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登录
象山同乡网 返回首页

海天渔歌的个人空间 http://xiangshanren.com/bbs/?117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宁波方言论纲——宁波方言词语、语法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

热度 1已有 2092 次阅读2013-11-4 14:05 |个人分类:探索发现|系统分类:随笔| 宁波, 习俗, 文化, 方言

宁波方言论纲——宁波方言词语、语法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
 
 

【摘要】宁波方言属于一种古老的方言,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本文试图以宁波方言的词汇、语音、短语等特点作为研究对象,并详细介绍分析了宁波方言的语法特点,词法和句法,例举了一些宁波方言特殊的词法和句法。本文还着重强调了宁波方言的文化内涵,分别从宁波方言的文化气息、乡风习俗、 道德伦理观念、生活习俗、喻事理类等方面一一分析。

本文宁波方言以宁波老三区、奉化、鄞州等区域为主,归纳了宁波话的基本词汇、造词构词法、语法分析及宁波方言的文化内涵,以归纳出宁波方言的某些主要特点。

【关键词】宁波方言;词汇;语音;短语;语法;文化内涵

 

 

宁波话属于吴方言区临海小区宁波片的方言,它通用的地域十分狭窄,其核心地区不会超过5000平方公里,大概包括了宁波老市区、鄞州、奉化、镇海、北仑、舟山和慈溪、余姚的东部。但是,宁波人通过上海而到达全国各大城市谋生的人数,包括他们的后裔,分布在港澳直至东南亚,其总数将超过本土,他们的语言影响力也大大超过宁波当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外埠人的印象中,宁波话正是浙江话的代表之一。宁波方言属于吴方言太湖片明州小片,因此,宁波方言既有吴语的共性,又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一、宁波方言的词汇、语音、短语及其特点

(一)宁波方言词汇特点

宁波话词汇跟普通话甚至跟其他吴语都有较大差别。这几年用宁波话编辑的幽默短信、歌曲、甚至是电影配音都很流行,事实上,许多年前民间就有把普通话翻译成宁波话的游戏,如毛主席语录[1] “你们年青人好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地道的宁波话怎么讲?答案是:倷拉后生家赛过天亮头八九点钟咯日头。两者差异,主要在于词汇。

有人曾以宁波话有关人体的名称为例,盛赞宁波方言如何形象生动,如何入情入理。比如:宁波话管耳朵叫耳朵皮,嘴唇叫嘴唇皮,眼皮叫眼泡皮,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皮” ;手叫手骨,腿叫脚骨,脊柱叫背脊(音吉)骨,因为它们主要是“骨” ;鼻子叫鼻(音白)头管,因为是管状的,鼻涕叫鼻(音白)头,因为它是从鼻头管流出来的;睫毛叫眼眨(音霎)毛,因为跟眨眼有关,眉毛叫眼眉(音迷)毛,因为长在眼睛上面;胡子叫牙须(音苏),因为长胡子的地方里面就是牙齿;脑门叫脑磕头,膝盖叫脚磕头,两者都是旧时臣民磕头时所用的部位;腋窝叫肋胳肢下,因为它位于肋骨与胳膊相交处底下;手肘叫手挣支头,用它可以支撑头;手指叫指末头,脚趾叫脚末头,因为它们既是四肢之末,又可视作四肢之头;腿肚子叫脚娘肚,因其像孕妇的肚子,大腿叫大(音舵)脚胖,因其又大又胖;脚叫脚泥螺,因其形酷如泥螺;脚心叫脚底心,因为脚心总朝底,手心叫手天心,因为手心可朝天;脖子叫头颈,因为它连着头;胃叫饭包,因为它像装饭食的包;腰叫腰缚(音婆),因它是系腰带、裤带的地方;肠子叫肚肠,因为它在肚子里边;肚脐叫肚脐眼,屁股叫屁眼,因为都有洞孔如眼;右手叫顺手,因其做事灵活而顺,左手叫借手,因其做事不利索,手如借来的一般;等等。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以上说法有不少值得推敲,但我们不得不惊叹宁波人对母语的解读能力和再创造能力,不得不惊叹宁波方言本身的魅力:我们祖先创造的词汇是何等的富有哲理,富有情趣,富有想象力!

(二)宁波方言语音特点

宁波话向来以“石骨铁硬”著称,有一句俗语叫“宁可听苏州人吵相骂,勿可与宁波人讲闲话”,意思是说,虽然同是吴语,苏州话“糯”,即使吵架也好听;宁波话“硬”,即使说话也像吵架。“石骨铁硬”正是宁波话语音方面的特点。这是因为:

第一,宁波话完好地保留了古代的入声字。唐柳宗元《江雪》诗[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绝、灭、雪及笠、独等字都是入声字,带喉塞音韵尾,读起来特别短促。

第二,许多复韵母变成了单韵母。如ianiani。因而下面这些字就成了同音字:钱=缠=奇,剪=展=几,线=扇=细;联合=离合,尖刻=饥渴,烟厂=衣厂,面饭=米饭。

第三,说话的语气、语调上也体现了“硬”的特质。宁波话语音方面的另一个特点是音变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复杂。例如:鸭,鸭蛋,音压;一只鸭,音如晏。猫,白猫黑猫,音如毛;一只猫,音慢。牌,门牌,音排;扑克牌,音办。叔,两叔伯姆,音缩;阿叔,音宋。伯,伯父,音百;阿伯,音浜。脚,脚骨,音接;拐脚,音将。了解这种音变现象,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宁波方言中一些疑难问题。如“虹”,地道的宁波话不叫虹,叫鲎(音如吼),俗语有“东鲎日头西鲎雨”、“早鲎勿过昼,夜鲎晒开头”等说法。鲎本指鲎鱼,一种壳似坚甲尾似剑的海洋动物,本义与虹无关。鲎当虹讲,其实就是虹的音变。“端午”又作“端五”,宁波话则说成“东五”,俗语“吃了东五粽,还要冻三冻”,东也是端的音变。男孩宁波话叫“小挽”,有人以为“挽”是“乌鬟”的合音,有人以为本当作“小顽”,顽取顽皮义,其实小挽即小娃的音变。宁波以“隘”为地名的很多,如邱隘、邬隘、王隘路、姚隘路,旧有“东乡十八隘”之说,此字普通话读ài,宁波话读尬,读尬有音理依据,隘从益得声,同声符的“溢”字宁波话读革,如水革出,老酒倒了革进革出,可作旁证。天一阁有个麻将起源地陈列馆,学界有麻将起源于宁波的观点,证据之一就是麻将得名于麻雀,而麻雀宁波人正叫麻将。

(三)宁波方言短语特点

关于短语,我们仅以指称人的三字四字短语为例来说明。宁波话中称人短语多姿多彩。如:烂好人(老好人)、样有份(什么事儿都沾边或都要插一手的人)、老油条(处事经验多而油滑的人,屡教不改的人)、黄豆汤(傲慢自大的人)、鞋荸荠(低能儿,痴傻的人)、贼笨佬(笨蛋)、万三句(好说大话的人。原意是一万句话中只有三句是真的)、直头牛(一意孤行、不知转弯变通的人)、书独头(书呆子)、轻骨头(轻浮不自重的人,多指女性)、出窠娘(服侍坐月子的产妇及婴儿的妇女)、财百万(富翁)、强讨饭(强行索讨的乞丐,强行索取的人)、漆糊涂(对漆匠的贬称。因为漆匠用工用料都是糊里糊涂的)、好好先生(老好人,做人圆滑、不开罪于人的人)、顺屁和尚(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死藤南瓜(遇事没有明确态度、没有主见的人)、桥头老三(农村中善于侃大山的人)、咸核青果(核音活,只会说不会做的人)、灶跟无赖(只会在家里耍赖,一到外面就老师无用的小孩)、两头火管(挑拨离间的人)、擂倒牌子(自暴自弃的人)、翻白泥螺(会装神弄傻,不顾脸面的人)、小鸟码子(花钱不大方的人,小气鬼)、大襟布衫(只拿进不拿出的人。大襟谐音驼进)、铁丝揢箩(吝啬不肯花钱的人)、要钿呒郎(只想得好处的人)、脱底茶箩(吃光用光、没有财产的人)馋痨丫么(馋鬼),等等。芸芸众生,品相不一。宁波人对不同品性的人赋予不同的称谓,除了戏谑诙谐的因素之外,自然也寄托了好恶、褒贬之情。

 

 

二、宁波方言的语法特点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这里举些特殊词法、句法的分析。

(一)词法

1.用“头”作词尾,使用范围比普通话广泛。名词如:纸头、盖头、讲头、做头、高头、亮头、五元头、一斤头、该个头、边沿头、角落头、五更头、昼过头。形容词如:生头、老实头、苦意头、涩肯头、甜嫩头。

2.用“子”作词尾,常用在时间名词后面,如:旧年子、前日子、明朝子、闲遭子、老底子。

3.用“阿”作词头,亲属称谓名词前面大都可以加“阿”,如:阿太、阿爷、阿娘(祖母)、阿爸、阿姆、阿叔、阿姑、阿姨、阿嫂、阿姐、阿弟。小名及兄弟姊妹排行也可以加词头“阿”,如:阿狗、阿毛、阿明、阿华、阿大、阿二、阿小。

4.方位名词中表示“上面”的用“顶”(因登)、“上顶”、“头顶”,如:地板顶、箱子顶,书上顶、汽车上顶,灶头灯、屋头顶。表示“下面”的用“底下”、“下底”,如:眠床底下、桌凳底下、楼梯底下。

5.单音节动词后面加上“记”再重叠,构成“动记动记”格式,表示动作的重复或表示某种情态。如:看记看记、摸记摸记、撞记撞记,走路腰记腰记。这种格式中的两个动词也可以是字面不同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如:张记张记。

6.单音节动词还可与数词“三”、“四”或“七”、“八”构成“三动四动”或“七动八动”格式,表示动作的重复。如:三弄四弄弄坏了、三讲四讲豁边了、三吃四吃吃醉了、七查八查查出了、七改八改反使改坏了。

7.单音节动词重叠后有时表示某一动作过去发生目前仍在持续。如:电影放放时响了、其街里去去弗来了。这种单音节动词重叠后还可以带宾语或补语,如:生生病一年了、爬爬起来日了。

8.用“动”作形容词词尾。有些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加上“动”,就构成形容词,表示一种生动的情态,有“……的感觉”、“ ……的样子”等意思,如:晕晕动、戚戚动、旺旺动。

9.用“叫”或“个”作形容词词尾。有些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可以带词尾“叫”或“个”,如:慢慢叫、好好叫、轻轻叫、慢慢个、好好个、轻轻个。

10.有些形容词可以带“得”或“格楞敦”、“的剥落”等词尾,以构成四字格形容词。如:背时背得、呆脸呆得、大面大得、厚醉厚得,小格楞敦、杂格愣敦。

11.有些形容词还可插入中加成分“括”或“括斯”、“得斯”,以构成三字格或四字格形容词。如:冰括冷、雪括淡、贼括老,冰括斯冷、雪括斯淡、贼括斯老、滚得斯圆、屁得斯轻。

12.单音节形容词前后一般可以加叠音成分,叠音成分加在前面表示“很”,叠音成分加在后面表示“有一些”。如:滚滚圆——圆滚滚,雪雪淡——淡呵呵。

13.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表示“比较……”的意思。如:该人笨笨咯、事情多多咯、车开慢慢咯、雨落大大咯。

14.表示概数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毛三十、挨三十、三十弗到眼、三十横里、三十横横动、可三十、三四十、三十多眼、三十多些(音信,强调其多)。

15.“头”和后面“两”等数词一起表示约数,有“将近……”、“……不到一点儿”的意思,如:头两斤、头两个月、头两千块。“靠”用在“十”、“廿”、“百”等前,有“大约、将近”的意思,如:靠十斤、靠廿斤、靠百斤。

16.量词重叠时可插入中加成分“打”,表示无一例外,如:个打个、件打件、回打回、记打记。有时还可以表示“一个一个地(一箩一箩……)”的意思,如:西瓜只打只买弗上算咯,是箩打箩买便宜。

17.宁波话拟声词很丰富,说起来绘声绘色,十分生动,如:心里咕咕忖忖、米缸愁愁会浅落去、棉被晒勒哄哄响。双音节拟声词可重叠,可同韵推延,可加衬音,变化无穷。如:嘀嗒、嘀嘀嗒嗒、嘀嗒嘀嗒、嘀力嗒勒;叽咕、叽叽咕咕、叽咕叽咕、叽里咕噜。

18.有些复音词音节顺序跟普通话正好相反,如:人客(客人)、气力(力气)、牢监(监牢)、火着(着火)、闹热(热闹)。

(二)句法

1.表示动作的动词与趋向动词中间用“带”(又音旦)连接,表示一种委婉的祈使语气,如:走带过来、伸带出去、看带落去、弄带起来。

这种“带”字后面还可以出现表结果的补充成分,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饭煮带好,侬弗来吃;衣裳淋带湿,快换掉。

2.宁波话没有与近指代词“该(这)”、“该貌(这样)”相对应的远指代词。普通话“这(这样)……那(那样)……”对举的句式,宁波话则用“该(该貌、该样)……该(该貌、该样)……”句式表示,如“该也  其,该也  其,到底要啥西?”“该貌弗对,该貌也弗对,弗晓得咋弄弄好。”

3.宁波话中的“弗来”相当于普通话“不能”,但“弗来”放在句子中动词或动宾结构后面,如:弄弗莱(不能弄)、吃弗莱(不能吃)、做人弗来(不能做人)、过日脚弗莱(不能过日子)。另一词语“弗像”(也说“弗相像”)相当于普通话“不会”,也放在动词或动宾结构后面,如:唱弗像(不会唱)、算弗像(不会算)、做人弗相像(不会做人)。

4.宁波话没有用“而”连接的联合词组,如“伟大而光荣”,宁波话说成“又(音移)伟大,又光荣”。

5.“从……”介词结构,宁波话常用“……格”来表示,如:我学堂里格来(我从学校里来)、堂边格去路近(从这边去路近)。

6.“动++宾”句式,在宁波话里或是说成“主++补”,如:饭吃弗饱(吃不饱饭),寻弗其着(找不着他)。

7.宁波话里,“还给你”可说成“拨侬还”,如:该眼书和总拨侬还(这些书都还给你)。

8.“快上课了”这种句式,宁波话说成“上课快了”,如:其要走快乐(他快要走了)、电影放完快了(电影快放完了)。

9.宁波话“靠咋弗多(差不多,差不太多)、追咋弗上(追不上,追不太上)、推弗咋倒(推不倒,不太推得倒)。

人们对宁波话的认真关注、整理和研究,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1876年,西洋传教士睦里逊花了16年的时间整理出版了他的《宁波方言字语汇解》。1901年和1910年,莫棱道夫又先后出版了《宁波方言音节》和《宁波方言手册》。近人应钟著[3]有《甬言稽诂》。民国《鄞县通志·方言志》收录了大量宁波方言资料。最近十几年来,宁波方言的研究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朱彰年[4]等于1991年、1996年先后编写出版了《阿拉宁波话》、《宁波方言词典》,汤珍珠[5]等于1997年出版了《宁波方言词典》,周时奋[6]2000年出版了《活色生香宁波话》。单篇的论文也很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宁海籍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徐通锵先生在宁波方言研究方面很有建树。应该说,迄今为止,宁波方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宁波话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仍有许多东西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宁波方言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地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而首先表现出来的则是方言的不同。因而透过方言去考察地域文化特征可以说是文化语言学的微观研究。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是越来越小了,而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方言俗语也就尤为显得重要了,方言俗语的象征或分射意义将会更为广泛了。

宁波方言,是宁波人民在自己区域内交流的主题语言,反映着宁波的历史演变,也是该地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该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因为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内蕴。那么历史文化的“风俗化石”则是方言俗语了。

宁波方言俗语,是宁波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结晶,它反映着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表达了宁波人们丰富的思想和感情,是宁波人民自身所特有的文化气息。它包括很多种类的内容,数量多,表达力极强,有反映宁波的生活气息的,表现乡风习俗文化、道德伦理观念的,也有提炼了人们生产生活、谐喻事理的。

在这里,只选用了部分种类用以展示其魅力。

(一)宁波文化气息

许多的方言俗语,是可以为我们折射出当地的民俗文化的。如果我们以这些方言俗语为例,并以此类方言俗语来源为出发点,相信宁波方言俗语它们的来源是可帮助我们找到宁波民众的生活气息。如:

1.金窠银窠,不如自家草窠意为“金乡银乡,不如自己草昧贫困的家乡”。窠,本义为动物生息的窝,比喻为人类的家,这里泛喻家乡。自家,自己。

2.走遍天下,勿如宁波江厦意为“走遍天下的各个码头(通商城市),都不如宁波的江厦码头”。江厦,宁波的江厦街滨江的码头区,旧时为宁波最繁华之地,这里以江厦泛指宁波。

3.无绍不成衙,无宁不成市意为“没有绍兴师爷成不了衙门,没有宁波商人成不了市面”。绍,绍兴,旧时多出幕僚俗称“师爷”;衙,衙门,官府;宁,宁波,早时多出商人,开成海内外著名的宁波商帮;市,市面,也有城市的意义。

4.儿子要亲生,买田买东乡意为“儿子亲生有亲情,东乡土地好收成”。东乡,指宁波东部郊区的东钱湖流域,大体范围南北从前塘河到大浃江、东西从福泉山至城乡界。其地有东钱湖供水,旱涝无虞。

5.十天三市黄古林花席双草白麻筋 黄古林,今鄞县古林镇,旧称黄公林,传为商山四皓之一大理夏黄公曾隐居,有庙。古林为宁波特产草席的主要产地,早时其地有广德湖,多生蔺草,可编席,唐代已有成批出产。其地逢农历三、七、十集市,同时也是草市和席市。花席,幅面不大,以草为经线,一草到底,一正一反穿编,因草头青尾白,正反交织后有自然花纹;双草,大幅席,两草正反合一经,其席两边白中间青;白麻筋,席中精品,草席多以黄麻筋作纬线编织,精品以麻筋作纬线,此麻纺成筋线比黄麻细,且色白,编成席也平滑。

(二)乡风习俗

在宁波方言中,我们可以窥见宁波人心目中的乡风习俗。如:

1.做寿做九勿做十做寿,祝寿;做九勿做十,按理每逢整十岁祝寿,但这样会落个“寿岁到”(阳寿尽头)的口谶,故避讳而于头一年即逢九年祝寿。

2.三十勿可错,四十勿可做此为忌讳习俗,即三十岁必要有祝寿仪式,因三十年为半个甲子,暗喻其人以半甲子为单位计年岁;错,错过,丧失机会;而四与 “死”谐音,四十岁不可张扬排场,故不用祝寿仪式。

3.请吃酒,亚拜生亚,强行给予。拜生,祝寿,拜寿。一般吃酒皆为人情所致,有请有来,只有拜生因寿星多高龄而经历艰辛,常不愿为自己糜费排场而坚辞,故儿辈要“亚”着拜生。

4.男酒女茶,男借妇顺男人相邀用酒,女人相敬用茶;座次以男左女右。借,引申为让,让而不顺手,再引申为左;顺,顺手,因世人多为右蹩子而顺手为右,引申为右。

5.好女不吃两家茶比喻好女不嫁两家。茶,见上条。

强盗不进五女门 多女儿的家庭因劳动力弱而多贫,故有此谚。五女,多个女儿;门,家门。

6.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宋·宝庆[7]《四明志》载梁山伯为贸县(宁波的前身)人,晋永和年间任贸县令,此为中国最早记载梁祝故事的典籍。今宁波西郊高桥有梁山伯庙并梁祝合葬墓。梁祝为汉族地区罕见的爱情神。

7.新妇三日呒大小新妇,新媳妇,新娘。风俗规定新婚三天内新娘与家族中人、或家族中人与新娘可以不分辈分大小,往来玩笑均可。此风俗一可消除新娘因初到而免不了认错人或分不清辈份的尴尬;二有利亲属与新娘在活泼的多次接触中相互了解和熟悉。

8.黑鼻头管望外婆避邪习俗。婴儿满月第一次去外婆家要将鼻梁涂黑,意为将容貌搞得丑陋,免得途中被野鬼看上而将魂魄摄走。

9.冬至大如年冬至节正当农事已毕,筹措来年之事,此日姚慈三北地区风俗为祭扫祖墓,其他地区要祈年,吃冬至汤果,以番薯和胀粉佐之,取“来年翻身”和“胀”(发)起来的祝愿。故为如年关的大节。

10.会会七月七,吃吃年夜饭七月七,传说为牛郎织女鹊桥会,民间有“乞巧”之说。会,相会,约会;吃,吃团圆饭,引申为合家团圆。此谚意为七月初七是情人、夫妻相会的日子,大年夜是合家团圆的日子。

11.烧香要烧三宝地,好事要做眼面前三宝地,佛、法、僧为三宝,泛指佛地;眼面前,当前,现在。

12.念佛念一世,勿如过桥石板铺一记世,音“西”;桥石板,跨越水沟以连通道路的石板;一记,一块。民间注重实功德,有修桥铺路做好事为求来生(修下世)的说法。

13.有钿难买六月雪,作恶空烧万柱香钿,钱,钞票。

(三)道德伦理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提倡教化,注重道德与孝道的,依靠体现一定道德的礼仪来维护社会的统一和安定,依靠遵循伦理观念的词语来体现道德的规范。伦理观念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宁波方言的许多俗语,都直接而明确的体现着这一点。如:

1.道理并勿重,万人挑勿动意为理重如山。

2.灯勿点勿亮,理勿辩勿明意为有理没理,越辩越明,比兴句。点,点灯;辩,辩论,论理;明,明了,明确。

3.河有两岸,事有两面意为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比兴句。

3.劝架勿能劝一面,听话勿能听一边意为事情要全面分析,不可偏听偏信。架,吵架;劝架,调解纠纷,平息事端;劝,劝说;一面,争吵的一方;听话,了解情况;听一边,单听争议一方的解释。

4.有理无理,全在众人口里意为是否真有理,群众有公论。有理无理,有没有道理;众人,群众;口里,说话,评论,这里指公众评论。

5.说话讲道理,带鱼吃肚皮意为说话要有理。吃,以…好吃,肚皮,指带鱼的肚子部分有脂肪的肉。

6.是牛要耕田,是人要识理达理是人的基本素质,比兴句。是,凡是;要,必须;识理,明白、服从道理。

7.好话勿在多讲,有理勿在声高有理的话不在声大话多。好话,有利于他人的话;多讲,讲得多和反复讲;声高,大声说话。

8.无理心慌,有理胆壮意为 无理心里不踏实,理直才能气壮。心慌,心里没底,不踏实,空虚发慌;胆壮,踏实而敢于大声直言。

9.牛呒力打横耙,人呒理讲横话意为无理就会漫缠,比兴句。呒力,乏力,力气不够大;打横耙,将耙犁横着拉,拉动时较轻但不能耙田;横话,固执地表达和坚持没有道理的意见。

10.一时强势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意为有理的事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强势,占威势,势力强盛;力,体力,威胁力;千秋,千年,引申为长时间;理,道理,真理。

11.有理勿怕太叔婆意为再有权威的人也得讲道理。太叔婆,爷爷的婶婶,泛指最高长辈,权威。

12.舌头呒骨,随弯随阔比喻歪理任人编。舌头呒骨,本义为舌头不长骨,这里指口无遮拦;随,随意,任意;弯、阔,变化。

13.门背后撒屙天要亮比喻干坏事都要败露。门背后,房门后的暗处;撒屙,大便,拉屎;民间以为小偷行窃后只要在门背后撒屙,就不易被子侦破;天要亮,行窃拉屎多在夜间,天亮就会被发现,意为真相大白。

14.凡事隔行勿隔理意为世事纷繁道理相同。凡事,所有事情;隔,阻隔,没有联系;隔行,不同行业;勿隔理,意为道理相同。

(四)生活习俗

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人们都很难完全摆脱环境的制约,于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去凝练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方言俗语用以交流。于是便构成了特定的地域独有的方言俗语文化现象。宁波人民在生活中,也一样有着他们自己独有的生活类俗语群体。

1.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佛,佛像;要,需要,依赖;装,装饰,装潢。

2.苏州头,扬州脚,宁波女人好扎刮苏州,苏州女性;头,头饰;扬州,扬州女性;脚,鞋袜;上两句为两地女性各自打扮的重点和特点;好扎刮,好打扮,好修饰;意为比苏、扬两地最重全面打扮。

3.莫看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装,服饰,打扮;丧,引申为结局、归宿。意为姑娘莫以服饰眩耀自己,当知也有老的一天。

4.平时要好看,出门呒新鲜好看,漂亮,亮丽;出门,指外出拜客应酬;新鲜,此处为新的服饰形象。意为平时穿得漂漂亮亮,真要应酬时没有更新艳的服饰。

好吃还是家常饭,好穿还是粗布衣 好吃,有滋味;家常饭,非应酬宴客的家庭日常饭菜;好穿,穿得舒服;粗布衣,土织布,粗纺布,非机哭精制布。

4.千层衣,勿值一层破花线破花线,破棉絮,也指破棉袄。

5.笑脏笑破不笑补,笑馋笑懒不笑苦补,补过的衣服;苦,生活艰辛。上半句指人的衣着外貌,下半句指为人处世。

6.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烂阿四旧时家庭多子女,由于经济窘迫和节俭,哥哥穿下的衣服弟弟继续穿,形成了从新穿到烂的过程。阿大,老大,每一个孩子,余此类推。

7.若要俏,冻得刮刮叫俏,俏丽,漂亮。揶揄为体形苗条寒冬不肯多穿衣服的姑娘。

8.吃吃咸齑汤,搽搽珍珠霜意为穷要面子。咸齑汤,最简单最省钱的小菜;搽,涂抹;珍珠霜,曾于七十年代末流行一时的高档扶肤化妆品。

9.绣花枕头烂稻草意为外秀内荽,绣花枕头包裹的是烂稻草。

(五)喻事理类

宁波俗语依靠比喻、类比、比兴及谐音,使语用语义的预设环境生动鲜活起来,收到了在说话者、受话者之间幽默、生动、形象的效果。如:

1.“水弗凿弗通,人弗学弗懂” 以比喻起兴的方法告诉我们要明理,就要学习的道理,简明形象,琅琅上口。

2.“严嵩世道要过,绸缎衣衫要破”两句都是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行势不能长久,要看到光明前途的人生哲理,但是脱掉了说理的严肃刻板。

3.“毛毛细雨湿衣裳”: 秋冬季节的毛毛雨也很容易打湿衣服,以此比喻防微杜渐的大道理,使受教育者听后心悦诚服。

4.“眼睛大只小,看见东西样样要”“大只小” 意即一只大一只小,本来两只眼睛不一般大的人极少,这里是运用起兴的手法戏言一个人的精明小气。

5.“念佛念一世,弗如过桥石板铺一记” “一记”就是“一块”之意,修路铺桥造凉亭,是古人积大德的事,而念佛也只不过是讲究功德圆满,把这两件事 作对比表明讲不如做,强调做的重要性。

6.“有福弗会享,坐着等天亮”:天亮以前应该是躺着睡觉的,以有床不去睡觉来比喻不会利用许可的物质条件的愚蠢行为。

7.“大襟布衫”:喻一心想赚钱的人。本义为一种前襟盖住胸前的传统服装,“大襟”与“驮进”(拿进)谐音,借喻一心只想拿进钞票。

8.“带鱼吃肚皮,闲话讲道理”:喻指做思想工作要有一定的说服力。闲话,话语;道理,是宁波人语境中的符合伦理道德规范之意;讲,说,进一步引申为符合。带鱼肚皮有脂膏,比较顺滑,采用比兴手法。

如上所述的只是宁波俗语中的沧海之一粟,因为宁波方言表述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情感表达的细腻性、机趣性,在宁波当地是普通话所不能及的。宁波方言有很厚重的地方文化底蕴,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的“活化石”,其中有些属于民俗和文化的内容,必将长久地散发着素雅悠远的清香。我们的的祖先创造并使用着这种极其丰富生动的语言,过着他们各自悲欢离合的生活,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都深深地凝结在这些“活化石”般的方言里。

随着社会的融合和时代的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宁波的青年一代中对方言俗语的理解了解越来越少。对于宁波方言俗语的产生机理,以及宁波话丰富生动的语义语境,作为青年一代应该多多地了解学习是很必要的。结合普通话了解一些宁波俗语,能体会到先人们创造并使用语言时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学习很厚重的地方文化,并且进一步推动地方文化的丰富发展。

从上面对宁波方言中俗语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结论:由于社会成员的长期习用,宁波方言俗语作为汉语方言中一中语言符号形式存在,它也具备了承传历史文化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具备着让世人垂涎的修辞文学功能,也就更成就了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们对宁波区域历史发展足迹和社会民情风俗的一些文化沉淀的探究。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变革,方言总要发生变化。宁波方言也如此,宁波方言的使用范围和频度也在浓缩并更新着。

中国的文化保存在语言中。宁波方言既是宁波人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乡情乡俗、经验教训、喜怒哀乐等等,都沉淀在方言里,构成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其中绝大部分至今仍鲜活如故。

 

 

【注释】

[1] 《毛主席语录》:你们年青人好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2] 唐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 应钟著:《甬言稽诂》

[4] 朱彰年:《阿拉宁波话》、《宁波方言词典》

[5] 汤珍珠:《宁波方言词典》

[6] 周时奋:《活色生香宁波话》

[7] 宋·宝庆《四明志》载:梁山伯为贸县(宁波的前身)人,晋永和年间任贸县令,此为中国最早记载梁祝故事的典籍。今宁波西郊高桥有梁山伯庙并梁祝合葬墓。梁祝为汉族地区罕见的爱情神。

 

 

 

 

 

【参考文献】

[1] 俞福海: 《宁波市志》 [M.]中华书局出版社(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195510月第一版

[2] 李莹:《宁波方言词典》   [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12月第一版

[3] 崔山:《宁波方言词语考释》   [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11月第一版

[4] 中国宁波网 ttp://news.cnnb.com.cn

[5] 宁波旅游版 http://gtoc.ningbo.gov.cn

[6] 宁波电大http://zwx.nbtvu.net.cn/

 

 

宁波方言论纲

 ——宁波方言词语、语法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

 (提纲)

导言

宁波话属于吴方言区临海小区宁波片的方言,它通用的地域十分狭窄,其核心地区不会超过5000平方公里,大概包括了宁波老市区、鄞州、奉化、镇海、北仑、舟山和慈溪、余姚的东部。但是,宁波人通过上海而到达全国各大城市谋生的人数,包括他们的后裔,分布在港澳直至东南亚,其总数将超过本土,他们的语言影响力也大大超过宁波当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外埠人的印象中,宁波话正是浙江话的代表之一。

宁波方言属于吴方言太湖片明州小片,因此,宁波方言既有吴语的共性,又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一、宁波方言的词汇、语音、短语及其特点

(一)宁波方言词汇特点

宁波话词汇跟普通话甚至跟其他吴语都有较大差别。这几年用宁波话编辑的幽默短信、歌曲、甚至是电影配音都很流行,事实上,许多年前民间就有把普通话翻译成宁波话的游戏,如毛主席语录“你们年青人好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地道的宁波话怎么讲?答案是:倷拉后生家赛过天亮头八九点钟咯日头。两者差异,主要在于词汇。

(二)宁波方言语音特点

宁波话向来以“石骨铁硬”著称,有一句俗语叫“宁可听苏州人吵相骂,勿可与宁波人讲闲话”,意思是说,虽然同是吴语,苏州话“糯”,即使吵架也好听;宁波话“硬”,即使说话也像吵架。“石骨铁硬”正是宁波话语音方面的特点。

(三)宁波方言短语特点

关于短语,我们仅以指称人的三字四字短语为例来说明。

二、宁波方言的语法特点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这里举些特殊词法、句法的分析。

(一)词法

(二)句法

三、宁波方言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地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而首先表现出来的则是方言的不同。因而透过方言去考察地域文化特征可以说是文化语言学的微观研究。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是越来越小了,而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方言俗语也就尤为显得重要了,方言俗语的象征或分射意义将会更为广泛了。

宁波方言,是宁波人民在自己区域内交流的主题语言,反映着宁波的历史演变,也是该地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该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因为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内蕴。那么历史文化的“风俗化石”则是方言俗语了。

宁波方言俗语,是宁波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结晶,它反映着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表达了宁波人们丰富的思想和感情,是宁波人民自身所特有的文化气息。它包括很多种类的内容,数量多,表达力极强,有反映宁波的生活气息的,表现乡风习俗文化、道德伦理观念的,也有提炼了人们生产生活、谐喻事理的。

(一)宁波文化气息

许多的方言俗语,是可以为我们折射出当地的民俗文化的。。

(二)乡风习俗

在宁波方言中,我们可以窥见宁波人心目中的乡风习俗。

(三)道德伦理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提倡教化,注重道德与孝道的,依靠体现一定道德的礼仪来维护社会的统一和安定,依靠遵循伦理观念的词语来体现道德的规范。伦理观念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宁波方言的许多俗语,都直接而明确的体现着这一点。

(四)生活习俗

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人们都很难完全摆脱环境的制约,于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去凝练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方言俗语用以交流。于是便构成了特定的地域独有的方言俗语文化现象。宁波人民在生活中,也一样有着他们自己独有的生活类俗语群体。

(五)喻事理类

宁波俗语依靠比喻、类比、比兴及谐音,使语用语义的预设环境生动鲜活起来,收到了在说话者、受话者之间幽默、生动、形象的效果。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变革,方言总要发生变化。宁波方言也如此,宁波方言的使用范围和频度也在浓缩并更新着。

中国的文化保存在语言中。宁波方言既是宁波人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乡情乡俗、经验教训、喜怒哀乐等等,都沉淀在方言里,构成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其中绝大部分至今仍鲜活如故。

1

鲜花

鸡蛋

握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海天渔歌 2013-11-25 08:37
流传的源流和传说,渗透在生存方式的生活、生产和生态方面的流变,基于生理或者心理的需求,以风俗形式寄托物语延续!
回复 海天渔歌 2014-11-17 08:40
地名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它记录了自然和社会历史,是历史的百科全书,它对语言、历史、地理、民俗学等的研究都有着很大的价值。它是共同约定的语言符号,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献,是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体,人们选择了某些地名,也意味着同时选择了它所代表的某种意识和观念。
回复 海天渔歌 2014-11-17 08:53
地名命名的方法
从实践中看,有的地名一经命名,就沿袭不改,长期为人们所使用;有的地名却使用不久,就被更改或废弃。这说明地名命名存在一定规律。遵循命名规律的地名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违背命名规律的地名会很快被社会抛弃。常见的地名命名方法主要有:
(一)根据地理特征命名。这种命名方式包括以方位命名、以物产命名、以地理实体形态特征命名等。如红水河、老人山、莲塘、十字街等。这一形式命名的地名,在现行地名中存量最多,也最具有稳定性。因为它不含政治色彩,不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二)根据历史文化命名。这种命名方式包括以人物命名、以姓氏命名、以历史事件命名等。如粤东会馆、中山路、望夫岩、恭城等。地名是在历史的时间和空间形成的,以反映当时社会时代特征来命名地名,也是一种普遍的命名方式。
(三)反映社会意识和人民愿望。如友谊关、希望小学、连升酒楼、跃进路等。这类地名容易因时代的兴衰而消亡或被更替,如友谊关曾先后叫镇南关、睦南关等。
(四)移借或派生地名。如四川路、民主路北一里、西津村。
.
回复 海天渔歌 2014-11-17 08:54
《地名命名方法初探》介绍
《地名命名方法初探》是唐山市高金山向地名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该文总结了中国地名的命名方法。全文从专名命名法、通名归类命名法两个角度探讨了地名的命名方法。在“专名命名法”一节中,作者探讨了家族命名法、借字命名法、经纬命名法、直线断开命名法、理想意愿命名法、基点方位命名法;在“通名命名法”一节中,作者从通名分向命名法、通名按区分向命名法、通名延伸命名法。对了解中国地名的命名起到了普及知识的左右。被收入《唐山市地名研究》一书。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4-26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