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舟山群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戚继光真是民族英雄吗?
海天渔歌 2013-10-14 14:13
独家原创 探索中国 地理时空 生物传奇 星空万象 考古探秘 环境档案 深度评论 图片观察 大千探奇 戚继光真是民族英雄吗? http://www.dili360.com 2012-01-30 10:08 中国国家地理网 【 发表评论 】   可是,历史无情地跟中国人开了一个玩笑。   接下来出现的明清两个朝代却是严厉拒绝海洋的时代,不只是消极地拒绝,更是残酷地打压。   大家知道明清实行“海禁”政策,明代规定“片板不许入海”;清代有“迁海令”,令沿海居民从海岸后退30—50里。   我认为这才是中国缺乏海洋文学的最主要原因。   举一个例证。西方文学中有一种海盗情结,海盗不仅是海洋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题材,更是创作灵感的来源。他们被赋予浪漫色彩,成为自由和勇敢的化身。   中国本来是不乏这种有着自由和勇敢精神的海盗式人物的,但他们无法进入文学,因为他们被诬蔑为“倭寇”。   如明代所谓的“倭寇”首领,安徽人王直。他的故事不用虚构,本身就如史诗般波澜起伏。即使在那些后来杀害他的人写的书里,也找不出他的罪名。他把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双屿岛经营成了“16世纪的上海”。双屿岛之战后,王直逃往日本九州,被日本人尊为五岛岛主,浙江巡抚胡宗宪将王直的母亲妻儿拘为人质,写信诱降,谎称同意他开海通商的要求。为了这信仰,王直来降,朝廷却背信弃义,将他杀害……临行前,王直仰天长叹:“吾何罪?吾何罪?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   难道这是一个倭寇首领说的话吗?   我不能理解,为何历史的谎言能荒诞到这种程度?其次,在我们描写历史题材的小说、电视剧、电影里,充斥着宫廷内斗、皇帝私情,王直这等英雄的事迹为何却无人问津?若将王直的故事直书下来,便有小说和戏剧的情节和魅力。    海上建长城,大海总是被拒绝    如今仍存于台州临海的江南长城,虽然始建于晋代,但真正发挥作用,却是在明代的“抗倭”斗争中。有资料记载,戚继光在临海抗击倭寇长达8年,“九战九捷”。能取得如此“战绩”,与他对江南长城的巩固和利用关系莫大。他在原有城墙基础上加入新的设计,使其牢不可破,易守难攻。戚继光随后被调往蓟州,他用修筑江南长城的经验改造了明长城,所以有人称江南长城为明长城的“蓝本”。然而,明长城是因为北方有游牧民族威胁,又没有天然屏障,不得不修筑长城以自卫。浙江有宽阔的海洋作为天然屏障,为何要在海上修建长城?更何况,“倭寇”并非外患,而是“内忧”。暮色里,蜿蜒于山脊上的江南长城无声又无息,这条长达五六公里的巨龙,只向内陆开放,却对大海说不。摄影/宋海风   我知道无人书写王直,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把这些海洋英雄都说成是来自日本的倭寇,又虚构了一场持续了近200年的中国人抗倭的民族战争,甚至塑造了戚继光这样的所谓的民族英雄。虽然戚继光打过99次胜仗,杀过成千上万的人,但我查遍了史书,却没有找到戚继光杀过一个日本人的记录。他杀的都是中国人,但他却成了民族英雄,甚至有人说他比岳飞和文天祥还伟大。其实戚继光杀的是中国沿海那些被海禁政策逼得走投无路而被迫起义的人,他们是海商、渔民,或者是从事与海上贸易相关产业的人。   我们只要有点常识,就不会相信明代会有日本人跨海来抢劫。想想看,在帆船时代,远隔千里之遥的大海彼岸的日本武士,怎么会用长达十几天的时间航行到中国沿海来抢掠点生活品?   风吹不动帆怎么办?风向不对怎么办?淡水没有了怎么办?当时的日本人若果真来中国抢劫,其实武士的武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精通海洋的船长和水手。即使是用黄金悬赏,那时的日本武士也没有把握能到达中国。   我们都知道鉴真和尚六渡日本,五次失败,其中一次还被风吹到了海南岛;元代蒙古大军两次攻打日本,因从中国出发几乎不可能,只好从朝鲜半岛的南端出发,最后还是因为台风而失败;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巨轮首航日本就触礁沉没……日本船史著作《船的世界史》写道:“自公元630年到894年的264年间,虽计划派出遣唐使计18次,然而实际成行的有15次,其中得以完成任务并安全返国的,只有8次。”   航海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500多年前非国家行为的乌合之众“倭寇”,却可以在大海上来去自由、从不失误,这可能吗?   关于海洋与人的关系,中国还处在“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的阶段,离文学的真实和深刻还有遥远的距离。   如果所谓的倭寇不被镇压,他们倒有可能创造出中国的海洋文学来。《倭变事略》是一本记叙抗倭事迹的日记类书籍,我在书中读到一个细节:40多个倭寇藏在一座庙里,后来他们全被剿灭,但他们在寺院的墙壁上留下了诗文:“海雾晓开合,海风春复寒。衰颜欢薄酒,老眼傲惊湍。丛市人家近,沙平客路宽,明朝晴更好,飞翠泼征鞍。”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海洋文学。   戚继光不走下神坛,成千上万被杀害的、以海为生的冤魂就无法进入历史,中国就不会有海洋文学。    “民族英雄”退场,“海盗”方可登堂    这张拍自桃渚古镇戚继光纪念馆的照片,使人心思复杂。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桃渚古镇,几乎全因“抗倭”而产生、兴盛,并声名远播。明代浙江沿海建造了41个卫所用以“抗倭”,桃渚古城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古镇上不只有戚继光纪念馆,还有“抗倭亭”、“抗倭陈列馆”等相关遗迹。戚继光成为民族英雄的化身,并被推上神坛。如今,北至天津、山东,南至福建、广东,甚至在远离大海的江西、安徽,各处都建有戚继光的纪念馆或是雕像。“抗倭”是一场虚构的民族战争。但笼罩在戚继光头上的光环不被摘掉,谎言就会继续,书写“倭寇”故事的海洋文学也就难以产生。摄影/袁蓉荪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380 次阅读|1 个评论
史记有述:徐福在今舟山群岛蹲了8年
海天渔歌 2013-6-20 09:24
目前,在舟山群岛发现十几处5000年前古人类遗址,可以说遍及舟山群岛。这些遗址跟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余杭良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根据推算,即使舟山在6800年前才与大陆分离,在当时没有与外界交流的情况下,象衢山(孙家山遗址)、嵊泗(黄家台古遗址)这样狭窄区域是不可能进化千年。因此,这些先民遗迹不可能是土生土长的。   人类应在五千年前就有航海,是驾着原始“竹木筏”飘浮航海。2003年,由中日韩6位勇士组成的“张保皋号” 探险队作“海上丝路”竹筏漂流;山东省人翟墨在2007年1月1日从上海启航,自驾无动力帆船进行有横穿太平洋的环球航海。所有这些,印证了人类不仅在五千年前有航海,且可以横渡太平洋,只不过需要对生命的大无畏冒险和对海洋风浪的超常忍耐。而这一点恰恰是古人超过现代人的地方。由于那时没有文献记载,加上大海的消踪灭迹,我们已无法去考证人类的这样活动。   直到2000多年前,人类已在航海中采用了摇橹和撑柁技术,风帆技术也有一定进步。这时,有了徐福东渡求仙的事件,司马迁《史记》准确记载了这件事。这是人类首次对跨洋航海的文字记录。我们可以解读其中三段文字,来推断徐福的航海状况:   《史记》述:“二十八年,…齐人徐巿(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这一年秦始皇是其统一六国后第二年,他东巡到海滨,在琅邪(今山东诸城县)接受徐福建议,到“三神山”寻找长生不老药,于是徐福带数千童男女入海求仙人。   那么,徐福是否带领数千名儿童入海求仙?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带领数千儿童去航海,就算徐福疯狂,秦始皇也不会答应他。而且对征集数千儿童的如此重大事件,我们也找不到相关史载印证。   但《史记》是一部中国历史上最严谨的史志,司马迁是不可能糊弄我们的。因此,笔者认为这数千童男女是从东洋漂浮而来的“东洋倭人”,他们的身材与我国的儿童差不多,司马迁用“童男女”表示这一群体也不算错,是我们理解错了。据日本史学界考证,在中国战国时代,日本也在进行着大规模战争,并且产生了一位“神武天皇”,他率领军队在日本所向披靡。战争使日本产生大规模的跨洋人口迁移,这些人来到中国后,被徐福收留去找“三神山”,这是可能的。他们虽倭小,却有着高超的航海技术,并且已有横渡东海的经验,徐福凭他们的引导,才敢去远距离跨洋航海。这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人类登月活动的“壮举”,秦始皇是拨给他相当钱财的。   续述《史记》:“三十五年…於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 这时徐福开始求仙已有8年,秦始皇派人在徐福入海处设置了中国的东大门。从字的结构和方言读音看,“朐界”拟作“鬼门关”之解,是表达对徐福等人的不满,其地点应在诸城附近(古代此地滨海)。也是这一年,因卢生、徐福等找仙药始终没有结果,秦始皇发怒来了一个“焚书抗儒”,却是找不到徐福、卢生等方士。那么,他们在那里呢?   还述《史记》:“三十七年…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二年后,曾消失了的徐福又派人捎来这段话,而且是秦始皇上会稽(今绍兴)后在琅邪汇报的。这说明徐福的人应在会稽一带有活动,否则他不会知道秦始皇的行踪。而且徐福的“费以巨万计”不是一次领毕的,在前述的8年时间里,应是一直从秦始皇处领取钱财的。这就是说,这段时间里,秦始皇虽找不到徐福,徐福却是可找到秦始皇的。这又是那里呢?   从琅邪奋力摇橹横渡去日本,事实上会到达舟山群岛。因为东海的常年洋流是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千岛寒流,船将被西南方向带,到舟山群岛后,他们以为到了离大陆很远的“东海中”。今天我们看地图,舟山是在宁波边上,但若从宁波航行到普陀山等舟山东端的小岛,是要沿着曲折的海岸线航行,在感觉上离大陆很远,在没有测绘仪器下是会产生距离延长的误判。如法国人桑顿Echelle于1761年绘制的舟山地图中,普陀区南部诸岛面积被加大,就是这个道理。又如麦哲伦所绘的世界地图中,马六甲海峡被延长了;而且当时大陆到海上往往是从会稽走的,那感觉更远了。   如此说来,这八年多来,徐福或徐福集团应是在国家势力无法到达的会稽附近的“东海上”的舟山群岛上。舟山是在唐时才开始设县治,此前国家势力无法到达,徐福凭秦始皇拨给的财力控制着二条海路。第一条是从慈溪或嘉兴到岱山沿东街山列岛直致东极。“岱山”取自山东泰山岱岳的名,还有“向蓬山”“徐公岛”“蓬莱乡”“朐山村”“东福山”等各岛屿的取名,带有明显的山东地名及徐福活动倾向;岱山还被誉为蓬莱仙岛。第二条是从宁波经舟山本岛到普陀山直到洛迦山去日本方向找仙山。元盛熙明撰《补陀洛迦山(普陀山)传题辞》有述:“世传:蓬莱方丈,在弱水中,非飞仙莫能到,昔秦皇汉武穷年远讨,劳神苦体,卒如捕风追影,终不得其涯涘。今小白华山(普陀山),距四明不远,为圣贤托迹之地”; 除盛熙明外,元时丁鹤年的“若使祖龙(秦始皇)知胜概,岂应驱石访蓬莱”、明时张信的“愿共游仙侣,趣趾上蓬瀛”等,许多古代诗人认普陀山为“三神山”或是通往“三神山”之必经通道。宋元四明六志也多次提及舟山有徐神福遗迹。   从山东方向过来的安期生、梅福、葛洪等方士等在舟山留有丰富的遗迹,以及后来的“五斗米”道徒孙恩能在舟山举行起义。这些“山东道士”为何修道修到舟山来?应该说是“徐福求仙”的一种延续。   从舟山的洛迦山候潮出发,千岛寒流减弱,而北纬300所形成的西风漂流最强。因此,这条道是古代东渡日本的必经这路。但东渡日本还不是很畅通,搞不好仍会漂到南方,如唐时的鉴真第五次东渡时被漂到海南岛,跟鉴真第六次东渡一起走的阿倍品仲马漂到了越南。《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澶洲。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绝远,率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夷州指台湾,澶洲指日本,卫温想到徐福所到达的日本去,却到了台湾,带了数千台湾人回来。   徐福最终是否去了日本,我们无法最终考证。但徐福及其“东洋倭人”团队八年来一直始图打通舟山通往日本的通道,这还是可以肯定的。 作者: 李国华 来源: CseaC.com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064 次阅读|8 个评论
渔船识航拳令歌
海天渔歌 2013-3-25 11:10
渔船识航拳令歌 刘地坤   峰尾渔民过去主航北线(江浙一带),沿海谋生,通过代代艰辛的实践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摸清了航道沿途海域的地理和位置,为便于熟记导航,将岛礁位置编成口诀,并巧妙地运用于饮酒猜拳上,成为一则颇有价值、别具一格的拳令歌,概括为:“一鼓、二钱、三山、四屿、五虎、六耳、七星、八亩、九山、十浦。”   一鼓:指浙江省中部海域台州列岛的大陈、上大陈和下大陈等岛屿附近的礁石,是最常发生海难的暗礁海区。   二钱:指浙江省杭州湾外海域的舟山群岛中最大岛屿——舟山岛普陀山(沈家门)外的朱家尖以东海域中的礁石,其中以钱屿居最。   三山:指浙江省岱山县鼠浪湖外侧的众多岛屿和礁石,主要有三个排列成三角形的岛屿,形成“三山”鼎立之状,此处亦是现在海轮必经航线。   四屿:指福州港外五虎门东北海域的四个岛屿和附近的礁石,称之“四屿”。具体范围在北支、筱埕与北竿塘岛、马祖岛之间。   五虎:指福州港外五虎门以外的岛屿和礁石,即马祖岛以西的海域,其中五个岛屿形状像只老虎,谓之“五虎”。   六耳: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石塘乡南面海域,众多的岛屿和礁石构成耳朵形状,散布于海中。   七星:指闽江口外白犬和南塘之间海域的暗礁,此处水流湍急,没有航标;另一说法指闽浙交界海域中的七星岛。   八亩:指浙江省东南部金乡盐田阜外侧的众多岛屿,主要指北龙山岛、北麂山列岛和南麂山列岛及附近的礁石,其中有一暗礁面积逾八亩,故名曰“八亩”。   九山:指浙江省象山县东面至韭山列岛海域四周岛屿,此处礁石密布,以其中九个岛屿上的山岭著称,称之“九山”。由于这里浪高流急,人们难以判断海流的流向,常发生渔船触礁事故,流传有“七沉,八浮,三加弧”的说法,提醒航船注意安全。   十浦:指散布在浙江省象山县石浦港海域的礁石,“十浦”自“石浦”谐音而来。
个人分类: 海天渔歌|1371 次阅读|2 个评论
背后的海岛文化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舟山群岛
热度 1 海天渔歌 2011-10-18 16:11
  焦俊 画   “云海簇拥,渔舟远帆浩瀚;浪山轻托,海天佛国飘渺”。打开舟山群岛地图,1300多个岛屿地名纷繁复杂。挟裹着江河的泥沙,夹带着海风的咸腥,几乎每一个地名背后都透射着渔民的淳朴与智慧。 舟山一位有心的网友“金塘小李”,把不少岛屿地名分门别类归纳整理,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十二生肖全跑到舟山当岛主去了!——老鼠山、牛头山、兔耳岛、龙骨礁……以十二生肖命名的岛屿还真不少。   舟山真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岛屿、礁石地名?它们的来历有何渊源?十二生肖背后又隐藏了什么样的地域文化?   现象   十二生肖“一网打尽”   舟山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建富,正忙着撰写一部《中国海岛志》,看到网友的这份《生肖岛名表》很是欣喜。“网友一整理发现岛名确实很有趣。”王建富还不厌其烦地为这份岛名表纠错“订正”。“虎啸蛇岛中的虎啸蛇是一种蛇,不是虎。”   在这份《生肖岛名表》中,带有“龙”的岛礁名最多,有24个。王建富说,与“龙”相关的有龙洞山、鱼龙山等百多处地名。这些地名往往与龙王传说有关,“如白龙潭、龙女峰、龙王跳就分别与舟山著名的岑港老龙、桃花女龙和灌门老龙相联系。”   在舟山最早的地方志——《宝庆昌国县志》就有了龙王和龙宫的记载。“海是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王建富说,对龙的崇拜,在新石器时期的舟山先民身上就已形成,是舟山民间的最早信仰。“代表了岛民对大海、对自然的敬畏。”   老鼠偷吃粮食,啃毁衣物家具,传播疾病,是多数市民最痛恨的小动物之一。在舟山群岛上,大鼠山、鼠浪湖岛、老鼠暗礁等以“鼠”命名的地名数不胜数。王建富说,渔民们认为,老鼠具有预测吉凶、预测灾害的能力,是“守护神”之一,以鼠命名有保佑吉祥之意。   纵深   生肖为何唱主角?   完善岛屿名称是舟山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海岛开发建设先行的一步。此前,在舟山1300多个岛屿中有名称的岛屿仅900多个。去年2月21日,浙江省政府公布了无名岛屿的名称。   据统计,舟山岛屿地名的命名方法主要有:形象、关联、景观、位置、颜色、传说、物产、大小和数量等。   在这900多个有名称岛屿中,近半的岛屿通过形象方式命名,即以岛屿的总体形状命名。而新近公布的无名岛屿主要通过关联法命名,即靠近哪个大岛就从该岛名进行派生。   在形象命名过程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岛屿未必真的与十二生肖相像,为何还能唱主角呢?   王建富说,十二生肖好叫好记,便于称呼。同时,十二生肖中的各种动物是与岛民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动物,也是岛民头脑中最容易引起联想的动物。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在岛民心中,十二生肖动物大都有吉祥或警示的寓意。   思考   背后彰显俗文化   “海岛名是舟山最典型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反映,记录了海洋文化的原生性、民俗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特征。”岛名背后隐藏着地域文化,文人墨客聚集则地名多雅,王建富说,舟山岛名是真正来自底层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地名彰显的则是人民群众的俗文化。   由于海上风大浪高,在木帆船时代,在海上航行是极其危险的行为,文人骚客很少涉足。明清两次海禁,更是打断了舟山文人文化(雅文化、儒家文化)的发展进程。文人的缺失使得当地聚集起一种与中原以及江南不同的俗文化。   在明洪武十九年(1369年)的海禁中,舟山3万多人民被迫迁徙回大陆。“中国人是很不愿意背井离乡的,海禁后,重迁回来的人群大多是生活极其贫穷,在家乡难以为继者,迫不得已才逃到海岛从事高风险的渔猎生活。”王建富说,由这些人群取的地名,自然也代表了原生的俗文化。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835 次阅读|2 个评论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4-19 1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