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登录
象山同乡网 返回首页

海天渔歌的个人空间 http://xiangshanren.com/bbs/?117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塔山遐思

已有 956 次阅读2012-5-25 23:05 |个人分类:探索发现| 伟峰, 象山港, 中国

塔山遐思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5月15日 09:02

塔山遗址(吴伟峰 摄)

    清晨,与晨练爱好者登临塔山之巅,舒展筋骨,迎接朝霞。每当有人问及: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我们的文明摇篮吗?塔山人哪里去了?我们从何而来?一个个诘问,常常诱发我遐思,引领我走进恍若隔世的时光隧道。

塔山人哪里去了

    6000年前,塔山古树参天,浓荫密布。山下朝南滨海坡地上,聚居着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群落。简易的茅蓬错落排列,用树枝构栏的篱笆将内外隔离。部落成员微曲着身子,光着膀子,用茅草作裙,葛藤作绳围遮着下身。在首领的吆喝声中,男人们外出狩猎,捕鱼,采摘山果;女人们哺乳幼孩,种植作物,制作陶罐。海里偶然捕捉到一条大鱼,大家手舞足蹈,用一阵尖叫声表示庆祝,接着灶堂里升腾起烧烤猎物的炊烟……沉寂的原野,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充满着生机。
    4000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击碎了塔山人的平静。
    千古守恒的海平面突然上升,渐次向沿海、内地推进,陆地淹没,宁绍平原一片汪洋。海水把原来连绵的山脉分割成一座座孤岛。象山半岛首当其冲,孤零零地耸峙着几座山头,潮涨为岛,潮退为山。史家把这次人类空前的劫难,称为“海侵”。
    陆地变沧海的逆转中,惊慌万状的塔山人逃到了被海水包围的山头上,有的用独木舟,浮槎四海,迁居他乡;有的因食物匱乏,就地毙命;有的因群落人数偏少,自然消亡。(有研究资料表明,群落如果少于100人,会丧失杂交优势,导致人种退化而自然消亡)。这时,塔山人与河姆渡人一样,匆匆地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学者从沉睡的地层中获取曾经的信息。
    这次浩劫是否是史家的无稽之谈?抑或引起的原因地震、海啸,气候变暖?姑且不论。当我在脑海中链接同一时期,浮动着历史影子的传说、故事时,感到出奇的惊讶:
    我国古籍《列子·汤问》记载,共工与祝融交战,共工战败怒触不周山,造成“天柱折,地维绝,地陷东南,天倾西北”;4000年前,大禹治水成功,在会稽(绍兴)“大会诸侯,于此计功”;象山当地更有耳熟能详的“沉东京涨崇明”传说。当我再联想到《圣经》中诺亚方舟故事,柏拉图《对话录》中亚特兰蒂斯文明沉入大西洋底记述时,似乎告诉我塔山人是遭遇世界性灾难,驾鹤西去的。

有没有其他人类涉足过象山

    塔山人消失后,中原文明到来之前,漫漫岁月中,是不是复回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原始状态?有没有其他人类涉足过象山?
    有年清明节,一位外出多年的乡贤回乡祭祖,凝视着山花灿漫的五狮山,向我发问:“我一直怀疑,我们祖先来到这里已经有人住过,你看是谁?”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可能是山越人。
    我明白他的意思。童年时放过牛,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同样烂熟于心。
    山上有一处叫茅蓬,有一处叫三爿菜地,明显有人居住过的痕迹。山脚有许多用巨石垒成的梯田,非一般人力所为。特别是朝向,面向西北,冬季冰凌高挂,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肯定会觉得是件徒劳无功,得不偿失的事。
   他怀疑得有道理。我们始迁祖是北宋进士县令顾方儿子顾直,时间在1062年,那时没有井头,更没有海台。人烟稀少,沃野遍地,没有必要向豺狼出没,人力成本极高的山地要粮。
    这时,我想到了两部权威的历史著作,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地理志》 
    据《史记》记载,江南地区称“百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便于管理,派名将王剪驱赶越人下山,结果适得其反。任性散漫、不服约束的越人,往大山深谷或沿海地区四处逃散……。《汉书-地理志》臣瓒曰:“自交趾(今越南)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粤通越)杂处,各有种姓。”
    于是,我的眼前徐徐展开了一幅远古时代人类迁徒图:
    两三千年前,古越人部落,或者被王剪驱赶避进深谷的山越人,辗转来到象山半岛,其中一支来到五狮山南麓,见到那里森林茂密,植物丰美,落脚定居。那时天气炎热,(神话故事《后羿射日》,甲骨文里没有”冰”字,河南古称为“豫”,意为以矛刺象,说明当地有热带动物大象。可以作佐证。)获取食物容易,采山果可茹,捕水鲜可食。山民矮而壮实,麻衣葛巾,视大山为母体,会使用金属工具,但没有文字,只会结绳记事。他们修茅舍,筑梯田,劳作不辍,形同葛天先民。即便山下来了中原移民,也相安无事,各得其所。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消亡或被中原文明同化。
    以上推理, 虽然没有严谨的考古材料印证, 但当一种先进文明向落后地区推进时, 必定会遇到当地土著人类, 这为世界通例。盎格鲁-萨克逊人登上不列颠岛,遇到了伊比利亚人;西欧人踏上美洲新大陆时, 遇到了印第安人,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至今还向当局诉求他们的权利。中原文明进入象山半岛何尝不是这样, 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被历史的尘埃湮没罢了。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湘西,“苗民居寨,汉人居城”;福建永定,当地人居山,客家人聚居土楼的习俗;台湾高山族人至今不愿下山,他们“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林”,悠哉于与生俱来的生命摇篮。这些,都不是民族同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活化石吗?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从哪里来?如果你通过“姓氏寻根”,就可追溯到姓氏的发源地;如果你留心家谱,或者口口相传的乡间传说,就可以了解祖先来象的时间与缘由。不过,象山开发相对较晚,移民并不那么遥远复杂,不像某些内地“若要问我从哪里来,洪洞湖畔大槐树” 那样说不清道不明。
    据象山县志办邵鹏先生调查,民国《象山县志》有100多个姓氏,移民来源涉及11个省份,以福建居首,高峰期在清朝。五代前留下迁入记录的只有十几个氏族。最早为泗洲头柳氏,时间在南北朝宋、齐间(420~502), 实际迁象家族一定会更早。
    至于迁象原因,有的为时局所迫,有的为守防所需,有的为生计奔命,不一而足。有一点,往往被人们忽略,即朝廷政策的导向。康熙五十年,朝廷下旨“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加速了人口增长。雍正朝又推行了“地丁银”(赋税按人口分摊到土地中),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政府对户籍控制相对放松,农民手工业者允许自由流动。那些南迁至福建、温台地区家族由于人口猛增,土地资源不足,加上海禁开放,通过水路陆续向象山等地北迁,出现了迁象移民的高潮。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来象的祖先们,为寻找理想的生息繁衍之地,不辞艰辛,长途跋涉, 煞费苦心,留下了许多令人回味的难忘故事。
    东溪励氏,始迁祖表二公是南宋后期一位尚书的儿子。为避元乱,效陶弘景挂冠隐迹来象山,怀揣瓦罐,带着木碳一路卜居。见宜居之处,便启土掘坑,栽入瓦罐测试。一日来到东溪,见溪水横流,九峰峭峙,气象不凡,徘徊不前。经做火种实验,瓦罐里碳火比别处旺且久,于是结庐定居,开始耕读生涯。
    晓塘竹山陈氏,始迁祖陈思忠,嫌元统治区民穷盗起,来象避难相宅,沿途以植竹卜居。经过晓塘时,“悦山海之环卫,乐土地之膏腴”,立即在田间种下一枝竹。第二年,旁边生出两茎新笋,知道是方吉土,于是奠基筑室,迁居于此。所以这里又以竹山命名。
    定塘陈氏,300年前,始祖兄弟俩挑着一双夹箩,从陆路三门到象山,白天沿途乞讨,晚上把夹箩担一放,钻入草丛窃听蟋蟀、虫啾叫声。声音越大,说明此处咸性弱,淡水多,土地肥沃,由是决定定居何处。发族后,这双夹箩成为家族艰辛创业的见证,“文革”前,一直供奉在始迁祖塑像之侧。
    石浦许氏,先有太公来石浦从事手工业,看好当地发展前景。康熙五十七年(1658),太婆率家族成员七人,驾着一艘不大的木帆船,冒着葬身鱼腹的风险,从广东拮阳出发,乘着大南风,经过三天三夜冒险航行,到达石浦。解放前,许氏家族建有四合院六栋,成为石浦地区望族大户。经过350年生息繁衍,现在许氏人口增加到700余人,几乎是当年人口的一百倍。
    行文至此,仿佛忽然顿悟,生兹长兹的这片土地,曾经几度开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大幕。山河依旧,物是人非。所谓故乡原本不是异乡吗?故乡不过是祖先漂泊旅程中的最后一站。(顾德威)


鲜花

鸡蛋

握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4-19 18: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