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新闻] 平畴沃野吐“新绿”

[复制链接]
兔叮咚 发表于 2009-8-18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说三门湾两岸的农业发展有“代沟”,许多人可能不相信,并找出理由:三县的农业资源禀赋相近,主导产业相似,宁海、象山无非是在工业上先人一步。
  但是,宁海、象山的现代农业各有千秋、蓬勃发展,却是不争事实——
  2008年三门的农业产值是宁海的75%和象山的41%,畜牧业规模不及宁海、象山的30%,农产品加工率仅是宁海的20%和象山的17%,农产品加工产值是宁海的15%和象山的10%。
  以工业思路办农业,是宁海、象山两县的共同特点。在宁海县的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企业、产业、区域三个层次的“三级循环农业体系”正在生动演绎,并在全国推广。象山县积极实施“生态为先,效益为主,特色取胜”的发展战略,以水产品精深加工为代表的特色农业打响了“象山海鲜”的品牌。

循环再循环 绿色沃野生机勃勃

  果园、菜地里的枝叶,成为养殖场畜禽的饲料;畜禽粪便与粉碎后的秸秆混合,配制成有机肥还田;难以处理的猪牛尿液被发酵制成沼气;沼液通过管道流进果蔬园肥田……在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每天都在上演这番神奇的故事——这片10万多亩的平畴沃野已成为国家发改委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和全国首家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在宁海县农林局农业产业科科长曹善强的办公室,墙上张贴的几张图表引人注目。他指着图表解释宁海农业的“三级循环”:一是点循环,即企业内部小循环;二是线循环,即产业内部的中循环;三是面循环,即以示范区为单位,建立区域大循环。
  点循环——
  到绿港水产牧业有限公司门口,我们才知道这是一个年出栏商品猪2万头的养猪场,其干净整洁程度出乎预料。
  总经理李和平迎出来,带我们环绕厂区一圈——以养猪场为中心,前有鱼塘,后有柑橘基地,旁有沼气池,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点循环”。
  来到监控室,8台电脑排列整齐。李和平打开监控系统逐一介绍:从5000吨级饲料厂到全自动喂料系统,从6000吨级粪便活性有机肥加工厂、300立方的沼气无害化处理系统,到连接800多亩柑橘基地的沼液自动滴灌系统。他说:“年底,我们还将建成1700立方的沼气发电项目,到时完全能满足厂区的生产生活用电。”
  线循环——
  一个网纹甜瓜1公斤左右,普通的才7元,金龙浦合作社要卖50元一个。因为合作社打的是“有机食品”的牌子,20多种特色产品全部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哪里来?来自隔壁的“海联牧业”——拥有1.5万头猪规模的养猪场。经排泄物干湿分离技术处理后,尿液通过管道进入金龙浦合作社400立方米的贮存池,沼液当湿肥,初加工后的猪粪则转运到宁海县绿丰生态有机肥有限公司。
  这家专业生产复混肥和精制有机肥的企业自有其思路。“示范区7个重点牧场的3万头猪一年产生6万吨猪粪,这是有机肥的上好原料。”总经理鲍英辉告诉我们,公司刚引进一条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已开发出柑橘、水稻、西瓜、毛竹等7种专用有机肥,还提供“测土、配肥、施肥”一条龙服务。
  面循环——
  2003年,宁海开始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目前示范区的土地流转面积9万亩,占园区土地总面积82%。7000余亩核心区已形成柑橘、蔬菜瓜果、畜禽养殖、海水养殖、种子种苗等产业体系,15家农业龙头企业有6家被列为市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在此基础上,宁海县今年将以“764”行动计划推动更大范围的循环,即推行中小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模式、生态农业相结合的设施农业模式等7种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打造优质稻米、大棚西瓜、订单蔬菜、绿色柑橘、水产养殖和畜禽小区6个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实施“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综合类”4方面的重大工程项目。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示范区的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9.7%,农用薄膜、塑料袋等回收率达98.2%,90%以上的农作物废弃物有效转化利用,60%农产品通过优质加工达到转化。

加工再加工 水产品在充分流通中升值

  渔业资源的日益衰竭,逼使石浦渔民探寻新的发展思路。他们曾有过“造大船、闯大海、创大业”的辉煌,如今又把目光转到“深化加工,做强流通”。
  加工——
  中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园区在哪里?
  在象山石浦。
  这个投资15亿元、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的专业水产品加工园区,目前入园企业有近40家,是“全国第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中国水产食品加工基地”。园区实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做足水产品精深加工文章,去年实现产值12亿元,出口创汇1.7亿美元。待全面建成后,将具备年加工水产品60万吨、产值60亿元的能力。
  2001年10月,宁波超星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首先投产,现已加工生产3 大系列20多种产品,年生产提取型调味料0.8万吨,水产食品3万吨。生产部的李部长介绍,对“超星”来说,一条鱼进到车间后将被“吃干榨尽”,全部转化成各种产品——
  即食食品系列以鱿鱼丝、虾仁等为主;利用新鲜带鱼精制而成的鱼精和“比纯净水还纯净”的鱼露等调味品是公司的主打产品;鱼肉、鱼排可提炼出氨基酸;鱼刺、鱼头、鱼尾经蒸煮、发酵、浓缩等工序,制成蛋白含量76%的鱼龙粉,并打入水产育苗等高端市场,是饲料系列产品的代表。
  在园区,“超星”不但处理本公司的下脚料,还回收其它企业的废弃物。公司购置专门设备,每年投入20余万元处理废弃物,实现“零排放”,被评为宁波市循环农业示范项目。2007年,公司的三个系列产品全部获有机食品认证,今年2月,跻身省著名商标行列。
  与“超星”一样,园区的其它企业也早已超越传统的冷冻食品、干制品、腌制品的初加工。目前,象山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超过259家,形成八大类200多个品种的加工体系。在该县《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里,梭子蟹、大黄鱼也作为提升重点,以蟹酱、咸呛蟹、冻蟹块为主的梭子蟹加工产品,将成为未来“中国梭子蟹之乡”的品牌产品。
  流通——
  亚洲第一水产交易市场在哪里?
  还是在象山石浦。
  1995年,总投资近1亿元的中国水产城一期建成。大手笔带来大效应,到2008年,市场年水产品集散能力达28万吨,年交易额18亿元,带动了当地海洋捕捞业、水产品加工业及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农业部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多项荣誉。大批省内和福建、江苏等地的渔船以及全国各地的客商在石浦渔港集散。
  14年后,距水产城一期不远处,又崛起一座波浪型屋顶的宏大建筑。这个总投资2.1亿元的中国水产城二期工程已于今年2 月投入运营。
  水产城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鲍斌儒介绍,水产城占地150余亩,拥有5.2万平方米的商铺、交易大厅,有电子交易平台和海水净化系统,5座500吨级渔船专用码头可一次性停靠90多艘渔船,贸易、运输、冷冻冷藏、加工、渔需物资供应、金融、电讯等功能齐全。他们的目标是,建成国家级现代化批发市场。
  水产品交易市场是个流通的大平台,“齐心模式”则打开了象山水产品大流通的另一扇大门——成立于2005年的象山齐心活鲜水产品专业合作社,至今已有217名社员、110艘捕捞渔船、6艘洋地运销船,销售网点遍布全国27个大中城市,建立起“渔场——收购——运输——市场——餐桌”的高速通道,2008年实现销售额3.5亿元。
  “只要6小时,就可让刚捕捞上船的海鲜送到餐桌。25辆活鲜专运车每天都要跑山东、天津等地,旺季时还不惜上万元包机专送北京。”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周瑞怀自豪地告诉我们,“齐心模式”是象山县渔业经营体制创新的有益尝试。

融合再融合 成就绿色港湾梦想

  历史上,三门湾曾作为一个农垦区来开发。民国9年(1920年),在爱国华侨邹辉清的推动下,大总统明令特许“三门湾为模范自治农垦区域,作为华侨回国居住经营实业之地”。
  潮落潮起。如今,三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动实践,正逐步融为一体,融入绿色港湾的梦想。
  发展定位的融合——
  宁海,依托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满怀信心争创“全国农业示范区”。象山,在提升“1+3”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县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现代渔业强县。
  而《三门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展望,到2020年,三门成为浙江省主要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外向型农业领航区和示范区,形成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作为示范平台的《三门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也于日前通过评审,其定位是:长三角有较大影响力、浙江省一流,具有鲜明滨海特色与优美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
  巧合的是,规划中的甬台温高速复线把象山的水产品加工园区、宁海的循环农业示范区和三门现代农业园区连成一线。这似乎暗示,尽管三县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各有侧重,但融合是必然选择。
  农业品牌的融合——
  “共享”,是我们在象山、宁海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语。而只有品牌的融合才能实现品牌的共享。
  目前,三地已拥有“三门湾”锯缘青蟹、“宁海白”枇杷、长街蛏子、“大象山”牌象山红柑桔、浙东大白鹅、“象山绿”、“象山鲜”等众多知名品牌。
  三县陆海相连,农业资源禀赋相似,在寻求错位发展同时,可以做到信息互通、技术互帮、基地互建、农业标准统一、市场营销网络共建,对新开发的产品统一打“三门湾”品牌,以实现品牌建设一体化和品牌共享。这也是三门现代农业园区的品牌目标。
  产业的融合——
  综观宁海、象山,其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思路是做足农业产业化文章。
  三门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已有优质稻米、柑橘、无公害蔬菜、青蟹等为主的农产品块状生产基地,外围的蛇蟠岛数万亩养殖基地、凤凰山农场、健跳渔港也有足够的配套能力,具备产业化的扎实基础。
  如果以“大农业”眼光做好产业扶持政策衔接,促进农林牧渔互通,延伸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领域,特别是补上我县的水产品加工“短腿”,并有效融合工业游、海岛游、农业观光游等旅游项目,那么,新型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就会形成。


(来源:三门新闻网)
陈老大 发表于 2009-8-2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方位发展很重要,合理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构成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5-8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