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宁波人乐善好施有传统

[复制链接]
zhouyu520 发表于 2006-12-1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2]                     市社科联和慈善总会昨进行慈善理论研讨

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卢科霞)热心人到处有,宁波尤其多。昨天,市社科联和市慈善总会召开慈善理论研讨会,为宁波这座爱心城市里的市民轻财好义、乐善好施寻找历史根源和理伦依据。

  爱心人士层出不穷


  从连续8年捐款152万元的神秘人物“顺其自然”,到4年捐资80万元助学的热心人士“于遥”,再到两次捐款158万元的爱心企业家“我想”,在宁波有成千上万的市民以自己的方式为和谐社会奉献爱心,让人充分感受到宁波这座爱心城市的温暖。截至2006年9月底,宁波全大市慈善组织共累计募集善款7.2亿元,救助支出总额达2.85亿元,受助人数达30万人次。

  清华大学王名教授说:“宁波的慈善事业开展得非常有特色,对其他地区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大海造就大度情与会专家分析认为,宁波地处江南海滨,除了经济繁荣、民富则好施的原因外,生于山海之间的宁波人千百年来在高山大海的交接中繁衍生息,特殊的风貌造就了宁波人独特的精神、性格。大海以其辽阔无垠熔铸了宁波人融和四海、风雨同舟的济世胸襟和宽容八方、协调亲和的大度情怀。

  长久以来,无论是民间急难灾祸的相互接济,还是富家对于造桥梁、铺道路、修凉亭、筑河渡、建学校、挖水井等公益事业的热心奉献,都表现出宁波人怜同类、扶羸弱的人本主义情愫,显示出胸怀四海、普济苍生的济世胸怀。

  祖辈树立好的榜样

  来自宁波大学的专家分析认为,宁波慈善事业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如上世纪30年代改建灵桥时,大商户乐振葆一人承募及个人捐资共计40万元,捐款5000元以上者达40人。从当年印行的各慈善机构报告册、征信录中,可以发现当时几乎所有的宁波著名商人都参加了慈善公益事业。据统计,1918年~1934年间,在宁波主要孤儿教养机构中收养的孤儿每人每年费用在100元左右,而1930年政府对江苏、浙江、湖南等16个省464所救济机关的调查,平均每人每年费用仅13元,宁波远远高于这个数。祖辈的乐善好施精神直接影响了一代代的宁波人。低调务实匿名捐款

  宁波人乐善好施还有一个特征,即匿名捐款特别多。今年自第八次慈善一日捐启动以来,在市慈善总会的捐款名册里,以“朱学(助学)”、“无名氏”、“胡坤(扶困)”、“李女士”、“高者”等名字捐款的人比比皆是。每当工作人员询问捐款者姓名时,常常遇到的是一个个不愿吐露真名的“隐形”慈善家。在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的个人捐款中,约有30%的金额来自匿名。

  捐款做好事,为何要“隐形”?据专家分析,这与宁波人秉承“做好事不留名”的传统美德及务实低调的性格特征有关。
幸福花瓣 发表于 2006-12-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根 发表于 2007-2-16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帮,帮宁波”是闻名世界的。要大力发扬光大宁波人胸怀四海、普济苍生、乐善好施的人本主义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6-2 01: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