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最近北京的两则新闻(图)

[复制链接]
胡雨 发表于 2006-10-30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外帮助国人提高素质》。

20日上午8时50分,网友、自由摄影师老安经过北京东大桥路口(蓝岛大厦对面)时,看到一个中年外国女性推着一辆自行车拦住一辆现代伊兰特。“原来老外在要求它离开自行车道,”老安说,“几分钟后,司机火了,下车指着老外斥责,并把老外的自行车拎起来往边上摔了一下。”

最终,小汽车拗不过“固执”的老外,拐入了机动车道。当晚,老安把拍摄的照片发到了自己的博客上,题为《老外帮助国人提高素质》。随后网友们加入了,将标题换为《10月20日北京街头发生的一幕,每个中国人都要深思!》,引发热烈讨论。

[ Last edited by 胡雨 on 2006-10-30 at 10:46 ]
Img246076233.jpg
063e29f8.jpg
57d5ff7b.jpg
 楼主| 胡雨 发表于 2006-10-30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抱团”闹市拥抱陌生人参加活动的成员被警方带走教育


28日下午,几名年轻人在王府井步行街高举写着“抱抱来自陌生人的关怀”的纸牌,微笑着与主动上前的陌生人拥抱。

据了解,他们是从天涯社区看到长沙“抱抱团”的公益活动后,通过QQ群联系,自发来到街头与陌生人拥抱。但是首次活动1个小时左右,“北京抱抱团”拥抱活动成员被警方带到派出所教育。

28日下午1点半左右,在王府井百货大楼门前,记者看到4名年轻人,手举写着中文“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拒绝冷漠”以及英文“FREEHUGS”的纸牌,一名年轻人拿着DV录像。

很多游客纷纷驻足观看,并拿出相机拍照,一位外国年轻人首先上前与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孩拥抱,接着,陆续有年轻人、孩子上前拥抱。
 楼主| 胡雨 发表于 2006-10-3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30日,北京学者吴祚来发表评论说:

请接受陌生而温暖的拥抱
昨日《新京报》报道,几名年轻人10月28日下午在王府井步行街举着“抱抱来自陌生人的关怀”的纸牌,微笑着与主动上前的陌生人拥抱。
  
活动开始1个小时左右,因“拥抱”活动成员被警方带到派出所教育而告结束。

  与陌生人“免费拥抱”的活动源于两年前,是一个名叫曼恩的澳大利亚人在悉尼发起并在街头实施的,他意在向公众传达“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曼恩说,因为只要有一个人与我拥抱,就会带动旁边经过的五个路人脸上的微笑。他还将自己的活动制作成短片,上传到视频网站上。没过多久,来自美国、葡萄牙等国家的人们也加入到这一活动中。

  当这种向陌生人示以拥抱的行为传到韩国伊始也遭到质疑,并有广泛的讨论。家住首尔的金先生刚开始参加这项活动时,就曾被保安驱逐过。然而,当他与第一个人拥抱之后,大受感动。金先生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两个人一起拥抱,一起笑,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现在,这一项活动已在韩国传播并流行开来。

  与陌生人拥抱这项活动在中国首先是由一家网站发起,并在长沙街头被部分网友实施并流传到北京,没想到遭“婉拒”。无疑,治安管理人员根据的不是某一项成文法来管理这种活动,而是根据我们心中固有的习俗。这是一个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的话题,我们只有根据内心的法则来判断,来决定它的价值与意义。

  我愿意将我的有关拥抱的故事讲述给朋友们,一半是沉痛,一半却是温馨。

  去年我远在南方乡下的父亲生病,我多次回家探视,我与父亲的关系就像一则歌中唱的那样,是“一对沉默寡言人”,没有多少交流。而最后一次我离家的时候,我突然从内心迸发想拥抱父亲的热望,当我拥身向病弱的父亲时,我们一齐泪流满面。这次拥抱是永诀,也是我长大成人后我与父亲之间第一次身心相拥。原来,拥抱就是全身心地表达爱。

  我不愿意我与孩子之间重复父亲与我之间的故事,从孩子上幼儿园时,我都让他与爸妈拥抱一下并说再见后再出门。记得有一次我与妻子因事匆匆出门,当我们在已下几层楼的电梯里听见孩子大叫“还没拥抱呢”的时候,电梯里的人都大笑,我们只好再乘电梯上楼,与儿子完成“拥抱仪式”后再走,因为没有拥抱,孩子的眼睛里已噙满泪水。

  拥抱是美好的,它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可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我的父亲在我小时候也没有拥抱我的习惯,我们因此失去了一份融融爱意。现在有人举着牌子,走到街头,走到我们身边,说,陌生人,我给你一个拥抱,我想通过拥抱表达我对陌生人的爱意,我们因相拥而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你愿意体验吗?你愿意在给我一个拥抱时收获一份陌生的关怀吗?

  我们许多人陌生地观望着这样一些情感启蒙者,我们看着他们的心灵燃着温暖的爱意,却不愿意让它将自己内心中的情感一齐点燃,因为,我们没有过这样的方式,甚至对这种陌生的方式有些戒心,害怕它混乱了既定的秩序,或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另有所图。

  有一个声音洪钟一样在我们心中响起:看啊,那些人是在阳光下向陌生人奉献拥抱,表达爱意,如果它不能点燃我们内心对爱的渴望,能不能让我们绽开一次宽怀的笑容?

[ Last edited by 胡雨 on 2006-10-30 at 10:50 ]
空子 发表于 2006-10-30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常感谢这个老外。

关于免费拥抱,好像记得澳洲有个老外是以此为追求的。
hujm 发表于 2006-10-3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抱的不是时候,不是地点。
cn-c 发表于 2006-11-17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事主,已经出来澄清

事主的泥子出来澄清咧:

车道确实是   :混合车道,

不管咋冒,掼外国拧咯  自行车还是不对咯


[ Last edited by cn-c on 2006-11-18 at 21:34 ]
空子 发表于 2006-11-18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在上周报纸上看到了,经过交通部门的证实,车主当时的车道是混合车道,也就是说车主并没有违章。
扔自行车自然是不对的。
但是,我觉得这种没有调查清楚事实情况的、不负责任的新闻发布者,是最可恶的。
天上人间 发表于 2006-11-21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人都没错啊。看第一张图老外还是示意友好的微笑。

但是把别人的自行车仍了就不对了
修行一年 发表于 2006-12-18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老外哪里懂得。
空子 发表于 2006-12-18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修行一年 at 2006-12-18 19:38: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老外哪里懂得。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6-16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