显济的传说笔者早有所闻,据老人介绍,建国前,凡遇夏、秋之季久旱不雨,本地或外乡农民必要到史家山龙潭坑向彭姆娘娘灵前祈祷,在龙洞捕捉雨讯归家。泗洲头“十里朱”的乡民还敲打着细十番锣鼓来此求雨。心诚则灵,据说,甘霖就接踵而降。史家山下的山村彭娘岙,传为彭祖隐居之所。彭祖,姓钱名铿, 尧臣,封于彭城,好养生之术,历虞舜夏商700岁(一说800岁)终,称中国寿星,尊为彭祖。商纣无道,彭祖弃官,携夫人彭姆到浙东象山蓬莱山西麓山岙结茅隐居,为当地百姓采药治病,常济贫扶困,传授养生之术,做了不少好事。一日,彭祖行走在蓬莱山岭,忽然面东羽化升天,彭姆多年后也善终离世。村民感戴彭祖夫妇恩德,把山村名为彭娘岙,蓬莱山岭名为彭姆岭,山下村市名为彭姆村,在彭娘岙龙泽坑边建祠奉祀彭祖夫妇。为何现今彭娘岙村落多钱姓,《象山县地名志》有说法:这和彭祖来此隐居有关。何元钧《象山古代史事管窥》也有彭祖隐象传授养生术的故事。结合当年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百作工匠来到东海仙山蓬莱山炼丹的传说,有更多联想产生:蓬莱山下的彭姆村范围不大,一时不能容纳这许多外来人。徐福对彭祖养生术一向十分崇尚,闻听彭姆村、彭姆岭、彭娘岙地名,都是为有彭祖隐居而得。便派部分人员分居彭娘岙。百作工匠在彭娘岙龙潭坑边人手可及的岩壁上镌刻几行文字(古篆)也极有可能,而彭娘岙龙潭坑正是蓬莱山西麓的延伸地区。有这一系列因素,在去观看彭姆娘娘殿基的同时,也萌发寻找类似蓑衣岩古篆的雅兴和计划。 笔者在最近邀约县美术家协会主席杨杰民、县摄影家协会会员董永康来到史家山,在蓬莱山庄附近的龙潭坑边,察看了出露在浓密竹木丛中的彭姆娘娘殿址墙基。在溪坑周边行走,野景处处皆是。观景时,见不远处有一丛岩石,其中一块朝北平滑的岩壁立在群岩前面,外形看上去如一轮挂着的蓑衣。我们扒棘扪萝走近一看,奇迹出现了!这块岩壁上有数行明显人工镌刻出来的文字痕迹。对岩体上下端详,岩壁高可二公尺,上部狭小,好似蓑衣领头。中下部阔可四公尺。岩壁前有一级天然岩石“踏”阶,人可登上站立,在人手可及的较高部位,有一形似古体“国”字笔划的轮廊,旁边有同样大小的一只字,就很难揣度其为何字何意了。这二个“字”的大小尺寸差不多,可20公分见方。其左旁隐约有二、三行直刻的较为模糊的文字痕迹,都看不懂其为何书体。我们对这几行歪斜不端正的“文字”仔细观察验看,认定并非自然浸蚀形成的纹理,而是刀剑或锐器锋芒镌刻所致,这与2009年报料岩石上的所谓古篆形成的纹理截然不同。这一发现,顿使在场的人们惊喜万分,难道蓑衣岩古篆就在这里?! 对照姜炳璋“不类隶与蝌”诗句,我们面对这“天书异文”也同样惶惑不解。徐福使用的齐国文字早被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灭绝不传,所以这类似蓑衣岩的“古篆”,恐怕连姜炳璋这样大学问家们再世,都有“了不可识”的感叹,何况是我们呢?这将留待专家学者研究解答。 彭祖、徐福的养生文化对加快建设象山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为了纪念他们,笔者曾在《象山乡土地名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论文中,撰了一副楹联,已示心意。 尧臣钱铿,求仙问道升寿天,影留彭姆岭; 秦士徐市,采药炼丹寻福地,迹隐蓬莱山。(倪水汶) 史家山上发现“蓑衣岩”文字? 究竟是自然纹理还是人工刻凿引争议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09-5-18 9:13:11 被疑为“蓑衣岩”的石头。 “史家山上两块石头好象刻有古文字,有可能是蓑衣岩文字。如果真是,那么这是‘徐福隐象说’的极好佐证。” 昨天,记者接到热心读者的电话后,与几位老先生乘车上了史家山。 据了解,史家山 “云雾山庄”的员工在挑石块时,发现两块石头非常平整,石头上的纹路似非天然纹理,好象经过人工刻凿,于是打电话给了文管会等单位。有老先生认为,这极有可能是“蓑衣岩文字”。清雍正《浙江通志》引名胜志“炼丹山西麓,蓑衣岩壁篆书数行,了不可识”。清乾隆学者、象山丹城人倪象占曾在《象山杂咏》这样写:“若解蓑衣岩上篆,真名今在应真乡。”如今,蓑衣岩及其文字已不知所终。 记者在现场看到,被认为极有可能是“蓑衣岩”的是两块高一米许的临坑坚石,平滑面上有模糊不清的纹理。“如果真是蓑衣岩文字,那将是中国文字史上的奇迹,这为研究秦统一六国前的文字发展提供史料,并且提前了我们象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管会夏乃平老师对记者说。但对石块上的花纹布局极其石块所处位置等方面推断,夏老师肯定这是自然纹理而非人工刻凿。(见习记者 朱敏)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2149 次阅读|13 个评论
蓬莱胜迹引才来 ——姜毛二公隐象记(三则)
热度 1 海天渔歌 2012-5-29 11:22
蓬莱胜迹引才来 ——姜毛二公隐象记(三则) 唐代姜姓、毛姓二位进士,弃官不仕,隐居象山,施药济人,传为佳话,被百姓尊称为姜毛二公。 姜毛二位进士为何要选择到象山隐居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有秦代方士徐福来象山蓬莱山避秦隐居离象航日事迹的记载,所以姜毛慕名寻访而来。 下面摘选发表在1998年间《象山报》的连载民间传说《蓬莱胜迹引才来——姜毛二公隐象记》中的部分章节,以作徐福东渡传说的一个侧面佐证。 蓬 莱 说 胜 姜生、毛生从江都经杭州,辗转来到了浙东余姚江与奉化江汇合的三江口平原。这里,汉时曾建鄮县,唐初置为明州。二生闻得昔日徐福炼丹之所的蓬莱山,便在其属地彭姥村附近,就不在明州流连驻足,翻山涉水南渡海港寻访。当他们从黄溪古渡登上这三面环海的半岛之乡时,即被钟灵奇秀的山水景色所醉迷。 二生从黄溪古渡步行到彭姥岭下,已近中午。见有一位老翁担着鱼虾向岭头迈步,头上冒着热汗。姜生见状,上前向老翁作揖道:“老伯仙健,这鱼担让我代你挑一程。”说罢就把鱼担子挑了过来。老翁释了重负,舒了一口气,见这二位书生,不似本地人士,就询问道:“二位客官,不知仙乡何处?”毛生见老翁是当地百姓,也不加相瞒答道:“我俩祖居闽南。”老翁又问道“不知来此何干?”毛生道:“只为寻访蓬莱山而来,请老伯为我指点。”老翁道:“老朽每天要经过这座蓬莱山,休提指点二字。但不知寻访此山有何贵事?”姜生回转头来答道:“我俩羡慕古人徐福在蓬莱山修性养身,故而寻访。”老翁笑道:“难得你们有心远道而来。这蓬莱山不在别处,便在你我之足下呢。”姜生、毛生闻得向往已久的蓬莱山即在此地,好不欣喜。二生轮换挑了一肩,便翻上了彭姥岭头,眼前顿觉开阔,但见东方山下便是浩瀚无边的海湾,村落散布在彭姥岭下的四周。岭头有一过路凉亭,老翁请二生在亭内石凳上坐下,又到亭边水潭盛来一勺清泉水。姜生、毛生正口渴,见有凉水,便各饮了几口,觉得水味甘凉清芳,精神为之一振,齐问此泉来历。老翁指着西南山坳道:“那面便是白娘岙,这水唤作白水泉。”姜生拍手赞道:“好个‘白水’组成之‘泉’!”老翁道:“这白水泉是好,可还好不过蓬莱山的二个仙泉呢。”姜生道:“请道其详。”老翁道:“蓬莱乃东海三仙山之一,当有奇景名泉。那半山腰中的天然石屋洞,就是个好去处。石洞里栖息一群如薄扇之大的黑蝙蝠,常要集队翩舞,岩缝里流出一泓清泉,冬暖夏凉,却似甘露,名叫‘透碧泉’。这透碧泉渗入岩层中,注溜到山下,在彭姥村北廓又涌出一泉。此泉便是‘透瓶泉’,真比琼浆玉液还珍贵呢。”姜生、毛生经这一介绍,更是入胜三分,齐声又问:“老伯,请问此泉因何名之为‘透瓶泉’呢?”老翁道:“客官可知,此泉不但清甘,且最细软。用缶瓶盛泉密封之,待翌日,能透过瓶壁渗出而干!故称‘透瓶泉’。相传,秦时徐福方士曾在此泉之阳筑蓬莱观炼丹,即为此泉精灵之缘故。”说后,老翁向下指点着蓬莱观的方位。姜生、毛生相视会意点头。姜生又问道:“老伯,徐福来此已有千年,不知有何遗物留今?”老翁道:“留物不多。那透瓶泉旁还有几株徐福手植的秦柏,葱郁可爱。这蓬莱山西麓蓑衣岩上刻着的一行行形如蝌蚪游动的文字,却是看不懂而无人问津。”姜生、毛生听得蓬莱山上留有蝌蚪篆文的摩崖石刻,知是徐福一行确实到过之佐证,这正是他们要考察的宝地,于是就定在蓬莱山为隐居落脚之所。 察 访 彭 姥 姜生又向老翁作揖道:“老伯,我俩到此,人地生疏,还望多多关照。”老翁暗想:“这二人出言诚恳有礼,定非等闲之辈。”想罢说道:“听二位客官言谈,想必要在此地落脚住下?”姜生道:“正是此意。”老翁就接话道:“我家就在彭姆岭边狮子山脚,倒有茅舍几间,客官如不见嫌,不妨先在蔽舍暂住。”姜生、毛生连声道谢,挑起鱼担就往岭下走,不一刻到了狮子山脚,老翁敲敲自家柴扉,舍里一位老妪闻声开门。 晚间,姜生恭敬地向老翁道:“老伯,我与毛贤弟来贵地寻访蓬莱胜迹,有此栖身之所,后当图报。”老翁笑道:“说那里话来,天涯有知已么!探究古迹,老朽亦有同好,明早可陪同前往。” 次日清晨,老翁请二生吃蕃茹丝糯米粥,二生入口,但觉香糯甘甜,吃得津津有味。膳罢,老翁就领二生出门,先浏览彭姥村容。村落疏散分布在蓬莱山下。村西街路旁有六角水井,井之东南一条淙淙溪流源自蓬莱山之阳,名叫“缨溪”,弯弯曲曲流入西南郊海湾。老翁对二生道:“此处乃渔船拢靠之埠,故名‘拢船径’。”沿村中一条石板街路往东行,穿山村,约三里之程,有一段长塘路,路北东塘山坡边,建一“海济庙”,三人拾级进内,见奉祀的是东方青帝。老翁道:“青帝主生,每年立春前一日要举行‘起春祭’,由里正长老主持,祈祷春耕顺利,五谷丰登。”二生点头称是,再向东,便是沙溪,溪岸上沿山边有一小村落。老翁道:“上古时代,先民曾在这带生息居住。前不久挖沙时,还挖出过玉饰、石斧之类的器具来,有琢磨得精巧的玉佩,圆孔及佩环上极细小的穿眼,竟不知用何种利器所镌凿的呢!”姜生、毛生听得不住赞绝。往东又是海湾,就折回到了中街,经过市桥头北行,见有一座圆形山峰,葱郁在前。向西北出村廓,一条山溪穿石而下。老翁说这就是凤跃溪,是彭姥村的饮水之源。再向北,过凤娘桥,有佛殿黄墙闪露在沿溪茂密的溪口树荫中。老翁说,这就是早建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的凤跃院。闻听这里有比天台隋代古刹早200年的佛院,顿使姜毛二生耳目一新。老翁又说道:“还有一座建在梁武帝天监二年的“普明寺”,就在彭姥村东南10里的前山坳内,也要比国清寺早百年哩。”二生闻听,更是叹赞不已。 返凤跃溪下,折西北行,在一排古柏丛中,有红墙青瓦观舍呈现。老翁停步对二生道:“这便是徐福当年建造的蓬莱观。”姜生、毛生走近看,观门朝西,有石阶引入,正殿朝南,却荡然无物。出观西南可50步有一六角青石井圈。老翁说,这就是“透瓶泉井”。二生到井边俯视,井水不深,清澈见底。井旁有一竹杆,粗端竹节上锯有斜口眼。毛生手快,已把竹杆拎上,竹节口清水溢出,姜生低头便喝,但觉清凉沁胸,甘芬润肺。毛生也忙饮了几口,连呼乃甘露仙泉也,引得老翁抚髯大笑。 踏 勘 伏 象 老翁又领二生到蓬莱观西土坎下,指着一湾清水塘前的空地介绍道:“此处乃是当年徐福炼制长生不老丹炉灶之遗址也。”姜生、毛生走过去弯腰察看,果有四趾呈八卦图状的灶基石块半埋半露在空地上,石面被烟火熏成黑褐色。姜生又环顾灶基四周环境,基地外围的清水塘边疏散着几株枝杆已弯枯、树冠却苍郁的柏树,忖度那便是“千年秦树”了。又见西北方,离灶基百余步,便是蓬莱山麓,茂密的竹木丛中,闪露出诸多犬牙交错、形态各异的岩壁来。暗想“蓑衣岩”莫非就在那里?于是便向老翁问道:“老伯,昨日在彭姥岭顶凉亭中提到的,刻有蝌蚪篆文的蓑衣岩,位于何处呢?”老翁指向山上的岩壁高处道:“那一排犹如牛犊奔跑形态的山岩群中,那块形如挂在半空的蓑衣巨岩,即是‘蓑衣岩’。看去虽不太高,但要登上却很艰难,可谓可望而不可攀呢!”二生闻得蓑衣岩即在眼前,便跃跃欲登,定要请老翁带路上攀。老翁推托不过,就引二生到山崖下,要二生卷好袖子,裹牢足履,然后随他小心援攀。三人依偎着一步步攀登到蓑衣岩前,毛生去把岩壁周围遮着的荆棘挑开,摩崖上就显露出数行镌刻得不深的文字来,二生便仰头仔细察看。但见这几行刻书字形,既不像蝌蚪篆文,也不像钟鼎石鼓文,更不类似隶书。二生再三端详捉摸,还是不认识其为何意,好不自愧惶惑。老翁一旁见二生如此认真考究古石刻,暗自赞赏。稍候,他启齿说道:“我看二位客官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为何却在此间面壁而立,岂不可叹!”二生更是羞愧满面。老翁接着说道:“二位不必惶恐。不识此文,乃合情理之中。想徐福一行来此之时,秦相李斯尚未制定小篆统体,六国文字,仍在各行其道,故而有此不规范奇文刻于岩上,怎令今人识得呢?想我老朽来此,已有四十余载,早年曾闻前辈传说,此岩刻书,是徐福堪舆蓬莱山后之记载。”二生闻言,疑窦顿解,齐声追问道:“请老伯详解此意。”老翁道:“刻书字数虽然不多,却道出了蓬莱山之形态,点明乃是一座伏象灵山也!”二生齐声又道:“老伯指点,茅塞顿开。还请再领察勘,缘何有伏象之名。”老翁笑道:“前辈早依刻文勘明伏象之状,确实惟妙惟肖。在此不能顾瞻,若要到狮子山头,定能令二位叹为观止。”二生更是喜欣,遂与老翁一起来到狮子山上。 老翁用手为二生一一指点方位,把一幅栩栩如生的伏象伸鼻画图,描绘得淋漓尽致:蓬莱山巅桂花岩为中,是象背;东首,毗连的圆峰为象首;圆峰南延斜坡为象鼻;东延山坡沙地岗、东塘山为象前二腿;西首,千丈岩下石屋部位为象臀;彭姥岭为象尾;后二腿蜷缩在蓬莱观前。象鼻山西坳凤跃院犹如象之右目,经此右目一点,伏象就成活象了。 二生随老翁的指点仔细观瞻,愈望愈觉得伏象如生,又觉得老翁学识渊博,解说非同凡响,猜测他定是一位贤者高人。 讲述人:刘玉西 男 (86岁) 丹城五丰村农民 解放前姜毛庙管庙人 文化程度初小 鲍永正 男 (83岁 已故) 文化程度初小一年 丹城羊行街村农民 姜毛庙文保点管理人 记录人:倪水汶 男(70岁)、 乐家凯 男(71岁) 记录时间:1994——1998年 流传地区:象山丹城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094 次阅读|3 个评论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5-2 1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