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登录
象山同乡网 返回首页

海天渔歌的个人空间 http://xiangshanren.com/bbs/?117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昌壮国势话昌国

已有 1439 次阅读2012-10-29 12:23 |个人分类:探索发现| 昌国, 王安石, 威海卫, 象山县

                                 

       作者: 阿能

       昌国卫,与天津卫、山东的威海卫、上海的金山卫等军事要地齐名。昌国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山东,在淄博之东有一个古邑,名为“昌国”。北宗熙宁六年(1073)七月,原鄞县县令王安石奏请神宗帝准在旧翁山县地重建军县治,取名“昌国”,“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这便是“昌国”的来由。

壹  舟山昌国卫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昌国县为昌国州,到明洪武二年又改为县。洪武十二年(1382)置昌国守御千户所于昌国县,洪武十七年(1384)置昌国卫。“卫、所”是明朝军队的基层组织。大致5600人为一卫,称为卫指挥司,卫的长官是指挥使(正三品)。一卫辖5个千户所,每千户所1120人,设千户一人(正五品)。千户所辖有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设百户1人(正六品)。据清光绪《定海厅志》载:明洪武十二年,“增葺昌国城池,改州为县,旋复设卫所……僻东西南北四门,于东南各置吊桥。”其中,“展跨鳌山,恢旧制,辟门四。”次年,接任的千户所许友展指挥续修,增筑西北角镇鳌山脚城墙半里。城门由六座改作四座,题名:“东曰丰阜,南曰文明,西曰太和,北曰永安。”封闭东北隅之艮门和西北隅之舟山门。至永乐十五年(1417),都指挥谷祥又一次加修。正统八年(1443)户部侍郎焦宏,以“城大兵少”为由,拓宽城壕,裁东北半里,并于四城门外增设木栅。《定海厅志》云:“南文明门壕桥外木栅曰‘迎恩’。东丰阜门外木栅曰‘宾旸’。西太和门外曰‘西安’,北永安门外曰‘北固’。”在城门外的8~10丈外,拐弯增筑城门与城墙相连接的“月城”,以固正门。西北城垣,跨越镇鳌山,东抱霞山,余皆平陆。成化年间,指挥张勇,亦曾增修城垣。

  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入据,城池部分被毁。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进犯定海,城中居民依靠城池誓死抵抗。平倭后,嘉靖四十年(1561年),定海都督卢镗、海道谭纶重修城池,并增设敌台(炮台)20处,用的是“辛酉年置”城砖,后倾圯。至万历十三年(1585),副总兵张可大重修城垣,历时半年。并在南门外又增设一座20丈宽广的月城(瓮城),一座9丈宽的水门(随着跨河而建的水城的出现,供船舶往来的水门也产生了)。另外还增设了兵马司库房、总台铺各1座,增设4座箭楼、5座敌楼、38座窝铺。昌国在浙江曾两次迁卫。一是迁到象山石浦东门岛设卫,后又迁至象山后门山设卫。

昌国县治图

保留至今的定海砚池

贰  舟山昌国卫内迁

  大凡舟山人均知晓,舟山有个古名叫“昌国”,至今还被沿用为路名和单位名称,如昌国路、昌国街道等。但舟山大多数人不知道,在象山县石浦东门岛和后门山,也设过“昌国”,两个“昌国”间隔甚远,是否有关系呢?查考历史后,才知两个“昌国”乃一脉所系。原来明洪武十九年(1386)明太祖朱元璋命征南将军汤和治理东南海防,由于汤和谎奏“舟山居民外结倭寇,内多盗贼”,是“不可教化之顽民”,为了防止沿海防线外的岛屿居民与倭寇勾结,二十年(1387)六月初九日,废县迁卫于象山县南天门山。朱元璋下令将浙江昌国县(今舟山市)废县徙民,并决定将昌国46岛居民,除准留舟山岛547户、8805人,设昌国乡,隶于定海县(今镇海)。34000余人均遣徙内陆,翌年废昌国县。17天后,又下令徙民的范围还扩大到浙南诸岛,台州之玉环、高丕,温州之南麂、东洛等山,也一洗而空之。(注: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七十五,《海防浙海靖海寇以绝衅端议》。)舟山置中中、中左两千户所,隶昌国卫,二十五年改隶定海卫。

叁  象山石浦东门岛昌国卫

  象山石浦港是个天然避风良港,汉代即行渔、商开埠,宋、元、明、清,石浦一直是个海洋渔商繁华之地,号称“浙洋中路重镇”。东门岛地理位置独特,与石浦渔港隔海相望,为石浦屏障,旧志所称天门山,宋立东门寨为象山历史第一兵营。倭寇多次从海上偷渡入境、烧杀掳掠,东门岛上渔民对倭寇恨之入骨,称豌豆为倭豆,煮倭豆,炒倭豆(倭寇)。“倭倭来”的摇篮曲由此而生,用倭寇来了如同老虎来了一样,吓骗小孩睡觉,词曰:“倭来,倭来,倭倭来,阿拉宝贝困觉来。”

  明洪武二十年(1387)昌国卫从舟山昌国迁驻石浦设卫于东门岛,历时八年。指挥使“治城垣,筑烽堠21个,修战舰57艘,建营房”,为抗倭指挥中心。洪武二十七年再度迁驻至现象山县昌国镇,传说都是戚继光属部。如今东门岛上还保存有明代建卫时的抗倭指挥中心城隍庙,防御城墙土基和局部砌石以及烽火台等海防遗迹。东门岛原有烽火台三座,现仅留黄泥浜山巅烽火台遗迹。

  不过东门岛因设卫留下一个传说。明洪武年间,倭寇猖獗。当时一位名将吴大酣认为象山天门山(今石浦东门岛)设卫后,据扼要津,地势险要,既为抗倭指挥中心,应建卫城,遂据理力争,主动请缨,愿担当重任,并立军令状。卫城造好后,百姓非常高兴,请岛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商量如何答谢。老人说:“逢年过节,我们都用十六碗来祭祀祖先。吴把总是我们的父母官,我们也要用十六碗来招待他。只不过祭祖的菜肴都是荤素搭配,我们这里多鱼虾贝螺,就烧个十六碗海鲜招待吴大人。”

  从此,象山海鲜“十六碗”便流传下来了。这“十六碗”依次是生泡银蚶、鲜呛咸蟹、五香熏鱼、大烤墨鱼、三鲜鱼胶、椒芹汤鳗、脆皮虾虫孱、双色鱼丸、渔家白蟹、盐水白虾、清炖鲻鱼、葱油鲳鱼、红烧望潮、雪菜黄鱼、滑炒鱼片、菜干鳓鱼。还有一个也是因设卫驻军影响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门船鼓”。古时捍卫海疆士兵,常以击鼓报警,两军对垒时,则以擂鼓助威,鼓舞士气;取胜后,则以鸣鼓庆贺。当地渔民每当鱼汛期,扬帆出海时,均要鸣鼓开道,祈求平安丰收。鱼汛结束,渔船返里归港,击鼓欢庆。现代的东门船鼓以古代抗倭战鼓和扬帆出海时传统锣鼓节奏为底本,有81拍民间鼓谱,大鼓16只,大顶钹16副和3艘鼓眼彩船。

昌国卫城图

肆  象山后门山昌国卫

  因东门岛供给不方便,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再度由东门岛迁驻至离石浦十里地的象山县西南后门山。遂筑卫城,驻重兵,统辖四千户所,成为浙东抗倭重镇,也即明朝四大卫之一。此后“昌国”即在这面海背山之地生根落户。同年,由指挥使武胜亲自指挥修筑城池,城墙周延3.5公里,城高二丈三尺,广一丈。卫设指挥司,有指挥、备倭指挥等军事联防76人,率旗军4480名,设军器局,有军器20500余件。依当时建制,卫设最高指挥官指挥使1名(正三品)、指挥同知2名,另有指挥佥事4人,镇抚司镇抚2人。驻地有左、右、中前、中后4所,卫的所在地,常驻将士5600人。外统钱仓、爵溪和石浦前、后所4所。有3个巡检司、20个烽堠、兵卒7900人。指挥权直属省都指挥使,同时接受中央的五军督府领导。卫署设在卫前街,据明嘉靖《象山县志》载:卫城西北跨山,坐冲大海,极为险要。“旗纛有庙,练武有场,兵器有局,创廪有所,战船有式。”

  清人有《昌国卫城怀古》诗:“胜朝曾此驻元戎,举首南田在眼中;山海置防汤信国,风云际遇蒋泾公;屯粮果获千钟粟,佥事谁弯两石弓;十八指挥名氏杳,夕阳闲话白头翁。”

  直至清顺治三年(1646)废卫置昌石营。乾隆二十一年改置都司署。道光二十四年移置石浦。但昌国古城的西门街、卫前街、昌前街、北大街、左所庙、右所庙这些地名记载了昌国卫城昔日的鼎盛。

伍  象山昌国卫一直是明代浙江抗倭军事重地

  明代象山曾有1卫、4千户所、3巡检司、20多个寨堡,古迹遍布象山沿海。充满军事火药味的 “戚继光传说”、“泥马传说”、“十八指挥故事”、舞刀弄棍的 “盾牌舞”,纪念战死将士的“昌国庙会”等等,均由此闻世传承。

  明正统四年(1439)五月,倭船40艘连破台州桃渚、宁波大嵩二千户所,又陷昌国卫,大肆杀掠,“所至积骸如陵”。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猖獗,屡犯县境。增设倭把总1名,统领陆兵1支、水兵3支,兵士3327人,战船118艘。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二十八日,王直纠集福建漳州和广东海盗和各路倭夷大举入侵,连舰百余艘,蔽海而至。南自台州、宁波、嘉兴、湖州、苏州和松江,北至淮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急。次日,王直等倭寇攻陷浙江昌国卫,直到天后,昌国卫才被俞大猷率军收复。朝廷特设把总1名,增设哨总3名,哨官7名。陆兵1支,有把总1名,哨官5名,统兵542人。平时驻扎卫城操练,到汛期分发沿海各要地设哨巡逻,汛期过后还驻卫城。

  象山县昌国卫人有尚武精神,传与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关。嘉靖三十七年(1559),戚继光调任闽浙,驱逐倭寇,保民平安。屯兵昌国卫时,每日五更三点,戚继光必亲临校场指挥练武。练武时杀声震天,刀光剑影,并大大助长了军中士气。为此,戚继光又据抗倭需要,特意组织了一支民勇。从此,当地就有了“盾牌老枪,昌国老将”之语。昌国卫也日益兴旺,一时间竟变成了八千之众的大村集,成为明州府内罕见的人烟稠密之地。但倭寇并不就此甘心,仍时有进犯。最大一次纠集五千海盗,大规模向昌国卫侵扰。此役相当残酷,战争中,戚继光也有一子与众多将士阵亡当地王子岭。为怀念阵亡将士,百姓纷纷建造祠堂庙宇。一时,竟有十庙九祠堂供奉灵位。

  昌国卫还流传一种祭祀抗倭勇士的盾牌灯舞 (灯会)。昌国卫一年三次灯会:元宵、清明、十月初一。每次灯会五六百人,以清明节、十月初一最盛,俗称“还会”。会中有“高跷”、“抛彩瓶”、“长短无常”、“抬城隍”、“三十六缸”等舞蹈与杂技节目。庙中蜡烛高烧,灯会队伍穿插行进,舞灯人包头、绘脸,红衣、绿裤、扎腿,腰围响铃,穿过东南西北门,边舞边前进,铃声悦耳,响及乡里。

  据此,盾牌灯舞也多了一层含义,元宵灯会象征一年练兵开始,清明迎会用于祭祀祖先亡魂,十月初一庆祝胜利和丰收,踩街游行活动,一直踩街到石浦延昌,这一习俗在昌国经久不衰。昌国的老街长三百多米的主街道,宽有15米。相传这里一度曾有18个指挥使,谁也不服谁,前去议事的途中经常为行走时在先在后而闹出不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一个聪明人提议把街道造宽些,可供18匹坐骑横向里一字排开同行,于是留下了这条宽阔的老街。

连环画《戚继光》封面戚继光抗倭图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鲜花

鸡蛋

握手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海天渔歌 2012-10-29 13:09
昌国卫   

昌国卫象山县西南八十里。北去府城三百五十里。洪武十七年,置卫于昌国县城内。二十年,徙卫于县南之东门山。二十七年,以东门悬海,薪水艰阻,徙后门山,跨山为城,周七里,即今卫也,是为明代四大海防名卫之一。永乐十五年修葺,成化间重修。嘉靖三十二年,复营缮以御倭,城控临海洋,屹为保障,领所四。   

石浦守御前千户所象山县西南百里。北去府城三百七十里。旧置于县南十里石浦山,洪武二十年,改建于此。阻青山为城,周不及五里。永乐十五年重修。嘉靖三十四年,复完葺。前临石浦关口,切近坛头、韭山,乃倭夷出没咽喉要路,翼蔽昌国,此为门户。   

石浦守御后千户所同上。《志》云:石浦去昌国十余里,城下一带水涯,可以栖泊战船。对面有山,即石浦旧城,今谓之石浦关。关外大洋,有山曰坛头,倭盗出没处也。宁郡之冲,以石浦、昌国为最。寇自南来,必由三门、林门、下湾门、东门四路而入,寇自东来,必由牛栏基洞下门而入,备御切矣。   

钱仓守御千户所象山县西北三十里。北去府城二百六十里。洪武二十年建,四面阻山,城周三里。永乐十四年,重修。嘉靖三十二年,增葺。城东临大海,至大嵩港约一百里,南为涂次烽堠,外接竿门、蒲门等处,西北至湖头渡海,为大嵩所界,乃昌国之藩篱,与大嵩相为犄角者也。   

爵溪守御千户所象山县西五十五里。北去府城二百七十里。洪武三十一年建,永乐十五年重修,成化中增葺,嘉靖三十二年又缮治。西北阻山,东南负海,城周三里,孤悬海口,直冲韭山,东逼大海,西并钱仓,南以游仙寨为外户,北以象山县为喉舌,亦称要地。
回复 海天渔歌 2012-10-29 13:14
《昌国卫城怀古》诗:
胜朝曾此驻元戎,
举首南田在眼中;
山海置防汤信国,
风云际遇蒋泾公;
屯粮果获千钟粟,
佥事谁弯两石弓;
十八指挥名氏杳,
夕阳闲话白头翁。

汤信国
汤和自幼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并推荐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后以功授千户。十四年,在滁州击败元军,升管军总管。次年,从朱元璋取和州(今安徽和县),渡长江,克太平(今当涂),俘元义兵元帅陈野先。

蒋泾公就是蒋贵
蒋贵(1380—1449)
     字大富,明代诸暨义安(今思安乡)珊堂村人,寄籍江都。初为燕山卫卒,从成祖朱棣起兵。雄伟多力,善骑射,诚厚朴实.能与土卒同甘苦,临阵常身先士卒。因积功升昌国卫指挥同知。从征交趾后,再迁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宣德二年(1427),从总兵官陈怀平松潘之乱,升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七年,任参将,辅佐陈怀镇守松潘。八年,进都督佥事,充副总兵。九年,松潘乱复起,督兵四千,破任昌大寨,升都督同知,任总兵佩将军印。正统初年,转战贺兰山及甘州、凉州等地,因功封定西伯,给世券。正统六年(1441),麓川宣慰司思任发叛变,命贵佩将军印,充总兵官,与王骥率兵15万抵金齿(今云南保山),破木龙山七寨及马山象阵,晋封定西侯。正统八年,思任发子思机发又据地为乱,蒋贵破其寨。是役,其子蒋雄深入敌后被围,自刎沉江。蒋贵自卒伍至为大将,身经50余战,每遇大敌无不先登敌阵,而战后不言、无纤毫矜伐之色。正统十四年正月卒,年70。封泾国公,谥武勇。
回复 海天渔歌 2012-11-7 11:46
卫——昌国卫。昌国卫,与天津卫、威海卫等军事要地齐名。昌国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山东,在淄博之东有一个古邑,名为“昌国”。到公元1072年,“昌国县”一步跨过长江,在今浙江定海设“昌国县”,到1379年升为卫。 象山的昌国卫正是从定海迁徒而来。明洪武二十年(1387),迁至现石浦东门岛,洪武二十七年迁至现在石浦的昌国街道。此后“昌国”即在这面海背山之地生根落户。同年,由指挥使武胜亲自指挥修筑城池,城墙周延3.5公里,卫驻地设有4所。依当时建制,卫设最高指挥官指挥使1名(正三品)、指挥同知2名,另有指挥佥事4人,镇抚司镇抚2人。驻地有左、右、中前、中后4所,卫的所在地,常驻将士5600人。外统钱昌、爵溪和石浦前、后所4所。指挥权直属省都指挥使,同时接受中央的五军督府领导,用现代人的话来说,是接受“双重领导”。



历史上的昌国"城"己不复存在,惟留北首临溪的一截疮痍满目的残墙断壁,但从遗迹中依然可觅当年风范。卫署设在今天的卫前街,据明嘉靖《象山县志》载,卫城西北跨山,坐冲大海,极为险要。“旗毒有庙,练武有场,兵器有局,创廪有所,战船有式。”清顺治三年(1646)废卫置昌石营。乾隆重二十一年改置都司署。道光二十四年移置石浦。但西门街、卫前街、昌前街、北大街、左所庙、右所庙这些地名记载了昌国卫城昔日的鼎盛。纵贯城区南部的南大街,原处于卫城中心而得名为“中心街”,其北端就是卫署所在。清人有《昌国卫城怀古》诗:“胜朝曾此驻元戎,举首南田在眼中;山海置防汤信国,风云际遇蒋泾公;屯粮果获千钟粟,佥事谁弯两石弓;十八指挥名氏杳,夕阳闲话白头翁。”
(奇山/文)
回复 海天渔歌 2012-11-7 11:47
城——县城。象山立县时县治设在现县城西北角的彭姥村,背青山,面大海、无城池。县城始筑于1064年,多少年风雨,多少年沧桑,象山挟大海的浩气一路走来!走到宋代县令林旦策动首建土城,城池外凿以护城河。取凿河之泥充作筑城之土,城辟有二门,东为澄瀛,西为登台,形成了古县城的框架。明时,自海上登陆侵入的盗寇不绝,土城难以为继,嘉靖甲寅春夏后开始废土城建石城,二年后建成。城周长5华里,高1丈6尺,设四门,东为“宾阳门”,南为“来薰门”,西为“迎恩门”,北为“拱极门”,各门均建有楼,城墙走向平面状如一只线描的蚶子,又名蚶城。历史上曾一度设“象山卫”。
回复 海天渔歌 2012-11-7 11:47
所——爵溪所。现为县城城区的爵溪街道。爵溪,原曾名“雀溪”。因山而有溪,溪水东奔大海,沿溪林木荫翳,鸟雀成群,村落面海、依山、傍溪也就唤作雀溪。明洪武三十年,由千户王恭筑所城,爵溪历史上是拱卫县城的前沿重镇,当年可说是重兵把守,隔三差五便有战鼓响起,可见刀光剑影,热血飞扬。城“东南负海,西北依山”,城高2.8丈,广3丈,周长3里。有千户以下官员13名,统兵1130人。清顺治三年改所为爵溪城汛,十八年,当朝实行海禁,凡沿海20里居民悉数迁至内地。爵溪因处县城前卫,有重要的军事防卫作用因此未迁。自清代起所城多次重修,到解放初,所城基本完整,自东向西,依山而筑,呈船形,因此也有“船城”之称。



1956年8月1日超强台风袭境,城外一片汪洋,全仗这城墙将大海之水拒之城外,使城内居民逃过了淹成鱼鳖之灾。但东城墙大部依然被巨浪冲坍,遂有了“拆西城补东城之举”。70年代南城墙城门城楼也被拆除。今残存东、北两段城墙,长千余米,城上雉堞等踪影全无,东城墙的顶部也修为水泥马路,通海城门则完好如初;北边城墙尚存局部,长约600余米,沿城的后山山脊蜿蜒而上,一般高10米,最高处12米,;通宽7米,最宽处14米,残存的北城墙因年久无修,坍塌残缺多处,但当年雄伟气势犹在。城东北角拆作通道时,发现为——城门遗址,两旁立石仍在,城门痕清晰。现在爵溪是县城的一个街道,是中国出口针织品生产基地。(奇山/文)
回复 海天渔歌 2012-11-7 11:49
象山古代海防军事设施简述(附海防图)  

海防军事文化是象山县域历史文化的一大特色,自唐神龙(706年)立县以来,历史谱写下的有可歌可泣的,也记录着令人长叹的。而在唐代以前,象山多属于鄮县,也就是原来的鄞县,现在的鄞州区,而且有关唐以前战事的记载,变略显简单,有些甚至是模糊的,因此,这里仅将本县自唐代开始的海防军事文化略作介绍。



象山拥有8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境内山海交错,岛礁、滩涂、水道、港湾众多,地形复杂,历代为海道要津,军务戍守之地。据史书记载,象山境内卫、所、烽火台、炮台等军事设施占整个浙江省的三分之二,海防军事文化令人感叹。“卫、所”是明朝军队的基层组织。大致5600人为一卫,称为卫指挥司,卫的长官是指挥使(正三品)。一卫辖5个千户所,每千户所1120人,设千户一人(正五品)。千户所辖有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设百户1人(正六品)。



自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设县后,朝廷就派兵驻守象山。最初驻兵约为500人。至明洪武25年(公元1392年),昌国卫设立,驻兵达到了鼎盛。

  
象山县明清海防图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4-24 1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