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职场] “一窝蜂”文化

[复制链接]
stephen_sun 发表于 2009-1-15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几位作者闲聊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最近大家都接到了“职场小说”的书约。一部《杜拉拉升职记》火爆书市后,估计一两个月内会有无数跟职场相关的小说书籍充斥市场,直到你一看到“职场小说”四字就想吐为止。这和电视上曾经的“涉案片”或“清宫片”热很像,有一阵子打开电视机,弹钢琴一样地揿动摇控器频道键时,只见各种年纪和长相的公安战士或红顶官员相继出场。我曾经好奇为何红遍大江南北的《武林外传》竟没有模仿者?问了业内人士才知道,原来监管机构下了指示,不许再拍此类题材,就像他们也指示过黄金时段禁播涉案剧一样。

这种“一窝蜂”的现象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产业,而是举目皆是。比如去年,原装正版的Crocs懒汉鞋一进中国市场,顿时满大街的脚上都是Crocs,其中一半以上是外型和质材相似的冒牌Crocs;再比如性价比极高的川菜馆辛香汇走红上海后,大街上突然出现了“常香汇”、“幸香汇”等看上去一模一样的餐馆,店主还颇费心机地把“常”或“幸”打扮成人家的“辛”字模样,让人误以为又一家“辛香汇”的分店开张了。这种现象也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最近我刚巧看了一部《Outsourced》美国电影,讲美国的电话直销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把呼叫中心外包到印度的事。影片中的美国高管在对印度当地食物反胃了多天之后,突然发现了救命稻草麦当劳,结果到那儿才知道,人家不是Mcdonald,而是Mcdonelld之类的冒牌货,是一家印度本土餐饮店,虽然卖得也是西式汉堡。你在中国有没有看到过长得很像Dunhill的品牌,而且和Dunhill的logo一样,脖子也很长?我还记得有次去宁波国际服装节采访,发现当地品牌“报喜鸟”获得市场成功后,浙江出品的西装从此就成了鸟林子,什么太平鸟、林中鸟……让人大跌眼镜。

商人都是逐利的,在一个缺乏版权保护并且版权意识缺席的市场中,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还有就是因为,中国市场庞大——多多少少总有得赚;信息渠道还不是完全通畅——总有人搞不清楚究竟是谁抄谁。但纸包不住火,抄袭者的生命力终究不强。试想,你会相信生产山寨版的“iPod”的企业有能力原创出真正独特的东西吗?当然不会。他们永远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而已。只是即便大家都懂这个道理,面对着真金白银的现实利益,又有多少人能岿然不动呢?这就是为何一位朋友接下了一单职场小说的书约,却又不肯署自己名字的原因。他准备在一周内完成这个长篇,趁热推出,拿到稿费后便打死再不认这是自己的作品。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窝蜂出台的职场小说只能面对地摊叫卖的命运了。中国农民好像常犯这种错误,眼看今年生姜卖断货,大家都回去种生姜,结果第二年生姜大丰收,连成本价也收不回。以创意为标签的文化产业若犯下此类低级错误,是不是莫大的讽刺呢?

有位商人朋友指出,山寨产品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充斥着急于赚钱的人,而不是急于做事业的人。用“做事业”来要求芸芸商务人士,对刚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可能太早了点。但现今的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年轻而原谅你。一窝蜂跟进的人,即使现在能逃脱法律的惩罚,却很可能会失去创造力,进而失去在法制健全后的竞争能力。对永远着眼于现在与未来的职业人来说,这绝对是一条毫无可持续性发展前景的路。
Ailsa 发表于 2009-1-15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偏偏在中国,山寨就是很容易流行~~
很多网上流传的山寨,效果真的非同小可,兼具了很多品牌产品的优势,至于售后~~
逐浪 发表于 2009-1-15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相信群群众
Lisa 发表于 2009-1-15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
兔兔 发表于 2009-1-15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爱热闹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4-30 01: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