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登录
象山同乡网 返回首页

海天渔歌的个人空间 http://xiangshanren.com/bbs/?117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象山六大书院

已有 1117 次阅读2011-7-10 12:13 |个人分类:探索发现|

3.jpg

8643.jpg

     我国向有书院讲学的传统。汉时以明经教于乡,相与择胜地立学舍。唐开元时始设丽正书院。宋代,书院较盛,著名者有石鼓(一说嵩山)、岳麓、白鹿、睢阳四大书院,名儒主山长讲席。元代,路州、府皆设书院。明嘉靖时,书院撤毁。天启时,因东林党起,诏毁东林书院,天下皆以书院为讳,不敢谈建。直至清康熙,下令修复,书院普遍兴办。清末废科举,书院改办学校。
    象山有书院始于唐。唐大中四年(850),县令杨弘正于栖霞观右,创建蓬莱书院。栖霞观旧名蓬莱观,传秦徐福、梁陶弘景皆隐迹于此。弘正于此筑蓬莱书院,课读士子,振兴文教,对象山教育事业不能不说是一个开创者。前清乾隆进士姜炳璋曾有诗赋蓬莱书院,其中有“大中政治小贞观,守令堪入循吏传,吾乡贤令推杨公”句。马端临《文献通考》曾推宋初四大书院为书院之始,而象山书院则更早出一百余年。
    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县令赵善晋修理书院,后圮。清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尤锡章,以丹山书院卑湿,购蓬莱书院故址,各捐资筑学宫五间,中讲堂,旁弦诵所,门、庑、庖、湢具备。门前有濯缨溪,因名缨溪书院。乾隆二十三年,宁波知府史尚廉来象巡视,见“书院室宇空凌,日暄雨筛,为流丐畜牧之所。”(史尚廉《修建缨溪书院记》),且“西廊未建,东廊门牖、垣壁俱缺,不足为肄业之所”(史鸣皋《缨溪书院记略》)。史尚廉闻邑人邓怀圣素爽侠好义,敦请议之。邓应命捐资重修,增西廊四间,周筑墙壁牖棂、明堂大门阶砌,粉刷一新。乾隆二十六年,史尚廉题额云:敬业乐群,君之子炳,为予首拔。乾隆四十二年,知县鞠毓蕤因张公祠圮,移张公墓于汪公祠(即汪国祥,曾任象山协副将),以其址建书院中外堂二进。嘉庆初,中堂圮,知县周楷募捐重修。道光七年(1827),因书院围墙陈丹暗粉渐颓驳,东西庙宇并高峻,董事辛茂荣、林逢春与诸绅士倡率于讲堂后,建观海楼七楹,翼以廊,东为四公祠。楼东隙地筑濯缨亭,墙角凿一泉,泉水泓然碧,气象一新。光绪二十四年(1898),知县邵同珩大修,以实学课士,每月逢朔望日,教以经学、史学、天算、舆地各科,因去任未实行。光绪二十九年(1903)后,缨溪书院改为公立始达小学堂。
    缨溪书院而外,尚有丹山书院。明《嘉靖县志》载,南宋嘉定十一年至十五年间(1218-1222),县令赵善晋于县西一里栖霞观东建丹山书院。清康熙六十年(1721),邑令马受曾慨然以教育为己任,与县绅士倡修丹山书院,辟基周围四百步,造屋前后凡三进,计三十余间,门、庑、堂、室具备。讲堂后凿池,环以石栏,跨以石桥,后堂挂朱子像(即朱熹)。书院成,郡人邵基作《丹山书院纪略》,以纪当时文风之盛,谓“四境之负笈而来者踵相接”。道光五年(1825),知县刘嘉会(山西太平庶吉士)改名为蒙养书院。光绪二年(1876),邵正寅任象山知县,见丹山书院寝衰,闻城西严氏地将为广厦洋人购建教堂,急筹款购得此地,改筑书院,亦名丹山书院。以“取资于田”法,规定每户不及五亩者费取,五亩至百亩,渐递加,共集资万余缗。邵正寅为造书院,“每日必徒行其地,迄九月,积劳而卒”,邑中绅士承其意,至冬事竣。两旁横舍、南向皆三楹,东西向皆七楹。县童子试,也在此举行。每月初一(朔)、正寅课艺,手自评点。士人或偶旷一课,必询问何事旷课,并致函斥之。五年后,为续记此举,邑绅林溎安请训导陈根培作《重建丹山书院记》。光绪二十九年,丹山书院改为县立小学堂。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县令周官在儒学前建聚奎书院,次年冬告成。建讲堂、寝室各五间,两旁各十舍,庖湢具备。辟东南隅为门,置田二十二亩,昌国人邵景尧作《聚奎书院记》。后县令吴学周纂修《万历象山县志》,开局于此,复加修葺,又给田二十亩。清道光时,书院已废。
    石浦金山书院,始为崇德义塾,清道光八年(1828),石浦许超偕其兄弟炯斋、灴乌、岩纶创建。许超,一名廷枢,字卓轩,太学生,见石浦距县城有百里之遥,士人肄业考课茧足难行,遂出钱于石浦城北建义塾(今石小),规模初具。卓轩、炯斋相继去世后,炯斋子缉庵、际熙续建完工,计三十余间。中为“敬业堂”,左右各二楹,主讲者悬绛帐于左室。敬业堂后为五楼,前为一亭,耸然而立,为“奎阁”。敬业堂之左庑为楹二,横构小室,以备庖湢。右庑一楹,有门。由门而北,出为“就正堂”,有五间,亦叫“小义塾”。再后为“藏经阁”,三间,中祀苍颉先生,余二间为经、史、子、集藏书之用。其左右各有耳房,为用膳设馔之处。“就正堂”之南为大门,即义塾正门,门之左有一巨塍,砌一桥,谓登瀛桥。许超一生好施善行事,故名其义塾为“崇德”,取“行道而有得于心”之意。义塾落成,宁海人鲍凎撰《崇德义塾记》。后因积欠,修脯不继,生徒散逸,遂为巡兵官驻寓,屋亦颓漏。同治十三年(1874),宁波府驻石浦同知杨殿材与其裔四品封职许振英、举人俞兆元、拔贡吴承墡、附贡黎鹤鸣、生员佘勉寀暨诸绅士等商议,禀明上宪,将义塾修缮,改名金山书院。各绅士量力输助,杨殿材与宁波知府同捐廉,集钱二千余缗,除修建屋舍之外,余存店生息,专备请师月课及院中经费之用。经师朝夕讲业,每月朔望两日(初一、十五),合境内生童课教诗文及经古之学,诗书礼乐之风盛极一时。同知杨殿材撰有《石浦金山书院碑》。民国后兴办学校,金山书院改为敬业高级小学校。
    珠山书院在县东乡着衣亭魁照墩。陈根培《创建珠山书院记》载:其时“邑之西、南二乡,如西周、东陈、九顷、蔡家岙、昌国卫均建有文昌阁,石浦更建有金山书院,此为萃荟文人之地,断不可缺然者。而东乡则皆无之,是殆创业甚难,而领袖乏其人欤。”于是,里人王旭林、俞鄂楼,萧陶甫、贺衡轩数人,各输己资,置田十五亩,创设文会。后禀县令沈钟瑞,扩而充之,筹建书院。向“好心之士劝募”,解囊相助,数月集钱一千一百贯有奇,田一百五十亩,择地着衣亭魁照墩,于光绪八年(1882)春动工,是年冬落成,名珠山书院。次年,聘训导陈根培为书院主讲,开课讲业,命题月试,评甲乙以给膏火费。其后,县令史恩纬拨还灾荒银九百六十元,以充书院费用。民国后,珠山书院改为珠山高级小学。
    养正书院在今昌国卫。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意大利侵占三门湾,清廷命前云南盐法道会稽钟念祖驻防昌国卫城,士绅苏良彝、蔡兆鹏诸人请钟念祖申报浙江巡抚,咨部立案,以原象山右营都司署为养正书院。苏良彝,字镜三,例贡生,慷慨好义,为南田开垦局董事。书院既立,其特割南田龙泉塘地五十亩为膏火费。嗣后,知县黄羡钦拨款八百金,详准昌国卫城南门外校场地七十亩归入。民国后,改为公立正谊小学校。
    清乾隆《象山县志》载,象山在宋元间,书院设山长,为主讲席,讲授儒学经典,课士读书。以集中讲授为主,兼以自学,相互答问。明以前,书院山长既为学官,又是书院主教。入书院读书大多官绅子弟,经选拔之良秀者。明初改山长为训导,清代相沿。书院常聘延名士坐主讲席,课士读经。乾嘉时期象山名士钱沃臣、马丙书曾主教缨溪书院,尔后如清咸丰四年恩贡生虞峻,乃邑中名士,同治元年举孝廉方正,主讲缨溪书院十余年,以“五经八铭课士,终日衣冠危坐,虽暑月讲诵不倦”(《民国志·先贤五补传》),直至晚年,辞去院长席,就教家塾。道光二年(1822),县人娄占瀛助田四十九亩。同治三年(1864),墙头人欧景辰捐入大泥塘田六十亩。一般租给佃农耕种,收取租谷,以为书院资金。《民国县志采访册·书院田》项下:“现今实有收租田七百三十八亩一分”。可见,历代书院田,官拨私助,其数目相当可观。


鲜花

鸡蛋

握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5-12 12: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