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宁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11.19-20 轻装穿越宁海登山步道(活动帖) 旅游休闲 x.z 2011-11-7 4 2046 x.z 2011-11-17 17:57
12.18-19 宁海国家登山步道 (东海云顶-冯家风景段)归来 attach_img 旅游休闲 x.z 2011-12-19 15 4672 x.z 2011-12-20 17:41
3.3中国欢乐健康宁海游活动归来 attachment 旅游休闲 x.z 2012-3-7 6 1940 找正 2012-3-8 16:43
3.25 宁海游玩归来费用公布 旅游休闲 x.z 2012-3-27 0 1439 x.z 2012-3-27 11:32
4月3日,于宁海车友一同玩桑州看油菜花。 attach_img 象山自行车运动协会 摄鱼 2012-4-10 13 3465 独舞 2012-4-12 14:13
杨澜在宁海谈徐霞客 读书频道 tange 2012-5-23 7 1866 他山之石 2012-5-24 15:23
10.14 宁海赏花归来费用细明 attach_img 旅游休闲 x.z 2012-10-16 2 1498 BAOMAMA 2012-10-16 16:01
11.3-4 宁海登山步道露营归费用公布 attach_img 旅游休闲 x.z 2012-11-6 1 2054 x.z 2012-11-6 13:09
参加同学会[返乡随笔12] attach_img 舞文弄墨-文艺 成根 2012-11-19 3 1474 成根 2012-11-19 11:13
游宁海石头村许家山 视频实录 attach_img 旅游休闲 小恬情 2012-11-25 11 2838 胡雨 2012-11-26 12:53
6.16 宁海龙宫溯溪归来 费用公布 attach_img 旅游休闲 x.z 2013-7-3 1 1469 x.z 2013-7-3 23:43
宁海登山步道小游 attach_img 乡网杂谈 天涯海客 2013-10-21 18 2978 天涯海客 2013-10-23 18:00
3.2 nts 西部登山步道精华段归来费用公布 attach_img 旅游休闲 x.z 2014-3-2 1 1524 x.z 2014-3-2 21:35
桑洲赏花行! attach_img 旅游休闲 丹丹 2014-4-3 8 2488 胡雨 2014-4-9 14:38
国庆系列活动一 10.3 千里走宁海 no7 杜鹃山-西林水库风景段 旅游休闲 x.z 2014-9-14 2 1730 x.z 2014-9-20 17:49
10.19 千里走宁海 no10站 活动费用公布 attach_img 旅游休闲 x.z 2014-10-19 1 1461 x.z 2014-10-20 06:56
5183户外 7.19(星期天)宁海水上乐园一日休闲游 attach_img 旅游休闲 x.z 2015-6-21 1 1633 x.z 2015-7-16 09:39
5183户外 3.6 烤树林 fb 归来 费用公布 attach_img 旅游休闲 x.z 2016-2-12 0 1613 x.z 2016-2-12 17:55

相关日志

《汉书》天门山考
海天渔歌 2013-10-22 08:58
《汉书》天门山考 竺桂良 《汉书·理志》:“会稽郡·鄞注:有镇亭、有鲒埼亭,东南有天门水入海,有越天门山。” 陶弘景《真诰》云:“天门山在鄞县南,宁海北,半亚于海。” 汉志所指镇亭、鲒埼亭、天门水、天门山,均在今奉化、宁海交界处,在象山港西北狮子口内。镇亭在宁海,为明台越三州交界,亦名大理,鲒埼亭属奉化,鲒埼亭有水流东南入海,入海处天门山,乃桐照、栖凤间山,其脉至狮子口乃一半岛。镇亭、鲒埼亭、天门山皆在一条线上,各相距几十里路。又奉化,宁海交界处属宁海界也有天门山,山北有溪流曰下陈溪,下陈港,东入海,山南有凫水东入海,有蜃楼门,凫溪之源有温泉水,郭沫若题名曰“天明山温泉”实为天门山,意为天台山,四明山之交。 镇亭、鲒埼亭、天门山水,在浙中不算奇山奇水,而其能上《汉书》者,因人文而闻名。秦末汉初今大里镇亭出了个夏黄公,即“商山四皓”之一,后隐居至天门山东之大茅岙,后人为纪念他,改名为黄贤村(亦梅妻鹤子林甫之故里),村旁之屏山改称商山,黄贤溪从商山脚下流过,商山桥便是当年黄公通往山外的门户,越天门山、鲒埼亭、镇亭至会稽,北上商洛。至晋有陶弘景、张少霞等在宁海天门山阆风台炼丹。 自宋欧阳忞《舆地广记》:“象山有东门山,即汉志所谓越天门山也。”天门山之说始歧。 陈汉章《象山县志·古迹考》:“越天门山即东门山。”后编《南田山杂志》云:“越天门山,师古未注,其时象山尚未立县,故盖缺也。自后晋宋隋唐史志并未之及。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延祐四明志》引王深宁(应麟)《四明七观》则俱以今南田北之东门岛当之。明嘉靖《宁波府志》:‘东门山在象山县南一百二十里海中,两峰对峙,高二百丈,周二十五里,明初建卫于此,有昌国旧城。先未析象山时,以山在南海中,接宁海之东境,故曰东门,即《汉书》所载天门山也。’而成化《四明郡志》云:‘天门山在奉化县南六十里。’其说始歧,然皆有天门山而无天门水,与汉志本注不合。考之实即今象山港,详拙著《象山港源流考》文繁不录。” 在秦汉时期,沿海少有开拓,《汉书》提到的沿海地名也很少,鄞之舟山都未记载。当时很少有航海,故连浙中天然航标大佛头山都未提及,又何况东门岛。至唐宋时,始有日本、南洋等国有频繁往来。县人姜炳璋有“佛头峰前娟娟月,曾照开元番客船”之句。 《嘉定赤城志》:天门山,今栅墟、铁场正其处。盖从嵊剡金庭发足,缭绕三百余里至此。谓天门者,言其高也。 崇祯《宁海县志》蜃楼门山,北六十里海洋。 《大清一统志》“天门山在奉化县南六十里,接象山县界。” 欲分辩考证《汉书》天门山,其实《汉书》、《真浩》写得很清楚: 一、“镇亭、鲒埼亭、天门山”在地理位置上皆处于宁海、奉化交界处。镇亭在天门山西(属宁海县)鲒埼在天门山东北角(属奉化县)。《汉书》之表述一气呵成,中无插隔。 二、“东南有天门水入海。”天门水皆东流入象山港。天门山北支有下陈溪、下陈港水东流入海。东南有凫溪水入海,源出天门山南麓(郭沫若题名“天明山温泉,实即天门山,亦即天台山,四明山交界之山”),请问东门有溪流入海否? 三、“半亚于海”,即半岛,东门是悬海小岛。又象山港西北桐照照、栖凤、黄贤村西北有山亦名天门,半亚于海,与宁海天门山相对峙,鲒埼岭东南之水入于海。 四、石浦所城无东门,因有东门岛之东门在,故所城东门以南门名称之。如果东门岛有天门山之称,为何不称天门,可见东门山从未用过天门之名。 五、天门者,即天台山之东门(亦称桐柏山),有东西两天门山,中有溪流入象山港。 《宝庆四明志·奉化县志》叙山:天门山“县南六十里鲒埼亭之东岸大海,海外列嶂排空,有两山对峙高入苍穹,南亚于海,俗号引头门,北连栖凤,栖真诸山而入于大洋。按地埋志云:会稽鄞县东南有天门水入于海,有越天门山。陶宏景《真诰》云“天门在鄞县之南,宁海之北,半亚于海,鄞县旧治奉化,故云然。”(据本县所载如此,而象山亦载天门山,奉化,象山皆古鄞地,望海中之山,皆可为天门也)。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256 次阅读|4 个评论
浅谈宁海方言俗语
海天渔歌 2012-9-23 16:36
浅谈宁海方言俗语 ●周莹钰 (一)古词汇的保留宁海的俗语通俗、生动又充满着地域性,除此之外,它还保存着一些古汉语词汇。“娘忖儿,路样长;儿忖娘,箸样长”中的“箸”,是筷子的意思,《礼记·曲礼》中就注“羹之有菜者用梜”为:“今人或谓箸为梜”。说明春秋时期箸有了筷子的含义,宁海则沿用到现在。还有“六月蛏,剩根筋;八月鳎,壮如鸭;八月廿三蝤蛑棕”中的“鳎”和“蝤蛑”,“鳎”是指“箬鳎”,人们称之为比目鱼,而宁海人的说法“鳎”则是它的真名。宁海的青蟹名气很大,三门青蟹节的青蟹大多数取之于宁海的越溪、一市等三门湾地区,宁海人叫青蟹就是“蝤蛑”,而这恰恰就是青蟹的真名,青蟹只是从螃蟹的外壳是青色的特点所起的别名。再如至今未进化的远古野生海洋动物“鲎”,所有人都不知其为何物,而宁海人将“雨后复斜阳”时天空中所出现的彩虹叫做“鲎”,非常正确,意指彩虹和“鲎”的一些相似点。 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和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许多古词汇已经消逝在时光中了,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还称呼青蟹为“蝤蛑”,称呼彩虹为“鲎”,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语言中已经没有“蝤蛑”和“鲎”的说法了,大多数也不知道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再比如“锄头刀锲铁耙锄,草刮田圈牛扼犁,水棍拗棚汤草桶,稻桶遮阳秧络耙,脚箩米具糠噬拐,麦篥团空竹畚斗,蜂筒捣臼砻磨碾,矸头踏对铁火楸。”中列举的这些农具,当社会进步,单纯的粗放型农业已经不再是社会的经济支柱时,这些农具都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年轻的一辈不仅没有机会见到这些东西,连名字都不会念了。所以拯救方言是刻不容缓的,各种文化的融合是增强了语言的丰富性,但是也使得一些不常用词汇渐渐被遗忘了。 (二)行政设置对宁海方言的影响宁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劳作,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县,属临海郡。唐神龙二年(706),析置象山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属台州路。民国元年(1912)直属浙江省,三年(1914)属会稽道(治今宁波市区),十六年(1927)直属浙江省。二十一年(1932)属浙江省第五特区(治今临海市)。民国二十二年,改属浙江省第四特区(治今宁波市区),二十三年属临海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划海游等17乡镇归新建的三门县。1949年宁海解放后,属台州专区,1954年属宁波专区。 1957年复属台州专区。 1958年10月撤宁海,并入象山县,县治设力洋,后移原宁海城关。 1961年10月恢复宁海县建制,属宁波专区。由于宁海坐落于台州和宁波的交界地带,自近代以来反复隶属于宁波和台州,语言上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箸”这个字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行政设置对宁海方言俗语的影响,台州人称筷子也是“箸”,而宁波人则是称为“筷子”。再比如“我”这个字的发音,宁海北部地区如西店等受宁波话的影响较大,宁波话称呼“你”为“侬”,宁海北部方言在称呼“我”和“你”的时候都说“我侬”“你侬”,而宁海中部和南部即称“我”和“你”。总体说来,由于宁海在历史上更多时间是属于台州的,所以受台州话的影响比较大,如“望”字,台州讲“茫”,宁海人同样讲看护山林也为“茫山”。 (三)修辞手法的使用再次,宁海方言虽然“俗”“土”,但是却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它们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不禁感叹起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来。比如“三年勿养猪,敲泥篰呀天嘶。”就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明土壤实在是太硬了,连敲泥软化泥土的篓子都叫苦连天,叫得声嘶力竭了。运用拟人手法的还有“茶山戴帽,海水晒燥;茶山脱帽,大雨来到。”把大雾比喻成大山的帽子,起雾是戴帽子,雾散是脱帽子,事实上当起雾时站在远处,雨雾缭绕的山顶还真像是戴上了一顶白蒙蒙的帽子。 除了拟人之外,夸张的手法在宁海俗语中也经常被用到。夸张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使用得当会有让读者忍俊不禁的效果。如“做生活冷缩缩,吃饭汗吃出。”就是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一个懒惰的人,这个人干活的时候就不愿意动,缩手缩脚的,而到了吃饭的时候呢,却连汗都吃出来了。“独个宝,当头六月着夹袄。”也是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描述了长辈是如何爱惜唯一的孩子,把他当作宝贝,六月大热天的怕宝贝着凉给他穿上夹袄,除夸张手法的使用外,这个例子中还包含了点反讽的意味。 除了常见的比喻、拟人、夸张等外,宁海俗语中还有许多其他修辞手法。比如“东门漓卤滴浆,西门大棒夹枪,北门珍珠宝贝,南门瓜瓠茄菜。”是使用了排比。而“大蛇欺小蛇,小蛇欺蛙蟆;蛙蟆欺蚱蜢,蚱蜢欺稻虾。”则是使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4-25 18: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