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登录
象山同乡网 返回首页

海天渔歌的个人空间 http://xiangshanren.com/bbs/?117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论东西文化对西湖文化景观的认知差异

热度 2已有 837 次阅读2011-6-25 21:32 |个人分类:探索发现|

作者:王露 时间:2010-02-02
  西湖山水秀丽、景致妩媚,堪称造化的神来之笔。它截取东南形胜之一角,凭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历朝历代不断的人工雕琢,在唐宋以降的一千多年里一直是杭城的标志和代名词,也是享誉全国、举世闻名的重要景观,还是人类与自然良性互动、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产物,迄今仍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自从白居易写下“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的诗句后,“西湖”便因此得名。在此后的漫长历史时期里,人类在对西湖文化品格的塑造和美学特征的挖掘上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和精力,使西湖的文化属性远远超越了其自然属性,成为自然美与人工美完美结合的典范。“文章是案头山水,山水是地上文章。”如果说西湖是一幅自然画卷,那么文化就是镶嵌这幅图画的框裱。千百年来,纵是名家的丹青妙笔,也难以描摹这囊括自然真谛的天开画图;历代的文人墨客,也吟咏不尽那林壑间流淌的灵动诗韵。西湖以自然山水为依托,以儒家审美导向为基础,经历了从自然湖泊、人工湖泊到园林景观的三个阶段,形成了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审美实体和东方审美体系中最具经典性的文化景观,一直处于中国人审美体验和审美活动的中心位置。如果说紫禁城是中国人对皇权崇拜的中心,四大名山是对宗教崇拜的中心,那么西湖就是对传统审美崇拜的胜地。文人雅士徜徉于山水胜景中,沐浴着文化熏风,驰骋于文学、绘画、建筑、音乐、雕塑、诗歌等艺术的殿堂,以自己的逸闻轶事装点着湖光山色,传承着西湖的历史文脉,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还对东亚不少国家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西湖绝不仅仅是自然山水,更是中华民族审美的样本和坐标。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宝贵的资源,向全世界宣传西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学、文化价值,自1999年起,杭州市正式启动了西湖申遗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杭州市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门的法规,并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对西湖申遗进行考察指导。经过各方多年来的不懈努力,2008年底,国家文物局正式将杭州西湖列入到中国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中。但随着申遗工作的深入,由于文化上的隔阂,东西方在对该文化景观进行解读时所产生的认知上的差异,势必日益凸显,从而给西湖的申遗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无疑是一个不容回避且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所谓“景观”,本意是指有田地、房屋、围栏的空地。20世纪2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卡尔·苏尔首先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并极力主张将其作为文化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由于文化这一概念的广博性和界定的差异性,长期以来,关于“文化景观”的精确定义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认为,文化景观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组成,包括“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199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正式确立了“文化景观遗产”这一概念,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将其明确界定为“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至此,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类别从过去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扩展到文化景观遗产。1996年12月,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迄今唯一一处文化景观遗产。
  西湖在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当代社会中,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且自身处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成为展示历史发展的物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传承着绵延的历史文脉,属于可持续性的文化景观。但正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对文化景观的认知与解读过程历来是一种主观行为。东西方文化在认知思维、认知理念、认知视角、认知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先天的差异,故而审美主体对文化景观的主观认知也必然存在着见仁见智的差异。
  传统思维方式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质。东方与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西方崇尚零件式、分解型的思维,形成了原子论、还原论、分析论、结构论等模式;而东方思维更注重整体性和关联性,形成了元气论、整体论、系统论、功能论等独特的看法。东方的思维方式习惯将天、地、人整合在一起,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具体到西湖文化景观鉴赏活动中,则形成了集山水、建筑、园艺、文学、书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审美特质,体现了汉语民族“以纲目统领全局”的认知心理,产生了崇尚整体和谐的审美文化。
  景观是文化的线索。西湖文化景观处在自然和文化、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交界面上,代表了一种紧密的关系网络。对西湖文化景观进行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道家的“以人合天”与儒家的“以天合人”理念贯穿其中。前者注重顺应自然,后者强调改造自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包括儒释道在内的东方哲学历来有不少关于“天人合一”、“中庸”、“和谐”的思想,所以东方文化主体在审美时,能够形成一个系统、关联的认知体系,能够理解西湖文化景观中的智慧结晶,能够体会到蕴藏于景观中的文化自豪感,对西湖文化景观的认知也往往持积极的态度。相比之下,由于文化隔阂和空间距离的存在,加上现代价值观的影响,西方审美主体对西湖文化景观的了解就十分有限且肤浅片面,往往很难从文化层面上进行深入解读,所得到的也只是支离破碎、不成系统甚至是牵强附会的误读。以“西湖十景”为例,在这短短的40个字中,其实隐含了5副意境幽远、构思精巧、独具匠心的对子。如果说“苏堤春晓”之与“平湖秋月”、“曲院风荷”之与“断桥残雪”的季节对应关系还比较容易理解的话,那么要找出剩下三对之间的逻辑联系,对于西方审美主体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柳浪闻莺”对“花港观鱼”,蕴涵着《诗经·大雅》中“鸢飞鱼跃”的典故,体现了儒家“万物得所,化之明察”的主张和追求;而“三潭印月”对“双峰插云”,“南屏晚钟”对“雷峰夕照”,正是道家“云”与“月”、佛家“寺”与“塔”经典意象的写照,为原本喧嚣热闹的景点平添了几分清雅恬淡的禅机诗意。汉字以其特有的简洁凝练,传达了丰富的内容,营造了美仑美奂的意境,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主体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
  “文化就像是一只黑盒子,我们知道它就在那里,但却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来自相同或相近文化背景的审美主体,对同一文化景观即使存在着认知差异,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仍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审美主体,对同一文化景观的认知差异却可能是本质性、颠覆性的。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以华夏文明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东方文明与以希腊文明为源头的西方文明各据一方,形成了径渭分明的影响范围和文化背景。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西方文化往往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自然总持征服的态度,易于将自身与自然疏离。而东方文化更讲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生的关系,以自身适应自然,同时也使自然适应自身。东方智慧中蕴涵的“多元归一”、“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等理念,成为囊括宇宙与生命、文化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的智慧源头。东、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审美认知,在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受西方零散思维模式的影响,欧洲一些自然遗产研究者将自然和文化看成完全对立的两方,甚至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在西方价值观、科学观基础上的《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一个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产物,注重“旧世界”的遗址与遗迹,却将文化和自然遗产、人和自然刻意分离开。虽然“文化景观”理念的兴起对于弥补自然与人文之间的裂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西方文化色彩仍然非常浓厚。截至到2007年,世界上的55个文化景观遗产只有9处分布在亚太西区,而有80%在欧洲。由此可见,受东西方价值体系和审美认知差异的影响,东方文化景观的“申遗”工作举步维艰。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来是与西方文明相距最远的文明。这不仅是就地理位置而言,也是两种文化间陌生感的真实写照。虽然早在先秦时期,东西方文化就开始交流滥觞,迄今已有两千余年;唐宋以来中国文化更是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被逐渐纳入到跨文化交流的框架中;但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中国文化乃至于东方文化直至今天依然常被有意无意地误解、误读。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国文化,璀璨的中国文化又寄情于建筑、山水、花草、虫鱼等外在客体,形成了难以尽数的文化景观。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我国的文化景观大多源于同一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群体约定。不能充分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无法体会文化景观的丰富内涵。所幸的是,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有关方面已开始正视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2004年3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关于遗产景观的宣言》,明确了文化景观“人和自然间随时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定义,强调了自然与人的联系。国际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不仅建立了文化景观清查卡,还确立了文化景观的地方含义,力图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于2006年成立了文化景观地方委员会,又于2007年成立了亚太地区文化景观指导委员会,以推进东方文化景观的申遗工作。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也对文化景观表现出极大兴趣,将景观保护与社会价值、地方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当前,体现东方智慧的文化景观已逐渐成为世界遗产界关注的热点。致力于东方文化景观申遗的专家学者也逐渐摸清了适合东方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的行动方向。
  文化景观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的自然空间或环境。它是社会、历史的生动记录,不仅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变化,还留下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物证。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景观完美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讲述了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浸染着种种文化理念,形成了一种有着持续生命力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在人和自然联系紧密的东方尤是如此。文化景观的兴起,意味着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遗产保护模式正逐步得到业内的认同。而这种模式与理念也存在于“天人合一”的古代中国人文哲学观中:人生存于宇宙里,宇宙也存于人心里。文化景观正是自然宇宙与心灵宇宙契合为一的产物,人与自然不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是浑然如一的整体。
  作为东方文化景观的典型代表,西湖与人类和谐相处了两千多年。它的每处文化景观都是先贤及民众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浓墨重彩勾勒而成的。千余年来,它因各代名人的润色、鉴赏、增补而成型、塑型、定型,因历代文艺作品的载颂而彰显,因大众的口碑相传而扬名,更在科学的规划治理和学者的考证研究中实现升华。作为历史的承载和文明的史书,西湖封存着历史沿革的珍贵片断,蕴藏着七大古都的鲜活记忆,形成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景观等多层关系的综合特质,是大自然的动态博物馆,也是地域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的典范,更是一笔超越时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无形的价值、活化的历史感和传统的真实延续,在这里得到最形象的说明;“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和谐理念,在这里得到最生动的诠释。与世界上其他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景点相比,西湖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而与以人文景观著称的景点相比,西湖又有着数量众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融为一体,无疑是西湖申遗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重要砝码,但也是西湖申遗的难点与重点。如果仅从表象来看,西湖不过是一片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山水而已,在世界上众多湖泊中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要让来自其他文明背景下的专家读懂西湖,就必须使他们能先充分了解到其中的中国文化内涵,而这就对申遗的阐释技巧提出了非同寻常的要求。
  如今,西湖申遗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时间已日益紧迫。我省在做好各项整治改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审美差异问题。唯有正视这一点,并将其作为重要环节来抓,西湖申遗才能有更大的把握,从而力争使浙江早日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作者单位:杭州市委办)

鲜花

鸡蛋
1

握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成根 2011-6-26 17:42
西湖申遗已成功!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5-12 00: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