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徐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徐福东渡”考辨
海天渔歌 2012-9-23 22:31
文史考辨 “徐福东渡”考辨 汪高鑫 “徐福东渡”,是一个反映古代中日交往的古老传说,其中夹杂着历史真实与合乎逻辑的推理。这里,笔者以中日有关文献为依据,对此作些考辨。 古代历史文献中关于徐福东渡的记载 关于徐福东渡的最初记载,便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的《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徐福上书,请求入海求仙之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徐福是秦始皇时期齐地人,他曾经得到秦始皇的允许,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到海中三神山去求仙人。类似的记载还有多处。《史记》被历代史家奉为信史,司马迁三番五次地提到徐福入海之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此事的真实性。 关于徐福东渡,从古代历史文献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说法。 徐福滞留亶洲说。三国时期的吴国,因为濒海的缘故,与此前以内陆地区为中心的政权相比,更加重视开拓海上交通。根据史书记载,吴国的船队已经远抵夷洲、亶洲(一作澶洲)一带。《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在黄龙二年(230)的记事中,不但记载了吴国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的情况,还延续了徐福入海的故事传说——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至亶洲不还。《三国志》关于徐福入海传说的记载,第一次提到了徐福滞留不归的地方是亶洲。亶洲在何处?根据《三国志》的这一记载,当与夷洲属同一方向,都在中国东南外海中,并且相距也不会太远。夷洲,即是台湾,而亶洲,有人认为就是今天的日本,与倭国是一地两名。 值得注意的是,《后汉书》在其《倭传》中还增补了一些情况——徐福滞留亶洲后,“世世相承,有数万家”;亶洲与会稽、东冶有往来,亶洲徐福的后代时常到浙江会稽来,会稽、东冶的人也时常有入海遭风流移到亶洲去的。 徐福滞留日本说。《释氏六帖》为中国五代后周时济州开元寺缁徒义楚所撰,故又名《义楚六帖》。该书在卷21“国城州市部”中有一段话,明确指出徐福入海,滞留的地点就是日本国,也叫倭国,并说倭国“人物一如长安”,东北有一座山,名叫富士山,徐福称它为蓬莱山。后代至今还自称是秦人。这是迄今为止明确指出徐福入海滞留地在日本的最早的中国文献。 不过,《释氏六帖》关于徐福滞留日本的说法,其中虽有义楚本人对历代关于徐福传说的理解,主要还是来自他的好友、日本醍醐时代僧人宽辅的说法。 徐福赍书东渡日本说。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徐福传说的不断流传,到了宋代,关于徐福入海到日本的说法已经很普遍,开始成为文人们诗词文章的内容。与此同时,关于徐福入海的传说,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情节,徐福赍书东渡日本说便是一个具体事例。此事记载于宋代文豪欧阳修的《日本刀歌》之中:“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肥沃风俗好。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玩器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欧阳修在《日本刀歌》中,不但再次明确肯定了徐福东渡的滞留地是日本,而且还第一次将徐福东渡的传说与秦始皇焚书事件联系起来,认为正是徐福在秦始皇焚书之前赍书东渡,才使日本保存了中国失佚的《尚书》百篇。 欧阳修的“赍书说”,也许是当时已经流行的一种传说,也许是欧阳修的一种主观想象,现在我们对此都不得而知。不过这个说法,后来在日本却产生了很大影响。如1339年日本南朝重臣北畠亲房所著的《神皇正统记》,就将《日本刀歌》所记徐福赍书东渡日本说当作信史加以记载,并且认为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孔子全经惟存日本矣”。近年来,有位名叫铃木贞一的学者,通过潜心研究《宫下文书》(据说是中国先秦典籍),甚至统计出徐福当年携带到日本的书籍共有儒家经书1850卷、其他典籍1800卷,认为这大致囊括了当时中国所有的重要典籍。 总之,从中国古文献的记载来看,徐福东渡大致经历了从《史记》的“入海说”,到《三国志》与《后汉书》的“滞留亶洲说”,再到义楚《释氏六帖》的“滞留日本说”,最后衍生出宋欧阳修的“赍书说”。于是,一个系统的徐福的传说就这样形成了。 在日本,关于徐福的传说,不但有文献记载,还有文物遗迹,内容也更为具体。 日本文献对徐福传说的记载比较晚。八世纪成书的日本史书《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了早期秦民东渡日本和移民的一些情况,却没有记载徐福的传说。也许是八世纪以前的中国文献还没有明确提出徐福“渡日说”,虽然《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指出亶洲和倭国的方位都在“会稽、东冶之东”,但毕竟没有明确说亶洲就是倭国。一般认为,日本最早记载徐福传说的文献,就是上文提到的著于1339年的北畠亲房的《神皇正统记》。从这以后,关于徐福渡日的传说便在日本流传起来,收录徐福传说的书籍也逐渐多了起来。 在日本的徐福传说中,人们给予徐福高度评价。在他们看来,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来到日本,还有随行的百工,并且带来了五谷种子和先进的生产农具、生产技术以及医术药物,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因此,日本人民尊称徐福为“司农耕神”、“司药神”。 与中国关于徐福的传说有一个重要不同,那就是日本人确信徐福是从日本的纪州熊野的新宫(今和歌山县新宫市)登陆的。至今新宫市还有徐福墓和徐福祠(现称徐福神社),那么徐福墓和徐福祠究竟是什么时候建的呢?有学者认为最晚当在十四世纪70年代以前,因为在1368年日本僧人绝海中津来到明朝,后来他觐见明太祖朱元璋时,曾赋诗说:“熊野峰前徐福祠”,说明此时以前日本熊野已有徐福祠了,有祠自然也该有墓。 解读徐福传说离不开秦民东渡的大背景 徐福东渡是一个历经两千年之久的历史传说,至今仍然有其生命力。一个具有如此漫长历史和生命力的传说,可信度自然较高,是不能被简单否定的。 第一,徐福入海,为有信史美誉的《史记》最早记载,后来的《三国志》和《后汉书》也同样将此事当作信史加以记录,只是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徐福的滞留地就是会稽、东冶海外的亶洲。以上三书与《汉书》合称为中国古代正史的“前四史”,代表了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最高成就,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对徐福入海之事本身产生怀疑。 第二,关于徐福入海最终到达与滞留的地方究竟是否为日本,《史记》的记载只是说“在渤海中”,似乎离陆地不远,却又“莫能至”,确实没有透露与日本相关的信息。但是,结合《三国志》的《吴书·孙权传》、《魏书·倭人传》和《后汉书·东夷列传》来看,它们所提到的徐福滞留亶洲说,以及亶洲的方位与倭国的方位都是在中国会稽、东冶以东海外。从逻辑上推论,亶洲当属倭国或倭国的一部分。 第三,徐福东渡日本,以当时的条件是否具有可能性?我认为,徐福东渡是一次想法成熟、准备精心的行动,他对于寻求到蓬莱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渡海的成功系数又有多少等等问题一定是有考虑的。如果此事危险太大,成功渺茫,他只是为了躲避秦朝苛政,尽可以想想别的办法,不必要冒着可能是九死一生的危险。首先,徐福为秦琅琊郡人氏,相传为今江苏赣榆县金乡徐福村人,靠近沿海地区,熟悉海事。其次,徐福入海是得到秦始皇许可和支持的,他的一切行事,尽可以假天子之令,这为他入海之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再次,春秋战国时期先民们的渡海行为,多少也会为秦民东渡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那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东海与黄海,由于大陆漂移的缘故,并没有今天这样的宽阔。尽管当时的造船技术还很落后,但渡过并不十分宽阔的东海或黄海,还是有相当可能性的。 第四,我们还应该将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放置在秦民东渡这样一个大背景中去考察,这有助于我们增加对这个传说蕴含的真实性的认识。日本学者神田秀夫的《日本的中国文化》一书,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古代难民东渡问题。据他考察,早在中国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随着越王勾践灭吴和楚威王灭越事件的发生,就有大量难民乘船东渡。虽然当时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都很落后,但在这些难民中,就已经有一部分人到达了日本的九州。由于秦朝的苛政和秦末战乱,从而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即所谓“秦民走海东”、“秦民东渡”。史载,秦末大起义时,从秦、燕、齐地避难朝鲜的秦民竟多达数万人。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时秦民入海到日本避难的,也一定为数不少。日本典籍如《古事记》、《日本书纪》、《新撰姓氏录》和《古语拾遗》等,都对当时的秦民东渡以及一些移民情况作了记载。从这个角度来讲,徐福东渡日本,只是这股难民东渡潮中的一个典型事例罢了。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2551 次阅读|11 个评论
圆峰庙、小圆峰和徐福文化
海天渔歌 2012-8-21 14:44
圆峰庙、小圆峰和徐福文化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8月21日 08:53 圆峰庙庙会社戏 吴伟峰 摄 以“重温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借鉴丹城首届民间戏曲会串成功举办经验”①为主题,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热情支持,历时7天的象山主山之庙——圆峰庙“六月六”庙会已圆满谢幕。在这次系列欢庆活动项目中的象山小百花越剧团精彩演出之时,小圆峰独家就资助戏金二夜场,令人刮目相看。小圆峰缘何对这次欢庆活动如此支持,她和圆峰庙有何渊源,内中有段非凡的经历。 小圆峰,建在圆峰平岭东侧,是圆峰庙界的一个子庙,这样的子庙全县各乡镇有46处之多(不包括行宫)。平岭是丹城北门外箭绷岭通往圆峰中部一段较平缓的山岭古道,是昔日丹城通往新罗岙及至东乡各村的捷径。据《象山县志》记载,唐代早期,平岭上就建有昭应庙(即圆峰庙的旧称),是象山始建年代最早六座古寺庙中的一座,比城隍庙②要早。那时,记载徐福隐象、避秦、航日有力证据的唐碑——《蓬莱观碑》,尚未问世③。数百年后,昭应庙圮毁。北宋时迁建到县城北门外,因从圆峰平岭迁来故改名圆峰庙,现由北门村民集资重光。平岭上昭应庙的旧址,后人又恢复原状,周边有白鹿饮泉,环境优美,被称呼为小圆峰,也奉祀圆峰山神(即圆峰大帝灵泽侯神)。所以小圆峰和圆峰庙的关系相当密切,和圆峰庙一样,香火延续,历代不衰。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小圆峰还和徐福文化有涉。 徐福来象,走何条线路,有多种说法。徐福是从新罗岙翻过箭绷岭到达彭姆村(丹城古称),是其中的一个说法。 新罗岙今属大徐镇。先秦之时,与象山东乡的环珠山、船倒山、雅林溪等地的山脚低地都是海域,这一带被泛称为瀛洲。民间传说,当徐福船队的先遣人员从东海乱礁洋航行驶进瀛洲海域时,其中一艘楼船与海礁相撞而“倒船”,(日后,在楼船倒没之处,海退变陆涂,出露的小山,被当地百姓称作“船倒山”。)“倒”船后,徐福改变向西的航线,折北沿雅林溪峡谷迂回航行到新罗岙停泊。新罗岙是蓬莱山东麓的山村,徐福先遣人员就沿箭绷岭来到蓬莱山南麓的彭姆村。当他们走在圆峰平岭上眺望时,见彭姆村南边,也是一片汪洋,和东海大目洋相连。一座形如伏象的大山,屹立海边。圆峰是伏象山的头首,象鼻弯弯延伸到山下,极富仙灵之气,老百姓都叫这座伏象山为蓬莱山,徐福闻听大喜,他多年所要寻找的东海“仙山”就在眼前!于是,徐福把三千童男童女大队人马,从慈溪达蓬山调移到蓬莱山来。这次,直接从东海大目洋航行进里港(今称李家巷),在拢船泾(今称龙泉井)停靠。徐福一行在彭姆村落脚安置后,立即着手在圆峰西南侧建蓬莱观(隋迁址改称栖霞观),观旁开透瓶泉(今丹井),在炼丹山下造炼丹亭,在石屋山筑药灶(即金银台),又在观、亭、泉周边植柏树(即秦时树),在蓬莱溪幽壑蓑衣岩上刻古篆记形胜……等等。 徐福在象山的这一系列活动前后持续了二年光景。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南巡会稽至鄮(鄞州的古称)。徐福风闻,以为是专为查询“炼丹”而来,大吃一惊。“仙”丹未成,有杀身之祸,为避秦,就立即带领一行人员乘船逃离彭姆村。航行中,随风向、洋流漂泊到了东瀛(今日本),徐福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到海外的第一人。 这段往事及民间传说,后代文献资料有记载或被历代文人墨客所认同。关于徐福东渡的历史,最早可见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关我县情况记载的最早文献资料《宝庆四明志》,收录了《蓬莱观碑》全文,这《蓬莱观碑》是国内有关徐福隐象航日史实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宋嘉佑进士,象山县令林旦有“采药瀛洲去,匾舟竞不还。黄金成海外,故井独人间。”的诗句(见林旦《蓬莱泉》诗)。清乾隆进士象山著名经史学家姜炳璋有“徐市入儃州,乃在山中住。不见金银台,犹见秦时树。”和“秦使求仙药,酌水烹春芽。童女三千人,颜色娇如花。”的诗句(见姜炳璋《蓬莱九咏》)。这些都是对徐福文化的感怀之作。象山著名学者诗人倪象占亲自参与了在蓬莱观遗址废墟挖掘埋在地下近千年的《蓬莱观碑》的工作,又倡议在县学东建造“宝贝亭”以保护挖掘出来的唐碑,并有“……,余自旧址移置于学,筑亭复之。”的记述(见新版《蓬山清话》64页宝贝亭篇)。他认真鉴定《蓬莱观碑》,得出该碑“首尾字数为八百三十八字,剥蚀者一百七十五字”的结论。倪象占是象山历代鉴定《蓬莱观碑》的专家学者中见过《蓬莱观碑》实物的象山丹城本乡人士,所以,他鉴定的结论,是比较可信的。倪象占在其《象山杂咏》组诗中,有描述徐福是从新罗岙登陆的诗句:“见泊新罗山下舟,昔年徐福去何求。遗真只在蓬莱观,能信楼船到祖州。”倪象占的观点在诗中得到表述。又有“孰是逃秦客,船交竟不还。芝田畲海外,丹井落人间。”是对徐福避秦航日后象山独留丹井遗物的感叹之句(见倪象占《次韵和林旦西谷十咏》的“蓬莱泉”诗) 象山清代又一位诗人钱沃臣,在其《蓬岛樵歌》诗集中,也有对徐福文化的怀古诗作,摘录二首:“徐福来游梅福航,黄蛮古洞忆三皇。亭名‘宝贝’唐碑在,何处追寻白水郎。”“蓑岩异篆共谁论,仙掌空留石上痕。欲把仓黄问遗像,山中真逸也无言。”从另一角度钱沃臣肯定了徐福在象山活动的可信度。 徐福一行到象山隐迹炼丹,其活动范围较广,彭姆村、石屋、彭娘岙、彭姆岭、蓬山头、圆峰平岭等地都是徐福一行涉足之处,每个地方均有徐福文化遗迹留存。后人在圆峰西侧建蓬莱观,立《蓬莱观碑》,在彭姆岭、蓬山头、石屋塑徐福像,在小圆峰(原圆峰庙址)建徐福纪念亭等等,以这些举措表达人们对徐福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做好传统庙会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让圆峰庙“六月六”庙会一年一年传下去,越办越好。让徐福文化发扬光大。(倪水汶) 注①: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发表于1992年春,丹城首届民间戏曲会串在同年夏举办,被中共象山县委列为该年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十件新事”之一。 注②:象山城隍庙始建于唐神龙二年(706)。 注③:《蓬莱观碑》立于唐大中二年( 848)。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684 次阅读|1 个评论
蓑衣岩古篆与徐福隐象的关连
海天渔歌 2012-5-29 11:46
蓑衣岩古篆与徐福隐象的关连 倪水汶 象山县境内有多处摩崖石刻,是见证历史的实物依据。明代石浦二湾、江心寺岩壁题刻、清乾隆间丹城石屋摩崖题景石刻都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尚有唐罗隐“东谷”题刻、秦蓑衣岩古篆石刻,因年代久远实物湮没而渐被人们所淡忘。在对徐福隐象航日史实进行科学考证的时候,蓑衣岩秦代古篆是否存在,与徐福隐象有否关连,作为旁证因素,对其研究,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考证 民国《象山县志•金石考•古篆》有如下文字记载: “宋宝庆《四明志》:蓬莱山西麓蓑衣岩上有古篆数行,不可识。《浙江通志》引《名胜志》:炼丹山西麓蓑衣岩壁,篆书数行,了不可识。今邑人王醒华云:登山遍访不获,如岣嵝碑矣。” 王醒华,清末附生,丹城人,是民国《象山县志》的采访、校刊工作人员。笔者认为,作为生员文人的王醒华,在当时的条件下,未必访遍炼丹山的一角一落,亦许尚有疏漏未涉之处;最则,清末民初,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蓑衣岩或有被毁灭的可能,导致古篆“遍访不获”。不管是何种情况,都不能说志书所记是失实无凭的。 蓬莱山是县治(丹城)城北凤跃山的古称,因“屹如象形”改名“象山”。炼丹山是蓬莱山西麓胜境,誉为仙壤。因有徐福炼丹典故,才被后人命名为“炼丹山”的。蓑衣岩则是一处岩崖巉石,位于炼丹山西腹的蓬莱溪上源石屋山东南侧下的幽壑之中,其形状既像“蓑衣挂谷”又如“奔牛突崖”。 丹城北门清乾隆十九年进士姜炳璋是蓑衣岩古篆的见证人,他写的《蓬莱山九咏•蓑衣岩》古诗,对蓑衣岩和古篆有形象了然的描述: “群岩似奔犊,巉石挂衣蓑。 中有数行书,不类隶与蝌。 讵缘石鼓文,零落在山阿? 昭谏留题处,到今谁补戈? 何年披蓑翁,画石斫生鼍(音同‘舵’)。 横空势欲攫,截铁散枝柯。 神物不敢觑,况敢云临摹?” 诗中开头二句是写蓑衣岩的形状环境,简约明了。其后观察岩上古篆:既不类隶书,又不似蝌蚪文,也不是石鼓文,是看不懂的文字,令其吃惊叹绝。接着探究是何年何人“画石斫鼍”?最后表达惶惑和崇敬之感,对古篆既视之如“神物”,又不盲目“临摹”。 笔者认为,只有亲历其境者才能写出如此鲜明确切详尽由衷的诗句来。姜炳璋生平最重实事求是,对旧志文献所载的史料或古迹,他都要作周密认真的调查考证和评说。姜炳璋与主纂民国《象山县志》的陈汉章,是象山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合称“象山二章”,他们既是徐福隐象航日说的积极宣传论证家,又是对《灵验记》“陶宏景遗真蓬莱观”提出质疑批驳的反伪求实雄辩者。所以说姜炳璋所作的《蓑衣岩》古诗是值得采信的。 另一位见证人是乾嘉时期的象山名士倪象占。他才识渊博,曾分纂《大清一统志》,被二次选列迎銮(迎侍乾隆南巡),著述《蓬山清话》有弥补乾隆《象山县志》疏漏的功用。倪象占也是肯定徐福隐象航日观点的吹鼓手,有“见泊新罗山下舟,昔年徐福去何求。遗真只在蓬莱观,能信楼船到祖州”的诗作。他在对蓑衣岩古篆进行考察后,也是迷惑不解,发出“若解蓑衣岩上篆,真名应在应真乡”的感叹之语。 其实,对蓑衣岩古篆持肯定观点的文人墨客尚有很多,不一一介绍。 二、民间调查 笔者作社会调查时,从丹城方井头、西门、北门诸村知情老年村民处获悉,志书文献记载的蓑衣岩与民间称呼的水牯岩所在方位基本一致。姜炳璋诗中描述的蓑衣岩形状环境与村民所见水牯岩外形周边地貌也基本相符。水牯岩位于石屋山东南侧山谷的悬崖下,是一座横倚丹山坑(即蓬莱溪的上源)溪流之上的悬空立岩,底座横、阔各约有三米,高可四米,峻峭凌空。在一定方位观望,犹如一只雄壮的水牛在奔跑,故被称呼为“水牯岩”。听方井头老协会方志荣老人描绘说,水牯岩顶部即牛头,看得出有牛角、牛耳的模样,他曾爬上岩顶去探奇。由此推断水牯岩即是蓑衣岩。 据方井头村现任村委会主任吴忠兴(系浙江省业余文保员)提供,该村曹明斌曾经爬上水牯岩之顶,并且看到过岩上的字迹。据此线索,笔者与曹明斌联系询问,老人尚能回忆往事说:“我少年时候常要到水牯岩一带放牛砍柴,也要去爬爬水牯岩。一般人是很难爬上岩顶的,我爬岩时,难从正面爬登,改从岩背后爬,顺着岩间空隙‘阶格’,趴跗攀援着才登到岩顶,岩顶倒也平滑,可以看到岩面上刻着一些难以辩认的古写文字,我只读过几年小学书,当然看不出有啥意思。我想,和我一样爬上水牯岩看到刻字的人,肯定还是有的,只是现在想不起还有何人……”由此,更能证明水牯岩即是蓑衣岩。 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筑彭姆岭盘山公路,路基越经丹山坑谷,石屋山下,水牯岩就暴露在公路北侧的高坎上了。有人在建筑坟墓时,贪图取石料方便,就将这座公路边悬空立着的水牯岩采打了,并且没有留下岩基的痕迹。难怪八十年代,丹城镇城建办公室组织人员去石屋山一带寻觅蓑衣岩的所在时,结果是不见踪影空手而返。笔者近日邀约了吴忠兴,登上石屋山下的丹山坑,寻找到昔日水牯岩的原址,景况已非昔日。站在岩址俯视东南山下,蓬莱观和丹井的方位历历在目。吴忠兴不无感叹地说,打石人要是知道水牯岩的来历,也不会把它打掉了。 三、探究谜团 古人书面和今人直面提供的证据,可以确定蓑衣岩古篆是象山古文化遗存物,可惜已被毁灭!为何古篆“了不可识”?又令有真学问的姜炳璋、倪象占辈望“篆”面壁呢?这个疑问,从未有人去探究过。 笔者在1998年与闲侃君合作撰写《姜毛二公》(可见民间传说资料),曾经尝试探讨解答这个问题。现在通过对徐福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推敲起来觉得有了眉目,与徐福隐象史实关连,即能揭解这个千古谜团。 已有大量文献资料证实,象山丹城炼丹山下的蓬莱观(即“棲霞观”)、丹井(即“透瓶泉”)、丹灶(即“金银台”)、古柏(即“秦时树”)是徐福隐象时的文化遗存物,通过上述考证,蓑衣岩古篆也应列入其中。因为徐福隐象时期,秦始皇命李斯制小篆以统一六国文字的举措尚未被全国接受,六国文字仍然在局部地区或民间流行。而在“焚书坑儒”后,作为文字依据书面存在的六国文字一概付之燹炬,不复面世。所以,徐福(或徐福一行)在蓑衣岩上留下犹似岣嵝碑字迹的古篆石刻才致后人所不识了。 由于历史变迁,世事动荡,很多旧迹相继一一消失。徐福隐象遗留的旧迹中,蓬莱观在宋代就被改称为棲霞观,在明代迁移了观址,至今已废。丹灶址后人曾建炼丹亭,惜在1958年秋遭火焚。被姜炳璋称为“秦时树”的古柏,也被砍伐了。蓑衣岩及古篆石刻因采石而无踪影。现在唯剩有丹井一方,被列为秦代文化遗存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谓宝中之宝! 笔者认为,在建设象山文化大县之时 ,挖掘徐福隐象文化,宣扬徐福东渡事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应该在考究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规划。由政府牵头,社会协力,恢复徐福当年隐象遗迹,如重建蓬莱观,整顿规范石屋山、圆峰山庄等景点,打造凤跃山风景游览区,为历史为子孙后代补还瑰宝。 2007年5月25日初稿成 (作者系宁波市业余文保员)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885 次阅读|2 个评论
徐福东渡传说
海天渔歌 2012-2-23 09:23
徐福东渡传说 徐福东渡传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象山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象山是徐福“入海求仙”的唯一隐居地,也是最后东渡日本的启航点,并留下了当代中国惟一的秦代徐福古迹——丹井。徐福东渡传说是长期以来流传在象山沿海一带民众中的重要传说群。 徐福东渡传说 传说秦代方士徐福,才识和胆略过人。为逃避秦朝苛政,他利用秦始皇梦寐以求长生不老的机会,上书自愿效劳,赢得秦始皇的信任,并依靠秦始皇提供的条件,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来到象山蓬莱山隐居“生聚”,后被秦始皇发觉,他沉着应变,稳住局面,率领船队星夜从蓬莱山脚——龙船津渡口入海,开始了东渡日本的大规模探险活动。 大量史实证明象山是徐福东渡的启航点 千百年来,我国有许多地方都有徐福东渡的传说,这一传说以故事、诗歌等民间文学形式口耳相传,世代流播。但是象山所载、所留的诸徐福遗迹是该传说的其他流传地所没有的;象山是徐福东渡过程中惟一的隐居地,也是他曾选定的最后落脚点;象山还是徐福整个航程中最后的启航点。这使象山“徐福东渡传说”在整个徐福东渡传说体系中具有了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惟一性。 徐福东渡传说在象山流传广泛。纵向看,象山从唐朝开始,唐《蓬莱观碑》、北宋刘攽《彭城集》西谷记残碑、宋《宝庆四明志》、元《延祐四明志》、《宁波府志》、清乾隆《象山县志·轶事》、民国《象山县志·寓贤传》等历史文献均有记载徐福从象山东渡的史料;民间故事《丹城》、《蓬莱泉的故事》、《龙船津》等也都有很强的纪实性。横向看,象山半岛各地根据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史料内容,产生了许多版本不同的故事和诗文。还影响到海盐、余杭、慈溪、镇海、鄞县、舟山、台州等沿海一线。 徐福的传说遍及东南沿海,而山名蓬莱的更多,但是被后人记载为是徐福留下的,且现在依然还可以被指认的、还有地方可寻觅的遗迹在其他流传地几乎没有。但象山所载、所留的药灶、亭观以及丹井——尤其是在唐代就被认为是徐福古迹的秦代丹井——今天还在,可能在中国找不到第二处,故而有这些遗迹为依托形成的象山“徐福东渡传说”便具有了不可复制的惟一性。 另外,我县各地还有地点与徐福东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位于蓬莱山背之东北角的新罗岙,旧传新罗国人泊船于此。明代倭寇也侵于此,并立寨据守。此处古代为一海港,清倪象占有诗曰:“见泊新罗山下舟,昔年徐福去何求。遗真只在蓬莱阁,能信楼船到祖州。”船倒山原为悬海小岛,二千多年前徐福船队从东海进入大目洋后,海上突然起了风暴,徐福下令船队避风进港湾,到了一座小山旁,前面船只被礁石触破、沉没,徐福立即命令落水水手弃船登岸。 徐福东渡的价值体现 徐福东渡传说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徐福东渡传说表现了徐福非同寻常的组织智慧和生活智慧,对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社会建设、文化交流、组织管理等各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该传说还反映了我们祖先寻求海外世界、探索海洋秘密的幻想和愿望,传递了一个抱负宏远、足智多谋、博学不穷、具有冒险精神的徐福形象,这些印刻在广大民众心里,对民族性格的形成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传说中的许多民间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3665 次阅读|5 个评论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5-3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