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鞋文化丛书——《东方之履》

[复制链接]
成根 发表于 2008-1-24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首部专业鞋文化丛书——《东方之履》,由温州市红蜻蜓集团鞋文化研究中心编辑、民俗专家叶大兵主编,日前已出版了四辑。
      该丛书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编排新颖,凝聚了来自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民间文艺学等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多年来在鞋履研究方面的心血,设有:鞋史钩沉、古鞋集粹、鞋与商贸、鞋与民俗、鞋文化展示、鞋履收藏、鞋与文化艺术、鞋与美术、鞋文化论坛、时尚鞋讯等十余个栏目,多视角、多层次地反映了中国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历代制鞋史以及鞋文化发展史的真实面貌,介绍了由鞋所引出的成语、民歌、传说、文学作品、戏曲传奇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展现了传统、现代以及时尚鞋履的交汇情况。
      该书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发行。
100_2756.jpg
100_2757.jpg
毛毛 发表于 2008-1-24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烦人 发表于 2008-1-24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的鞋子!
不倒翁 发表于 2008-1-24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bjmxw 发表于 2008-1-2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08-1-25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思奇巧的鞋履谜语


      作为民间创作的一种口头文字,民间谜语是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生活和生产经验的产物,她的题材包罗万象。正如民俗大师顾颉刚先生所称赞:“谜语是民众们最精练的写生手段,它能在三两句中把一件东西的特别性质指出。”
  猜谜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帮助人们加强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种文学的欣赏。以我国的鞋履谜为例:
  首先,民间谜语通过比喻手法,使无生命、无感情之物,脱离原来的形态,变成各种不同的形象。一双鞋子,可变成船、鸳鸯、母鸡等等:
  “两只小船,实在能干。白天运人,晚上靠岸”;“两只摆渡船,来回在水中。晴天人不坐,雨天客不空”(雨鞋);“一对鸳鸯贴地飞,只吃泥来不喝水”;“一对黑母鸡,吃泥不吃米。落雨吃得饱,晴天饿肚皮”(套鞋)。
  其次民间谜语情思奇巧,常择取生活中反常的、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来描写事物,而这些恰恰又能揭示事物的特征。如猜布鞋的“一对小小船,载客各五员。无水走天下,有水不开船”;猜木屐的“东方甲乙木,鲁班造此物。上秤没四两,能驮千斤肉”;猜草鞋的“牵牵挂挂一担货,担到表嫂门前过。表嫂问我什么货,鼻头穿到耳朵过。”“小船无水走天下”、“一物四两驮千斤”、“鼻头穿过耳朵过”,真是不可思议!
  再次,民间谜语使用拟人化手法,使描述的事物既不离开原来形态,又有活动、能思想,具有人的感情。如将鞋拟人化为兄弟:“两个兄弟不分离,睡觉在床前,吃饭在桌底。”又如将草鞋拟人化为朋友、夫妻:“草草相交便不休,再三邀伴送朋友。谁知朋友无情义,送到家乡把伴丢”;“小时青青老时黄,敲敲打打配成双。送君千里终须别,将奴抛在大路旁。”
  朱自清先生曾把民间谜语列入诗歌的范畴,称誉它“皆体物之微、情思奇巧”,“索隐推寻,足以开发其心思;且所述皆习见事物,象形疏状,深切著明,在幼稚时代,不啻一部天物志疏。”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如同喜爱其它形式作品一样,喜爱民间谜语。 [作者:吴成根]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8-1-25 10:54 编辑 ]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08-1-25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诠释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人类文明天空中的迤逦底色,是一种带有莫测魅力的力量,代表着一个文明不可模仿的全部核心信息,是一个文明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之一。鞋文化作为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应是世界鞋文化的奇葩。这本包含中华鞋履万象、展示古今鞋履风尚的《东方之履》正式创刊,不仅是鞋业界的幸事,也是文化界的幸事,我谨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
  文化不是生来就有的,一个成体系、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系统,有赖于其文化土壤、文化载体及其核心观念的形成。它有着一种容纳、消融、引导和指引的力量,可以让人在不知不觉之中遵循一定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并按照一定的行为模式来行事。红蜻蜓集团从创业第一天起,就提出“品牌开路,文化兴业”的鲜明口号,矢志不渝地走文化路,打文化牌。志在创造一流企业品牌,志在为中国鞋都和中国鞋业寻找文化载体,志在与同行一起将制鞋行业做得更强更大。九年来,红蜻蜓致力于“鞋与文化”的探究与应用,直接在文化公益事业上投入资金就达2000余万元,连创了三个全国第一:设立第一个鞋文化研究中心,创建第一家鞋文化展馆,编撰出版全国第一部鞋履文化辞典,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不少同行兄弟企业对之进行了拓展和丰富,开始了“鞋与艺术”、“鞋与时尚”、“鞋与体育”、“鞋与健康”、“鞋与科技”等各方面的挖掘与研究,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为此感到由衷欣喜,并坚信中国鞋业因为有了同行们这种善于创新、不断超越的激情而更加富有希望和生机。
  文化的传承与转移在今天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由此产生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大文化背景之中的各个层面,其中就包括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企业文化系统。我们在不断认识、发掘传统鞋文化的同时,给予现代的解读,使传统鞋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品牌形象,丰富了企业文化,实现了跳跃发展。红蜻蜓相继获得了中国鞋业最高荣誉--中国名牌;“红蜻蜓”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既是市场对企业品牌的认同,也是社会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可以说,文化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内敛和悠长,更体现为一种秩序化的力量,一种以文化特色为表现的社会调控和推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日常工作中不知不觉散发出来的信息,足以让所有的人感受到它的存在,感受到它强大的内在力量。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才会在竞争的海洋里不迷失方向,才会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勇往直前。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有一批人固守着文化家园,用他们的人文精神在探寻,关心、关注着鞋文化。《东方之履》便是我们的一片家园、一座舞台、一扇窗口,为我们营造着向往和追求的环境与氛围,环绕于你我周围。尽管在世事万物中,只是沧海一粟,微小而有限,但值得推崇的是一种文化,因为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者:红蜻蜓集团董事长  钱金波]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8-1-25 11:03 编辑 ]
胡雨 发表于 2008-1-25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还是鞋文化专家呀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08-1-2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10月,秋高气爽。  中国鞋都温州迎来中国鞋业界的一次盛会,一次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盛会——中国首届鞋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以及文联、民俗、博物馆等50余名领导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个古老又现代、文化并文明的学术话题——如何实现中国鞋履文化力向生产力的转变。
      会议达成三点共识:一是鞋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还可以继续扩大我们的视野范围,扩大鞋文化的影响,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加入到我们鞋文化研究的领域来,此次会议是起点;二是倡议成立全国性的鞋类研究会,以改变鞋研究滞后鞋业发展的现状。三是鞋业教育加快推进速度,尽快完善鞋类专业的学科体系,走到鞋业生产的前列,为鞋业的提升、实现中国鞋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15日,专家学者们还应红蜻蜓集团的邀请和安排,来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游览。
4048.jpg
8255.jpg
xiuxiu 发表于 2008-4-2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棒

我正写鞋文化方面的论文,不知老兄可否指点一二?呵呵呵!多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5-7 1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