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登录
象山同乡网 返回首页

海天渔歌的个人空间 http://xiangshanren.com/bbs/?117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法战争(27) 石浦夜战

热度 1已有 1253 次阅读2012-7-7 09:13 |个人分类:探索发现| 战争

中法战争(27) 石浦夜战  

2010-07-17 08:51:25|  分类: 中法战争连载 |  标签: |字号 订阅

  中法战争(27) 石浦夜战 - 陈悦 - 陈悦的博客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檀头山岛,位于象山县城东南方向外的海中,小岛西侧隔海相望就是象山县著名的石浦渔港。今天这一带,是在江浙沪小有名气的海滨旅游胜地和品尝海鲜美味的绝妙场所。而1885年,笼罩着檀头山岛附近海面的却是战云阵阵,一场中法舰队的不期而遇,把这座小岛的名字留在了历史中。

 

孤拔搜寻途中得到的来自上海的情报完全准确,当时南洋水师援台舰队确实就在三门湾海域。1885年1月18日吴安康率领舰队南下后,视闽海为畏途,始终在浙江沿海左右盘桓,拖拉近半个月后,援台舰队又于2月1日藉口燃煤用尽无法前往福建,自行折回三门湾附近的宁波石浦港,又在此继续迁延不前。

 

浙江沿海岛屿密布,对不熟悉当地地理水文的人来说,犹如是海上迷宫一般,孤拔舰队连日细细搜寻,却怎样也没料到目标竟然已经掉到了自己的身后。从大赤山电报站获悉重要情报后,视南洋援台舰队为台湾封锁计划重要威胁的孤拔,立即下令舰队调转航向,回头重新驶向三门湾。原路返回的孤拔舰队,经过在海流激烈的舟山群岛中又一次的艰苦航行,于2月13日这天的凌晨进入大目洋,到了接近檀头山岛附近的海域。

 

鬼使神差的是,吴安康恰好也定于当天带领援台舰队北归。停留在石浦期间,吴安康始终心神不定,不敢再带领舰队南下,经过多日的盘算,决定仍以补给不足,需要补充燃煤为由,率领舰队干脆返回出发地上海。因为连日来署定海镇总兵贝锦泉、宁镇海防营务处杜冠英等通报舟山群岛等处海面发现有法国军舰活动的情况,为尽量保证北回途中航行的安全,吴安康在2月13日凌晨天色未明时就率领舰队出发,计划以北方的镇海港作为北归的第一站,到达镇海修休后再图继续北上。

 

2月13日凌晨5时30分,“巴雅”舰桅盘内的哨兵突然发现己方先导舰“警戒”挂出了一组示警旗语,“五艘巡洋舰在南边!”得到这一消息,苦苦狩猎多日没有所获的孤拔大喜过望,立即发出口令“吃香料面包的小伙子们,我们准备战斗!”中法舰队就这样在檀头山附近海域不期而遇,相遇时双方成对向航行的态势。

 

“巴雅”、“凯旋”、“益士弼”、“梭尼”、“尼埃利”、“警戒”、“里戈·热努依里”等七艘法国军舰上的官兵立刻动作起来,很快所有的炮位都进入备便待命状态。上午7时檀头山外海面太阳完全跃出海平线,法国军舰彻底辨清前方5艘军舰就是南洋水师援台舰只。旗舰“巴雅”的桅杆上张开了一面面风帆,桅顶上跃出了巨大的三色旗帜,以此为例,其余法国军舰也全部换挂这种战时旗帜(海军使用的巨型国旗称为战旗,主要在作战和重大礼仪场合使用),并张起了风帆提高航行速度。

 

南洋水师援台舰队此时也终于发现了正对着自己杀气腾腾而来的法国军舰,根据吴安康事后的供称,自己当时立刻指挥军舰“前驶迎敌”,然而法军目击的情况则完全相反。见到前路有法国军舰后,吴安康率领“开济”、“南琛”、“南瑞”三舰立刻改变航向调转逃跑,营务处丁华荣督队的“驭远”、“澄庆”因为航速较慢,从石浦港出发时就被“开济”等三舰甩在身后,看着“开济”等三舰转向逃跑,“驭远”、“澄庆”显得颇有自知之明,没有尾随其后,而是扭头就近朝向三门湾内航行躲避。

 

眼看中国军舰分成航向不同的2队散开,孤拔即下令吃水浅的“梭尼”、“益士弼”和航速缓慢的“凯旋”前往三门湾追踪、监视“驭远”、“澄庆”,自己亲率“巴雅”等4舰高速追击南逃的“开济”等军舰。然而恰好就在这个时候,南方海面上居然升腾起了浓雾,飞速奔逃的“开济”、“南琛”、“南瑞”瞬间隐入雾色中,就此消失不见。“在这种情况下追赶是不可能的了,无论如何要停止……只好埋怨运气,在目前只能以那两艘不能逃脱的战舰为满足了。”

 

“驭远”、“澄庆”进入三门湾后,绕过南田岛水道,回到了当天的出发地石浦港,在石浦城附近的天后宫前水域下锚停泊。营务处丁华容、“驭远”管带金荣、“澄庆”管带蒋超英随即上岸,和石浦同知黄贻桥、练军营官刘青山等当地官员商议防守方略,金荣等要求石浦地方官赶紧组织民船,帮助从二舰上卸载一些燃煤和物资,以减少军舰吃水,便于在内港和法军机动作战,虽然当地立刻组织了一批民船,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卸驳物资的行动迟迟没有进行。

 

与此同时,檀头山外海面上的法国舰队合兵一处,孤拔判断两艘中国军舰可能退进了石浦港,但却没有直接下令军舰冒进追击,而是定下一个毒辣的瓮中捉鳖计策。七艘法国军舰被孤拔分派成三队,分别把守石浦港与外界相通的三条航道,当天下午1时,法国军舰布署就位,石浦港海域陷入法军的封锁中。

 

显得有些奇怪的是,完成上述布署行动后,法国舰队就进入休息状态,整个夜间没有任何活动。直到2月14日的晨曦出现,法国舰队才开始对石浦海域实施试探性的侦察。当天是中国农历的大年三十,已经如同惊弓之鸟的南洋二舰上,有些水兵开始擅自离舰脱逃,港边岸上石浦城里,也因为不速之客的到来,而陷在惊恐中。上午,几艘法国火轮舢板的踪影在石浦港附近出现,旋即不见,情形极为诡异,“法夷用火轮舢板拖带舢板测量口门水道,并入港窥探,见我兵轮即行退去。”

 

这几艘瞬间消失的法国舰艇是炮舰“益士弼”和几艘舢板,出现在石浦港附近是为了确定“驭远”、“澄庆”的停泊位置、港内的防御布置,同时测定航道水深,为第二天军舰入港作战预作准备。得到了所有需要的信息后,孤拔为了减少入港海战的威胁,决定先于当天夜间实施一次杆雷艇偷袭,然后再考虑军舰直接入港作战。当时孤拔的拦截舰队内并没有随行的杆雷艇,只能采用临时改装火轮舢板的方法。上午入港侦察的2艘火轮舢板因为对航道情况已经有所掌握,被孤拔选定用来进行改装,每艘舢板加装一套雷杆和电击发装置,携带一枚装有13公斤棉火药的杆雷。

 

14日的整个下午,法国人一直忙于改造杆雷艇。石浦港里,因为上午法国火轮舢板出现的缘故,则一直处在大战将至的紧张状态,黄昏时分“驭远”、“澄庆”突然鸣响火炮,让港内一度陷入混乱,炮声响过才发现是虚惊一场。入夜,是中国传统的除夕夜,岸上石浦城里家家户户都秉灯守岁,港边的两艘南洋军舰里,官兵们更是平添思乡之情。

中法战争(27) 石浦夜战 - 陈悦 - 陈悦的博客

 参加石浦夜袭的法军杆雷艇士兵合影

晚上11时30分,“巴雅”舰大副咕噹(P.F.C.Gourdon)中校和水雷军官杜波克(E.C.E.Duboc)上尉分别指挥2条杆雷艇,悄悄地开始行动。哈维勒(Ravel)上尉因为是当天上午发现中国军舰泊位的舢板指挥官,他和他的1艘武装火轮舢板被派在最前方,从上海雇佣的引水员缪列(Muller)乘坐另1艘舢板随后出发,共同充当向导。紧随其后,两艘杆雷艇也从“巴雅”舰旁鼓轮出发。

 

由于途中遇到了海流的阻滞,而且当晚风浪很大,法国小艇队的行进速度非常缓慢,直到15日凌晨3时30分才进入石浦港。月光下,咕噹中校指挥的二号艇在入港的同时,就发现了“驭远”舰庞大的身影,随即便开始独自向目标冲去。寂静的夜里,四周悄无声息,身处露天的火轮舢板里,法国官兵一个个屏住呼吸,提心吊胆,可是二号艇那台外号叫“静谧”的古董蒸汽机发出的噪音这时简直到了震耳欲聋的程度,咕噹中校忍不住大骂“该死的滥货”。3时45分,二号艇前进到距离“驭远”只有200米的位置,“驭远”舰上还是没有任何动静,咕噹和艇上的水兵合力将雷杆支出舢板,同时把连接杆雷的电线接到了电瓶上。战斗准备完成后,在雷鸣般的蒸汽机噪音中,2号艇开足马力猛地发起冲锋。也就在这时,“驭远”巨大的黑影里突然发出一阵阵的光亮,犹如夜幕中的闪电一般,随后惊雷般的炮声便传到了法国人耳中。

中法战争(27) 石浦夜战 - 陈悦 - 陈悦的博客

铜版画,法军号杆雷艇进攻“驭远” 

接下来的瞬间,2号艇的杆雷直接撞上了“驭远”的后部,引起猛烈爆炸,为此二号艇付出的代价是被击毙了一名士兵。完成袭击后,二号艇紧急倒车准备撤离,但是马江之战中法国拉都杆雷艇遭遇的一幕尴尬情形在这里又上演了,二号艇的雷杆卡在“驭远”的舰体上怎样也拔不出来,咕噹最后当机立断,命令拆掉雷杆后撤。见到2号艇偷袭得手,随同入港的其他法国小艇也都见好就收,不再进行简直犹如自杀式的杆雷袭击,纷纷跟随撤离。身躯高大的“驭远”犹如被激怒的巨人,虽然一面在下沉,但是它的舷炮开始愈发猛烈地射击起来,管带金荣判断此刻的局面是法国大批军舰进港偷袭。果然,黑夜里开始有军舰向“驭远”射来炮弹,和“驭远”开始了激烈交火……

 

2月15日大年初一,天色破晓后石浦港边寂静无声,凌晨被炮声惊得不知所措的同知黄贻桥等地方官员这时赶到港边,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驭远”和“澄庆”居然都倒在海中。凌晨听到杆雷爆炸声,“澄庆”管带蒋超英也判断是法国军舰入港偷袭,于是下令向夜幕里开火射击,结果和“驭远”进入不辨目标的胡乱内讧后。最终“澄庆”被“驭远”击沉,“驭远”因为先中杆雷又遭“澄庆”炮击,也半沉在港中。事后,这段过于荒唐的历史在官方的报告中被改得更合乎“情理”,称二舰都被法国杆雷艇击伤,因为受伤引起的大火都逼近火药舱,担心爆炸会破坏舰上的火炮,而且会祸及岸上的石浦城,为了保炮和保城市,而毅然自沉军舰。

 

法国拦阻舰队这个清晨完全处在欢乐中,只损失一名士兵竟获得敌方两艘军舰沉没的重大战果,令平日不苟言笑的孤拔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随着出袭的小艇一艘艘平安归来,“巴雅”等军舰上充满了欢呼声,“所有陆战队士兵都跑来拥抱我们的脖子……船上全体人员都为我们欢呼喝彩”。孤拔下令,当天发双分口粮以示庆贺。

“巴雅”舰的水兵舱里,饱餐美味的水兵们,随口唱起一首现编的歌:

他们是‘巴雅’号上的水手,

鸭肝啊!

把中国人都炸死了,

鹅油啊!

由咕噹先生指挥……

嘿!我们乘着‘巴雅’号,嘿!

他们一点也没把它洞穿,

‘澄庆’号!‘驭远’号!

愿上帝祝福你们!

 

“查‘驭远’船副队总李时珍首先逃走,即应严拿务获,一俟到案,即行正法。其‘澄庆’管驾留闽尽先游击蒋超英、‘驭远’管驾副将衔补用参将准补太湖右营都司金荣,临到危险不能保护本船,即拟发往军台,亦属咎有应得。惟因众寡不敌,意在救船救炮,情尚可原……”


鲜花

鸡蛋

握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我爱五粮液 2012-7-9 06:45
受教了,还真不知道这一段历史。
回复 海天渔歌 2012-9-27 08:26
海军首创水雷击沉日本大型战舰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9月26日 14:45  






    在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时期

  明朝在军事技术方面曾取得四个世界第一。

  首创“水雷战”击沉日本战舰。早在16世纪,各种类型的水雷就已经成为明朝海军的重要武器。1549年制造的“水底雷”,可称为世界上第一枚水雷。该雷用木箱做雷壳,油灰粘缝,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人工操纵击发,比西方制造和使用水雷早了200多年。第一颗定时爆炸水雷是1590年制造的“水底龙王炮”。该雷用牛脬做雷壳,内装黑火药,用香点火作引信,凭借香的燃烧时间来定时引爆水雷。第一颗触发水雷是1637年明朝末年制造的“混江龙”水雷,该雷通过与舰船直接接触进行引爆。

  据史料记载,在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时期,明朝海军曾使用“水底雷”一举击沉日本一艘大型战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水雷取得实际战果,比日俄战争(1903年—1905年)中的水雷战早了近3个世纪。

  “火龙出水”是反舰导弹“鼻祖”。明朝在16世纪发明的“火龙出水”,是一种用于水战的两级火箭。“火龙”的龙身由约1.6米长的薄竹筒制成,前边装一个木制龙头,后边装一个木制龙尾。龙体内装有火箭数枚,引线从龙头下的孔中引出。龙身下前后共装4个火箭筒。前后两组火箭引线扭结在一起。前面火箭药筒底部和龙头引出的引线相连。发射时,先点燃龙身下部的4个火药筒,推动火龙向前飞行。火药筒烧完后,龙身内的神机火箭点燃飞出,射向敌人。这种火箭已经应用了火箭并联(4个火药筒)、串联(两级火箭接力)原理。它用于水战时,可在水面上飞行数公里远。当飞向敌舰时从龙嘴发射火箭直接攻击对方舰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从战舰上发射的大型远程火箭武器,堪称“反舰导弹鼻祖”。明朝海军也因此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支装备和使用反舰火箭的海军。

  最早使用触发式地雷。明代工匠设计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由钢轮压火击发引爆的铁壳地雷。明朝陆军广泛装备了这种地雷,并用它在江浙地区多次重创进犯的倭寇。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实战中使用非人工引爆的触发式地雷,西方到18世纪以后才有类似的武器。

  第一支骑炮兵。明朝陆军曾装备有一种“虎蹲炮”。此炮首尾长2尺,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外形酷似一只蹲卧的老虎,看起来煞是威风。开火前,先装填5钱重的铅弹或石子上百枚,再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杀伤力惊人。该炮重量轻,体积小,非常适合骑兵用战马直接驮带,由此便催生了明朝陆军的骑炮兵。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骑炮兵,又领先了西方大约200年。

  据《军事文摘》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5-3 0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