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zz找找自己的祖宗-胡姓

[复制链接]
下院人 发表于 2008-5-3 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胡姓起源

胡部落

在蒙昧洪荒时代的中国东部地区,生活着许多以鸟为图腾的原始人群,后人称之为东夷。而在东夷族众多的鸟夷部落中,有一支以(突鸟)(胡鸟)鸟为图腾,以“胡”作为名称的部落。

尔雅·释鸟》记载了一种(突鸟)(胡鸟)鸟,这种(突鸟)(胡鸟)鸟“似雉,青身白头”,很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白头翁鸟。据学者的推断,胡即(突鸟)(胡鸟),是以白头翁鸟为图腾的部落,后用为国号,当系东夷族中鸟类的一支。后来,在弱肉强食的部落战争中被兼并,逐渐消亡,融合到其他部族中去了。

吕氏春秋·勿穷》所载的“胡曹作衣”的胡曹,是被奉为最早的胡之得姓的祖先,其所处的时代大致在黄帝时。清人陶澍在为益阳胡氏《吴支二修谱序》中称:“余惟胡之得姓,莫古于胡曹。《世本》载其人在五帝时。”胡曹是黄帝的臣子,可能擅长制衣,是衣服的发明者,所以说“胡曹作衣”。

在胡部落衰亡后,其子孙湮没无闻,但却没有灭绝,到西周、春秋时代,出现的以胡为国名的诸侯国。


胡姓起源有四:

一、出自妫姓,以谥号为氏,为帝舜之后裔,得姓始祖为胡公满。

胡公满又叫妫满,是舜帝的后裔,父亲虞阏父曾做过周朝的陶正。他是周文王的女婿,武王时把他封在陈国(今河南宛丘),谥号胡公。据《史记·三代世表第一》载,舜是黄帝轩辕氏的裔孙,其世系依次为: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乔牛——瞽叟——重华(即舜)。但汉代刘耽《吕梁碑》则认为舜的祖先是虞幕,幕之后依次是穷蝉——敬康——乔牛——瞽叟——舜。《左传》昭公八年杜预、郑众注皆言有虞氏系出虞幕。

舜是中国古代圣明君主,《孟子·离娄章句下》的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舜字重华,也叫仲华、重明,都是因他两个眼睛有三个瞳子而得名。舜的母亲叫握登,看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握登疑为古登人,即邓人之女。上古社会在群婚制尚未根除的情况下,还残存着先怀孕后结婚的现象。意感一说可能是假托。也许就是舜出身来历不明的原因,舜的父亲瞽叟、继母和弟弟象曾想方设法害死他,但舜的性情生来就十分宽厚和谐,每遭毒打虐待,则逆来顺受,以德报怨,孝顺父母,慈爱弟妹。

舜的努力没有消除后母和象的嫉恨。有一次,他们命令舜到粮食仓库里去修补墙壁,然后放火烧仓库,想烧死舜。还有一次,他们命令舜去挖井,然后朝井里填土想活埋舜。幸亏舜有个妹妹名唤巢(又作昼巢),妹妹十分同情哥哥的遭遇,她屡次为舜通风报信,巧妙营救,使得舜多次化险为夷。舜曾经在历山耕耘田地,而历山的农夫常常为争夺田地反目为仇。舜来到历山之后起早贪黑,辛勤耕种,在他的感染之下,农夫们互相谦让,历山一带纠纷逐渐平息,获得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舜曾经捕鱼于雷泽之畔,而雷泽的渔民互争渔场,舜便亲自去捕鱼一年,让年长者占有好场地。东夷人制陶质量不过关,舜便带头制陶,使制陶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舜治理本部落卓有成效,他曾籴于平阳市,牧牛于潢阳。他领导百姓发展生产,遇到干旱便替百姓凿井,遇到有虎豹出没的山村,便不顾个人安危,竖立标志警告人们免遭伤害。他不仅获得老百姓的爱戴,还结交了大批当时的俊杰贤能。他的好友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识、秦不空等,都是国中贤人。舜耕于历山时,与伯益交友,制陶器于河滨。又与夏禹交友。其中,雄陶疑为有洛氏酋长,方回疑为方人酋长,秦不空疑为秦国始祖,伯益则为少皋氏酋长,禹为夏酋长。说明舜逐渐获得各氏族首领的支持,很快,他被许多部落联盟推选为都君,即大酋长了。舜在职期间任用贤能,唯才是举。高阳氏部落才子重、益、禹、皋陶等8人,被称之为“八恺”,高辛氏部落贤能稷、契、朱虎、熊罴等8人,称“八元”,都听命于舜,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不久,关于舜的美德和才能的故事不胫而走,传遍天下。尧闻听此讯,以二女娥皇、女英嫁与舜为妃,还派9个儿子帮助舜治理国事。也许身为东夷人的舜与尧处于两个不同的部族,也许尧还没有亲眼目睹舜杰出的才干,他对舜进行了各种考验,然而舜每次都能不负众望,克服重重困难,凯旋而归。舜曾深入到狼虎出没的大森林里去,在茫茫大森林里,恶虎毒蛇对他畏而远之,不能伤及他的肌肤。在狂风暴雨中,他如有神助,从不迷失方向。尧对此非常地惊奇。当尧年老体弱之时,舜代行天子之政。

尧去世之后,舜为尧守孝3年。此后,舜避位让尧的儿子丹朱当政,但天下诸侯都不向丹朱朝拜,而向舜朝拜。鸣冤叫屈者不向丹朱申诉,而请舜审理案件。丹朱遭到天下人的唾弃,而舜的功德为天下人所交口盛赞。舜通过他的实干,在百姓与诸侯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人们理所当然地愿意拥戴德才兼备、政绩斐然的舜,而不太愿意拥戴依靠父辈声望的丹朱。除了丹朱之外,还有当时横行天下,为害百姓的四凶:(马+灌-氵)兜、共工、鲧、三苗。舜首先将罐兜、共工、鲧、三苗这4个部落的首领除去,然后将这4个部落流放于四方边远地区。舜登上帝位3年后,封丹朱于房陵,使丹朱所率部落成为虞国的宾属国。

舜的智慧,还体现在他的组织才能。他任用的内阁成员有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益、蚤、彭祖等,其中皋陶、契、夔龙、益属东夷族,其余全属黄帝族。淡化了东夷与炎黄部落族系之争,融洽了各个部落间的关系。舜对22位大臣进行了具体分工,让他们各司其职,有的掌管农业,有的掌管司法,有的掌管天文,有的掌管文化艺术等等,舜的手下人才济济,最有建树的大臣是以治水而名标天下的禹。舜治理天下的时代,是一个从政治到生产、到工艺都十分辉煌的时代。舜的治国之道,主要通过他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他贵为天子,仍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后来,在与治水有功的禹的权力斗争中,大禹击败了舜所代表的有虞氏,并迫使有虞氏四处迁徙。舜的儿子商均被封于河南虞城,后转封于商,成为了商人的先祖。而有虞氏大部分族人则大量向南、北、东方迁移,形成了舜族的大迁徙。有虞氏进入衰落时期。

舜的一支后裔虞遂一直留居在虞舜国都蒲板,即今山西永济县虞乡。虞遂的后人曾被封于遂国(今山东宁阳),春秋时为齐所灭。商汤时也曾封虞遂的另一支后裔于陈。但总的说来,舜的后裔在夏、商时期,多湮没无闻,元气大伤,所谓“夏后之时,或失或续”,就是有虞氏部落在离析后所受遭遇的写照。

但到了周朝初年,长期留居虞城的商均后人虞思,在数十代后传至阏父,又称遏父,担任了周朝的陶正之职,主管陶器生产。因制陶有功,得到周文王的赏识,周文王把长女大姬嫁给阏父之子妫满,至此有虞氏的命运有了一个新的转机。周武王打败殷商后,为备“三恪”(即正朔),分封黄帝、唐尧、虞舜之后,妫满作为虞舜的后裔被封于陈(今河南宛丘),以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以奉舜帝之祀,国号仍沿袭“陈”。

这个陈,即上古陈丰氏部落曾居留的地方,宛丘附近的陈国故地。到周朝初年,虞思的后裔遏父,又称瘀父,投附周国,担任陶正之官。舜帝是上古时著名的制陶专家,他的子孙继承这一技艺,都擅长制陶,正因为瘀父制陶有功,深得周文王(一说为周武王)的欢心,便将长女太姬(一作元妃)嫁给了瘀父之子妫满,即胡公满。周武王灭商后,便把妫满另封于陈,以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他们都是同祖同宗,易于接受统治。这种“以夷治夷”的治国之术,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妫满统辖陈国故地,以奉舜帝之妃,国号仍叫陈。《左传·昭公八年》记载:“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周武王命他继承虞舜帝的正统,成为妫姓与姚姓的正宗。于是,妫满,又称胡公满,成为胡姓得姓的开山祖。

陈国传到陈幽公时即呈衰败之势。幽公荒淫昏乱,游荡无度,不理政事,至宣公、厉公、灵公之时,更是愈演愈烈,以致国内连续发生内乱,国势积弱不振,只得在楚、齐、晋、吴等强国的夹缝中求得生存。陈哀公时,大夫庆虎、庆寅据陈都作乱,使得陈国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哀公死后,闵公继位,但在楚、吴两大强国的夹缝中已是无力回天,公元前478年,灭国之灾终于降临,陈国变成了楚国管辖下的一个县。


二、出自周时的两个胡国。


1、姬姓胡国:

在今河南郾城。公元前518年左右被楚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原妫姓胡氏融合;姬胡的地望在今河南郾城县一带,周围分布着姬姓亲族诸国。

《韩非子·说难》记载:“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早在周朝末的公元前745年,郑国便恃强攻人胡国。

《左传·昭公四年》的记载:“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秋七月,楚子、蔡、陈、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

在楚与晋、齐、吴的争霸战争中,正位于军事要冲,迫使它不得不依附楚国。胡子国曾经跟随楚国去攻徐和吴。《左传·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楚“迁许、胡、沈、道、易、申于荆焉。”

当时胡受到吴的威胁,而内迁于楚。

为加强对依附国的控制,公元前531年,楚灵王把胡、许、沈、道、房、申诸小国迁到荆山(今河南灵宝县,相传黄帝采首山之铜,曾铸鼎于荆山)。但不久,楚国发生政变,灵王自杀,平王即位。平王为笼络人心,对各附属国采取了较为宽大的政策,胡国人民被转迁到安徽阜阳立国。

此时,楚国强邻吴国日渐强盛,北上争雄。公元前519年,吴国攻打楚国,胡子又随楚国抵抗吴国的军队。据《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记载:吴公子光在战前曾分析形势,说“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蔷壮而顽,顿与许、蔡疾楚政,……七国同役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吴国采用了骄兵之计,麻痹楚、陈、胡、蔡、顿、沈、许七国的联军。

这实际上是吴国肃清楚国外围以攻楚的一次战争,其最终目的是报复楚国。七月,吴与胡、沈、陈、蔡、许、顿诸国军队战于鸡父(今河南固始县东)。吴先以战斗力低下的3000名罪人兵(吴把罪犯组成的军队)攻打胡、沈、陈三国。罪人兵不堪一击,三国竞相争获俘虏。一时三国军队阵脚大乱,行阵不整,吴国大军乘机实行大举攻击,分别由吴王僚、公子光、掩余(吴王之子)率领中、右、左三军三路夹攻。三国大败,胡子国君髡、沈子国君逞战死,陈国大夫被俘。接着,吴军又故意释放了胡、沈之囚,使之弃逃至许、蔡、顿告急,大呼:“吾君死矣。”而吴帅紧随释囚之后,趁其不备,在鸣鼓声中,一举击败许、蔡、顿三国。六国既败,楚军顿显孤立,指挥官只得下令撤退。但楚国在回师途中,顺便再次吞并了胡子国,胡子国被并人了楚国版图。公元前512年,吴国发生政变,吴王僚被公子光所杀,其子掩余、烛庸投奔楚国,楚昭王把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城父堡,春秋时许国国都)和胡田(即胡国之地)赐与他们。《左传·昭公三十年》:楚国“取于城父与胡田以与之。”

姬胡亡国后,胡国子孙仍以国号为氏。


2、归姓胡国

归姓起源与尧舜时代的后夔,被称为归夷,是东夷集团的一支,原居于河南商丘一带,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播迁。除一部分留居中原建立归国外,大部分归人不愿臣属于商而向南迁移。其中一支归人迁居于颖州汝阴(今安徽阜阳),在此建立起胡子国。

《路史·国名记己》记载:“胡子国归姓。归姓,夔出。”又《路史·国名记戊》记载:“盖楚之所立。”这个胡子国为楚国所立(豺-才+出)国的后代。楚国灭础后,将其后代迁于汝阴西北的胡城,即今安徽阜阳。楚国就将(豺-才+出)的后代转封于此为胡子国。胡氏国子孙就以故国国名归为姓。

公元前495年被楚灭,战国时为楚邑。春秋时被楚灭掉后,其国君子孙中有称胡氏的。归姓胡子国的历史比姬姓胡子国还要早,屡见于卜辞和金文,周初甲骨及周穆王时的铜器铭文都多次提到胡麸、胡侯。1973年在陕西蓝田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麸叔鼎。铭文中所说的麸国,就是文献中归姓的胡国,其地在今安徽阜阳,是自成周通往淮水流域的必经要地。而归胡的历史可上溯到殷商时期,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封国。

归姓胡子国为楚国所封,成为楚国的附庸。它位于楚国的东北方向,处于楚国与吴国的缓冲地带。这时正当吴王阖闾的强盛时期,吴人经常从淮北进军,西上攻楚。《春秋·定公四年》“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侯、郑伯、许男、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同年11月,吴国联合蔡、唐两国,大败楚国于柏举,攻破了楚都郢城,楚昭王逃到随国。

《左传·定公十五年》曰:“吴之人楚也,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胡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胡子豹乘吴国军队攻进楚国都城之机,占领楚国邻近胡国的地方。

公元前505年,楚在秦国的救援下,收复了国土,并把国都迁至都(今湖北钟祥县西北)。楚作为大国,几年后很快恢复元气。这时吴、越两国连年交战,无暇对付楚国,于是楚国有机会向那些跟着吴国攻楚的小国首先开刀,报召陵之怨。胡国首当其冲。

公元前495年,楚师大举进攻,很快就灭掉了胡国,俘虏了胡子豹。至此,归姓胡子国的历史就结束了。

归胡亡后,其子孙为追念祖先,分成二姓,一是以国为氏,即胡姓;一是以姓为氏,即归姓。《通志·氏族略》记载得很清楚:“胡子国,归姓,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以姓为氏者世居吴郡(今江苏苏州)。”

归胡的地望在颖州汝阴,古代文献多有记载。《春秋·昭公四年》记载楚子、胡子伐吴,杜预注明胡国在汝阴胡城,战国时属楚。《太平寰宇记》则说胡城在汝阴县西北二里处,是春秋时胡子国的故地。在今安徽阜阳市,除胡城这一古迹外,西北有女郎台,据说是胡国之女嫁给鲁昭侯为夫人,于是筑台表示对胡女的礼遇,俗称女郎台。


三、为他姓改胡姓。

黄姓该胡姓

东汉的重臣胡广本姓黄或王,他的亲生父母因为贫困而不能养育他,于是将他置于瓮中,投入河里。坐在瓮中的婴儿沿河顺流而下,有一胡姓长者听到婴儿的啼哭声,捞起浮瓮,将孩子抚养成人,这位黄姓的子孙便改从了胡姓。

李姓该胡姓

李唐皇家的后裔为胡三公拯救于危急之中,其后发达,遂为明经胡氏。

当时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握有重兵,权倾朝野,唐昭宗乾宁四年(公元897年)8月,朱全忠的部下韩建尽将诸王斩尽杀绝于十六宅。不久,已有身孕的淑妃何氏被立为皇后。朱全忠借故岐兵威逼京畿,第二年正月,唐昭宗在朱全忠的胁持之下,无奈起驾迁往洛阳。二月迁都人马来到陕州,因为东都洛阳宫殿的情况尚不清楚,于是滞留于陕州。三月朔日,何后临产,四月,宫阙建造完毕,朱全忠请求发车起驾。皇帝就将太子托付与三公。胡三公临危受命,不顾个人的安危,将太子带回婺源考川。昭宗来到洛阳之后,不久就被朱全忠杀害。唐哀宗天祜元年(公元904年),德王裕等九位皇子也惨遭杀害。李唐宗室仅存哀帝,而李昌翼隐存于外。

李昌翼与义父胡三公来到考川之后,因为义父姓胡,也因为婺源有“十胡九汪”之说,改姓为胡,融于众胡之中,可以掩人耳目。取名为昌翼,也是为了感谢胡三公的覆翼、养育之恩。胡昌翼避乱于考川之后,闭门少出,不愿招人耳目。几年之后,年少的胡昌翼就以天资聪慧闻名遐迩,引起乡人的注目和惊奇。弱冠后的胡昌翼登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明经科进士,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明经公。胡昌翼长大后胡三公将他的真实身世坦言相告,并且出示当初从宫中带出的御衣和宝玩。胡昌翼无意仕途,隐居于乡中,开设书院,传道授业解惑。不久他的身份逐渐被乡人所知,乡人不忌国法,纷纷尊称他为太子。胡昌翼在乡里好善乐施,曾经为了便于乡人出外,而伐木架桥于二十四都朱源溪上,乡人称呼此桥为“太子桥”。南宋时由14世孙胡安国重修,13世孙胡次焱定名为“明经桥”,到了元时,胡昌翼的15世孙胡明善将太子桥由木桥改建为石桥,并邀请当朝尚书汪泽民出席桥的落成典礼,作《明经桥碑记》,立石于桥侧。



四、少数民族胡姓

在历史上,鲜卑、契丹、溪、高车、满、苗、瑶、普米、彝、回、赫哲、达斡尔、傈僳、白、锡伯等古今民族中,都有胡姓的存在。

鲜卑族该为胡姓

古代文献上较早记载少数民族改易姓氏。后魏献帝时七分国人,分其氏,北魏教文帝诏定代人姓族,为其典型标志,其中有纥骨氏改为胡氏。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创建的一个王朝。拓跋氏一直以黄帝轩辕氏的后裔自居,约公元4至6世纪,崛起于河西一带,建立起与中原封建王朝相抗衡的王朝。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大举改革,禁胡语,学习和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就连姓氏也改用汉姓。

鲜卑族本无姓氏,而以部落为号,其后代因以为氏。魏初统国36,大姓99。《魏书·官氏志》记载有118姓,其中宗族 10姓,胡姓为宗族10姓之一。其中长兄纥骨氏,后改为胡姓。

根据《魏书·序纪》鲜卑拓跋氏乃黄帝少子昌意之后裔,在尧舜时代则有始均。其后一直未同华夏有什么来往。崇尚纯朴,未使用文字,处在以契刻为助记忆的传说时代。至始祖拓跋力微时始有比较详细的纪年。始祖四十二年遣太子至曹魏,时为魏景元二年(公元261年)。《魏书·序纪》记录了北魏始祖以前的十四首领的名字和庙号。说成皇帝拓跋毛“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传了13代,至献皇帝拓跋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改革,《魏书·官氏志》说:“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矣。”献帝是始祖拓跋力微之祖父。其时的七姓为:献帝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次兄为拓跋氏,后改为长孙氏;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命疏族为车馄氏,后改为车氏。与帝室之族,形成十姓。有宣武灵皇后胡氏(为司徒胡国珍之女)、孝明皇后胡氏(为灵皇后从兄、冀州刺史胡盛之之女)、《魏书》所见列传有胡方回、胡叟、胡国珍(皆为安定临泾人),《节义列传》中有胡小虎(为河南河阴人)。现在应该回答这一问题:既然纥骨氏改为胡氏,为什么后来又出现了纥骨氏?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云:“拓跋氏出自鲜卑西部,其种本杂有丁令(即高车);疑献帝‘七分国人’时,以其长兄摄高车纥骨部,因以为氏。后魏孝文时有永城侯胡泥,传称代人;孝明时有酋长胡琛,据高平。疑皆此族人。”是一种情况。纥骨氏改为骨氏,也是一种情况。而姚氏和《姓解》、《辩证》的作者都忽视了《魏书·官氏志》的另一条重要资料,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公元 495年)发布了一份诏书,规定:“原出朔土,旧为部落大人而自皇始已来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压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职官尚书已上、及品登王公而中间不降官绪,亦为姓。诸部落大人之后,而皇始已来官不及前列,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有令已上、外为副将、子都、太守、品登仡已上者,亦为族。凡此姓族,之支亲与其身有缌麻服已内,微有一二世官者,虽不全充美,亦人姓族。五世已外则各自计之,不蒙宗人之荫也。虽缌麻,而成世官不至姓班,有族官则人族官,无族官则不入姓族之列也。”看来由于纥骨胡氏不甚进取,不符合孝文帝时的姓氏政策,遂逐渐地回复为纥骨氏,或改为骨氏。当然,纥骨胡氏也有可能归宗于安定、中原之胡氏。


契丹族胡姓

宋人叶隆礼《契丹国志》就说:“故北番惟耶律、萧氏二姓也。”至于契丹族其他姓氏,则是与汉、奚等族通婚、融合而逐步产生。胡姓在契丹族中产生较早,五代后唐时,即辽初已出现了著名的胡姓人物胡环。


瑶族胡姓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与汉族和其他民族长期的融合过程中,在姓氏上逐渐形成十几个大姓,而胡姓在瑶族中堪称大姓。其中有胡姓的主要是盘瑶、花兰瑶。

家谱
家谱文件
家谱文件
胡姓家谱介绍
胡姓家谱介绍

元至正六年浙江东阳《胡氏族谱序》云:“今辄效欧阳公族谱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次,远近亲疏为别,而书有详略焉。呜呼!继自今,凡我族人子不观其谱者,重敬念祖宗之泽,以有此身相与和睦,力行孝悌忠信,贫者安而无蹈,富者逊而无骄,仰事俯育之余,勤学读书,出而应举从仕,庶几君子之归而不至于下流也。诗曰:‘无忝尔祖,可不懋者哉!”’至明、清、近代,胡氏修谱之法多为欧、苏并行,略远详近,略疏详亲,目的均在“敬祖收宗”,并使子孙和睦相处,力行孝悌忠信。清光绪四年麦田胡氏宗支八修谱“但录斌公以下者,亦眉山(即指苏洵,洵为四川眉山人)详近略远之旨。”(邓焯英序)大支六修谱“远者略之,疏者简之,疑者阙之,信者详之,合某裔为某公之云扔,分某公为某支之派祖,则分之而愈见其分者,合之而共知其合也,此敬宗收祖之大较也”。无不贯穿着欧、苏修谱的主旨。麦田胡氏族谱各支世系表就是依照欧阳修的“图谱法”,“欧谱尚直,今之所谓图也,兹编仿其式,而略事变更……上师史法,旁参私牒,在胡氏族谱,固因创者也”。

胡氏修谱讲究实、信,这也是胡氏谱学的重要特征。《麦田胡氏创修族谱引》云:胡氏在宋代名贤辈出,胡安国之后,散居于衡、潭、沩、鼎间,但“顾裔系文献无徵,不敢援附,断自迁沩者为始祖”。

家谱文件
胡姓家谱文献目录
胡姓家谱文献目录


北京·延庆胡氏宗谱六卷藏地:美国(清)胡崧等续编清光绪十——年(1885)木活字本 六册河北霸县·胡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南开大学 (民国)胡春煦等修 1932年油印本 一册


辽宁本溪·胡氏谱书一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富家楼乡富家楼村 (民国)胡玉文纂 1921年手写本


上海·安定胡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胡鹏撰清康熙六十年(1795)序写本二册


上海·胡氏乘家传不分卷

藏地:上海文化管理委员会


(民国)胡祖德纂修 1918年石印本二册


江苏丰县·胡氏家谱四卷

藏地:江苏丰县博物馆 (清)胡敬敷撰清光绪四年(1878)钞本


江苏泗阳·江南淮安府桃源县胡氏宗谱四卷

藏地:


江苏泗阳县档案馆 (清)胡锡椿五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江苏兴化·泉泉溪胡氏宗谱

藏地:


江苏兴化县昭阳镇南沧办事处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森刻本 六册


江苏如皋·胡氏世谱八卷

藏地:河北大学(民国)胡宗淦续修 1916年木刻本八册



江苏镇江·海陵胡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胡彬等重修清咸丰元年(1851)翼经常恭订写本 四册



江苏镇江·润南官塘桥胡氏重修宗谱四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蒋茂柚纂修 胡名士倡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活字本 四册



江苏·丹徒胡氏支谱四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


江苏镇江市 美国 (民国)胡煜续辑 胡忻协修 1921年安定堂活字本 四册



江苏常州·安定胡氏宗谱二十八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胡耀 胡荣庭纂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思贻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胡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南开大学 (清)胡英续修清光绪二年(1876)乐善堂刊本 十二册



江苏常州·毗陵胡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胡馄主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乐善堂活字本 —二册



江苏常州·毗陵修善里胡氏宗谱五卷

藏地:南开大学 (清)胡伯良修清光绪五年(1879)敦本堂刊本六册



江苏常州·胡氏宗谱八卷

藏地:


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民国)胡绍瑗纂修 1916年大雅堂铅印本


江苏常州·东安胡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 · (民国)胡玉霖 胡生奎等纂修 1921年世德堂木刻本 十二册



江苏武进·毗陵山东桥胡氏宗六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胡雅堂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序木活字本册



江苏武进·毗陵胡氏世牒十卷

藏地:


江苏常州市图书馆(存卷2) 美国胡裕清等修 1918年木活字本 十册



江苏武进·毗陵胡氏重修宗谱六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胡福留纂修 1927年郭本堂活字本 六册



江苏武进·石安胡氏宗谱八卷·

藏地:美国 (民国)胡纪荣等修 1928年庆宜堂活字刊本 八册



江苏无锡·安定胡氏谱不分卷

藏地:南开大学 1928年思贻堂刊本 三十八册



江苏江阴·澄江香山胡氏宗谱四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美国 (清)胡景堂等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荣寿堂木活字本二十册



江苏江阴·澄江香山胡氏宗谱五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胡本坤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荣寿堂木活字本三十四册



江苏·(山昆)山安定胡氏世谱十一卷 (清)胡口时修辑清嘉庆中刊本 十册


浙江宁波·蛟东胡氏重修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 (清)胡丹书 王予藩纂修清宣统三年(1911)敬爱堂木活字本 二册


浙江宁波·慈东田湖村胡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市天——阁文物保管所 (清)朱宗燮 胡开科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永言堂木活字本十册


浙江宁波·慈溪田湖胡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 (民国)胡昌龙 胡方锷等纂修 1928年永言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浙江宁波·(钅监)桥胡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 (民国)董祖义 陈师蕃等纂修 1918年立爱堂木活字本 五册


浙江奉化·重修胡氏西溪宗谱四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奉化县文化管理委员会 (民国)严澄卿纂修 1924年木活字本
 楼主| 下院人 发表于 2008-5-3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姓

徐姓的分布

从夏朝至秦初,徐姓一直活跃于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的江淮地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徐姓已经发展到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西、浙江、广西、四川、湖北等地。唐朝时,徐姓始人福建和广东,明末人台湾。由于徐姓主力早在秦汉时期已迁离北方,中国北方几次战乱对徐姓的伤害相对较轻。尤其在宋、元、明时期,徐姓在赣浙苏闽四省繁衍最盛,尤其在江苏,形成了东海、高平、琅玡、濮阳、东莞五大望族,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东方大姓。宋朝时期(960—1279年),徐姓大约有8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 1.1%,排在第17位。

徐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 23.5%,占江西省总人口的2.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17.1%)、山东(10.9%)、江苏(10.6%),这四省徐姓大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 62%。其次分布于福建(8.3%)、安徽(5.9%)、四川(5.4%)、湖北(5.3%)、河南(5%),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全国形成了以赣浙为中心的徐姓大聚集区。两广、云贵以及西北地区徐姓人口十分稀少。

明朝时期(1368—1644),徐姓大约有19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2.1%,排在第10位。宋元明 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徐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600年中徐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128%,人口纯增长了108万。明朝时期,浙江为徐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 35.1%,占浙江省总人口的4.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20.2%)、江西(9.2%)三省,这三省徐姓大约占徐姓总人口的64.5%,其次分布于安徽(7.1%)、福建(5.7%)、山东(4.8%)、湖北(4.2%),这四省的徐姓又集中了21.7%。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徐姓仍为罕见姓氏。宋元明期间,徐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四川地区的徐姓主要向两湖地区和南方迁移。全国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主要的徐姓聚集地区,但在东南地区的福建和广东重新形成另一大块徐姓人口聚集地。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徐姓人口由192万激增到2千余万,增长近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 9300万,当今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徐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这1000年中徐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厂型的态势。徐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 (14.2%)、广东(10.3%)、浙江(8.9%)、四川 (7.4%)四省,大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山东 (6.8%)、江西 (6.6%)、安徽 (5.8%)、河南(5.7%)、湖北(5.1%),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江苏为徐姓第一大省,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全国形成了长江三角地区、广东东部和四川三块高比率徐姓分布区域。在近600年中,徐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朝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和四川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广东和东北的移民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当代徐姓人口分布频率,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江苏中南部和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山东烟台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徐姓人口达到9人以上,中心地区高达12人以上

徐姓分布密度最高的(7.2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3.4%,徐姓人口大约293万;3.6— 7.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14.4%,徐姓人口大约667万;1.8—3.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29.6%,徐姓人口大约736万;1—1.8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19%,徐姓人口大约199万;不足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33.6%,徐姓人口大约97万。

徐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并不均衡。徐姓在东部和东南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在江苏南部、浙江、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云南中部和南部,是徐姓占当地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一般达到2.5%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4%;在江苏北部、安徽大部、江西大部、山东东部、云南东部和西部、甘肃武威地区、黑龙江东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台湾北部,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5—2.5%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3.4%;在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和东北其他地区,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1.5%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8.1%,如在山西,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徐姓排第40位,人数为159789人,占全省总人数0.56%;在其他地区,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5%,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4.1%。

在浙江衢州,徐姓为第一大姓,据1990年统计,市辖五县一区,有徐姓人口17.3万余人,其中龙游约9千人;江山境内有姓氏402个,人口3万至5万的有徐、王、姜、郑4个,徐姓人口46149人。在宁波的余姚市,全市共有徐姓人口35972人,以徐姓为村名的村庄有27个,慈溪市据1987年统计,共有姓氏554个,万人以上大姓22个,徐姓人数约在3—4万之间,位居陈、胡、王姓之后;奉化市1988年统计,万人以上大姓14个,徐姓人数10824人;象山县1985年调查,全县有姓氏411个,徐姓为第9,人[3 10041人;宁海县的徐姓为全县10个大姓之一;镇海县1985年统计,全县有万人以上大姓13个,徐姓为其中之一,全县以姓命名村名者143处,其中有37处以徐姓来命名,徐姓共有 14614人。在萧山市,据1982年调查,全市共506姓,徐姓为10大姓之一,人口近4万人;湖州安吉县1987年统计,全县共有姓氏550个,万人以上9个,徐姓为其中之一,人口10142人。金华的永康1995年统计,徐姓人132.9万,是14个万人以上的姓氏之一;义乌据1985年统计,全境有姓氏350个,徐姓人口5353人。其他如普陀,1986年调查所得,共有人口29万多人,358个姓氏,徐姓9736人;苍梧徐姓人口 5500多人;淳安境内共有329个姓氏,徐姓人口在1万人以上,4万人以下;青田1985年统计,境内共有姓氏345个,徐姓人口20935人;缙云1996年统计,徐姓人口约6000多人,文成1980年统计,全县人13 31000余人,徐姓3959人。

江苏江阴市,1985年统计,全市共有姓氏666个,人口5—6万人的有张、徐、陈、王4姓,分布遍及全市;江宁县据1985年统计,境内共有473个姓氏,其中万人以上的14个,徐姓为其中之一;高淳县1982年统计,全县共有460个姓,人口8千至1万的有6个,徐姓即其一。上海的川沙县,1987年调查,境内有姓氏523个,其中 2万人以上者6个,徐姓为其中之一,人口24206人;嘉定县55 1987年底,徐姓人口共22086人。安徽桐城,1987年统计,境内有姓氏200余个,徐姓人121 5千人以上。湖南益阳,1986年统计,徐姓人 121 7797人。广东南雄,1986年统计,境内共有 63891户,姓氏142个,徐姓有864户。山东平邑,境内有姓氏290个,徐姓属万人以上大姓,莱西县 1987年统计,有姓氏220个,徐姓在千户以上。山西曲沃,1982年人口普查,徐姓人口1004人;襄汾1985年统计,人口在3千至4千人之间。河北吴桥,1982年统计,徐姓人E1 3千人左右;雄县 1986年统计,徐姓人口在2千至7千之间。河南许昌,有徐姓5399户,人口在万人以上。甘肃永昌,1986年统计,徐姓人口在2千至7千之间。云南昌宁,1982年统计,全县共48163户,279916人,徐姓有347户;呈贡县1986年统计,县内共有人口 89644人,390个姓,徐姓人 1282人。除此之外,永新、乐平、应山等地,徐姓也都是属于境内人口较多的姓氏。

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特征总的是:。型647万,占32.5%;A型576万,占 28.9%;B型584万,占29.3%;AB型 185万,占9.3%。徐姓总人El 1992万。

徐姓主要分布地区江苏、浙江、山东东部、安徽中部和东部、江西东北部、广东东部、黑龙江沿江地区,约占国土面积 6.6%,徐姓487万,约占全国徐姓人口 24.3%。0型165万,A型142万,B型 138万,AB型42万。

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和东北等广大地区,约占国土面积40.8%,徐姓1209万,约占全国徐姓人121 60.8%,0型387万,A型352万,B型356万,AB型144万。

其他地区,约占国土面积52.6%,徐姓人口稀少,约296万,约占全国徐姓人口14.9%。0型95万,A型82万,B型 90万,AB型29万。


少数民族徐姓分布

在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中,也有一些徐姓。除了前文所言畲族钟姓可能为徐姓一支外,北魏时,北地氐人中有徐姓,其源是出自赢姓还是后来氐人自行改姓,已不可考。南朝时陈的大臣徐世谱即是巴族人。

徐世谱 (509—563),巴族,字兴宗。巴东鱼复(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城)人。世居荆州,为主帅。勇敢有膂力,善水战。梁末时为员外散骑常侍,领水军,从司徒陆法和大败侯景,封鱼复县侯,任信武将军。通直散骑常侍、河东太守。后又以抗击西魏功,升侍中、镇南将军、护军将军。梁敬帝时,为左卫将军,负责水战器具,颇有战功。陈朝建立后,历任特进、护军将军、安西将军、盲城太守、右光禄大夫。陈文帝天嘉四年病卒。

宋朝时著名画家徐皋是白族人,善画鱼。

辽金时土族有阻卜部,后以此为姓,并转音为徐,后世士族亦有徐姓,为徐胡氏所改,也有为徐卜氏所改。

明朝有徐晟,为赐姓名,蒙古族,原名七十五,水乐初年归附明朝,为人机警,以翻译民族文字见长,深得信任。凡明初西北、北方少数民族之事,大多参与,累官至锦衣卫指挥佥事、指挥同知。

清代高丽族有徐姓,世居噶山,据《八旗满洲氏族通志》介绍,有徐大勇,是清初归顺清朝的,为镶白旗包衣,其曾孙徐宗顺为八品通事官,徐宗孟为六品通事官。清代云南丽江府石鼓土把总为徐氏,纳西族。清朝人关后,有少数满族人偶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汉姓。

到了当代,除汉族之外,满族、蒙古族、回族、壮族、苗族、朝鲜族、土族、水族、藏族、仡佬族、拉祐族、景颇族、阿昌族、布依族、鄂温克族、侗族、哈尼族、彝族、土家族、维吾尔族、锡伯族、达斡尔族、东乡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徐姓,来源也不一样。如景颇族的徐姓为“勒托”所改,阿昌族徐姓为“喇细”所改。在当今少数民族徐姓名人中,以满族居多,如徐劭、徐锋、徐文源、徐甲同、徐成山、徐明谦、徐宝亮、徐钦鸣、徐桂珠、徐崇源、徐德明等。维吾尔族有徐克尔汗、朝鲜族有徐麒锡,壮族有徐寒梅、徐学洪,回族有徐忠熹、徐万鹏、徐介眉,土家族有徐世俊,白族有徐琳等等。



徐姓当代分布情况

徐姓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排名第l1位的大姓,人口数量近二千万之多,遍布全国各地,世界五大洲都有徐姓人的足迹。台湾徐姓主要聚居于新竹、苗栗两个地区。大陆徐姓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等省为多,上述七省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65%。根据某些学者近年对北京、上海、陕西、四川、辽宁、广东、福建等七个省市 174900人的抽样调查,发现徐姓共有 257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473%,在被调查的1133个姓氏中居于第十四位,其具体情况是:

在被调查的24948个北京人中,有

30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243%,在被调查的515个姓氏中居14位。

在被调查的25092个上海人中,有 1034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21%,在被调查的391个姓氏中居第4位。

在被调查的23795个陕西人中,有 20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0.878%,在被调查的456个姓氏中居第 2l位。

在被调查25239个四川人中,有363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38%,在被调查的521个姓氏中居第18位。

在被调查25029个辽宁人中,有352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06%,在被调查的447个姓氏中居第12位。

在被调查25244个福建人中,有160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634%,在被调查的246个姓氏中居第24位。在被调查25646个广东人中,有14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581%,在被调查的298个姓氏中居第37位。

介绍文件
徐姓起源
徐姓起源有四:

一为出自赢姓,东夷少昊之后,以国为氏;

主要出自赢姓,始祖为帝颛项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并将本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姚女生有两个儿子,其小儿子叫若木。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仍称“徐子’。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0年)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

周朝初年,徐姓氏族已经比较强大,形成一个方国,史书上称作徐方。由于与商人同属东夷集团,因而,在周灭商后的商人反叛中,赢姓之徐即使没参加共同行动,也必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周初平叛后没有分拆商人氏族的原因之所在。但随着周朝势力在东方的加强与巩固,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徐方的利益与生存。于是,徐方与周朝爆发了不止一次的战争,结果是互有胜负。这在先秦及后世相关文献中都有记载。《礼记·檀弓》篇中就记录了徐国大夫容居的回忆:“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西讨的对象必是周王朝,徐驹王可能是周初时徐国的国君,大军已到了黄河边,足见军力之强。并且,徐国国君也称王,与周王室平起平坐,这种行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伯禽在鲁时,曾不断地去征讨。《史记·鲁世家》载:“伯禽率师伐之,作《费誓》,遂平徐戎,定鲁。”《诗经·阕宫》篇有:“鲁侯之功,……遂荒徐宅。”荒者,占有之意,在伯禽大军压境之下,徐国只得南迁,迁到淮河流域。因此,徐国也被称作淮夷、徐夷。由于屡次兴兵,又被称作徐戎。

徐国南迁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国力,一方面,稳定周边形势,讨伐与其不一致的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或其他徐姓部落,另一方面,积极备战。

古书中记载周昭王“南征不复”死于汉水,大致与征伐徐、楚有很大关系。到了周穆王时,正值徐偃王当政,国势大盛。据《竹书记年》记载,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另据《后汉书·东夷传》介绍:“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候,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整个东方,均由徐偃王管理,徐偃王俨然可以与周王室分庭抗礼,成为东方之王。

徐偃王在徐姓历史上,是仅次于若木的最重要祖先,这是因为在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各徐姓家谱中,徐偃几乎成了仁义的代名词,导致几乎所有的徐姓家谱,如果有“姓氏溯源”这一部分内容的话,基本上都上溯到徐偃王,倘若上溯到若木,也必然将徐偃王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来大书特书。在各类徐姓家谱中,徐偃王被认为是若木的三十一世孙,也就是说,从伯益计,到徐偃王共三十三世。

有关徐偃王的记载,最早出于战国后期的《尸子》与《荀子》二书。

《尸子》久佚,引自他书,有徐偃王记载二条,分别为:“徐偃王有筋(古筋字)而无骨”,“徐偃王好怪,没深水而得怪鱼,人深山而得怪兽者,多列于庭”。《荀子·非相》篇将他与仲尼、周公、皋陶、闳夭、傅说、伊尹、禹、汤、尧、舜同列,但没说明理由,只说到:“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或作焉字)。”

《韩非子·五蠹》篇中记载: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西汉初年,《淮南子·人间训》秉持《韩非子》记载为:

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 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

到了《史记》共有两处,《秦纪》中是这样记载的:

“…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与穆同)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赵世家》则更详细:

“造父幸于周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后汉书·东夷传》:“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之后,是这样记述的:

穆王后得骥艰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

在后世文献如《博物志》及各类徐氏家谱中有关徐偃王的记载:

偃王名诞,周昭王三十六年,徐母感瑞而有孕,足月后生下一卵,家人谓之不祥,遂弃于河边,有位姓独孤的老太太家养了条叫鹄苍的狗,将其叼回,放在床下,三天后因其污秽而被家人扔到水边,又被狗叼回。家人再想扔时,忽听中间有小儿的啼哭声,剖开一看,是个婴儿,形容端正,声气和绥。只是左手紧紧握住,直到七岁时方才伸开,手心中有特别的纹理,仿佛为“偃王”二字,因此,以之为号。这条狗后来将死时,化为黄龙,埋葬之所被徐国人称之为“狗垄”。由生卵我们可以联想到大业与契之母均是吞燕卵而有孕,徐偃王属东夷集团必定无疑,这又为徐氏出自赢姓添一佐证。

徐偃王17岁时,才艺过人,诗礼俱足,20岁时,文武兼备。继位后,广行仁义,去除刑争,“弛甲戈之被,坠城池之险,修行仁义,被服慈惠,视物如伤,以怀诸侯,诸侯贽生死之物于我者,三十有六国,是共戴君为王。”一次,徐偃王组织的开挖连接陈、蔡间的河渠时,挖出一副赤弓朱箭,众人以为祥瑞,献给徐偃王。当时因周天子穆王喜爱巡游四方,以致国政无人管理,诸侯多有怨言。

一次,周穆王向西巡狩至昆仑山下,见到西王母,乐而忘返。徐偃王在东部诸侯的拥戴下,率36国联军向周进军。周穆王得讯之后,乘造父驾车,一日千里奔回京城,调兵镇压,徐偃王没想到周穆王能回来得这么快,不忍生灵涂炭,民众遭殃,于是收兵弃国,躲进彭城 (今徐州)一带的深山中。由于他很得民心,跟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因之就被叫作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打败徐偃王之后,因见他在当地很得民心,便不得不继续封其子宗于徐,但降为子爵,让他继续管理徐国。后来一说徐偃王死于山中,另一说到了今浙江衢州一带,老死于此。至今徐姓为衢州第一大姓,与此不无关系。后人还在衢州建有徐偃王庙,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专门为此写了《衢州徐偃王庙碑》:

徐与秦俱出柏翳,为赢姓国。于夏、殷、周女,咸有大功。秦处西便,专用武胜,遭世衰,无明天子,遂虎吞诸国为雄,诸国既皆入秦为臣,秦无所取利,上下相贼害,卒偾其国而沉其宗。徐处得地中,文德为治,及偃王诞当国,益除去刑争末事。凡所以君国子民,待四方一出于仁义。当此之时,周天子穆王无道,意不在天下,好道士说,得八龙,骑之西 游,同王母宴于瑶池之上,歌讴忘归,四方诸侯之争辨者,无所质正,咸宾祭于徐,贽玉 帛、死生之物于徐之庭者三十六国,得朱弓、赤矢之瑞。穆王闻之,恐遂称受命,命造父御,长驱而归。与楚连谋伐徐,徐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偃王虽走死失国,民戴其嗣为君如初,驹王、章禹祖孙相望,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继迹史书。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而秦后,迄兹无闻家,夭于柏翳之绪,非偏有厚,施仁与暴之报,自然异也。衢州故会稽大末也,民多姓徐氏,支县龙丘有偃王遗庙。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研于会稽之水。或曰徐子章禹既执于吴,徐之公旌子弟,散之徐、扬二州间,即其居立先王庙,云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邯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放字达夫,前碑所谓今户部侍郎,其大父也。春行视农,至于龙丘,有事于庙,思惟本原,曰:故制朴,下窄不足以揭虔,妥灵而又梁桶赤白(阝多)剥,不治图像之威(黑乙),昧就灭藩拔级夷,庭木秃缺,祈吐日慢,祥庆弗下,州之群支,不获荫庥,余惟遗绍而户其土,不即不图,以有资聚,罚其可辞,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卿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夭厉,谷果完实,民皆曰耿耿祉哉,其不可诬,乃相与请辞京师,而谗之于石。辞曰:

秦杰以颠,徐由逊绵,秦鬼以饥,徐有庙存,婉婉偃王,惟道之耽,以国易仁,

为笑于顽,自初擅命,其实几姓,历短詈长,有不偿王,课其利害,孰与王当,

姑篾之墟,太永之里,谁思王恩,立庙以祀,王之闻孙,世世多有,惟临兹邦,

庙土实守,坚峤之后,达夫廊之,王殁万年,如始拊时,王孙多孝,世奉王庙,

达夫之来,先慎诏教,尽惠庙民,不主于神,惟是达夫,知孝之元,太末之里,

姑篾之城,庙事时修,仁孝振声,宜宠其人,以及后生,嗟嗟维王,虽古谁亢,

王死于仁,彼以暴丧,文追作诔,刻示茫茫。

《竹书记年》记载,周厉王三年时淮夷又曾侵洛。这种态势直到周宣王年间,终于又爆发一场大战。《诗经·大雅·常武》篇就记载了这件事。周朝出征的将领有南仲、皇父、程伯休父等,“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伊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族,率彼淮浦,省此徐土”,致使“徐方绎骚”、“震‘晾徐方”、“濯征徐方”,结果导致“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徐方来庭”。战争的结果,是徐国彻底臣服于周王朝。

进入春秋之后,随着周王朝的日渐衰微和政治控制力的下降,中原地区各诸侯国纷纷并起,称雄争霸,征战不已,无暇南顾,而南方的楚国势力也刚刚开始兴起,尚未北上。处于这种政治真空之中的徐国,也趁时而起,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等,开始了自己的复兴道路,并不断与北面的齐、鲁等国,南面的楚国,以至后来的吴国发生战争。随着齐、楚两国的逐渐强大和互相争霸,徐国变成了两国争夺的对象。开始时,过度靠近齐国,引起楚国不满,公元前646年春,楚人伐徐,虽有北方齐、曹等国军队来救,但还是失败了。随着桓公去世后,齐国地位和国力的下降,徐国的政治态度逐步向楚国靠拢。这又引起了北方大国晋国的不满,但由于晋、楚两国势力大致相当,一时难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接受了由楚国逃来的申公巫臣的建议,帮助新兴的吴国训练军队,以牵制楚国。据《左传》成公七年 (前584年)条记载,逐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当年便“伐楚、伐巢、伐徐”。吴、楚在南方的争斗拉开帷幕,徐国力求保持中立,并与吴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如吴国人北上,必须经过徐国,每当此时,徐国都热情款待。一次,吴季札经过徐时,徐国君殷勤招待,见到季札携带的佩剑,十分喜欢,形之于色。等到季札回国时,徐国君已死,季札到徐国君墓前祭扫后,将佩剑挂在墓前树上。人们不解,季札解释说:“我知道徐君喜欢我的剑,可因为我那时是出使上国,没能给他,但我已心许之,现在回来,人虽已故去,就挂在他墓前吧。”

徐国的这种中立态度,引起楚国的严重不满。公元前538年,以楚国为首,会盟诸侯于申,会上,楚国将徐子(即徐国国君)抓了起来。那次参加会盟的有蔡、陈、许等国,还有顿、胡、沈(皆在河南安徽交界处)以及淮夷等。楚国又乘机攻克朱方。两年之后,徐仪楚朝聘楚国(传世有邻王义楚(金+瑞-王),向楚国输诚。

公元前530年,楚又伐徐,徐国的力量愈加衰弱,不得不反过来依附于楚国,以求苟延残喘。这样一来,又得罪了楚的宿敌齐国,公元前524年,齐便伐徐,使得徐不得不再转过来依附齐国。第二年,徐国又与宋、邾、那等结为盟国,以抵抗吴国北侵。在楚国的强大压力下,徐国最终投向楚国,这又大大激怒了楚的敌人吴国。公元前512年,吴派大军伐徐,筑防壅引水以灌徐国都城。城破,徐子章禹(亦作章羽),也就是徐偃王的十一世孙,“断其发,携其夫人”逃到楚国,楚国将其安顿在夷(今安徽亳县东南40里的城父集)。徐国正式灭国。

徐国灭亡后,徐氏族人仍秉承以国为氏,以氏为荣。虽遭灭国之祸,然此心不改,直到数百年后的秦汉时期,又以氏为姓。

灭国后的徐姓族人,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一部入分吴,其中著名的如徐承还当上了吴国大夫,公元前485年曾率舟师从每上袭齐。一部分西迁和北迁,入今山东、河南、山西一带。其余相当部分南迁。开始时迁至余长,古名涂水,《读史方舆纪要》言“涂水即滁河”,也就是今安徽滁县的滁河。之后,又有一部分入渡过长江,进入苏南、浙江、江西、湖北境内。这从当地的一些地名及出土的与徐姓有关的青铜器铭文即可看出。浙江地区的杭州附近有余杭山,秦置余杭县,余与徐相通,前文已说过。湖州北有余不溪,溪上有余不亭,附近长兴有余干山,绍兴市南有会稽山,古称(涂土)山。湖北咸宁县有涂水,入江之处叫涂口,均可以为证。此外,在江浙一带还出土过若干青铜器,其中有几件可以明确考定为(余+都-者)器,即徐器。1979年4月,江西靖安县也曾出土过三件青铜器,可以认定为(余+都-者)器。


二、为出自子姓,商人之后;

徐姓起源的另一支是商族。商人,子姓,东夷集团的一支,以玄鸟为其图腾,玄鸟,即黑色的燕子。《诗经·商颂·玄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产产”之句,说的就是商族。至迟于商朝末年,商人子姓之中已经有徐氏了。

契的母亲是有娥氏之女,名叫简狄,《史记·殷本纪》说是帝喾次妃,一次见到一只“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拾遗记》、《竹书纪年》等书也都有类似记载。这些记载都说明这么一件事,商人祖先是吞卵而生,而卵是玄鸟给的,因此以玄鸟为祖,并以玄鸟为图腾。契的时代与尧大致相同,南朝沈约注《竹书纪年》中有“长为尧司徒,成功于民,受封于商”的文字,比较明确地说明了这点。商族早期,经常迁徙。《尚书·序》和《史记·殷本纪》都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迁徙的范围大约都在今河南、山东境内,然后逐渐发展到河北北部,夏朝末年,夏桀无道,内外交困。当时商人首领汤趁此机会翦灭夏族的许多部落,扩大力量,终于推翻了夏朝统治,建立了商王朝,时间达六百年之久。在这期间,子姓中的徐氏情况在甲骨文及其他早期文献中均未见到。甲骨文中也无徐字。

徐氏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是周代推翻商纣王统治,建立周朝之后的第二年,周武王去世,子成王年幼,由叔父周公辅佐。

引起另外三位被分封在商代王畿周围负责监视仍被保留在殷都和王畿地区的纣王之子武庚、禄父及殷商遗民的王叔管叔、蔡叔,霍叔中的管、蔡二叔严重不满,一方面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另一方面,鼓动武庚、禄父联结徐、奄、熊、盈等东方部落背叛周王室。此处的徐氏部落是否属于商族子姓,文献无征。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不管此处的徐是子姓之徐还是赢姓之徐,都是属于东夷集团的,要不然,是不会与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相呼应,以对抗属于华夏集团的姬姓周王朝的。

面临东部地区的反叛,周公和召公“内弭父兄,外抗诸侯”,协调了统治者内部的矛盾,然后,派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平息了这场叛乱。平叛之后,在吸取了这场叛乱的教训之后,决定加强和巩固对广大东部地区的军事占领。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将周公之子分封于鲁,并将商人子姓中的各部族分拆开来,伯禽分到“殷民六族”,据《左传》定公四年条记载,这殷民六族是“殷民禄父之余民三十族,六姓也”。



三、为黄帝之后。

徐姓出于黄帝之后,早在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中已有记载:“一族出于黄帝十四姓”,但到底是出自十四姓中的哪一姓,没有明确说出。《左传》僖公十五年条亦有:“舂,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即华夏黄帝之后。在某些徐氏家谱,如《鄞东徐氏宗谱》的“世迹前述”部分言:“徐氏之先出黄帝九世孙伯益之后。”《兴化徐氏宗谱》也有类似之语,“黄帝玄孙大业公,子大费,字伯益。”

早在远古时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个大的部落群体。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集团;东部的东夷集团;南部的苗蛮集团;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徐姓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

东夷集团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群体。这是因为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鸟类栖息与候鸟迁徙停留的好地方。居住在这儿的人,自然以捕鸟为食,以鸟羽为衣,处处依赖鸟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最后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对于这一点,从夷字的本义也可看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由此可见,夷人善射,由此亦可推出,这个群体是以射猎为主要的生存方式。随着对鸟的图腾崇拜的加强,逐步开始以鸟为氏族、部落的名称和标志,再慢慢发展成姓氏。如东夷集团的四大姓偃 (燕)、嬴、子(燕子、小鸟)、凤 (凤鸟),大约就是由此而来。

少昊,嬴姓,在古代典籍中,也被写作“少皓”、“少嗥”、“少皋”,名挚(也作质),三皇五帝之一,又被称作“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从少昊的名字中,同样可以看出其与鸟的关系。挚,即鸷,是一种猛禽。少昊的诞生,存在多种说法,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其中一种传说是其母女节,也称皇娥,夜梦流星人怀而有孕,生下少昊。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开始时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族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至,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于曲阜,并将所辖部族以鸟命名,分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五个部族,在这五个部族之外,又分祝鸠、鹃鸠、鸬鸠、爽鸠、鹘鸠五个氏族,以及鹊雉、鹋雉、翟雉、鹈雉、晕雉五个雉氏族,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九个扈氏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位期间,修太昊之法,以鸟名为官名,设工正和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在他的带领下,东夷集团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非常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就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及其部族,并决定自己去世后由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少昊共在位八十四年,寿过百岁,也有说在位百年,去世后葬于曲阜。陵墓在今曲阜市东4公里处,呈金字塔形,底边长28米,顶边长9.4米,斜坡高15.2米,上面有庙。整个陵园占地11万多平方米,有宫门、享堂、配殿、石坊等建筑组成。

少昊去世后,东夷部落联盟由黄帝的孙子,二十岁的颛顼接掌。颛顼,号高阳氏,三皇五帝之一。自幼聪明过人,相传十岁时便成为本部落首领,率族众迁往东夷集团所在地,可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率族众迁到东夷集团所在区域穷桑一带,已不可考,但其深得少昊信任却是毋庸置疑的。八年之后,少昊去世,颛顼继位,成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不久,将统治中心迁回中原,即今河南濮阳一带,许多东夷部落也跟着内迁。迁回中原后,颛顼又继承了祖父黄帝原担任的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身兼炎黄与东夷两大部落联盟首领,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在位七十八年之后,年近百岁的颛顼方才去世。颛顼陵遗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三相庄西1.5公里处,南北长240米,东西长一百三十余米,有宝城、享殿和廊房,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唐、宋以来,每年春秋两季或改元,皇帝都要遣使告祭。清宣统年间,一场龙卷风携沙将陵园全部覆盖。近年来随沙丘移动,已有部分建筑露出地面。

作为少昊后代的徐姓与颛顼发生关系是在颛顼之后。在所有的徐氏家谱中,徐姓的血缘始祖都是若木,若木的父亲是伯益,伯益的父亲是皋陶,皋陶的父亲是大业,大业的曾外祖父就是颛顼

据《史记》等书记载,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一次,女修吞食了一粒燕子(玄鸟)落下来的卵而有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大业。 大业成年后,娶华夏集团少典氏族女子女华为妻,生子皋陶。皋陶,亦名繇、皋繇、咎繇、咎陶,字庭坚。

皋陶在虞舜时期,曾担任了掌管刑罚的士,明五刑,弼五教,使天下无冤狱,以公正、正直著称。在农业方面,发明了耒、耜等农具,为东夷各氏族部落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参与了大禹的治水工程,与大禹密切合作,不争功诿过,极力树立大禹在民众中的威信。虽然他在“知人”与“安民”等治国方面功劳不在大禹之下,但在舜去世时,却积极推荐、扶持大禹登舜位,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大禹对他非常感激,也认为他最贤德,遂选定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予他处理政务的权力,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禅位于他,可不久皋陶即去世,大禹很伤心,就把英(今湖北英山县)、六(今安徽六安县)一带分封给他的后裔。如今,皋陶墓在六安县城东8公里,六(安)合(肥)公路北侧,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顶高6.2米,顶部平面直径4米,墓前有碑,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墓上有黄栗树一株,形如伞盖。在墓东14米处,有皋陶祠,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式。由于皋陶在当时口碑极好,影响很大,后人为纪念他,亦将六安县别称为皋陶城,简称皋城。

传说皋陶有六个儿子(一说三个),其余几子被封在英、六等地,后陆续建立了英、六、群舒等小王国,只有长子大费(音闭),又称伯益,与他长期共同辅佐舜和大禹,居功至伟,被舜赐为赢姓,继承赢姓正统,也就是当上少昊遗留下来的赢姓部落首领。自此之后,他的兄弟,继承了偃姓,向南发展,偃姓及后来所产生的姓氏即奉皋陶为血缘始祖,而赢姓及所产生的姓氏如秦、徐、赵、黄等则奉伯益为血缘始祖,其后裔主要居留在山东南部或淮河中下游流域,或远迁西北。

伯益,也被写作伯翳、伯繁、柏翳、化益,或只称益,这是因为伯本来就有老大的意思。因佐舜有功,被封于费。因此又叫大费、贯侯:由于原来少昊的赢姓氏族是以凤鸟为图腾,伯益被赐姓赢后,自然也就以凤鸟为图腾,成为赢姓正统: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他的名字看出,益也写作繁,而繁据《离骚注》解释,为“凤皇别名也”。伯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传说伯益通鸟语,能够调驯鸟兽,“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这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期,是非常令人惊讶和信服的。伯益还发明了以卦占卜岁时吉凶的办法。很年轻时,就随父亲皋陶辅佐舜,“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火烧林木,驱赶禽兽,这就能很快地开辟出大片平地,同时,草木焚烧后的灰烬又是肥料,这样,极大地便利了氏族部落的发展和农田的开垦,大大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吕氏春秋》等书中,还提到诸如“伯益作井”、“化益作井”等故事。这说明,中国古代的凿井技术是伯益发明的。凿井技术的发明,大大扩展了古代先民们的生存空间。在凿井技术未发明之前,先民们只有近河、湖而居,年年雨季还要受其威胁。凿井技术发明后,先民们可以进入相对远离河湖的广大平原地区生存、发展。所以说,对于凿井技术的发明,无论今天我们用什么样的词汇去赞美都不为过。伯益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致于大禹治水成功后,向舜汇报时竟说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大为赞赏,将本氏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后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同时,还对伯益说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而皂游,尔后嗣将大出。”舜的话果然没错,伯益的赢姓后裔后来分衍出徐、黄、赵、秦、江等十多个姓氏,俱尊他为血缘始祖。

大禹在位时,曾打算将首领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去世后,大禹又准备传位给伯益,并在晚年授政于伯益,让他协助自己管理所有部落、氏族事务。临终时遗命传位伯益。可伯益与他的父亲皋陶一样,淡于权位,在为大禹守丧三年之后,主动避让首领位置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于箕山之北。启于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由于启的这个行为彻底抛弃了氏族社会长期以来的“公天下”传统,而代之以文明社会的“家天下”。为了政权的稳固和长久,有必要对坚持过去传统的有影响和有实力的氏族势力与著名人物进行清洗和整肃,声望卓著的伯益自然不能幸免。据《战国策》和《韩非子》记载,夏启即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待政权基本稳固后,开始进攻伯益,夏启六年,伯益被害,据说已年过二百。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隆重之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今天以安徽泗县为中心的安徽东北部、山东西南部、江苏西北部一带。自此之后,徐姓的脉络开始清晰。徐姓宗族的主。支由此繁衍、发展、壮大。若木,也就成了后世徐姓基本公认的血缘始祖。


四、少数民族冒姓或改姓徐

历史上曾有一些少数民族冒姓或改姓徐,加入徐姓的大家族中,成为今天徐姓的又一来源:

清代世居抚顺、沈阳等地的一批满洲人改姓徐。又清代满洲八旗中姓舒禄,氏、徐吉氏、舒穆禄氏等后代均有改为徐姓者。今天满族中的徐姓均出于此。

清代世居噶山的高丽人改姓徐,今朝鲜族徐姓即来源于此。

清代云南丽江府石鼓土把总为徐氏,系纳西族。

清代广西思恩府(今广西武鸣西北75千米土司姓徐,得姓于明代。

景颇族勒托氏,汉姓为徐。

土族徐卜氏,汉姓为徐。

侗、哈尼、彝、回、土家、锡伯、达斡尔、蒙古、东乡等民族中均有徐姓。

介绍文件
徐姓迁徙史
徐姓迁徙史

先秦时期

西周穆王时,徐偃王率领东夷诸国作乱,被周穆王打败,徐偃王弃国出走,数以万计的徐人跟随他躲进彭城(今徐州)一带的深山中,即从今江苏泗洪县一带北迁至今江苏徐州。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徐国陆续分衍出群舒诸小国,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说:“群舒就是群徐。别部离开它们的宗邦,还带着旧日的名字:住在蓼地的就叫舒蓼,也就是徐蓼;住在庸地的就叫作舒庸,也就是徐庸。这一群带舒名的小部落全是从徐方分出来的支部。离开宗邦的时候稍久,所用的字体也许小有不同,由不同的字体记出,群徐就变成了群舒。这些部落也各有君长,但是全奉徐为上国。”与徐偃王北上徐州相反,群舒诸小国从故国分出来后,由今江苏泗洪县和安徽泗县一带南下,在今长江北岸的舒城县、庐江县、巢县一带定居下来,后来他们又分别被楚国灭掉,形成舒氏、舒子氏、舒蓼氏、舒鲍氏、舒鸠氏等姓氏。

今淮河北岸的安徽泗县和江苏泗洪县是徐人的祖居地。在徐国灭亡之前,徐人以其祖居地为中心,在长江以北不断地南北迁移。大致以淮河为中轴线,向北到达江苏徐州乃至山东曲阜,向南到达安徽舒城县、庐江县、巢县一带,主要分布于淮河中下游流域,局限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今安徽东北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南部一带。

徐国灭亡后,其遗民分迁多处:

1.一支徐国遗民向北,再一次迁入山东地区,在那里繁衍发展之后,又逐渐向西迁移,进入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地区。《春秋左传》中所见的徐姓人有昭公23年的邾臣徐钮和僖公17年的齐妃徐赢,邾国和齐国都在今山东地区。战国时期鲁仲连的老师徐劫、孟子的弟子徐辟、东海贫妇徐吾、著名的美男子徐公,都是齐国人,这说明先秦时期今天的山东地区是徐人的主要分布区。而《庄子》一书所载的徐无鬼,是战国时的一个隐士,曾是魏国缗山人。《战国策·燕策》所载的徐子为宋外黄人,善制利刃的徐夫人为赵国人。魏国、宋国在今河南省,赵国在山西、河北省,这正是徐人由东部沿海向西迁移明证。南朝齐王险所撰

《姓谱》载有徐姓五个较早的郡望,东海、高平、东莞、琅玡、濮阳,其中前四个均在山东,最后一个在河南,这与先秦时期徐姓的迁徙不无关系。又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章禹的13世孙徐诜,曾做过秦庄襄王的宰相,庄襄王是秦始皇的父亲,这说明最迟在战国末年,徐姓人已西迁到陕西关中地区。以后徐姓十大郡望之一的新丰郡与此便有一定的关系。

2.一支遗民随徐君章禹来到楚国,定居在今江西西部的余干、高安、临江一带,即今天的信江流域,汉代在这里设立了余干县。

3.徐国故地被吴国吞并后,有一部分徐人留在故土,成了吴国的臣民,有的还做了吴国的显官,如据《左传》所载,吴国曾派大夫徐承率舟师从海上袭击齐国。这里的徐承便是徐国的遗民。

4.一支遗民南下到余水(古称涂水,今滁县的滁河一带),并在此定居下来。隋代在这里设立了滁县。

5.一支遗民向南迁徙,第一次渡过长江,定居在余杭山一带。秦代在这里设立了余杭县(今浙江杭州)。这一支徐人到了唐代已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著名的郡望:浙江于潜县大姓徐氏。

6.一支遗民继续南迁,一直到达我国的东南部地区,发展成为今天的少数民族畲(she)族,也称畲民、畲客或佘民。徐和畲古音相近。另据《路史》记载,钟离氏是徐人的支族,后代称钟氏,畲族中有不少钟姓,大概就是徐族支族钟离氏的后裔。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徐姓人虽然也向西迁居于今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地区,并第一次渡过长江向南发展,但其主要分布区域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于淮河中下游流域,特别是淮河以北地区,包括现在的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一带,秦汉时期,徐姓人正是在这一区域初步发展并不断向四方播迁的。

徐吴灭亡之后,徐子章禹的13世孙徐诜西迁至关中,当了秦庄襄王的宰相。秦始皇时的徐福也正是从徐姓的祖居地鲁南、苏北沿海一带东渡日本,远播海外的。

秦汉时期的徐姓名人尤以今山东地区最为众多,如秦朝为秦始皇东渡日本求长生不老药的徐福,西汉的祝兹侯徐历、东莞侯徐费、涿郡太守徐明、礼官大夫徐生、精通徐氏之学的徐良,还有徐房、徐勃、徐伯、徐宣,东汉的徐业、徐岳等都是山东人,这为徐姓后世众多的山东郡望,诸如东莞、琅玡、高平、瑕邱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外,东汉的徐防为安徽濉溪人,徐璜为江苏睢宁人,徐谬为江苏扬州人,徐栩为浙江嘉兴人,徐稚为江西南昌人。另据《东海堂徐氏族谱》所载,东汉桓帝时,第一世祖徐稚,迁居江西南昌府(今南昌市);第二世祖徐洎(ji),迁居浙江衢州龙游县;第三世祖徐永居浙江绍兴,徐盛居江西南昌,徐奇居苏州新阳县,徐洪居浙江信安,徐樊居吴郡(今江苏苏州市)。这些分布于江浙一带的徐姓人不断发展,形成了以后的东海、长城、于潜等郡望。

这一时期也有一部分徐姓人从东部沿海西迁至关中地区,如秦人徐诜,西汉虢(今陕西宝鸡)人徐敖、东汉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徐干等。因秦汉时期的政治中心在关中,一部分徐姓人为了做官西迁关中。另外,秦汉两代都曾大迁关东的豪右到长安周围,如东汉琅玡(今山东胶南)人徐业成了扶风(今陕西凤翔)大儒,正是这种迁移的明证。由于后世徐姓人不断向关中迁移,于是形成了徐姓十大郡望之一的新丰郡。此外,这一时期徐姓人还有播迁于今天津、甘肃、广西、福建者。

这一时期,徐姓人向外播迁的主要原因是纷繁不息的战乱。三国时期,蜀、吴之间的交争,西晋末年,历时十六年的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八王之乱”刚刚结束,又发生了由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父子掀起的“永嘉之乱”,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北方匈奴、鲜卑、羯、氏、羌5今少数民族贵族趁机起兵,夺取政权,先后建立了十六国政权,并不断南侵,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五胡乱华”,迫使北方人民纷纷南迁,以躲避战乱。这次迁徙持续时间长,迁徙规模大,范围广,形成了三大支流:

一部分居于今的陕西、甘肃、山西的人民,当时被称为“秦雍流人”,他们辗转迁徙,沿汉水流域顺流而下,渡过长江到达洞庭湖地区,最远的沿湘水逆流而上,到达桂林,沿西江移入广东的中部或西部门

一部分居于今河南、河北的人民,被称为“司豫流人”,他们沿汝水而下长江,渡过长江后,迁于江西的鄱阳湖地区,或沿长江顺流而下,到达安徽、江苏的中部,或沿赣江逆流而上,到达广东、江西、福建三省交界地带。

一部分居于今山东、江苏、安徽的人民,被称为“青徐流人”,他们也辗转迁徙,沿淮水而下,越过长江后分布于太湖地区,更远的则到达浙江、福建沿海一带。东晋以至南朝宋、齐、梁、陈政权的上层人物多出于这一支移民。

徐姓人也加入了这三支迁移大军之中,尤以第三支所谓“青徐流人”中的徐姓人为最多。如三国魏东莞(今山东诸城县)人徐奕、广宁海西(今河北涿郡)人徐宣都

曾避难江东,三国吴徐盛原为琅玡人,后避居吴地,成了吴国的名将;晋永嘉之乱时,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县)人徐澄之与同乡人臧琨率本家子弟和乡里族众一千多家南渡长江,定居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成为当地望族;梁朝的徐文盛本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和父亲徐庆率领宗族一千多人渡江南下,做了梁朝的高官;北魏徐謇本是东莞人,后来南迁并定居丹阳(今江苏南京)。

这些从北方南迁而来的士族和人民,大多相聚而居,并保持着原来的籍贯,统治集团因而设置了侨州、侨郡、侨县,来安置北方士族,借以缓和南北士族之矛盾,以巩固其政权。东晋初期,侨州、郡、县均沿用北方原地名,如在京口侨立徐州,江乘(今江苏句容)侨立琅玡郡与临沂县。刘裕收复青徐等州后,曾在原州、郡名前加“北”字,与侨州、郡相区别,刘裕代晋后,又取消“北”字而在侨州、郡、县名前加“南”字。


隋唐五代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仍集中在黄河流域,历次战乱也因此多发生在这一地区,而南方相对比较安定,大多又是未被开发的荒芜之地,这便成为徐姓南迁的原因和条件。这一时期的徐姓南迁可分为三次,第一次发生在隋末唐初,在隋末政权更替过程中,各种势力交争,北方人民为避战乱而被迫南迁,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徐姓人。特别是唐初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因寡不敢众,退守九龙山。朝廷又派陈政的哥哥陈繁、陈敷率领五十八姓军校前往增援。后在陈政之子陈元光的领导下平定了叛乱,随陈氏父子入闽的中原将士两次共六十四姓、七千余人,他们全落籍于福建,这六十四姓中便有徐姓。

徐姓人的第二次南迁发生在“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攻下了洛阳、长安,并派其部将史思明占领了河北十三郡。“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使中原地区的广大人民饱受战乱蹂躏,死于战乱和大批南迁的众人使中原人口锐减。中原不少徐姓人也在这些动乱中被迫迁居南方。

徐姓人的第三次南迁发生在唐末黄巢起义期间。黄巢起义规模巨大,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他们强渡淮河、长江,经江西、浙西,进抵浙东,开山路七百里,攻克福建诸州郡。王霸二年(879年)进入岭南,攻克了广州,队伍发展到百万之众。然后起义军又北伐,经过湖南\湖北向北攻克洛阳后,接着西取长安。黄巢起义历时十多年,转战南北,不少徐姓人跟随起义大军来到南方,一部分便在当地落籍。


宋至近现代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11月,金兵攻占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难”。1127年,宋室南迁,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这次迁徙,规模庞大,一批徐姓人也随之由江北迁居江南。在宋、元、明、清朝代更替的战乱时期,徐姓人又从江浙一带继续南迁至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台湾等地。

据《东海堂徐氏族谱》记载,宋朝末年,徐氏有一支自江西石城县迁至福建汀州上杭、连城二县,元代时迁居广东丰顺、海丰、梅县、博隆及潮州的南坑,明代又移居到长乐,后又分迁至程乡、东石、义化等地。

另据《崇正同人系谱》记载,徐氏一支于南宋末年从江西宁都迁至广东五华县。《和平徐族谱》记载,徐氏一支于元初从江西吉水出发,随南宋皇帝由福建入广东,迁居和平县。《蓝田徐氏族谱》记载,蓝田徐氏原籍福建宁化石壁,明洪武年间,迁居广东揭阳蓝田。

徐姓人入台始于明末。据《台湾省通志》记载,徐孚远于明末永历十八年(1665年)最早迁居台湾,次年徐远入垦台湾大糠榔西堡糠榔庄。永历二十八年(1675年),一位叫徐阿华的福建渔民因出海捕鱼时遭风暴而漂流到台湾,后来回乡邀本族6人迁居台湾旗后(今高雄市),并在台湾建妈祖宫,成为徐姓人入垦台湾的开基先人。此后,清初有泉州人徐公演入垦今台北县汐止镇。雍正年间,有广东人徐立鹏、徐里寿、徐锦宗和同安人徐里树等,分别入垦台湾新竹的红毛港、员山顶、茄董坑等地。乾隆年间,又有徐树芳入垦新竹关西镇,徐熙拱开垦今桃园大溪墩,陆丰人徐翼鹏等率领客家移民分垦新竹南势、四脚亭等地。入垦台湾的徐姓人大多来自福建和广东,最初多在新竹一带落户,以后逐渐南迁。现今台湾的徐姓人几乎一半以上聚居在新竹、苗栗两个地方。他们在台湾繁衍发展,成为现在台湾第22大姓。

徐姓人大约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开始远播海外,海外徐姓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日本、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西兰、美国等

地,生活在海外的徐姓人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勇敢和勤劳在各地开拓进取,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汗水,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为自身赢得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以宗亲会的形式保持着联系,定期召开宗亲大会,以维护宗族之间的团结,促进共同发展。


迁入香港

香港先秦时属南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朝平定南越,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香港地区属南海郡下四县之一的番禺管辖,东晋之后归宝安县,唐代之后为东莞县治下,明朝神宗万历元年 (1573)从东莞划出,另立新安县,香港地区归新安县管辖

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香港地区已有人类居住。有文字可考的内地向香港移民,大约是在东晋时期。此后,较大规模的移民是在宋代。徐姓移人较晚,直到明朝末年,方才有徐姓移人。早期移人的徐姓之人原籍为江西南昌,经广州、新安(今宝安)、深圳进入香港地区。主要居住在大屿山的石壁、梅窝,新界的攸田村等处。

清朝初年,为了切断东南沿海人民与郑成功、张煌言等反清队伍的联系,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严厉的“禁海令”和“迁界令”,不仅不准沿海居民出海捕鱼与贸易,还必须内迁50里,香港地区基本属于迁界范围,村庄田宅,悉被焚弃。直到康熙二十二年 (1683)清政府平定台湾之后,方才宣布废止“迁界令”。第二年,朝廷下诏鼓励农民人迁垦殖,迁入者大多为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农民,部分原住民和前代居民也相继迁回故土,重建家园。随着人口增加,也有分迁邻近地区,开村立业。徐姓之人仍然迁入较晚,直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方才有人迁人,迁入路线与明末相同,仍然在大屿山梅窝居住。

近代以来,尤其是抗战以后,香港发展很快,目前已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其中自然离不开大陆历代移民的辛勤努力,当然也包括徐姓移民的功劳。在香港的徐姓成功者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推香港立法院主席范徐丽泰,其他著名的有香港三水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的徐侠飞、佛山市港澳委员徐克海、企业家徐影三等。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最新研究证明,即使台湾原住民——高山族同胞,也与大陆沿海居民有着同源关系。也就是说,高山族同胞是上海地区古代百越族的后裔,这个结论是通过现代 DNA技术获得的。高山族之外的台湾早期移民,大多是从大陆的陕西、广东、福建去的,尤以福建居多。有人对福建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民台湾最早的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明末清初,大陆居民迁移、开垦台湾共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明末天启年间,泉州、漳州一带贫民迁居台湾达3000多人,崇祯年间又有数万人,这是一次有组织的移民。第二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跟随郑成功而去的。第三次是清初康熙年间,清政府统一了台湾郑氏政权,开放海禁,自此之后,移民人数多达数十万。


迁入台湾

徐姓入台较晚,最早是在南明期间,主要是从福建、广东两地迁人,而福建、广东两地徐姓,又大多是由江西迁来。

有关徐姓入台,有多种说法。

据台湾《中华文化百科全书·氏族》介绍;徐氏入台,多迁自福建、广东两省。入台后最初多在新竹一带,然后逐渐南迁。如今台湾的徐姓人士则以新竹、苗栗两地较多。徐姓最早入台的记载,是南明永历二十八年(1674),福建渔人徐阿华出海捕鱼,遭遇风暴,漂流到高雄的旗后—,后回乡又邀同乡6人迁居该地,并建成妈祖宫。清朝初年,泉州人徐公演入垦台北县的汐止镇,雍正年间,广东人徐立鹏、徐里寿、徐锦宗、徐里树等分别入垦新竹县的红毛港、员山顶、茄冬坑等地,乾隆年间,徐树方入垦新竹县的关西镇,徐熙拱入垦桃园县的大溪(土乾),广东陆丰人徐翼鹏等率客家籍移民分别入垦新竹县的南势、四脚亭等地。

另据杨绪贤《台湾区姓氏堂号考》介绍,徐姓为目前台湾第 20大姓,大约有人口2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桃园县、台北县、台北市、苗栗县、新竹县,分布较多的乡镇区为台北县的新庄、板桥、台北市的松山区、大安区、苗栗县的苗栗镇。徐姓最早入台时间是南明永历十九年(1665),福建诏安人徐远入垦嘉义县的朴子。徐氏在台湾的家族堂号有东海、东莞、高平、琅砑、濮阳,均有郡望堂号,其中东海为发祥之郡堂号,东莞、高平、琅砑、濮阳为望出之郡堂号。然而,据《台湾通史》介绍,徐姓最早入台的当推徐孚远。徐孚远,字间公,号复斋,松江华亭人,万历年间首辅徐阶曾孙,明崇祯十五年(1642)考中举人。曾与同乡夏允彝、陈子龙组织几社,以道义文章闻名于时。李白成起义波及江浙一带时,徐孚远与陈子龙等组织民军,保境安民,清军人关后,又加入抗清队伍,后归郑成功。南明永历十五年 (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徐孚远也随军前往,受到郑氏礼遇甚厚。最后在台湾去世。在台曾生一子,清朝收复台湾后,孚远子徐永贞扶梓送回老家松江,未及下葬,子安死。也有一种说法是徐孚远未去台湾,永历十七年(1663),清军攻破恩平,孚远逃人饶平山中,后藏匿于广东提督吴六奇府中直至去世。

有清一代入台的徐姓先人,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两省,依据有关家谱资料,可以大致归纳出,来自福建的主要为漳州府、泉州府、汀州府等处。漳州主要来源于诏安、南靖两县。除徐远之外,雍正年间,诏安人徐永资、徐天生入垦台北的板桥。乾隆初年,南靖人徐充入垦台中的雾峰,徐温和、徐光杰入垦今桃园市,徐管生入垦桃园的芦竹。乾隆末年,徐本端入垦新竹的关西,徐挝入垦今桃园市,徐云、徐文(髻-吉+参)入垦桃园的芦竹,徐日兴入垦桃园的龟山,徐团贵入垦桃园的八德。道光年间,徐再科、徐文端入垦今桃园市,徐阿吉入垦桃园的大园。同治年间,泉州府安溪县徐心匏入垦今台北的大安区。咸丰年间,汀州府永定县徐腾云入垦台中的石冈。

广东入台的徐姓主要来源于嘉应州(今梅州地区),其中尤以镇平(今蕉岭)的徐云崖派徐姓居多。据《东海堂徐氏族谱》的世系记载,东汉桓帝时,一世祖徐樨居江西南昌府,二世祖泊迁浙江龙游,三世时则分迁浙江绍兴、江西南昌等地。三国时,八世祖徐陵居东海,宋末传至徐一郎,由江西石域迁福建上杭,徐二郎,迁福建连城。元代时,这个家族全面迁移广东,如徐福禄、徐寿春迁居丰顺,徐应福、徐应禄移居海丰,徐友旺等徙居梅县,徐胜堡迁徙陆丰,徐景山迁居博罗,其子徐云崖又迁至镇平(蕉岭)开基,形成云崖派。朋代时,又有族人陆续移居长乐 (五华县)、程乡(梅县)等地。云崖派入台大约是从雍正年间开始,共有徐常澄入垦云林县,徐常奉、徐玉汉入垦台中的神冈,徐云汉后裔又移垦台中的东势,徐华墼入垦苗栗的通霄,后裔移垦苗栗镇。乾隆年间,初期有徐玉思入垦东势。中期有徐立洪入垦屏东,徐坤尚、徐玉琳、徐泰俊入垦台中的丰原,徐远俊入垦东势,徐华遗、徐日湖入垦苗栗的三义,徐月步及后裔入垦苗栗的卓兰,徐俊彩入垦苗栗的头份,徐登珊入垦苗栗的公馆,徐华清入垦通霄,徐连辉、徐相庚入垦桃园的龙谭,徐寿华入垦桃园的中坜,徐廷熙、徐熙建随母先入垦台北的大安,后移垦八德。后期有徐必义及后裔入垦南投的水里,徐九兴入垦通霄,徐豪敏、徐上纶、徐德进、徐来坤等入垦苗栗镇,徐勤鹏入垦三义,徐国兴入垦苗栗的西湖,徐德顺、徐德来入垦苗栗的头份。嘉庆年间,徐白四入垦二林,徐赵福、徐元赓、徐元庚入垦东势,徐舍升入垦苗栗的头屋,徐万凤入垦苗栗的头份,徐振星入垦新竹的竹东,徐秀华入垦南投的埔里,徐勤禄入垦台中的丰原,徐大廷入垦今新竹市,徐麟书入垦桃园的中坜。咸丰年间,徐清泉入垦苗栗的公馆。从雍正至咸丰的一百多年里,这个家族前仆后继,向台湾移民了那么多人,并且分布的区域也很广泛。

源于蕉岭但又不是云崖派的徐姓移民有康熙中的徐俊良入垦屏东的麟洛,雍正年间的徐昌贤先入垦新竹,后移垦关西,乾隆初年徐士扶入垦东势,乾隆末年徐斌德入垦神冈,徐开秀入垦东势,徐应祥入垦苗栗的铜锣,徐拔云入垦桃园的大溪,嘉庆年间,徐明桂入垦台南,后裔移垦三义,徐承栋入垦新竹的关西,徐生德入垦桃园的中坜。除此之外,同属嘉应州的长乐(今五华县)的徐新茂道光年间入垦龙潭。

嘉应州之外,乾隆年间,来自潮州府大埔县的徐协光入垦苗栗的铜锣,来自惠州府陆丰县的徐立鹏,徐理树、徐锦荣雍正年间入垦新竹的新丰,徐玉生入垦新竹的新埔。乾隆中叶,徐国祥入垦新竹,徐殿才、徐德辉、徐宗取入垦桃园的新屋,徐子坚入垦桃园的杨梅,徐宗葵、徐中萃入垦桃园的观音。乾隆中叶,海丰县的徐子亮入垦通霄。



移居海外


日本

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最早以徐姓为首领的较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活动,当推秦朝初年方士徐福带领数千童男、童女为秦始皇东渡出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的旅程

徐福东渡的历史,由于时代久远,中外古籍中史实与传闻轶事混杂不清,若隐若明,因而,有关徐福东渡问题,国内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看法。如有的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求神寻仙,荒诞不经,不足为论;也有的认为,徐福到达日本,并且成为日本开国皇帝——神武天皇;还有的则认为徐福东渡,可能远达美洲……如此这般,不一而足。近十几年来,由于家谱资料、田野考察资料和其他一些新资料的不断被发现与使用,以及研究与讨论的深入,徐福东渡最终到达日本,并对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基本得到国内学术界的认同,成为一种主流观点。

徐福,也被写作徐市(市即芾字,与黻同),字君房,《神仙传》上有传,战国后期齐国著名方士。许多徐姓家谱认为他是徐偃王29世孙,本名议,字君房,南朝王僧孺所编的《百家谱》中亦有“议,字彦福,一名市,秦始皇使往蓬莱,居东海”的记载,有的徐姓家谱还认为他是徐无鬼的徒弟。据前人考证,大约生于齐王建十年(前255年)秦朝统一后,于秦始皇二十八年 (前219年)上书秦始皇,得到允许后,率众开始为秦始皇人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时年36岁。

最早记载徐福东渡事迹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其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隋书》、们匕史》、《括地志》、《义楚六帖》、《太平广记》以及后世的一些方志、家谱中也都有相应记载,8世纪之后,日本的一些史书也开始有类似记载。在这些史料中,尤以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最早和最为权威。《史记》中有关徐福的记载共出现五次,《封禅书》一次,没有提名,讲到此事,《秦始皇本纪》提到3次,一次为二十八年(前 219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发童男女数千人,人海求仙人。”徐福的这个上书,正好迎合了秦始皇好大喜功、开疆拓土和追求长生不老的想法,得到支持也就能够得到理解。

这次出海大概是没有什么结果,在三十五年条中,又被提及。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由于同是方士的侯生、卢生为秦始皇炼长生不老药不成,害怕受到惩罚而逃亡,致使儒生们不满和讥讽,秦始皇盛怒之下,发动了历史上骇人听闻的“坑儒”事件。在这件事中,徐市也受到警告,“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以闻。”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自秦始皇二十八年至此时,徐福大概不止一次带队出海寻求仙药,但终无所得。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他的最后一次出巡,在会稽祭过大禹之后,北上来到琅砑,徐福大约知道如果不给皇帝一个交待,不考虑后路的话,还不知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于是,就编造了一个故事,“方士徐市等人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人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琊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秦始皇听

信了徐福的话,采纳了他的建议。从这点上,我们看出了徐福的政治谋略。因此,有人称徐福不仅是秦朝著名的方士和医学家,同时还是一位有政治头脑的组织者和探险家。当时的秦朝,苛政猛如虎,逃避苛政者不乏其人,徐福则抓住秦始皇梦寐以求长生不老仙药的机会,自愿上书效劳,并依靠秦始皇提供的条件,组织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探险活动。九年之内,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发现缺乏武装,对开拓新基地不利。于是,就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巧妙进言,进一步取得了秦始皇的信任,拨给他众多人员、武装和各类物资,为他名正言顺地实施下一轮东渡计划创造了条件。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的淮南王刘安传中提及伍被谏淮南王时说到,“昔秦绝圣人之道,……又使徐福人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耶?臣答曰:然。汝何求?曰:愿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就这样,徐福率领童男女三千人和百工而行,抵达“平原广泽”,就再也不回来了。可这“平原广泽”到底是哪儿,《史记》没有明确说明。《汉书·郊祀志》、《汉书·伍被传》的记载与《史记》同。其后,《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后汉书·东夷列传》、《括地志》等的记载是直洲,可直洲在哪里,则语焉不详。《隋书·倭国传》、《北史·东夷传》亦有类似记载,只是地名有异。唐代大诗人李白、白居易也都有诗提及此事。直到五代后周时期,济州开元寺僧人义楚在《义楚六贴》卷二十一《城廓·日本》中明确提到徐福最终到达日本。“日本国亦名倭,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也。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其山峻,三面是海,一朵上耸,顶有火烧。徐福止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义楚之所以能够这么明确地得出这个结论,大约是来源于他的好友,日本来华高僧宽辅的口述传闻。这说明,在当时的日本,徐福的传闻和徐福信仰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真正促使中、日两国都普遍认可并长期传播这个传说的可能还是宋代的欧阳修,他曾创作过一首《日本刀歌》。

全文为: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输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其先徐福祚秦民,采药淹留卯童老。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令人蛊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现存最早明确记载徐福东渡至日本的日本文献是宝町时代延元四年(1339)北(自田)亲房编撰的《神皇正统记》,其后,各类相关著作,包括地方文献、辞书中也都有了类似记载。在日本,更多的是有关徐福的遗迹和传说。遗迹主要集中在今和歌山县和佐贺县,如和歌山县新宫市车站附近有徐福墓,墓碑为天保五年 (1834)立,碑上“秦徐福之墓”五字相传由朝鲜人李梅溪所书,碑文由幕府时代著名汉学家仁井田好古撰写。徐福墓附近有“七冢之碑”,为纪念随从徐福渡日的秦人而建。1915年,新宫市成立了“徐福保存会”,1931年成立了“徐福事迹显彰会”,每年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1955年,又成立了“徐福会”,每年举办“徐福墓前祭”,成为此地一个很著名的节日。

在日本佐贺县佐贺市以北8公里处,有二座金立山,山亡金立神社供奉有谷物神、水神和徐福三尊神像,以徐福为主祭神,神社还保存一幅绢本淡彩的“徐福渡海缘起图”,是佐贺市的重点文物。这里相传是徐福登岸处,当年当地居民喜庆相迎,徐福为答谢此情,将酒杯投入水中,地名因之而称“浮杯”。徐福等继续向金立山进发,因一段道路异常泥泞,于是,就将带来的布铺在地上,到达金立山正好用布“千反” (日本计量单位一反布长2.8丈,宽9寸),此地至今仍称“千反”。徐福晚年隐居金立山,自号“北山之翁”,一日,梦见泉水涌出,清澈见底,第二天,果真挖出一处温泉,该泉水质纯净,富含多种矿物质,对皮肤病和烧伤有特效,因而,就被称作“鹤灵之泉”,现在是日本著名旅游胜地。附近还有一处地方,居民有不吃干虾和盐虾的习俗,故老相传,徐福一行人长期海上生活,很厌恶海腥味,亡岸后,尽量不吃干虾和盐虾,因曾在此住过,这里的人们很尊崇徐福,不做徐福不愿做的事,也就形成了这个习俗。在佐贺县与福冈县交界的小镇诸富町,亦立有一块“徐福登陆地”的石碑,附近还有“徐福洗手之井”。除此之外,在和歌山县和三重县的一些地区,断断续续地建有一些石墙,被有些日本学者考证为当年徐福所建。在日本其他各地,也还有许多供奉徐福的祠堂。

从日本的相关文献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爱知县、秋田县、长野县、山梨县、广岛县以及东京等地,也都流传着许多徐福的传说。随着历史的发展,徐福在日本也逐渐被神化,并身兼数职。统计一下,共计有司农神、蚕桑神、纺织神、医药神、求雨神、温泉神、祖神等,就连他的恋人阿辰,也被神化为阿辰观音。时人供奉徐福为上述诸神,是认为日本的稻米耕作技术、蚕桑栽培和纺织生产技术、医药知识和医疗技术等都是徐福从中国传去的。此外,徐福一行人还在和歌山一带传授过捕鲸技术。总之,在日本人心中,徐福对日本民族和日本早期历史、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两千多年前的日本弥生文化即是徐福从中国带去的先进文化。定期纪念徐福,已成为一些地区的固定节日。同时,1991年,在东京还成立了全国性的旨在调查、研究日本各地徐福传说和遗址,加深日本以及世界各国研究者及其有关人士的交流、亲善,并借此解明日本历史的民间团体“徐福会”。目前所进行的工作是对散居于日本各地的徐福后裔进行登记。

在日本,徐福及其所率众人的后代大多已不再姓徐,而采用与“秦”之读音相同的羽田、羽太、波多、博多等日本姓氏

日本前首相羽田孜也自认是徐福所率众人后裔,据接触过他的记者报导,羽田孜曾介绍过:徐福东渡日本后,所率人员分成两支,一支留在富士山下的山梨县,以秦为姓,另一支则迁移到长野县,取姓羽田。至今,羽田家庭的宗祠上还悬挂着“秦阳馆”的匾额。

近十几年来,由于较多的家谱资料、田野考察资料、海外资料及其他资料的不断开发,再加上各地政府出于繁荣地方经济、开发文化和旅游资源、提高地方知名度和形象的考虑,徐福研究与以往相比,热闹许多。这其中,既有学术的因素,也有市场的因素。如今,对于徐福其人其事及其影响,争议不多,大多已达共识,其余在东渡动因、次数、人数、路线、终点、途经地点等方面,因属于学术范畴,争议也不太大。惟在徐福故里和东渡启航港这两个问题上,因涉及地方利益,争议很大。归纳一下,徐福故里大致有江苏赣榆、山东黄县 (今龙口市)、山东胶南、山东崂山、山东平度、河北盐山等处,启航港有广东沿海、浙江沿海、江苏沿海、山东沿海、河北沿海等多种,每种之中,有些省区又可区分成不同区域,如河北只有盐山无棣沟一种,浙江有慈溪、宁波、普陀三种,山东则有徐山等六种。各有根据,也各有一批学者支持,但其中非学术成分较多,此处就不再赘述。

除徐福之外,在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徐姓华人有徐德政,日本华裔东海氏始祖,生卒年不详,祖籍浙江萧山,家族何时迁日已不可考。出生于长崎酒屋町,其父徐敬云(1593—1694),为住宅唐人。‘徐德政“小有捷材,通吴闽语”,1661—1705曾任唐小通事达44年。后改日姓东海,名德卫左门,又名东海方山。

近代以来,在日本的徐姓华人华侨,也是人才辈出;如徐勤,广东三水人,曾任日本横滨大同学校第一任校长,宣传救国思想,戊戌政变后,追随康有为,鼓吹儒家学说和变法思想。其余的还有徐逸樵(1899—1989),曾任国民党政府驻日代表团顾问,亚东协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前,辞去驻日代表团职务,潜心研究日本历史,进行爱国活动,1978年回国,1980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兼任中日关系史研究会顾问。徐圣姜,日本浙江同乡会理事,日本徐福会顾问等。


朝鲜

徐姓最早移居朝鲜的当推徐仕英,据《李朝世宗实录》记载,徐仕英,原为“被掠逃来的汉人”,因“稍解文字”而被当时的政权留用20世纪20年代,徐元伦在新义州开设同顺绸缎庄,生意较为兴隆。另据《外交公报》记载,1929年,徐抡元在新义州开设双聚东绸缎布店,1935年时,资本为15000元,从业人员13人,营业状况佳。而据同年统计,徐长发在新义州开设的长发食品店(1913年开业),资本为4000元,从业人员占12人,营业状况一般;徐子良在新义州开设的新宴楼饭店,资本5000元,从业人员15人,营业状况佳。


越南

越南自古以来与中国关系密切。华人移居越南,史不绝书。到了17世纪中叶的明清之际,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王朝,忠于明室的遗民不甘臣服异族,纷纷逃往海外,移居越南的华人人数剧增。其中接触越南最早的徐姓当推徐孚远。

南明永历十二年(1858)初,桂王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年底,郑成功派徐孚远等人赴云南桂王行在朝觐,由于当时由福建通云南的陆路交通均为清军所控制,人滇只有海路,一条经缅甸,一条经越南,其中以经越南这条较为便利。于是,徐孚远等选择了由海路经越南的道路。不料,进入越南后,为当时越南黎朝权臣郑柞所留,其间又发生了要不要向当时的安南国王行臣礼的争礼事件,以致居留数月。虽然与安南国王发生争礼事件,但徐孚远的态度和学识深得安南国王赏识,竟到了要聘他为丞相的地步,徐孚远没有同意。如果不是他忠于南明王朝而与安南国发生争礼,徐孚远很有可能定居越南,成为清代越南华侨中的重要人物。

清朝初年,广东雷州府海康县人莫玖因不满清政府统治者楚发令的实施,由海道逃往越南,为避免与莫登庸一族相混,改莫为(莫阝)。(莫阝)玖主要经营河仙地区。乾隆年间,其子鄞天赐为开发何仙地区,曾数次从国内广东、福建请来一些读书人,其中从福建邀请来的徐姓文人就有徐经、徐叶裴、徐登基等。

清朝末年,为推翻满清统治,世界各地华侨贡献巨大。重911年的广州黄花岗之役,攻打总督府的即为徐维扬支队。

此役共牺牲72人,埋葬在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其中徐姓5人,分别为徐培添(39岁)、徐廉辉(31岁)、徐松根 (28岁)、徐绍良(24岁)、徐礼明(23岁),均为广东花县人,越南华侨。徐培添少有大志,家境富有但不愿靠家产衣食,曾言:大丈夫当有冲天之志,建功立业,不能郁郁乡居,遂出走越南做工谋生,在越南加入同盟会。黄花岗之役,随徐维扬支队攻打总督府,血战一夜。第二天,与越南海防华侨李德山等退至高阳里米店,以米包为垒,掷炸弹杀敌,致使清军不敢靠近。张鸣岐下令焚毁街市,徐培添阵亡。徐礼明是在攻打总督府时阵亡,徐廉辉、徐松根、徐绍良三人在转战中被执就义。同葬黄花岗,被称为“黄花岗安南五徐烈士”。


缅甸

缅甸华侨中徐姓著名人士有徐赞周、徐四民父子?徐赞周(1873—1933),原名根藤,号益黄、市隐,生于福建厦门,18岁赴缅甸。1904年与林国重等人在仰光创建中华义校。第二年,在革命党人秦力山的影响下,修改中华义校章程,推行民族主义教育,并于1906年改称为缅甸中华学堂,为缅甸华侨现代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后又创办多所学校。1908年,中国同盟会缅甸分会成立,徐赞周成为首批会员和领导人之一。辛亥革命后,自设鼎新书局,并出任缅甸华商商会会长。著有《缅甸华侨革命史》、《缅甸史纲要》,《缅甸地理志》等。

徐四民(1914一)缅甸华侨社团领袖,徐赞同之子。1936年回国考取厦门大学,抗战爆发后,返回缅甸参加缅甸华侨抗日救国运动。1945年8月,创办华文报纸《新仰光报》,任报社总经理,并领导华侨文化体育社团。1964年回国定居,1976年移居香港。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曾任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泰国

泰国,著名徐姓华人有女作家和事业家梦莉。

梦莉(1938— ),原名徐爱珍,祖籍广东澄海,生于泰国。任泰国多家公司的副董事长或副总经理,泰华写作人协会副会长。平素爱好文学,从商之余多写散文,散见于泰国各华文报刊,获得海内外学者和读者好评。有散文集《烟湖更添一段愁》等。


南洋

在古称南洋的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华人、华侨数量更是惊人。其中徐姓著名的有马来西亚的徐宗汉、徐垂青,印度尼西亚的集普拉特和徐卓彪等。

徐宗汉 (1877—1944)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夫人。原名佩萱,字宗汉,广东香山人,生于茶商家庭,幼年随父在上海私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1907年受二姐徐佩瑶邀请,赴马来西亚槟榔屿华侨学校教书,接受了反满抗清的革命思想,并加入同盟会,第二年回国,与高剑父等在广州设立秘密机关,进行革命活动,并亲赴香港偷运炸药枪弹、起义旗帜,参加了1910年2月的广州新军起义。起义失败后,逃亡香港,继续革命活动。黄花岗起义前,负责运送、发放枪械弹药,起义失嫩后护送受伤的总指挥黄兴至香港,结为患难夫妻。武昌起义后,随黄兴到武汉,指挥作战。二次革命失败后,随黄兴流亡日本,后又赴美国,从事反袁宣传,1916年归国。黄兴病逝后,哀痛之余,息影沪滨,抚养遗孤。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接办贫儿教养院,长期从事贫儿教育工作。1944年病逝于香港。

徐宗汉的两兄分别在推翻清朝后的南京临时政府任要职,两弟也在陆军部任职,大姐徐佩兰,二姐徐佩瑶也都是同盟会员,参加过黄花岗起义,大姐还是广东女子北伐队队长。儿子李沛基,刺杀广东清将军凤山,牺牲时才16岁。

徐垂青,太平洋战争前马来西亚12家华侨银行的创办者之一,任董事。

集普拉特(1931一),印度尼西亚华人企业家,原名徐清华,生于苏拉威西岛巴里基。所属查雅建筑集团拥有40个企业。曾任印尼房地产协会主席,亚洲太平洋房地产协会主席,世界房地产协会主席等职。

徐卓彪,1965年印尼排华前任印尼锡江市爱国的“晋江公会”主办的新华学校校长,学校设有初中、小学、幼稚园,人数最多时达800人。

另据福建泉州德化县《奎斗徐氏族谱》介绍,从清朝后期至民国年间,这个家族有记录的共78人去了南洋或番邦。其中十四挝徐元肥1人,十五世徐士权、徐士进、徐士什、徐士成4人,十六世徐重藏等21人,十七世徐宜双等34人,十八世徐志田等14人,十九世徐大荣、徐大字、徐大朕、徐大义4人。

此外,世界著名徐姓华人,华侨还有徐肇开(1837—1901),新西兰华人矿工先驱,企业家。祖籍广东番禺,年轻时到美国、澳大利亚淘金,1869年赴新西兰创业,1880年集资在奥塔戈金矿区开办肇开矿场公司,经营四处矿场。100年后新西兰一家英文报纸特辟专栏介绍,赞誉他是“奥塔戈金矿区的一名先驱者”。

在美国的著名徐姓有华人律师徐永寿,以及美联邦海事委员会委员、新泽西洲国际贸易局局长徐敏,电机工程专家徐志文,学者徐道邻等,均是美籍华裔中的出类拔萃人物。

家谱
家谱文件
家谱文件
徐姓家谱介绍
徐姓家谱介绍


概述

所谓“家乘谱牒”,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通常叫做家谱、族谱,又称宗谱、支谱、世谱、世系录、通谱、总谱、会谱等等。家谱则是人们最常用的说法。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徐姓家乘谱牒是以特殊形式记载徐姓宗族发展的史书,在中国传统社会血族习俗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徐姓血脉的谱系。

家谱本是一种家族以表谱形式记录家族历史和家族世系繁衍与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大约产生于夏王朝。家谱在盾代以前,由于具备证明血缘身份,以利选官和适应门阀制度中婚姻与社会交往等政治方面的功能,因此,得到了政府的普遍重视。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谱局”、“谱库”一类机构,专门负责编制和收藏、管理各类家谱。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熟悉、了解谱牒更成为一种学问,上流社会,人人都需要了解和研究,不然,不仅影响入仕、婚嫁,即使一般的社会交往也难以进行。南朝时士人尤重家讳,如果你在某人面前偶尔提到他的父、祖名讳,那他会当场嚎啕大哭,让你下不了台。史书记载,刘宋时一位叫王弘的人,“每日对千客,可不犯一讳”,传为一时佳话。这也成了当时上流社会人士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南朝诸多谱牒学家中,徐勉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位。他曾任梁代的吏部尚书,负责官吏选拔、任免之事,据《梁书》本传记载,徐勉“该综百氏”,即熟悉各姓家谱、世系,不仅选官时做到“彝伦有叙”,公允合品,就连日常待客,也是应对如流,“皆为避讳”,同时还著有《百官谱》20卷,是南朝时著名的谱学专家。

宋朝以后,家谱的政治作用削弱,但记录家族历史,纯洁家族血统,团结、约束家族成员,教育家族后人,增进家族成员的荣誉感、向心力和归属感,以及提高本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声望、地位的作用增强。除了皇帝的家谱——玉牒为政府所修、政府收藏之外,宋代以后的家谱均由私人修纂,政府不再干预,也不负责收藏、保管。纂修家谱就成了各家族自己的事。当然,由于家族是社会统治的基础,家族稳定,社会就容易安定,因此,政府对各家族建家庙、修家谱之类能够加强家族内部团结的事情大都还是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历代玉牒的修纂,也起了间接倡导的作用。



修谱

真正意义上的徐姓家谱出观于魏晋以后,东晋贾弼之撰《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南朝官修《百家谱》、《十八州谱》、《新集诸州谱》等,其中都包含有徐姓人的谱牒。到了唐代,唐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徐姓被列为上等。南宋陈过庭在《徐氏族谱叙》中说:“传之唐之太宗,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粱右寒微,合193姓1891家,而徐氏亦与首称焉。”此后的《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姓氏录》、《姓族系录》、《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元和姓纂》等一系列官谱中有关徐姓的部分,都保存了一些唐代徐姓家谱资料。除了官谱之外,魏晋到隋唐时期私修家谱的风气也非常盛行,这一时期的徐姓人也私修了不少家谱,国家谱局的巨制官谱正是对这些为数众多的私谱汇总整理而成的。经过唐末农民起义的涤荡和封建割据之间的混战,唐以前的家谱大都散佚,谱学作为学问也很少流传,这便是史书上所说的“谱学中绝”。

到了宋代,欧阳修首先撰成《欧阳氏族谱》,接着苏洵编成《苏氏族谱》,在他们二人的首倡下,许多士大夫纷纷为自己的家族编修家谱,形成了“私谱盛行”的局面,徐姓自然也加入了修谱行列中,现在见到的《东海徐氏老谱》便是北宋时期重新编定的。

到了清代,编修家谱之风达到了顶点,编谱和修谱成为清人宗族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以致于现存的家谱中包括徐姓大都是清代和民国编修的。

作为中华大姓,徐姓人是很重视家谱编修的,是修家谱最多的姓氏之一。据几个中国家谱的主要收藏地的统计可知:北京图书馆共收藏家谱2770种,其中徐姓家谱87种,永于(119种)、陈(110种)二姓之后居笫三位;美国犹他家谱学会藏有中国家谱2594种,其中徐姓有67种,居第六位;山西社科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藏有家谱2565种,其中徐姓有63种,居第八位。

明、清以至民国时期,是编修家谱最盛的时期,中国现存的家谱大都出于这一时期,其内容之充实,体例之完备,都是其他各代家谱所不及的。出于这一时期的《江阴梧塍徐氏宗谱》便是中国传统家谱的一个典范。此谱始修于明宣宗宣德已酉年(1429),仅明代就编修过5次。清代又有徐仲昭顺治年间修成的《家传》、徐东维修《乾隆辛丑谱》、徐光授修《道光丙戌谱》、徐圣才修《同治癸酉谱》、徐浚明修《光绪丁未谱》。特别是《同治癸酉谱》的编纂水平最高,做到“序昭穆则世次祥明,考行实则文献足征”。所以,梧塍徐氏宗谱被时人誉为“大江南北谱牒之冠”。

现存的《梧塍徐氏宗谱》,是抗日战争时期梧塍徐氏马镇支派推族长徐聘莘主持重修的,这次重修以《光绪丁未谱》为蓝本,因而保存了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梧塍徐氏宗谱的主要内容。此谱共52册59卷。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便出于江阴梧塍徐氏。赖于《江阴梧塍徐氏宗谱》的保存,使人们对正史失载的徐霞客本人以及其先世和后代的情况才有所了解。据《宗谱》记载,江阴梧塍徐氏是东汉末年徐稚的后裔,徐稚为江西南昌郡人,号称“南州高士”。一世祖徐锢在北宋末年曾任开封府尹,在金兵南侵、宋室南渡之际,带了大批“中原文献”,扈跸南来,随南宋小朝廷播迁于杭州。四世祖徐守诚南宋宁宗庆元间曾任吴县尉,举家迁到苏州。此后“诸子姓散居荆侯、云间、琴川”,即宜兴、松江、常熟一带。到了元代,徐守诚之子徐千十一,始迁至江阴县西顺令梧塍里居住,所以五世祖徐千十一实际上是江阴梧塍徐氏的始祖。梧塍里的具体地望在今江阴县祝塘乡大宅里。九世祖徐麟曾以布衣应诏明廷,出使西蜀,招抚羌人。后辞官荣归故里,广置田产,成为拥有近十万亩土地、藏有数千卷书籍的富豪大家、文献巨室。从十一世祖徐颐始,到徐元献、徐经、徐洽四世皆有文名。到十六世祖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时,虽家道已经中落,但夫妻努力经营,使“家业得以复振”。

家谱修成后,为了保证家族血缘延续的完整记载,都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续修。至于家谱应多长时间续修一次,基本上没有统一规定,大致处于自发状态。如清代玉牒,规定10年一修,民间家谱,有规定10年、15年、30年、60年,最多到三世,即90年一修的。然而,虽然各家族有所规定,但由于战乱、兵燹、瘟疫及自然灾害等外在原因,再加上家族自身的迁徒、人才、经费、资料和对家谱作用认识等家族内部原因,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续修的家族并不多见,至多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按规定续修。

现存的各徐姓家谱中,能够见到修谱记录最早的是隋代。

据《新安徐氏宗谱》中保留了一份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617)修《氏族谱》时主修者高士廉给隋炀帝的奏折,奏折里提到,为编《氏族志》,隋炀帝曾下诏“九州百郡仕贵赍先世谱状投上秘阁,品为四海大姓,”于是,时任尚宝丞的“徐宇等投进谱状”。这里的谱状,是家谱的一种简单形式,大约只有世系,但由此也可看到,徐姓在隋代,已有简单家谱编成。此外,在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大约武则天又想再修一部《氏族志》之类通谱,下诏“在廷臣僚,属四海望族,令行具先世名公巨卿为官得姓之由,各宜采摭来上,俾下有司辑成家谱,以传将来。”即是命百官报送家谱,殿中侍御史徐有功、左补阙侍中徐有业遵旨,“进先世名臣家谱”。此处的“家谱”,大约比前世的“谱状”要详尽一点吧。另据《延寿徐氏族谱》介绍,早在唐昭宗光化二年(899),本家族即已修谱旷。

在现存徐氏家谱中,《小留徐氏宗谱》十二卷,共连续修过十一次,此谱亦名《小留徐氏九修宗谱》,分别为明英宗正统十年 (1445)、穆宗隆庆四年(1570),清圣祖康熙十七年(1678)、世宗雍正二年(1724)、高宗乾隆三十二年(1767)、宣宗道光十一年(1831)、文宗咸丰九年(1724)、德宗光绪二年(1876)、溥仪宣统三年(1911),由于谱中有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两篇旧序,故这个徐姓家族连续所谱当在11次。此外,《姚江徐氏宗谱》从明神宗万历年间到1916年,三百多年,共九修。《马嘶桥徐氏宗谱》也是从明万历年间至民国五年,共十修,再加上宋代旧序,可见也有十几修。修谱频率最高的当数《云阳徐氏族谱》,从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至 1926年,343年间,共十三修,每次修谱的间隔分别为:15年、30年、34年、40年、35年、41年、28年、19年、31年、17年、31年、22年。这种修谱频率和修谱次数在其他家族中是不多见的。

据《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和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的《中国家谱目录》记载,留传至今的各类徐姓家谱共789种,仅上海图书馆就收藏了326种。但这仅仅是见于这三部目录中的,这三部目录没有收载的公私所藏决不会少于千种,但具体多少,只能有待于《中国家谱总目》修成后,方才能有一个大致准确的数目。

《泾川徐氏宗谱》中的“修谱十(生月)十乐”文:

一不宜语言造次,妄议大典;二不宜学识不广,担当重任;三不宜耗糜公费,优游以待;四不宜漫施笔墨,僭列笔端;五不宜评论人品,瑕瑜莫掩;六不宜越分兼营,气力枉用;七不宜劝勉过激,多生畏忌;八不宜时俗不从,性成固执;九不宜思虑寡当,贻诮老成;十不宜口是心非,负疚永夜。何莫非获之处。

至如继绍久远,以崇祖德,一乐也;联集繁众,以笃宗谊,二乐也;尊卑序,行派正,三乐也;忠义著,善良表,四乐也;追溯幽踪,考述隐迹,五乐也;庙宇因之以整,坟茔因之以清,六乐也;同祖各迁之地,得分晰而明也,七乐也;不经谋面之人,得常常亲见之,八乐也;同族之善者知之,其不善者亦知之,九乐也;虚生一世,藉手一时,十乐也。并不妨互勘之,互白之,是亦经其事者所不敢自欺。

有关徐姓家谱的编纂原则和要求,我们还可以从以下这两部家谱的凡例看个大概。这两部家谱分别为:《洞庭南徐徐氏家谱》,乾隆四十年修,《徐氏宗谱》,光绪十九年修。两部谱不是一个家族,不在一个地区,相差二百多年,因而,在内容、范围与侧重点方面,存在许多不一致之处。其中《徐氏宗谱》更加详尽,除具有一般意义上得凡例之外,还有详加说明凡例内容的“宗谱规条”,使人一目了然。

家谱修成之后,印数是固定的,编号分颁给族内有关人员保管、珍藏,并有详细记录。保管者仍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慈南徐氏宗谱》就有这样的规定:“一每岁元旦藏谱者各携谱至宗祠,当众验阅一过,随给馒首两枚。二逐年春秋两季,将谱各向日翻晒,以免蠹蚀鼠伤等情。三各房分藏之宗谱,如有藏贮不谨,蠹坏遗失者,作不孝论。四统谱归宗长掌管,以备族人检阅。但检阅时必须在宗祠,点烛、焚香、沐手敬读,以照诚谨。珍视之情,跃然纸上。在其他宗族的家谱上,也都有类似的不准外借、盗卖的规定。如有违犯,惩罚是逐出宗族。

徐姓各家族均是一个宽容和充满同情心的家族。反映在家谱中,对于一些已经客观存在而又为别的姓氏家谱所不能容忍或人谱的内容,如养子,僧道、妻父等,在某些徐姓家谱中都能够被收录

《徐氏宗谱》规条中,即有族人出家为僧道,可注明出家某庙某寺,这种僧道可人谱,也是笔者所仅见,也只有在徐姓家族中能有这种涵量。其他如《慈南徐氏宗谱》、《月湖徐氏宗谱》,或直接收录,或辟专章收录族内养子。《新何徐氏宗谱》不仅收录养子,还收录妻父之名,理由是:“娶妻必载妻父之名:以女子不出名,故详其所生也。”在《稠泉徐氏五修族谱》最后,还专设“生生录”、“纪生录”两部分,以随时记录家族中出生或故去的人物,这在别的家谱中也是不多见的。


体例和格式

徐姓家谱大多有固定的体例和格式,一般包括谱名、谱序、凡例、谱论、遗像、恩荣录、先世考、族规家法、祠堂、五服图、世系、传记、族产、契据文约、坟茔、年谱、艺名、名绩汞、仕宦记、字辈谱、续后篇、领谱字号等内容,其中谱名、谱序、遗像、先世考、世系、传记等是最为常见的内容,也是徐姓家谱的核心部分。

《东海徐氏老谱》一册,45页,民国十八年由宁陵的徐辑校,石印。这部家谱虽然印行于民国时期,但它是宁陵徐氏在编撰印行《睢阳徐氏通谱》时,为了“报本追远”,在新谱还没有编定时而提前重印的老谱,它有着非常悠久的渊源。此谱始修于东晋太宁元年(323),由司空崔琳、治谱官徐令意和左散骑常侍徐行坚撰修。到北宋天圣兀年(1023),由徐姓著名人物、祥符五年状元徐爽重辑会修。到了南宋又经过多次重修,加入朱熹的《徐氏谱序》和文天祥的《徐氏族谱像跋》。这部家谱保存着早期家谱的某些形制,包括谱名、谱序、遗像、世系表谱几部分,其核心部分是世系表谱,虽然非常简略,但因其纂修时间比较早,保存了早期徐姓的一些重要资料。
 楼主| 下院人 发表于 2008-5-3 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家谱文件
徐姓家谱文献目录
徐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重修东园徐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清)徐联习等重修 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 国图

吉林大学 注:该族散落江苏吴县及湖北各县


全国·东园徐氏宗谱入卷

(清)徐正科纂修 清嘉庆七年(1802)世德堂刻本 国图

历史所 吉林大学(二部) 苏州大学 美国 注:明正德十一年徐礼始修。该族散居江苏吴县和湖北各地徐氏原始 民国抄本 一册 上图:924003


天津·徐氏宗谱四十二卷

(清)徐景京等辑 清乾隆年间刻本 五册 中央民院


天津·徐氏家谱

(清)徐(火斤恭)修 清道光四年(1824)寿怡堂刻本科图 美国


天津·徐氏家谱二卷 (清)徐墀等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寿岂堂铅印本一册 美国


天津·续修天津徐氏家谱不分卷

(清)徐世昌等纂辑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寿岂堂铅印本 国图

科图 天津图 日本 美国


天津·续修天津徐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徐世昌纂修 民国七年(1918)寿岂堂铅印本 国图

北京师大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四册) 天津图 吉林大学 注: 清道光初修此为三修续修


天津徐氏家谱二卷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寿岂堂铅印本 二册 上图:920514—15;又一部920516— 172册 ;又一部916016—172册


五岗徐氏宗谱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木活字本存卷2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51


山西·五台徐氏本支叙傅不分卷

(清)徐继畲编 清咸丰十年(1860)刻本 国图

中央民院 美国


山西五台·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实甫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增补石印本 八册 河北大学 美国


山西五台·徐氏宗谱八卷 (民国)徐一 清续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钢字本山西五台县档(二部)八册 注:谱首撰于 清康熙三十五年徐绎孔


山西原平·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徐永昌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本 吉林大学 民国三十六年(1947)影印本一册 国图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民国三十六年(1947)抄本南开大学


崞县徐氏族谱不分卷徐永昌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石印本 一册 上图:920821辽


宁辽阳·襄平徐氏续修族谱五卷

(清)徐长酷 徐长佶辑校并书 清咸丰三年(1853)抄本 五册 国图

河北大学:吉林永吉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徐鼐霖续修 民国十九年(1930)刻本 国图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辽宁图 辽宁大连市图 吉林大学(二部) 美国 注:徐鹏程首修于清乾隆四十一年


上海·徐氏族谱二十二卷末一卷

(清)徐自立 徐兴蕃重修 徐大容校 清乾隆间华宁徐氏家刻本 十册 上海图


上海·向观桥徐氏世谱不分卷

(清)徐乐忠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78)本上海奉贤县档


上海·向观桥徐氏世谱不分卷

(清)徐嘉树纂修 清光绪间抄本 一册 上海文管


上海·向观桥徐氏世系家谱不分卷

(清)徐嘉树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上海文管(残存三册)


上海·徐氏宗谱稿不分卷

(清)徐荫桐重修 清宣统二年(1911)抄本 八册 上海博


上海·海上徐氏宗谱复印本 上海档


上海嘉定·醪西徐氏宗谱六卷 (民国)徐直纂 民国十五年(1926)稿本 上海嘉定市博


上海嘉定·重修醪西徐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徐增重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油印本 上海嘉定县博


上海徐氏族谱三卷 抄本 一册 存卷中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JP492


青浦徐氏族谱二卷 徐宗尧纂修 民国三年(1914)石印本 二册 上图:925841—42;又一部925839— 402册


青浦徐氏宗谱二卷首一卷 徐公修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骊珠谊记印刷局铅印本 二册 上图:JP499;又一部925843—442册


青浦东海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徐昌照纂修 清末抄本 一册 书名据谱序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JP501


华亭徐氏族谱二十二卷末一卷

(清)徐自立 徐与蕃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徐氏家刻本十册 上图:长003264;又一部长015744 4册


崇明徐氏家乘不分卷

(清)徐怀阶徐怀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 七十五册 残本 上图:2915/A



江苏·毗陵徐氏宗谱二十四卷附一卷

(清)徐隆兴 徐志瀛等九修 清咸丰八年(1858)赐书堂铜活字本三十册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武进、江阴等地


江苏·毗陵徐氏宗谱四十卷

(清)徐植城 徐书涌等十修 清光绪三年(1877)赐书堂活字本四十册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武进、江阴等地


江苏·徐氏宗谱四十四卷首一卷

(清)徐茂元等十一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赐书堂活字本 四十四册 国图

江苏常州市图(存二卷) 美国 注:该族散居武进、江阴等地


江苏·毗陵徐氏宗谱四十八卷

(清)徐茂元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赐书堂木活字排印本四十八册 上海图 注:该族散居武进、江阴等地



江苏·徐氏宗谱十六卷

(清)徐瑞元续修 清光绪三年(1877)崇雅堂刻本 十六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于康熙三十五年此为五修。该族散居武进、江阴等地。


江苏·徐氏宗谱十二卷

(清)徐仁宝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崇雅堂活字本 十八册 历史所 注: 清康熙三十五年徐子蕃始修。该族散居武进、江阴等地


江苏·徐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徐法宾主修 民国十五年(1926)崇雅堂活字本二十册 历史所 注:明正德间徐思忠始修。该族散居武进、江阴等地


江苏南京·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徐兆禧续修 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首修于明万历间


江苏赣榆·祝其徐氏支谱不分卷 (民国)徐嘉琛编 民国十二年(1933)敦厚堂石印本一册 国图


江苏赣榆·徐氏宗谱三卷江苏赣榆县金山乡大港头


江苏·盐城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嘉树续修 清道光四年(1824)重修立本堂刻本四册 江苏响城市郊区文


江苏阜宁·阜邑大套徐氏宗谱十二卷

(清)徐兰生纂修编辑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盐城上冈镇会友堂刻本十一册 江苏盐水县文


江苏泰州·徐氏族谱十三卷

(清)徐岳祥等修 清咸丰五年(1855)刻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明正德间徐凤始修江苏泰州·徐氏族谱六卷

(清)徐锦彰创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江苏泰州市图


江苏泰州·徐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徐炳华纂手稿本江苏泰州市图


江苏江都·徐氏家乘四卷

(清)徐葆华纂修 清光绪六年(1880)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注: 清康熙问鼎声公始修


江苏江都·维扬大桥镇徐氏族谱四卷

(清)徐榕主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注: 清雍正十年徐德尊始修此为四修


江苏江都·维扬大桥镇徐氏族谱四卷 (民国)徐法善主修 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四册 历史所 注: 清雍正十年徐达三始修此为五修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徐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民国)张从儒编辑 民国四年(1915)木刻本 六册 国图 河北大学 注:版心作《徐氏族谱》


江苏兴化·徐氏家谱十一卷附徐氏老谱备考 (民国)徐振书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刻本 十四册 河北大学


江苏南通·崇川徐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清)徐智等纂修 清嘉庆十八年(1813)锄经堂刻本四册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江苏南通市图 (二部) 日本 美国


江苏南通·徐氏通城支谱四卷 (民国)徐宣武等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南通翰墨林书局排印本 一册 国图 南开大学 辽宁图 哈尔滨师大 上海图 江苏苏州市图 江苏南通市图 注:谱始创修于明成化间


江苏·南通崇川徐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清)徐智等纂修 清嘉庆十八年(1813)锄经堂木活字本 四册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915852—55;又一部F4854册


江苏·南通徐氏通城支谱四卷徐宣武编纂 民国二十一年(1932)南通翰墨林书局铅印本 一册 上图:JP504;又一部9115211册 ;又一部长4711821册


江苏·南通徐氏家谱不分卷

(清)丁宗洛纂修 民国四年(1915)徐尔瑛抄 清道光十九年(1839)徐宗干校勘本 三册 残本 上图:924000—4002


江苏镇江·京口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陵纂 清嘉庆三年(1798)刻本江苏镇江市博


江苏镇江·润州徐氏宗谱四卷

(清)丁茂荣纂辑 清光绪六年(1880)活字本 四册 美国


江苏镇江·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陈悛等重纂修 民国八年(1919)崇义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吉林大学


江苏镇江·润东徐氏家乘二十四卷 (民国)徐明培等纂 民国八年(1919)刻本江苏镇江市博(缺卷2)


江苏镇江·丹徒徐氏支谱二卷 (民国)徐家润等修 民国十一年(1922)活字本 四册 美国


江苏常州·新河徐氏宗谱十卷

(清)徐宝成主修 清光绪七年(1881)存桂堂活字本十二册 历史所


江苏常州·新河徐氏续修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徐林成重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 ) 常州徐氏存桂堂木活字本江苏常州市图


江苏常州·徐氏宗谱十二卷

(清)徐惟庚 徐鸿高主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常州徐氏世德堂木活字本江苏常州市图(缺卷1、5)

江苏常州·泥河桥徐氏宗谱八卷 (民国)徐荣叙 徐福书主修 民国六年(1917)常州徐氏

忠孝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3) 注:谱始修于 清光绪十二年徐荣良徐荣叙


江苏·常州徐氏宗谱二十卷徐法宾等纂修 民国十五年(1926)崇雅堂木活字本二十册 上图:916507—26


江苏·常州徐氏宗谱四十五卷天一卷地一卷首一卷徐福生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赐书堂木活字本四十八册 上图:长471872—919


江苏武进·小留徐氏八修宗谱十卷外一卷

(清)徐文鳌 徐玉(王+噪-口)等增辑 清光绪二年(1878)修礼耕堂稿本十册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清光绪二年(1878)铅印本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小留徐氏九修宗谱十二卷

(清)徐葆元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礼耕堂铅印本 国图

历史所 南开大学 美国


江苏武进·小留徐氏宗谱十二卷

(清)徐珍葆主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垂裕堂活字本八册 历史所 注:北宋元符三年(1100)始修


江苏武进·徐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五卷 清光绪二年(1876) (记事)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江苏武进·毗陵徐氏宗谱六卷

(清)徐赓源 徐洪铨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思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于 清乾隆二十七年此为三修


江苏·武进徐氏宗谱六卷 (民国)徐震纂辑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抄本 一册 国图


江苏武进·毗陵徐氏宗谱八卷 (民国)徐荣林等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敦厚堂活字本八册 国图


江苏·武进新河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徐燮钧等纂修 清咸丰二年(1852)木活字本 六册 上图:JP494 国图


江苏·武进新河徐氏宗谱十卷

(清)徐宝成等纂修 清光绪七年(1881)存桂堂木活字本十二册 上图:JP479


江苏·武进新河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抄本 一册 上图:P495


江苏无锡·锡山徐氏宗谱九十四卷

(清)徐建寅 徐家保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九十四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锡山徐氏宗谱八卷 (民国)徐国钧等重修 民国十八年(1929)古十笏堂活字本八册 吉林大学


江苏·无锡锡山徐氏宗谱九十四卷

(清)徐家保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古十笏堂木活字本 九十四册 上图:923292—385


江苏·无锡锡山徐氏宗谱 清古十笏堂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9、 25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嘉庆间 上图:2889


江苏·无锡锡山徐氏宗谱八卷徐国钧 徐崇方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古十笏堂木活字本 八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JP481


江苏·无锡锡山徐氏宗谱不分卷徐祖晖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古十笏堂木活字本 四册 上图:JP506


江苏·无锡锡山徐氏支谱不分卷 清咸丰七年(1857)位思堂刻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25845


江苏无锡·锡山徐氏宗谱□□卷 (民国)徐祖晖纂 民国间古十笏堂活字本 一册 国图


江苏江阴·夏浦徐氏宗谱二十

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徐士佳等修 民国十年(1921)止敬堂活字本 二十六册 美国


江苏宜兴·徐氏宗谱六卷

(清)张堂赞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重修追远堂活字本六册 历史所 注: 清康熙二年始修


江苏宜兴·义兴湫溪徐氏家乘二十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氏族人续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世德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国图


江苏宜兴·义兴湫溪徐氏宗乘□□卷世德堂木活字本江苏常州市图(存卷2—6、10) 注:卷十记事止 清康熙三十二年


江苏·宜兴都场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承诏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忠亮堂木活字本 八册 上图:924004—11


江苏·宜兴上阳徐氏家乘八卷徐树高纂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追远堂木活字本 八册 上图:918859—66


江苏·宜兴苏州带城桥徐氏小宗谱十卷

(清)徐澧等纂修 抄本 四册 清嘉床二十三年(1818)修 上图:920831—34


江苏苏州·古吴淀紫山徐氏世谱不分卷明刻本 国图


江苏苏州·吴郡徐氏家谱不分卷 清同治抄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博 注:记事至同治四年


江苏常熟·渔梁徐氏塘墅派支谱八卷

(清)徐宗望修 清光绪四年(1878)留余堂活字本八册 国图


江苏常熟·渔梁徐氏虞麓支谱八卷

(清)徐邦煜等重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刊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江苏常熟·徐氏家乘存稿一卷 (民国)徐明珊辑抄本 一册 江苏常熟市图 注:记事至 民国三十三年


江苏·常熟渔梁徐氏族谱 清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16、17、32书名据版心题记事至 清光绪间上图2899


江苏吴县·瓜经徐氏家乘十卷

(清)徐埙辑 清卓荦精庐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注:记事止雍正四年


江苏吴县·具区销夏湾徐氏重辑宗谱四卷

(清)徐整 徐云初重辑 清乾隆二十二年(1777)刻本 四册 国图

江苏苏州市博 注:明宣德二年徐善初编江苏吴县·具区销夏湾徐氏重辑谱六卷

(清)徐永浩等重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 六册 历史所 江苏苏州市博


江苏吴县·堂里徐氏家谱附外编不分卷

(清)徐锡文等重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 五册 国图

(又一部无外编) 吉林大学


江苏吴县·洞庭徐氏宗谱六卷

(清)徐承修 徐德逵重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江苏苏州市博 注:扉页作《南徐徐氏世谱》。 徐黉宋淳元年始修


江苏吴县·徐乾学家谱不分卷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江苏吴县·徐氏家谱八卷首一卷

(清)徐文荣编 清嘉庆五年(1800)刻本 国图(二部) 吉林大学


江苏吴县·洞庭煦巷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源济 徐德智重修 清道光八年(1828)活字本 四册 国图

江苏苏州市博


江苏吴县·徐氏支谱不分卷 (民国)徐绪霆修 民国十三年(1924)石印本 三册 国图

注:书口题《太八支锡社公支谱》。第三册 为《西山堂里徐氏支谱补辑》

江苏吴县·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徐钧续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油印本 一册 浙江图


江苏·吴县东园徐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 四册 上图:922292—95


江苏·吴县东园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明琚 徐正科纂修 清嘉庆七年(1802)世德堂刻本 八册 上图:920879


江苏·吴县徐氏家谱八卷卷一首

(清)徐文荣纂修 清嘉庆五年(1800)刻本 四册 上图:920389—92


江苏·吴县具区销夏湾徐氏重辑宗谱六卷

(清)徐永浩等纂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 六册 上图:913361—66


江苏·吴县南徐徐氏世谱六卷

(清)徐承修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教忠堂木活字本 六册 上图:了P496江苏吴县堂里


徐氏家谱不分卷 (清)徐锡文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木活字本四册 上图:905558—61


江苏·吴县徐氏家乘外编

(清)徐秉渊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木活字本一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5573


江苏吴江·南麻徐氏世谱四卷

(清)徐廷柱 徐时元修纂 清抄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博 注:徐师曾明万历五年始修。此谱记事至 清乾隆四十年


江苏吴江·南麻徐氏增修世谱四卷

(清)徐国钧增修 清抄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博 注:徐师曾始修于明万历五年。此谱记事至 清咸丰五年


江苏吴江·徐氏支谱二卷

(清)徐宝蔑编旧抄本 二册 中央民院 注: 清康熙间初修


江苏·吴江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书城纂修 民国九年(1920)吴江柳亚子红格抄本 二册 上图:长0C顺056


江苏·吴江徐氏宗谱 民国吴江柳氏抄本 二册 存卷3、4书名据书口题 上图:长0C历059


江苏·吴江徐氏世谱四编

(清)徐嘉萱修 清同治五年(1866)抄本 三册 上图:2910


江苏·丹阳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璞齐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善风堂木活字本 4册 上图:912869—72


江苏丹阳·马嘶桥徐氏宗谱六十四卷 (民国)徐培璐主修 民国五年(1916)(忄享)五堂铅印本 三十二册 历史所 注:明万历六年徐治始修此为十修


江苏·句容徐氏宗谱 清泽馨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5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999江苏句容·徐氏家乘不分卷

(清)徐仪霆纂 清道光三十年(1850)木活字本 三十四册 江苏句容县档 注:谱始纂于明万历四十三年


江苏·维扬江都徐氏重修族谱六卷 徐溶等纂修 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 六册 上图:915156—61


江苏·江都维扬大桥镇徐氏族谱四卷徐循卿 徐益卿纂修 民国十年(1921)木活字本 四册

上图:927348—51


江苏·江阴圆塘徐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清)徐信甫等纂修 清光绪九年(1883)继志堂木活字本十二册 上图:921994—2005


江苏·江阴圆塘徐氏宗谱 民国继志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0 上图:2875


江苏·江阴梧塍徐氏宗谱三十五卷首二卷末一卷

(清)徐伦皋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木活字本四十二册 上图:919829—70


江苏·东海徐氏宗谱 清纯嘏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嘉庆间 上图:3016


江苏·东海郡中川徐氏二房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十七年(1928)木活字本 一册 上图:2879


江苏·东台徐氏支谱三册 徐杏第等纂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五云堂铅印本三册 上图:JP490


江苏·泗阳徐氏宗谱八卷徐子阳等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泗阳县新华印刷所石印本 八册 版心刻南州堂 上图:JP484


江苏·泰兴延令徐氏重修族谱十卷 徐占卿等纂修 民国九年(1920)木活字本 十三册 上图:JP482


江苏·泰兴延令徐氏重修族谱十四卷徐振华等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活字本 十四册 上图:JP483


江苏·浦城东海徐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徐松林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像章集贤堂章盛邦木活字本 八册 书名据书名页题 上图:913732—39


须江南塘祝礼镇上宅徐氏宗谱

(清)胡锦槐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敦睦堂木活字本四册 存卷1、4、5、14、16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86


须江北门派徐氏宗谱 民国六年(1917)木活字本 一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87


须江凤里徐氏宗谱 民国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1 上图:2939


江苏·义兴湫溪徐氏家乘 清光绪二年(1876)世德堂木活字本十册 存卷3、6、7、9—13、17—20 上图:2888


江苏·义兴湫溪徐氏世珍集十卷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世德堂木活字本三册 存卷1、4、9、10 上图:923190—92


江苏·仪徵徐氏家乘草稿不分卷 民国十八年(1927)稿本 一册 续补至1960年 上图:JP505


江苏·润州润东徐氏宗谱十四卷

(清)徐纯高等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木活字本十四册 上图:905491—504


江苏·润州徐氏族谱 清刻本 一册 存卷3 书名据版心题记事至 清嘉庆间 上图:2990/B


江苏·润州润东当江沙徐氏重修族谱 清木活字本 八册 存卷2、4—6、 8—11记事至 清道光间 上图:2907


浙江余杭·徐氏宗谱□□卷木活字本浙江馀杭县文管(存一卷)


浙江淳安·蜀阜徐氏世谱八卷 (明)徐楚纂明万历八年(1580)刻本 国图

(存卷1—4) 安徽博(存5—8)


浙江·萧山塘湾井亭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国楠等重修 清嘉庆十三年(1808)南州草堂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题《萧山徐氏宗谱》


浙江·萧山塘湾井亭徐氏宗谱十卷

(清)徐凤冈等修 清咸丰九年(1859)徐氏南州草堂木活字本 十册 国图

注:书口及书签题《萧山徐氏宗谱》


浙江·萧山塘湾井亭徐氏宗谱十卷

(清)徐梅村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南州草堂木活字本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封面、扉页作《萧山徐氏宗谱》


浙江·萧山塘湾井亭徐氏宗谱十卷附宗祠祭簿一卷、

(清)徐晶生等修 清宣统三年(1911)南州草堂木活字本 十一册 科图 美国


浙江·萧山塘湾井亭徐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徐桂芳主修 民国十二年(1923)南州草堂铅印本 国图

历史所 吉林大学 美国 注: 清乾隆五十四年徐国楠始修。封面、扉页题《萧山徐氏宗谱》


浙江·萧山徐氏宗谱十六卷

(清)徐洧等修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木活字本十六册 国图



浙江·萧山西陵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徐秉荣 徐炳蝰等重修 清光绪五年(1879)木活字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浙江萧山·西河徐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徐守恩 徐德辉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悖叙堂木活字本十册 浙江衢州市文管 日本


浙江萧山塘湾徐氏家谱六卷

(清)徐佐廷等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承宗堂木活字本八册

日本 美国


浙江·萧山县前徐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十六年(1927)承德堂木活字本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浙江·萧山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大伦等纂修 清嘉庆七年(1802)宁寿堂木活字本八册 存卷5、6配抄本 上图:徐汇


浙江·萧山塘湾井亭徐氏宗谱十二卷附一卷徐锦钊等纂修 民国十二年(1923)南州草堂木活字本 十三册 上图:915238—50


浙江宁波·长山徐氏家乘八卷

(清)徐大伦编 清嘉庆间刻本 八册 上海图


浙江宁波·徐氏中堂二房谱一卷

(清)史致瑞纂 清光绪三年(1877)刊本 浙江宁波·市档


浙江宁波·徐氏中堂二房谱二卷 (民国)史水悠纂 民国三年(1914)刊本 浙江宁波·市档


浙江宁波·月湖徐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清)徐启瑞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永思堂木活字本 八册 北京大学 天一阁(存卷2、5、7、 8)


浙江宁波·月湖徐氏宗谱八卷 (民国)徐锡进 徐昌燕等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永思堂木活字本八册 河北大学 天一阁


浙江宁波·镇海大枫林徐氏宗谱不分卷徐鼎年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排印本 四册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浙江·余姚江南徐氏宗谱不分卷 (明)徐师道纂修稿本 上海图


浙江·余姚江南徐氏宗谱八卷 (明)徐生祥修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修 清光绪十年(1884)木刻本 三册 河北大学


浙江·余姚江南徐氏宗谱八卷 (明)徐生祥辑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刻 民国五年(1916)重修本 三册 国图 历史所 浙江图 天一阁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续谱十一卷首一卷

(清)徐炎续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 续修 清光绪十年(1884)木刻本 三册 河北大学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续谱十卷首一卷

(清)徐炎纂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 民国五年(1916)重刻本 三册 国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二部)浙江图(四册) 天一阁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再续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徐大凝等增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 国图

(二部) 上海图 注:书口题《徐氏再续宗谱增修》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再续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徐大凝等增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再绩 清光绪十年(1884)木刻本 四册 河北大学


浙江·余姚徐氏再绩增修谱十首一卷

(清)徐大凝增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 民国五年(1916)重修本 四册 国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二部)浙江图 天一阁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三续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徐圣庆 徐树随三续 清光绪十年(1884)木刻本 四册 国图

河北大学


浙江·余姚徐氏三续增修谱十卷 (民国)徐鼎镐 徐华润增修 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四册 国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二部)吉林大学 浙江图 天一阁


浙江余姚孝义徐氏家谱九卷

(清)徐佐廷纂修 清同治四年(1865)怀德堂活字本六册 历史所 注: 清康熙五十五年徐焕章始修此为三修


浙江余姚·孝交徐氏宗谱十卷

(清)徐敬铭等汇纂 清宣统二年(1910)怀德堂活字 十册 国图


浙江余姚·姚江菖蒲塘徐氏宗谱二卷

(清)徐启源纂修 清光绪九年(1883)雍肃堂活字本二册 历史所 注: 清嘉庆六年徐缘始修此为二修

浙江余姚·姚江菖蒲塘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徐甯贵 徐启剑等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刻本 四册 河北大学 注:封面作《姚江徐氏宗谱》


浙江·余姚茹墟徐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徐滨泅 徐县洙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南陔堂活字本 十册 国图

历史所 南开大学 哈尔滨师大 注:宋嘉熙四年徐包年始修此为六修


浙江·余姚茹墟徐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民国)徐永泉总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南陔堂活字本十二册 国图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支谱三卷 (民国)徐伯英修纂 民国十年(1921)聚顺堂木活字本一册 浙江图

浙江余姚·姚江眉山县徐氏宗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徐濠等重修 民国十二年(1933)敦本堂木刻本浙江慈溪县浒山

浙江余姚·姚江眉山徐氏宗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徐开连 徐开钟纂敦本堂木刻本浙江慈溪县浒山浙江余姚南徐徐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补遗一卷

(民国)徐文钅+凌-冫) 徐维书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敦睦堂铅印本

六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是谱为始修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续谱十卷

首一卷


(清)徐炎纂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木活字本

二册

谱分姻、任两集

上图:徐汇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续谱十一

卷首一卷


(清)徐炎纂修 民国五年(1916)

重印本

三册 一谱分姻、任、恤三集一 清

乾隆29年(1764)修

上图:900497—99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再续增修

谱十卷首一卷


(清)徐景洙纂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活字本 四

册 一谱分诗、书、继、世四集

上图:徐汇;又一部900500—5034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宗谱八卷

(明)徐生祥纂修 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三册 版心题


余姚江南徐氏宗谱一谱分孝、友、睦三集 明万历29年 (1601)修 上图:900494—96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宗谱十四集 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十四册 书名据书签题十四集以孝友睦姻任恤诗书继世簪组传家为序 上图:JP480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三续增修谱十卷首一卷徐华润等纂修 民国五年(1916)木活宇本 四册 谱分簪、组、传、家四集 上图:900504—07


浙江·余姚孝义徐氏家谱十卷 清徐敬铭等纂修 清宣统二年(1910)怀德堂木活字本十册 上图:900442—511又一部905517— 2610


浙江·余姚孝义徐氏宗谱

(清)徐元士 徐玉修 清嘉庆四年(1799)怀德堂木活字本五册 存卷1—7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7850


浙江·余姚孝义徐氏族谱

(清)徐佐廷修 清同治四年(1865)怀德堂木活字本二册 存卷4—6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867


浙江·余姚孝义徐氏宗谱十二卷徐守愚等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怀德堂木活字本十二册 上图:905505—16


浙江·余姚梅川徐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铭寿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报本堂木活字本二十册 上图:90C)452—71


浙江·余姚姚江徐氏支谱三卷徐立朝纂修 民国十年(1921)聚顺堂木活字本一册 上图:JP507


浙江·余姚姚江菖蒲塘徐氏宗谱四卷徐启钊等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雍肃堂刻本四册 上图:90C陴78—81


浙江·余姚茹墟徐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徐永泉等纂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南陔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上图:912981—92


浙江鄞县·宁郡徐氏支谱不分卷

(清)徐惠生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百威坊永睦堂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浙江鄞县·鄞东徐氏曾九派十八房支谱不分卷

(清)郑炳黻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敦睦堂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鄞东徐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清)徐俊操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元年顺间始修此为五修


浙江鄞县·四明光溪桂林徐氏宗谱□□卷

(清)徐兆康 施泽霖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木活字本天一阁(存卷5—8、末)


浙江鄞县·四明光溪桂林徐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张申元 王九华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木活字本 十二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徐氏宗谱四卷 清光绪间刊本浙江鄞县茅山乡花圆村


浙江鄞县·徐氏东派房谱二卷

(清)郑炳黻续修 清宣统元年(1909)敦本堂刊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作《鄞东前徐徐氏房谱》


浙江鄞县·鄞东郭家屿徐氏宗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陈文波 徐惟藩等纂修 民国四年(1915)孝思堂木活字本一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鄞西徐氏宗谱二卷 (民国)汪培经 汪崇干纂 民国四年(1915)木刻本浙江鄞县云洲乡雷峰村


浙江鄞县·鄞西徐氏宗谱二卷 (民国)汪崇干纂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浙江鄞县云洲乡雷峰村


浙江鄞县·四明杜岙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二十年(1931)木刻本浙江鄞县大皎乡倪家岙


浙江鄞县·大墩徐氏宗谱十六卷徐述矗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2)思本堂刻本五册 福建图(存十二)


浙江·鄞县大墩徐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徐时栋等纂修 清光绪元年(1875)思本堂木活字本六册 上图:9095400—405


浙江·鄞县大墩徐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徐隆炳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思本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鄞县大墩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徐正钥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写本 一册 书名据世系图题 书衣题寿房支谱 上图:JPd493


浙江·鄞县大墩徐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徐述尧纂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思本堂木活字本 六册 上图:JP488


浙江·鄞县永春堂徐氏家谱四册 民国十八年(1929)敦睦堂徐世蚧写本四册 书名据版心题 以孝悌忠信分册 上图:JP487


浙江·鄞县鄞东前徐徐氏东派元房谱不分卷 民国敦睦堂木活字本 一册 上图:JP510


浙江·鄞县鄞东明楼徐氏家乘十一卷石之英纂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祟敬堂木活字本 四册 上图:JP509


浙江鄞县徐氏宗谱 民国六年(1917)显承堂木括字本一册 存卷8 上图:JP512


浙江鄞县·鄞东徐氏家谱二卷 (民国)胡德坊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刊本


浙江宁波·市档


浙江慈溪·慈南图屿徐氏谱十集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庆衍堂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浙江慈溪·徐氏世谱不分卷

(清)徐锡麟重修 清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浙江慈溪·慈南徐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徐馨桂 徐守乾重修 民国三年(1914)鸿绪堂木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浙江馀姚县文


浙江慈溪·慈西任徐村徐氏宗谱八卷 (民国)徐文星撰 民国三十四年(1945)静廉堂刻本八册 浙江馀姚县文


浙江奉化·剡北徐氏宗谱□□卷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木刻本浙江奉化县文管(存卷1—3)


浙江奉化·北白岩徐氏宗谱六卷

(清)徐春荣重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刻本浙江奉化县图(缺卷4、6) 注:谱始修于 清徐祖培、徐钦龙


浙江·嘉兴徐氏族谱十五卷

(清)徐铣修 清乾隆十六年(1715)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浙江·嘉兴徐氏族谱十四卷末一卷

(清)徐沛佐纂修 清刻本 六册 记事至 清乾隆间 上图:g20323—28


浙江·嘉善徐氏家谱不分卷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抄本 六册 美国


浙江嘉善·徐氏家乘不分卷 (民国)徐家鼎修 民国十八年(1929)刊本 一册 浙江嘉善县档


浙江海宁·徐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徐士杰等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石印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浙江·海宁岭徐徐氏宗谱八卷 清光绪三十二年(19%)孝思堂木活字本二册 上图;913994—95


浙江桐乡·崇德徐氏家谱不分卷附语溪徐氏三世遗诗 (民国)徐益藩编 民国三十一年(1942)崇德徐氏铅印本 一册 哈尔滨师大 上海图 南京大学 广西柳州市图


浙江·平湖徐氏世系不分卷

(清)徐钦夔修 民国五年(1916)铅印本 四册 首都图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吉林大学 上海图 南京图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 清顺治时初修


浙江·平湖徐氏世系不分卷徐钦夔纂修 民国五年(1916)平湖绮春阁石印本四册 上图:JP500;又一部长41131—34 4册 ;又一部长0147684册 ;又一部长0147694册 ;又一部徐汇4册


浙江·海盐丰山徐氏重修家乘十四卷

(清)徐维鉴等重修 清光绪三年(1877)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浙江·海盐丰山徐氏重修家乘十八卷首一卷徐丙奎等纂修 民国四年(1915)刻本 十六册 书名据书名页题 上图:912225—40


浙江湖州·双林徐氏家乘六卷

(清)徐炳倬等重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二册 国图


浙江湖州·双林徐氏家乘六卷

(清)徐炳倬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年(19C鸿)据光绪十七年 (1891)刻本重印 四册 国图 上海图 哈尔滨师大


浙江·湖州双林徐氏家乘六卷

(清)徐炳倬纂修 清光绪17年(1891)刻本 三册 上图:911564—66;又一部905551— 533册 ;又一部长3阴C64—652册


浙江·湖州双林徐氏家乘六卷

(清)徐赓陛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四册 上图: 912111—14; 又一部长 471818—214册


浙江德清·东海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徐端等修 清嘉庆九年(1804)刊本 八册 美国


浙江·德 清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徐松 徐寿臣编辑 清宣统元年(1909)修吉堂活字本十册 历史所 注: 清康熙七年徐伸始修


浙江长兴·徐氏宗谱九卷

(清)徐凤全 徐文贵主修 徐耀松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桂里堂木刻本 浙江长兴县博(卷9空白无内容)


浙江淳安·剑徐氏族谱二十五卷首一卷

(清)徐致章 徐廷勖等重修 清乾隆三年(1738) 二册 日本


浙江绍兴·苞徐世谱正宗不分卷

(清)徐金镛辑 清雍正二年(1724)抄本 三册 国图


浙江绍兴·苞徐世谱不分卷

(清)徐益吾等续修 清光绪元年(1875)永思堂木活字本八册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会稽苞徐世谱》


浙江绍兴· 清溪徐氏族谱不分卷

(清)徐以恒等重修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写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浙江绍兴·山阴 清溪徐氏宗谱十四卷

(清)徐华庭等修 清光绪九年(1883)五全堂活字本十四册 国图

科图 美国


浙江绍兴·越州山阴徐氏支谱不分卷

(清)徐青照重修 清道光三年(1823)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注:世系表中有同治八年记事


浙江绍兴·安昌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徐天长等纂修 清道光八年(1828)持敬堂活字本四册 国图


浙江绍兴·山阴安昌徐氏宗谱六卷

(清)徐虞臣 徐树威续修 清光绪十年(1884)持敬堂大活字本六册 国图

科图 北京师大 南开大学吉林大学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始修于 清道光八年此为二修


浙江绍兴·会稽小坞徐氏宗谱二卷

(清)·徐松鹤 徐永昌等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3)馀庆堂木活字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浙江绍兴·会稽小坞徐氏宗谱二卷

(清)徐培元等重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馀庆堂刊本二册 日本 美国


浙江·绍兴霞齐徐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徐士贤等纂修 民国八年(1919一木活字本 四册 存卷1、2、4卷首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905554—57


浙江绍兴·会稽五云乡徐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徐德亮主修 民国六年(1917)孝思堂活字本 二十一册 国图


浙江诸暨·暨阳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泉 徐颖等重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活字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浙江·诸暨关湖徐氏宗谱 清咸丰六年(1856)叙伦堂木活字本二册 存卷2、4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894


浙江·诸暨关湖徐氏宗谱 清光绪十四年(1888)叙伦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6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895


浙江·诸暨关湖徐氏宗谱 清宣统元年(1909)叙伦堂木活字本十一册 存卷2、4—10、12—14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887/A


浙江·诸暨关湖徐氏宗谱 民国十七年(1928)叙伦堂木活字本五册 存卷5、6、12—14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896/A


浙江新昌·鳌峰徐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徐肇康 徐在绍等纂修 民国六年(1917)馀庆堂木活字本八册 天一阁


浙江上虞·管溪徐氏宗谱五卷 (明)徐希明修明万历十年(1582)徐氏稿本 四册 上海图


浙江上虞·管溪徐氏宗谱一卷 (明)徐希明 徐锡等四修

(清)徐维则辑 清光绪二十年(1894)会稽徐氏铸学齐钞辑《会稽徐氏初学堂群书辑录》

本上海师大 注:此谱首修于明洪武间徐佥宪


浙江上虞·管溪徐氏宗谱五卷

(清)徐一飞等修 清乾隆九年(1746)徐氏稿本 七册 上海图


浙江上虞·管溪徐氏宗谱四十六卷

(清)徐遇春等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活字本 二十册 人民大学 浙江上虞县档


浙江上虞·虞东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腾云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崇本堂活字本 四册 国图

科图 历史所 注:此为始修谱


浙江上虞·古虞分金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先奎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修 抄本四册 南开大学 注:谱创修于 清雍正五年


浙江上虞·管溪徐氏真九支续谱六卷 (民国)徐祝三修 民国十一年(1922)木活字本 五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作《徐氏真九支续谱》


浙江·上虞管溪徐氏宗谱四十六卷·

(清)徐遇春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木活字本十五册 存卷1—5、15—46 版心题光绪丙申续修 上图:3037/A


浙江·上虞徐氏家乘五卷 (明)徐希明等纂修明万历十年(1582)稿本 四册 上图:善267515—18


浙江·上虞管溪徐氏宗谱五卷

(清)徐一飞 徐自傲纂修 清乾隆九年(1744)稿本七册 上图:长267508—14


浙江·上虞管溪徐氏真七支续谱 徐绍谦编 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2、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36


浙江·上虞横山徐氏宗谱二卷 清道光十一年(1831)抄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49



浙江·上虞横山徐氏族谱不分卷 抄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嘉庆间 上图:914177



浙江·上虞古虞分金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先奎纂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抄本 四册

书名据书口题 上图:920454—57



浙江·上虞虞东安渡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腾云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崇本堂木活

字本 四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C陴38—441


浙江嵊县·剡溪徐氏族谱不分卷 清康熙六十年(1721)抄本


浙江宁波·市文


浙江嵊县·剡西徐氏宗谱三卷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春聊乡乌石弄(存卷1、2) 注:本谱初纂于明成化十一年徐敏


浙江金华·乳泉徐氏宗谱十卷 (清)徐达邦 徐容光等纂修 清光绪三年(1877)徐氏如在堂木活字本 十册 四川图


浙江金华·永清徐氏宗谱口口卷 民国十一年(1922)重修木刻本 浙江金华市文管(存卷4—11)


浙江·金华长塘徐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徐广臣等纂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木活字本 十三册 存卷1—3、5—10、12卷首 书名 据版心题 十修本 上图:2952/A ·


浙江·金华长塘徐氏宗谱十卷 (清)徐光(火党)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卷首 书名据版心题 九修本 上图:2592/B


浙江·金华金邑七峰徐氏宗谱 (清)徐美启 徐美河等纂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十一册 存卷1、5、7—9、11—17 书名据版心题 十四修本 上图:2985


浙江·金华金邑七峰徐氏宗谱 清光绪三十年(1904)木活字本 六册 存卷4、5、12—15 书名据版心题 十五修本 上图:2984/A


浙江·金华岩峰徐氏宗谱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木活字本二册 存卷1、2 上图:2978


浙江·金华林塘徐氏宗谱

(清)徐文勉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木活字本二册 存卷1、2 书名据版心题 五修本 上图:2925


浙江·金华婺东莘溪徐氏宗谱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活字本一册 存卷4 上图:2924


浙江·金华徐家古里徐氏宗谱 民国十年(1921)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末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永 清徐氏宗谱 上图:3004


浙江·金华永 清徐氏宗谱 清光绪十五年(1889)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05


浙江兰溪·古塘盖竹徐氏宗谱二卷

(清)徐修玉等修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怀德堂木活字本四册 美国


浙江兰溪·古塘徐氏宗谱十卷 (民国)徐渭三重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浙江兰溪县水亭乡古塘


浙江兰溪·东海徐氏宗谱□□卷 清光绪七年(1881)木刻本浙江兰溪县柏社乡全华垅(存七册)


浙江兰溪·徐氏家乘八卷 民国二年(1913)木刻本浙江兰溪县钱村乡检塘村


浙江·兰溪半源徐氏宗谱三卷

民国三年(1914)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岩山乡


浙江兰溪·龙门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五年(1916)重修木刻本 四册 浙江兰溪县文管


浙江兰溪·畈口徐氏宗谱三卷 民国六年(1917)修刻本 二册 浙江兰溪县文管(共存四部又五部皆为一册)


浙江兰溪·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七年(191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芝堰乡上王


浙江兰溪·东海徐氏宗谱五卷 民国十年(192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金湖乡刁家


浙江兰溪·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徐庄重修 民国十一年(1922)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黄店乡 注:谱初纂于明宏治四年


浙江兰溪·湖川莼溪徐氏宗谱□□卷 民国十一年(1922)重修木刻本浙江兰溪县文管(存十三卷)


浙江兰溪·徐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十四年(1925)木刻本浙江兰溪县高潮乡会桥山下山背


浙江兰溪·盖竹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徐纪云重纂 民国十五年(1926)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盖竹里


浙江兰溪·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浙江兰溪县朱家乡


浙江兰溪·徐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登胜乡登胜村


浙江兰溪·徐氏宗谱五卷 民国二十三年(1934)木刻本浙江兰溪县钱村乡朱排


浙江·兰溪施旺徐氏宗谱一卷 民国二十六年(1937)修刻本 一册 浙江兰溪县文管


浙江·兰溪施旺徐氏宗谱三卷 民国二十八年(1939)续修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圣山乡


浙江兰溪·徐氏宗谱二卷 民国二十九年(1940)木刻本浙江兰溪县登胜乡


浙江兰溪·东海徐氏宗谱七卷 (民国)徐来顺重纂 民国二十九年(1940)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午塘边


浙江兰溪·珠带式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吴宝三修纂 民国二十九年(1940)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圣山乡 注:初纂于元至顺四年


浙江·兰溪徐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三十三年(1944)重纂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孟湖乡下孟塘


浙江兰溪·樟林徐氏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永昌乡朱村 注:明洪武间初纂


浙江·兰溪徐氏宗谱六卷 (民国)孙鹿鸣重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下王乡前童村


浙江兰溪·乐塘崇儒里徐氏宗谱九卷 (民国)水拣重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松树下


浙江·兰溪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邵春生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游埠区徐家村


浙江兰溪·徐氏宗谱□□卷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登胜乡文化站


浙江兰溪·徐氏宗谱□□卷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大塘乡东江畈(存一卷)


浙江·兰溪马安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木活字本 十四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941


浙江·兰溪章林徐氏宗谱 清景高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存卷1、 2、8、9、 14—19、22—29 卷首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955/A


浙江·兰溪章林徐氏宗谱不分卷首一卷外谱一卷

(清)徐天目等纂修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景高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25848—59 浙江·兰溪孟湖徐氏宗谱十卷

(清)徐士英等纂修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孝伦堂木活字本 八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5429—37


浙江·兰溪古塘徐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清)徐琮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世禄堂木活字本三册 存卷1、7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89


浙江·东阳泮东徐氏宗谱□□卷 清宣统三年(1911)石印本浙江东阳县徐宅乡徐宅


浙江·东阳双泉徐氏宗谱四十卷 (民国)徐源亮纂 民国十七年(1928)重修木活字本浙江东阳县怀鲁乡下徐宅(残存二十九卷) 注:谱始修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徐福佑


浙江·东阳双泉徐氏宗谱三十卷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木活字本十五册 存卷1、4、7、8、10、12、 14—18、26—29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55/A


浙江·东阳双泉徐氏宗谱 清乾隆五年(1740)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6另1册 末题卷次 书名据版心题 · 上图:3060


浙江·东阳双泉徐氏宗谱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木活字本二册 存卷7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61


浙江·东阳双泉徐氏宗谱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木活字本九册 存卷2、6、8、12、13、2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59/A


浙江·东阳双泉徐氏宗谱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木活字本四册 存卷15、18、19、2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54/A


浙江·东阳双泉徐氏宗谱三十卷 清同治八年(1869)木活字本 二十六册 存卷l—9、11—16、18—24、26—30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62



浙江·东阳双泉徐氏重修宗谱三十四卷 清光绪十五年(1889)木活字本 二十九册 存卷1、2、4、6—9、11— 15、17—27、28、29、32—34 卷端或题东阳双泉徐氏重修家乘、东阳双泉徐氏宗谱 上图:3056


浙江·东阳双泉徐氏宗谱四十卷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木活字本三十八册 上图:3058/A


浙江·东阳双泉徐氏宗谱四十卷徐源亮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三十一册 存卷1—13、15、16、20、22—25、 27—29、 31—37、 39、 40 上图:3057


浙江·东阳前城徐氏宗谱十卷

(清)徐绍连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木活字本八册 存卷1—3、5—9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95/A 。


浙江·东阳泮东徐氏宗谱二十八卷徐世昌 徐树松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活字本 七册 存卷1、8、23—25、27、2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51


浙江·东阳泮东徐氏宗谱 清雍正四年(1726)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2另1册 不明卷次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38


浙江·东阳泮东徐氏宗谱 清道光十九年(1839)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2、9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49


浙江·东阳泮东徐氏家乘 清同治七年(1868)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4 上图:2948


浙江东阳泮东徐氏宗谱 清光绪十一年(1885)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7、8 上图:2950


浙江·东阳三元徐氏宗谱 清乾隆十年(1745)木活字本 四册 存卷12—16、1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42


浙江·东阳三元徐氏宗谱 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6 记事至 清乾隆间 上图:2930


浙江·东阳三元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徐岱崧总理 清嘉庆十八年(1813)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32浙江·东阳三元徐氏宗谱 清咸丰九年(1859)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8、10、19 上图:2943


浙江·东阳三元徐氏宗谱 清光绪四年(1878)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上图:2929


浙江·东阳三元徐氏宗谱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木活字本二册 存卷15、16 上图:2944


浙江·东阳三元徐氏宗谱 民国九年(1920)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4、5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45


浙江浦江浦阳徐氏宗谱五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1892)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白沙乡徐村(缺一卷) 注:初纂于明洪武间


浙江浦江·浦阳徐氏宗谱六卷 民国二十九年(1940)木刻本浙江兰溪县白沙乡徐村(缺一卷)


浙江·浦江麟溪徐氏宗谱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木活字本一册 。存卷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13


浙江衢县·衢江祝礼镇徐氏世谱十六卷

(清)徐宝华等修 清光绪六年(1880)木活字本 十六册 国图


浙江衢县·西河徐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徐守恩 徐德纯等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悖叙堂木活字本 浙江衢州市文管 美国


浙江衢县·西河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徐绍镗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浙江衢州市文管(1—5册)


浙江衢县·生塘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徐荣富 徐达源等人编续 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衢州市文管


浙江开化·徐氏正宗统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宏杰 徐煜纂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本 十册 安徽博


浙江常山·猷阁湖邱徐氏宗谱八卷 清嘉庆八年(1803)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芳村镇上牛角村(又一部存六卷)


浙江常山·洪溪徐氏宗谱四卷 清道光十年(1830)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高峰村东坑(共两部)


浙江常山·徐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清)徐兆滋续修 清道光十八年(1838)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同弓乡同弓山村 注:始修于宋淳熙七年


浙江常山·师降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同弓乡竹逢村上东山 注:始修于明天启三年福晟君亮


浙江常山·官庄徐氏宗谱二卷

(清)崔财南重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官庄村 注:始修于乾隆二十四年(饣余)鸿文


浙江常山·官庄徐氏宗谱二卷 (民国)魏绍斯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官庄村 注:始修于乾隆二十四年馀鸿文


浙江常山·旗峰徐氏宗谱八卷 民国六年(1917)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五里乡山底村


浙江常山·隔街徐氏宗谱□□卷 民国八年(1919)木刻本浙江常山县东鲁乡(土午)山(存卷二)


浙江常山上嘉源徐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徐俊重修 民国八年(1919)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古石乡大塘后村里西塘边


浙江常山·九峰徐氏宗谱八卷 (民国)徐集贤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芙蓉乡修书村


浙江常山·九峰徐氏世传宗谱八卷 (民国)王逢图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宋坂乡达坞桥头 注:首修于 清乾隆二十二年


浙江常山·定阳猷阁徐氏宗谱十一卷 (民国)王逢图续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芙蓉乡修书村 浙江常山县芳村镇下牛角村(二部)


浙江常山·定阳猷阁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徐秉公等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金源乡井河村


浙江常山塘沿徐氏宗谱二卷 民国二十年(1931)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杨梅(王弄)村白浦淤 (共二部) 注:首修于 清乾隆五十七年


浙江常山·徐氏宗谱六卷 (民国)徐士俊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木刻本(序)浙江常山县湖东乡上埠村


浙江常山·赤石徐氏宗谱二卷 民国二十二年(1933)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同弓乡下冬山村 注:始修于 清光绪八年


浙江常山·徐氏家谱四卷 (民国)徐燮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阁底乡苗山头村


浙江常山徐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徐燮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大坑口村 注:始修于 清乾隆四十七年


浙江常山·陈家徐氏宗谱六卷 (民国)徐燮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阁底乡陈家村(存卷1—4)


浙江常山·贤良东湖徐氏宗谱□□卷 民国二十七年(1938)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东乡村(存卷1、5)


浙江常山·贤良东湖徐氏宗谱□□卷 民国二十七年(1938)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东乡村(存五卷)


浙江常山·瑶岭徐氏宗谱三卷 (民国)刘宗盛重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新昌乡瑶岭村


浙江常山·金村徐氏宗谱三卷 (民国)洪张重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同弓乡山边村 注:始修于 清乾隆五十八年


浙江常山·前库徐氏宗谱三卷 (民国)郑登荣重修 民国三十年(1941)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东案乡前库村 注:始修于明天启四年


浙江常山·溪上徐氏宗谱六卷 (民国)占兰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溪上村(缺卷6) 注:始修于明嘉靖四十三年方泉赵镗


浙江常山·定阳前库徐氏宗谱□□卷 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东案乡前库村(存一卷)


浙江常山·定阳徐氏续修宗谱三卷 (民国)毛文瑞续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东案乡前库村(存卷1) 注:始修于明成化十一年


浙江常山·雷峰徐氏宗谱五卷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浙江常山县芙蓉乡前旺村章舍


浙江常山·东海徐氏宗谱□□卷 (民国)王文辉续修 民国三十七(1948)木刻本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源头村(存卷1、3)


浙江常山·东案徐氏宗谱□□卷浙江常山县东案乡东案村(存卷4)


浙江常山·徐氏宗谱□□卷浙江常山县东鲁乡黄坞岭(存卷17)


浙江常山·徐氏宗谱□□卷浙江常山县古石乡高铺村(存卷6)


浙江常山·雷峰徐氏宗谱 清正伦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3015


浙江常山·枧头徐氏宗谱 清树德堂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2—4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光绪间 上图:3035浙江温岭·分修港南徐氏支谱四卷 (民国)徐贤唐编 民国二十四年(1935)石印本 三册 浙江图


浙江仙居·徐氏重修宗谱四十四卷

(清)王寿朋纂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二十四卷) 注:初修于明宣德四年。本谱一名《乐安徐氏宗谱》


浙江黄岩·西山徐氏宗谱十二卷附二卷又东瓯集四卷

(清)徐尚侠纂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4) 注:千名《建瓯家乘》


浙江云和·徐氏家谱□□卷 民国二十二年(1933)刊本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一卷)


浙江·松阳古市徐氏宗谱不分卷徐孝龙纂修 民国十一年(1922)木活字本 一月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5563


浙江·松阳儒行徐氏房谱 民国十七年(1928)木活字本 一朋 上图:3014


浙江松阳·东海徐氏宗谱三卷

(清)徐戊元 徐长林等绩修 清道光四年(1824)刊本 浙江松阳县文管


浙江松阳·东海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徐泰基纂修 民国元年(1912)木刻本 浙江松阳县樟溪乡兰家村


浙江松阳·斗潭徐氏宗谱三卷 (民国)毛琢成 杨遇春同纂 民国四年(1915)木刻本 浙江松阳县枫坪乡斗潭村


浙江松阳·黄南徐氏宗谱二卷 (民国)徐庆福撰序 民国十六年(1927)木刻本 浙江松阳县交塘乡坳头村


浙江松阳·东海徐氏宗谱二卷 (民国)黄思铉叙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浙江松阳县雅溪乡南州村 注:一名《南州徐氏宗谱》


浙江松阳·南州徐氏宗谱二十卷附螟蛉系伦序图四卷 (民国)徐圣书主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十二册 浙江衢州市文管


浙江·山阴安昌徐氏宗谱六集

(清)徐澍咸等纂修 清光绪十年(1884)持敬堂木活字本六册 上图:长275313—18


浙江·山阴安昌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省安纂修 清道光八年(1828)持敬堂木活字本四册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916574—77;又—部916384— 874册 ·


浙江·天台台西徐氏宗谱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木活字本一册 存卷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45


浙江·石堂徐氏宗谱· 清嘉庆二十年(1815)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12


浙江·永康溪口徐氏宗谱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97/D


浙江·永康仙溪口徐氏宗谱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活字本二册 存卷4、5 上图:2997/A


浙江·永康徐氏世承仁房宗谱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35


浙江·永康双锦徐氏宗谱 清道光八年(1828)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4 、 上图:3017


浙江·永康花园上封寺徐西墅公生祠主谱 民国十六年(1927)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2883


浙江·永康花园徐氏宗谱 清嘉庆九年(1804)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66


浙江·永康花园上封寺徐西墅公生祠主谱 清刻本 一册 存卷7 书名据版心题记事至 清道光间 上图:2882


浙江·永康花园徐氏下人房房谱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3、5、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64


浙江·永康徐氏宗谱 民国九年(1920)木活字本 六册 存卷3、6、7、10—12 版心题明崇祯己巳年纂 民国庚申年翻印 上图:2918/A


浙江·永康徐氏永昌智房宗谱徐永楠等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38


浙江·永康徐氏家乘

(清)徐光耀纂修 清乾隆间抄本 二册 上图:923065—66


浙江·永康徐吴氏列妇祠志不分卷

(清)徐心羲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木活字本一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5565;又—部78431册


浙江·西安联豸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焯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木活字本 七册 存卷1—3、5、7、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22/A


浙江·江山双溪徐氏宗谱 清木活字本 六册 存卷2—68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嘉庆间 上图:3028


浙江·江山双溪徐氏宗谱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活字本 三册 存2、12、15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27


浙江·江山双溪徐氏宗谱 民国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4螟谱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7847


浙江·江山南徐宗谱二十卷 清道光十七年(1837)木活字本 二

十二册 存卷1—19 旧序题须江南徐宗谱 上图:9054%—27


浙江·江山南徐宗谱 清木活字本 二十六册 存卷1、4—22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3063/A


浙江·江山庙边徐氏宗谱

(清)徐高球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六册 存卷1—5、7 上图:2901


浙江·江山檀溪徐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八年(1919)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29


浙江·江山檀溪徐氏宗谱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30


浙江·安吉徐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福 清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木活字本十四册 上图:927262—75


浙江武义·武川西徐氏宗谱□□卷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五册 浙江衢州市文管(存六卷)


江苏·武义履坦徐氏宗谱 清乾隆十六年(1751)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70


江苏·武义履坦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木活字本二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74


浙江·武义履坦徐氏宗谱不分卷 、 清道光十一年(1831)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71


浙江·武义履坦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徐显镇等纂修 清咸丰五年(1855)木活字本 二册 上图:2961/C


浙江·武义履坦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73


浙江·武义履坦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 二册 残本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62


浙江·武义武川西徐宗谱不分卷徐丙炎等纂纂 民国木活字本 五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配本 上图:2979


浙江·武义白姆徐氏宗谱 清道光五年(1825)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1—3 上图:2926


浙江·武义武川柏徐宗谱 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4、6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81


浙江·武义武川柏徐宗谱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7、10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80


浙江·武义武川柏徐宗谱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


浙江·青田太末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周兼三纂修 清嘉庆十九年(1814)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5428


浙江·青溪徐氏福禄寿三派总谱不分卷明成化五年(1469)抄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911869


浙江·杭州武林江浒徐氏支谱系一卷徐氏孚受堂本支墓考一卷

(清)徐恩绶纂修 抄本 二册 清同治7年(1868)修 民国间续补 上图:JP530


浙江·剡县剡东徐氏宗谱 清萃裕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雍正间 上图:7851



浙江·剡县剡东徐氏宗谱 清萃裕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3、4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嘉庆间 上图:3053/A


浙江·剡县剡北白岩徐氏宗谱六卷

(清)徐春荣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顺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上图:912030—35


浙江浙江徐氏宗谱 清本仁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0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3003


浙江·浙江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敦本堂木活字本 一册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道光间 上图:30C)6


浙江·浦阳徐氏宗谱

(清)徐国恩纂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木活字本三册 存卷1、2、5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47/B


浙江·浦阳徐氏宗谱 清光绪九年(1883)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5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t4


浙江·浦阳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41/B


浙江·浦阳徐氏家谱 清同治十年(1871)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43


浙江·浦阳嵩溪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一芬等纂修 清光绪九年(1883)燕诒堂木活字本五册 存卷1—3、5、6 上图:3046


浙江·浦阳嵩溪徐氏宗谱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木活字本三册 存卷4、7、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47/A


浙江·浦阳嵩溪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一茂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燕诒堂木活字本九册 上图:905371—79


浙江·浦阳嵩溪徐氏宗谱九卷徐一浒等纂 民国三年(1914)燕诒堂木活字本十册 上图:905380—89


浙江·浦阳嵩溪徐氏宗谱九卷徐一杏等纂 民国二十五年(1926)燕诒堂木活字本 十册 上图:905390—99


浙江·浦阳砚塘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42


浙江·崇德徐氏家谱不分卷附语溪徐氏遗诗徐益藩等纂修 民国三十年(1941)上海铅印本 一册 上图:长470941


浙江·汤溪徐氏族谱一卷 (明)徐克俊等修 (明)黄友璋纂辑 明红格抄本 一册 书名据序题 上图:0923156


浙江·汤溪兰峰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乾隆间 上图:3034


浙江·汤溪兰峰徐氏宗谱 清宣统元年(1909)立本堂木活字本三册 存卷1、3、5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26


浙江·汤溪啷峰徐氏宗谱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种德堂木活字本五册 存卷1—5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21/A


浙江·汤溪啷峰徐氏宗谱 清种德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3021/B


浙江·遂安遂阳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日安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维新堂活字本 九册 存卷1—3、5—8 上图:2934


浙江·遂安遂阳徐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世铭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维新堂木活字本

八册 存卷1、2、4—6、8—10卷首卷末 版心题遂安徐氏宗谱 上图:2933


浙江·遂安续修龙峰徐氏族谱十六卷

(清)徐学年纂修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刻本 一册 存卷1—7 上图:2919


浙江·遂安龙峰怀德堂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抄本 一册 记事至 清乾隆间 上图:7844


浙江·遂安龙峰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刻本 二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跋作龙峰徐氏续修家谱 记事至 清乾隆间 上图:2921


浙江·遂安龙峰西村徐氏族谱 清光裕堂刻本 二册 存卷7—9、10 (残) 记事至 清雍正间 上图:2920


浙江·遂安徐氏宗谱 清敦本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0卷末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道光间 上图:3001


浙江·遂安徐氏宗谱 清敦本堂刻本 二册 存卷7、9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乾隆间 上图:7577


浙江·开化徐氏宗谱 清刻本 十九册 存卷2—4、7、9— 19、21、24—26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992/A


浙江·开化徐氏宗谱 清刻本 一册 存卷2 书名据版心题记事至 清乾隆间 上图:2991


浙江·开化徐氏宗谱 清刻本 一册 存卷18 书名据版心题记事至 清嘉庆间 上图:/-2990/A


浙江·开化徐氏宗谱 清刻本 一册 存卷19 书名据版心题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992/B


浙江·会稽苞徐世谱不分卷

(清)徐益吾纂修 清光绪元年(1875)永思堂木活字本八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5566÷72;又—部78468册


浙江·会稽五云乡徐氏宗谱十七卷

(清)徐凤纪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孝思堂木活字本十七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24012—29


浙江·义乌龙陂徐氏宗谱 清道光十年(1830)木活字本 十册 存卷1—7 上图:2993/A


浙江·义乌龙陂徐氏宗谱 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7上图2994


浙江·溪上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迎恩堂刻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道光间 上图:3052


浙江·慈溪慈东洋墅徐氏十修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澜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崇德堂木活字本二十六册 上图:913844—69 ·


浙江·慈溪慈南徐氏宗谱十二卷徐馨桂等纂相处 民国三年(1914)鸿绪堂木活字本十二册 上图:900428—93


浙江·瑶川徐氏宗谱 清同治六年(1867)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7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48


浙江·瑶川徐氏宗谱 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31、6 书名据版心题 卷三 世系图卷六行第 上图:3031/A


浙江·瑶川徐氏宗亦 民国元年(1912)木活字体 三册 存卷3、6、7均残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31/B

浙江·嘉定醪城徐氏宗谱不分卷徐同熙纂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油印本 一册 上图:JP508;又五部P508二1-5各册



浙江·嘉善徐氏家乘不分卷徐家鼎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一册 书名据版心题


浙江·暨阳大成徐氏宗谱二十八卷徐文芝等纂修 · 清宣统三年(1911)伦叙堂木活字本二十八册 上图:905167—94;又—部905195— 22228册 ;又—部905223—5028册


浙江·暨阳大成徐氏宗谱八卷杂记一卷 清嘉庆十八年(1813)伦叙堂木活字本 九册 存卷1、3—8 上图:2946


浙江·暨阳大成徐氏宗谱十三卷

(清)徐茂左纂修 清道光十五年(1835)伦叙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存卷/1—10、12、13 上图:905574—93


浙江·暨阳大成徐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徐金鑫等纂修 清咸丰九年(1859)伦叙堂木活字本二十二册 存卷1千9、11—22、24 上图:905594—615


浙江·暨阳大成徐氏宗谱三十二卷

(清)徐靖等纂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伦叙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册 上图:905656—87;又—部905688— 71932册


浙江·暨阳大成徐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徐有若等纂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伦叙堂木活字本 二十四册 上图:905251—74;又—部905275— 9824册 ;又—部905299—32224册 ;又一部905323—4624册 ;又一部905347—7024册


浙江·暨阳大成徐氏宗谱三十九卷首一卷 、徐道政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伦叙堂木活字本四十册 上图:905616—55


浙江·暨阳大街徐氏宗谱十二卷

(清)徐文灿等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木活字本九册 存卷1、3、4、7—12 上图:2959


浙江·暨阳大街徐氏宗谱 清道光七年(1827)木活字本 八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58

浙江·暨阳大街徐氏宗谱十四卷

(清)徐其桂等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永思堂木活字本十三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60


浙江·暨阳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颖等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悖睦堂木活字本 七册 存卷1—6、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88


浙江·暨阳徐氏宗谱 清悖睦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5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927


浙江·暨阳兴乐里徐氏宗谱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八册 存卷1—8、13—3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32


浙江·暨阳兴乐里徐氏宗谱 清光绪三年(1877)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9、30 书名据版心题 。 上图:2866

浙江·暨阳义安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永绥堂木活字本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12/A;又一部2912/B1册


浙江·暨阳安谷徐氏宗谱 清永思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3020 ·

浙江·缙云五云徐氏宗谱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二册 存卷2、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898


浙江·缙云五云东川徐氏宗谱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 上图:2897


浙江·镇海大枫林徐氏宗谱不分卷徐鼎年 徐桴等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 (1935)铅印本 四册

上图:JP497;又三部了P497—1—3各4册


浙江·镇海大枫林徐氏宗谱不分卷徐鼎年 徐桴等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一册 上图:JP498


浙江·镇海崇邱陈山前徐氏宗谱二卷首一卷徐静镜 李国宰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继述堂木活字本 一册 上图:JP513


浙江·衢州西河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忄享)叙堂木活字本 十册 存卷1— 7、9—20卷首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983


浙江·衢州湖川徐氏宗谱 清敦伦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891


浙江·衢州徐氏宗谱 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 书衣题仕徐宗谱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878


浙江·施徐氏宗谱 清志读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咸丰间 上图:7841


浙江·徐氏宗谱 清怀德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8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3000


浙江·徐氏再续宗谱 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9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道光间 存卷为世系 上图:2940


浙江·龙游下徐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樟满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五凤堂木活字本二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23/A;又一部3023/B、2册


浙江·龙游贤溪月山徐氏家谱:六卷徐福墀等纂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贤溪世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书名据谱序题 版心题东海徐氏宗谱 上图:913830—35


安徽·新安徐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徐景京 徐裎等纂修 清乾隆二年(1737)序刊本 一册 国图

北京大学(又一部抄本) 北京师大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二部) 上海图 安徽图 安徽博 美国 注:谱首创于明万历十三年此为三修。该族散居歙县、休宁、青阳等地


安徽·新安徐氏家谱□□卷

(清)徐奉直 徐裎等重修 清乾隆五年(1740)木活字本 八册 苏州大学(存三册) 美国 注:该族散居歙县、休宁、青阳等地


新安徐氏宗谱一卷(共十八篇)

(清)徐景京 徐裎等纂辑 清乾隆三年(1738)刻本 四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 长267358—61; 又一部 9118601册 卑


安徽南陵·徐氏宗谱一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纂修本安徽南陵县档


安徽泾县·经川徐氏宗谱三十卷

(清)徐作舟等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三十册 国图 河北大学 四川图安徽泾县·徐氏宗谱一卷木刻本 安徽泾县档


安徽·新安徐氏统宗祠录十卷

(清)徐禧编辑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活字本 二册 国图

安徽博 安徽徽州地区博


安徽·徐氏族谱□□卷 民国刻本安徽徽州地区博(存五卷)


安徽·休宁徐氏族谱不分卷

(清)徐天枢纂修 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历史所 日本 注:是谱为始修


安徽·休宁徐氏族谱十二卷

(清)徐天枢等纂辑 清乾隆五年(1740)活字本 国图

河北大学


安徽·休宁徐氏族谱八卷

(清)徐天枢等修 清乾隆间刻本 四册 人民大学 注:记事止乾隆七年


安徽休宁·古楼徐氏族谱二卷

(清)徐天枢纂辑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木刻本河北大学 上海图 安徽博 注:与《罗昆芳村徐氏族谱》合册


安徽·休宁西大塘徐氏中村族谱二卷

(清)徐天枢 徐化寅等纂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 一册 上海图 安徽博


安徽·休宁徐氏族谱八卷

(清)徐天枢纂修 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 一册 上图:915015;又一部9174851册


安徽·休宁古楼徐氏族谱二卷

(清)徐天枢纂修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 一册 上图:913902;又—部长2673571册


安徽·休宁徐氏家谱不分卷 (明)徐岩护纂修 清乾隆间传抄明嘉靖十二年(1533)修本一册 残本 上图:925847


安徽·休西大塘徐氏中村族谱二卷

(清)徐天枢纂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 一册 上图:911638;又一部长2673621册


安徽·休宁徐氏珊溪藕塘二族合谱二卷附新安徐氏宗谱首一卷

(清)徐绍合 徐必祁修纂 清乾隆六年(1741)刻本 一册 卷首

(清)徐檀修纂 书名据书名页题 上图:911941


安徽当涂·徐氏家乘四卷徐国安纂修 民国九年(1920)中山堂木活字本四册 上图:JP49¨又一部JP491—14册


安徽绩溪·罗昆芳村徐氏族谱三卷

(清)徐光文修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木刻本河北大学 安徽博 注:与《古楼徐氏族谱》合册


安徽歙县·新安歙北徐村徐氏宗谱不分卷 (明)徐文 清 徐洲纂修明万历二十九年(1肋1)刻本 一册 国图


安徽歙县·歙西傅溪徐氏族谱十二卷

(清)徐景京 徐景庆编辑 清乾隆二年(1737)木刻本 三册 河北大学 美国


安徽歙县·歙西朱方徐氏族谱十二卷(清)徐亦政纂 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 二册 安徽博 山东平邑县文物站 注:与《淳西剑溪徐氏族谱》合刻


安徽歙县·淳西剑溪徐氏族谱十二卷

(清)徐亦政纂 清乾隆三年(1738)刻本安徽博(卷8—12) 山东平邑县文物站 注:与《歙西朱方徐民族谱》·合刻


安徽歙县歙北皇呈徐氏族谱十二卷

(清)徐裎纂修 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 国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河北大学 注:宋绍兴三十二年始修。元末失传明成化十六年徐相又修


安徽·歙县歙北皇呈徐氏族谱十二卷首十八卷

(清)徐景京等纂修 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 六册 书名叶、卷端、版心题新安徐氏宗谱 上图:911230—35;又一部921155)一606册


安徽歙县·徐氏宗谱四十二卷

(清)徐景京等辑 清乾隆间刻本 五册 中央民院


安徽歙县·东海徐氏世系家谱不分卷 (清)徐震禅撰 清钞本 一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徐氏宗谱 (清)徐闲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谊堂刊本四十六册 安徽图


安徽潜山·徐氏宗谱十四卷

(清)徐熙采 徐有绅等编 清乾二十四年(1759)刻本 一册 安徽图(存卷1)


安徽潜山·东海徐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

(清)徐缘凤 徐永 清纂修 清嘉庆五年(1800)敦睦堂木刻本二十册

河北大学


安徽潜山·重修徐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吉谋五修 清同治四年(1865)立德堂木活字本安徽安庆市图(存五卷) 注:谱首修于 清康八年徐道知


安徽潜山·重修徐氏宗谱□□卷

(清)徐(火立英)荣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1—22、首) 注:谱首修于 清康熙八年徐道知


安徽·潜山徐氏族谱□□卷

(清)徐子桢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刊本 安徽图(存一卷)


安徽潜山·徐氏族谱三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徐学英七修 民国十四年(1925)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十七卷) 注:明嘉靖二十六年徐秋亭首修


安徽潜山·徐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徐柄衡八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敦睦堂木活字本安徽安庆市图(缺二卷) 注:明嘉靖二十六年徐秋亭首修


安徽潜山·重修徐氏宗谱□□卷 民国间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七卷) 注:记事至 民国十三年


安徽潜山·徐氏族谱 民国间木活字本安徽安庆市图(存十一卷)注;记事至 民国十四年


安徽东至·何村徐氏宗谱三卷

(清)徐治歧等修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刊本 三册 上海图


合肥徐氏宗谱四卷首一卷徐光瑚等纂修 民国二年(1913)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1、3卷首 上图:3002


祁门黟县祁门·塘头黟南赤岭徐氏族谱:一卷附新安徐氏宗谱首一卷

(清)徐宁馨 徐原尔纂修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刻本 一册 附卷 清徐裎修纂 书名据书名页题 上图:921544


南陵工山徐氏宗谱十四卷

(清)徐作霖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敬爱堂何汉阳刻本十六册 版心题工峰徐氏宗谱 上图:923386—401


宣州寺冈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显南等纂修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余庆堂刻本一册 存卷1 上图:2969


宣州寺冈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怀琮等纂修 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 三册 存卷2—4 上图:2968/A


宣州寺冈徐氏宗谱:六卷

(清)徐发华等纂修 清刻本 二册 存卷5、6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道光间 上图:2967


桐城皖桐徐氏宗谱四十五卷首一卷

(清)徐闲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谊堂木活字本 四十六册 九修本 上图:903829—74


宿松县徐氏宗谱 民国东海郡木活字本 十六册 存卷中、下、1—6 上图:2917


贵池何村徐氏宗谱三卷

(清)徐治岐纂修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 三册 版心题东海徐氏宗谱 上图:长267363—65


盐城徐氏宗谱

(清)徐乘辂纂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立本堂木活字本六册 存卷1、5—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05


福建·荆山徐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徐景曾重修 民国十二年(1923)修 传抄本福建图 福建师大 注:谱创修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徐震


福建闽清·厚龙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徐镜海修 民国二十九年(1940)排印本

福建师大


福建同安·徐氏族谱 (清)徐海撰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撰 一九七一年徐定国补修写本一册 台湾


福建莆田·延寿徐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临重修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仙溪徐氏祠堂刊本 十八册 福建图(又一部存二十一卷) 福建师大 注:谱创修于唐光化二年徐宣


福建建瓯·徐氏家谱一卷

(清)徐润新立 清咸丰二年(1852)稿本河北抚宁县城开镇白果树村


福建浦城·东海徐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徐松林主修 徐其昌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豫章集贤堂活字本 七册 福建图 福建师大


江西·徐氏宗谱□□卷刊本江西图(存五册)


江西·南昌徐氏大成宗谱不分卷 民国二年(1913)木活字本 十七册 日本 美国


江西·万载潭溪徐氏族谱□□卷 清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图(存卷9)


江西·丰城觉溪合修徐氏宗谱十九卷

(清)徐天珍等纂修 清乾隆十四年(1749)木活字本江西图(缺卷12)


江西丰城·徐氏合修族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庚耀等纂修 清同治五年(1866)木活字本江西图(缺八卷)


玉山怀玉古塘徐氏宗谱 民国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6 上图:2901


阳都徐氏十四联四修族谱不分卷 民国木活字本 二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65万载潭溪


徐氏族谱

(清)徐明斐 徐日桂纂修 清同治五年(1866)东海堂木活字本三册 存卷1、8卷首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06


广丰徐氏宗谱 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7849


广丰丰溪靖安徐氏家谱 民国二十六年(1937)双石堂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8卷末 上图:2911


渐湖徐氏宗谱 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 记事至 清道光间 上图:2914


乐安徐氏宗谱 民国十一年(1922)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6 上图:3024


乐安徐氏宗谱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5、16 上图:3025/A


山东·桓台徐氏世谱□□卷 河南陕县档


山东栖霞·徐氏谱书不分卷 (民国)徐义山续修 民国三十年(1941)抄本 山东楼霞县杨础乡鹭翔村


山东栖霞·徐家谱书不分卷 (民国)徐吉昌绩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抄本

山东楼霞县杨础乡鹭翔村


山东·黄县徐氏族谱□□卷山东黄县黄山馆乡馆后徐家村


河南·鲁山上汤徐氏家谱十四卷

(清)徐维娄续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刊本 河南鲁山县文 注:此谱首修于 清顺治十年徐万连


河南民权·徐氏族谱五卷 清同治十三年(1874)木刻本 河南民权县前徐庄 注:宋绍兴三十二年创修后八次重修


河南·鹿邑徐氏家乘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一册 国图 山东烟台市图


河南·鹿邑徐氏家乘一卷

(清)徐崇慎辑 清宣统二年(1910)鹿邑徐氏重印本一册 江苏镇江市图 美国


河南·新城渌川徐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木活字本 四册 书名据版心题版心题忠孝名宗 上图:2996/A


河南·新城重订徐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徐英镜等纂修 民国十年(1921)陈敦礼堂木活字本 八册 上图:905438—45


湖北武昌·徐氏族谱□□卷 (民国)鲁国勋 樊煜章纂理 民国二年(1913)徐氏东海堂刻本武汉图(存卷首一册)


湖北黄陂·徐氏宗谱□□卷 (民国)徐绍曾 徐博泉等编撰 民国八年(1919)徐氏文敬堂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五卷)


湖北·黄陂徐氏支谱七卷首一卷 (民国)徐大胜编 民国二十五年(1936)黄陂徐氏铅印本 六册 国图 南京大学


湖北新洲·徐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民国五年(1916)首修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大渡乡


湖北新洲·徐氏宗谱六卷 (民国)徐光炯续修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幸福乡徐贵村


湖北新洲·徐氏宗谱□□卷 (民国)徐传斌续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觉明乡方院村(存卷首二卷)


湖北新洲·徐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三卷 民国九年(1920)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幸福乡徐远村


湖北·黄冈徐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民国)徐淑渊等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睦族堂木活字本 十八册 美国


湖北黄冈·阳逻徐氏宗谱□□卷 (民国)徐□□撰 民国间徐氏东海堂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4) 注:书中有 民国六年的记载


湖北罗田·徐氏家谱二卷木刻本 湖北罗田县志办


湖北崇阳·徐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徐光楚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东海堂刊本湖北崇阳县石城镇黄隆村


湖北咸丰·徐氏宗谱一卷 (民国)徐大煜撰 民国十年(1921)石印本 湖北咸丰县档


大治冶邑徐氏大成宗谱不分卷 徐世昌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敦睦堂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书签题 牌记题 民国戊子年建 清布扬庄寿南氏另修支谱冶邑合修刊 上图:JP511


阳新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衍庆堂刻本 一册 残本 记事至 清乾隆间 上图:3008



湖南·徐氏族谱六卷 (民国)徐芝年修 民国元年(1912)东海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湖南图 注:该族散居长沙、湘阴、湘潭、宁乡、益阳等地


湖南长沙·徐氏续修族谱不分卷

(清)徐芳 徐菜等纂修 清同治二年(1873)东海堂木活字本七册 湖南图


湖南宁乡·徐氏四修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升翰 徐仕林修 徐蕴齐徐注棠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奉先堂活字本 湖南图(在卷首)


湖南宁乡·沩宁徐氏五修族谱□□卷 (民国)徐泽杰 徐新复修 徐新民纂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


湖南湘潭·中湘徐氏四修谱十三卷 (民国)徐万芰等纂修 民国十一年(1922)灿霞堂刻本 十三册 湖 国图 注:封面题《湘潭徐氏四修族谱》


湖南湘潭·中湘稠泉徐氏五修族谱十卷

(民国)徐德鑫总纂 民国十二年(1923)味收阁活字本 九册 历史所 注: 清乾隆四年徐公玉一修


湖南湘乡·上湘徐氏三修族谱□□卷 清道光十七年(1873)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



湖南·湘乡徐氏五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 (民国)徐祖烈修 民国十七年(1928)东海堂刻本 十三册 北京大学


湖南衡阳·徐氏族谱十四卷

(清)徐长 清 徐百禄等纂修 清光绪五年(1879)木活字本 十二册 四川图(存十一卷)

湖南湘阴·珊塘徐氏谱十七卷

(清)徐成炯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5)



湖南·沣县徐氏族谱十七卷 (民国)崔骏纂 民国四年(1915)木刻本 湖南沣县档



湖南·平江徐氏族谱不分卷 清东海堂木活字本 二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977



湖南·东安徐氏宗谱不分卷徐学坤等纂修 民国十年(1921)木活字本 三册 残本书名据版心题 序作岭上徐氏续修宗谱 上图:2976



湖南·长沙徐氏三修支谱四卷首二卷 民国十六年(1927)东海堂刻本 六册 上图:900472—77



湖南·桃源碌厂徐氏三修家乘不分卷

(清)徐丙燮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凤堂木活字本 四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22



湖南·益阳徐氏五修族谱 民国东海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2书名据书表题 卷端题资阳徐氏五修族谱 上图:2870



湖南·徐氏族谱 清中山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8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873


湖南·徐氏族谱 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之7 记事至 清宣统间 上图:2869


湖南·徐氏族谱 清东海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5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道光间 上图:7845


湖南·徐氏四世支谱 民国东海堂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2、 3、6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876


湖南·湘阴罗湘四修徐氏族谱 清光绪十八年(1892)东海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1、4 上图:2909


湖南·湘阴罗湘徐氏族谱十九卷末一卷徐珞等纂修 民国元年(1912年)东海堂木活字本十五册 上图:916492—506


湖南·湘潭花石徐氏八修族谱二十四卷徐先发等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文苑堂木活字本 二十三册 存卷1—10、12—24 上图:2947/A


湖南·湘潭中湘徐氏五修族谱

(清)徐基绍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文苑堂木活字本二册 存卷2、14 上图:2872


湖南·湘潭中湘徐氏七修族谱 清文苑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0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874


湖南·湘潭石潭徐氏续修族谱十一卷末一卷

(清)徐家耀等纂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敦本堂木活字本 四册 存卷1、5·、7、10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08


湖南·湘潭石潭徐氏五修族谱 民国敦本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6、8 上图:2868


湖南·湘潭稠泉徐氏五修族谱十卷

徐祖达等纂修 民国十二年(1923)味书阁木活字本九册 版心题中湘徐氏五修族谱 上图:916693—701


湖南·宁乡沩宁徐氏五修族谱 民国东海堂木活字本 四册 存卷2、 5、 10、 11 上图:2913


湖南·宁乡徐氏四修谱 清奉先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4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880


湖南·凤峰徐氏宗谱 清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6、11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2881 ·


湖南·浏阳萍乡浏萍徐氏族谱七卷首一卷

(清)徐鹏昌等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敦本堂木活字本 六册 存卷1—3、5—7卷首 上图:3010/A


湖南·浏阳萍乡浏萍徐氏族谱 民国十五年(1926)写本 三册 存卷3、5、7 上图:3011


湖南·浏阳萍乡徐氏合修族谱 民国十三年(1924)东海堂木活字本 十七册 存总编卷6、12—14分编卷5—7、9、11—14、17、18、20、 21、2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2903


广东·风乐东山徐氏族谱十卷 (民国)徐百宗等修 民国六年(1917)敦本堂刊本 十一册 美国 注:该族散居乐昌、新会等地


广东珠海·徐氏谱牒不分卷 广东珠海县北岭乡


广东汕头·徐氏汕头一本堂族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徐占先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排印本广东博 广东汕头市图(存四卷)


广东中山·香山徐氏宗谱

(清)徐润立续修 清光绪十年(1884)石印本 十册 科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内有《北岭徐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前山徐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广东中山·前山徐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京元 徐润立主稿 清光绪十年(1884)石印本 二册 辽宁大连图 哈尔滨师大 上海图 美国 注:版心、书名页作《香山徐氏宗谱》。明隆庆六年徐达可创修


广东中山·北岭徐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徐润立纂 清光绪十年(1884)石印本 八册 上海图 美国


广东南海·徐氏谱略不分卷

(清)徐公可编抄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注:扉页: 《东海徐氏谱略》记事至 清宣统元年


广东博罗·东海堂景山公传一统族谱

(清)徐幼林纂修 清道光八年(1828)抄本 一册


台湾广东陆丰·陆邑移台徐姓族谱

(清)徐逢录补修 清光绪三十年(19C)4)抄本 一册


台湾广东蕉岭·镇平徐氏族谱七卷

(清)徐炳成主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刊本 二十三册 台湾


广东·信安孝义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九年(1883)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3018


广东·信安孝义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木活字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嘉庆间 上图:3019


广东五华·原籍广东长乐五华县徐氏族谱三卷 (民国)徐光吉纂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排印本 三册 四川图 美国


四川成都·徐氏族谱四卷 民国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 一册 四川图


四川蒲江·徐氏东海氏族谱不分卷

(清)徐拜昌 徐元善纂修

稿本四川医学院 四川蒲江县鹤山镇城南村(抄本)


四川重庆·渝北徐氏族谱八卷

(清)徐代张等续修 清宣统三年(1911)广益书局排印本八册 吉林大学


四川江北·徐氏族谱八卷 (清)徐代张 徐德增等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修 宣统三年(1911)江北徐氏排印本 八册 四川重庆市图


四川资中·徐氏三修族谱不分卷

(清)徐高新纂修 清光绪间刻本 一册 四川图 注:清乾隆间徐佩始修


四川资阳·徐氏族谱不分卷

(清)徐盛容 徐盛锐纂修 清光绪间木活字本 四册 四川图 注:徐应俊首修于明崇祯年间


四川资阳·徐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徐襄朝纂 民国间木活字本 二册 四川图


四川简阳·徐氏族谱不分卷 清宣统刻本四川图(存二册)


四川简阳·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徐必元纂辑 民国十六年(1927)成都木活字本七册 四川图


四川眉山·徐氏族谱 (民国)徐元烈 徐元兴编 民国二十八年(1939)眉山县徐氏宗祠石印本 一册 国图 四川图 四川重庆市图


四川彭山·徐氏族谱艺文读本一卷 (民国)徐原烈编 民国十三年(1924)石印本 一册 四川图


四川涪陵·徐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徐怀泄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 一册 重庆市图


云阳徐氏族谱二十八卷徐兆顺纂修 民国十五年(1926)永思堂木活字本三十二册 上图:927540


贵州铜仁·徐氏家乘及戒约不分卷 清抄本 二册 国图


贵州·铜仁徐氏先世事略前后编 (民国)徐承锦编撰 民国二十八年(1939)铜仁徐氏铅印本 二册 国图 中央民院


香港·新界攸田村徐氏族谱不分卷影自写本 一册 美国下园徐氏族谱一卷 (明)徐官纂修明隆庆元年(1567)家刻本 一册 国图


徐氏家谱不分卷 (清)徐德忠等修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徐氏活字四册 国图


清江云溪徐氏族谱不分卷

(清)徐添理 徐绍楚等纂修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云溪徐氏族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攀桂等编 清嘉庆十八年(1813)立本堂活字本六册 国图


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书城增修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稻香楼刻本八册 国图


徐氏族谱四卷首二卷

(清)徐万山等纂修 清乾隆间东海堂活字本 十册 国图

注:书末领谱录记系乾隆二十六年壬辰月丁未日发


徐氏族谱不分卷

(清)徐新宇等撰 清道光七年(1827)东海堂活字本四册 国图


徐氏家谱一卷

(清)徐润立修 清咸丰二年(1852)稿本河北抚宁县城开镇白果树村棣雨


徐氏家乘十四卷

(清)徐金泰编辑 清咸丰二年(1852)家刻本 二册 国图

注:书口题《徐氏家乘》


徐氏重修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徐兴骏等编辑 清光绪四年(1878)东海郡徐氏活字本 四册 国图


瀚渎徐氏宗谱八卷

(清)徐高林等纂修 清光绪四年(1878)敬宗堂活字本八册 国图

注:初于明万历三十二年


瀚渎徐氏宗谱八卷 (民国)徐纪青等重修 民国五年(1916)敬宗堂活字本八册 国图

注:初于明万历三十二年


圆塘徐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清)徐薇堂等纂修 清光绪九年(1883)继志堂活字本十二册 国图


卢庄徐氏八修宗谱十二卷

(清)徐福洪纂 徐 清源增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固本堂活字本十二册 国图


卢庄徐氏家谱十六卷

(清)徐仕铭等九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固本堂活字本 十六册 国图

注:正德元年创修


徐氏续修家乘不分卷

(清)徐树楠纂 清光绪十六年(1890)敦本堂活字本一册 国图

注:书口题《徐氏宗谱》


徐氏宗谱不分卷

(清)徐氏族人选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徐敦瀚陕西省寓重刻本 国图


徐氏·自己新簿 清光绪十九年(1893)抄本 一册 台湾


东海徐氏宗谱四卷

(清)徐楚材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雪山堂活字本 三册 国图


徐氏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间八龙堂木活字本 四川图(存一册)


八龙堂徐氏族谱不分卷 清八龙堂木活字本四川图(存一册)


徐氏族谱不分卷 清敦本堂木活字本 四川图(存一册)


徐氏家乘不分卷

(清)徐美虔 徐钟浩等纂修 清抄本六册 四川图


徐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徐景星等纂 民国三年(1914)昆山堂刻本 五册 国图


徐氏宗谱八卷 (民国)徐淼宝主修 民国四年(1915)世德堂活字本 八册 国图


徐巷徐氏信谱十六卷首一卷 徐耀廷等纂修 民国六年(1917)名正堂活字本 十二册 国图(二部)


徐氏统宗世谱不分卷 (民国)徐呈洛纂 民国九年(1920)刻本 二册 国图


东海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徐瑞瑜等重修 民国十年(1921)诒燕堂活字本 四册 国图


谭庄徐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徐仁茂 徐仁传修 民国十三年(1924)角杰堂活字本二十册 国图


徐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徐锡顺等纂修 民国十五年(1926)风月堂活字本六册 国图


徐氏三修支谱四卷首二卷

(民国)徐煦春纂修 民国十六年(1927)东海堂活字本六册 国图


双锦徐氏宗谱十卷 (民国)徐尚印等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活字本 十册 国图


东海徐氏老谱不分卷 (民国)宁陵徐氏辑校 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河南图


东海家谱不分卷

(清)徐炳烈重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本馆朱墨笔影钞徐氏家藏 清 同治十三年(1874)写本 二册 国图


徐氏宗谱三卷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辽宁海城县计委 注:谱前有杨佩文、白永颍序


鉴汀徐氏家乘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徐培柄等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滋德堂活字本六册 国图


徐氏宗谱十卷 (民国)徐承庄等纂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忠亮堂活字本 十册 国图


双港徐氏宗谱四卷 (民国)祥瑞成等撰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诒燕堂活字本 四册 国图 注:书口题《东海徐氏宗谱》


徐氏家乘八卷 (民国)徐正德等重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孝思堂活字本八册 国图


徐氏宗谱不分卷 敦本堂活字本 三册 国图

注:卷端题《萧(石乔)分池江庄世系》书签题《南州宗谱》。谱内附补钞叶子


梧塍徐氏宗谱□□卷写本 国图

(存卷首、1、29—34)徐氏家乘□□卷江苏档(存一卷)
Beatles 发表于 2008-5-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
Breeze 发表于 2008-5-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小妖 发表于 2008-5-5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够长的,N年也看不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5-1 19: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