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登录
象山同乡网 返回首页

海天渔歌的个人空间 http://xiangshanren.com/bbs/?117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安徽古村落——宏村仿牛构筑

热度 3已有 1249 次阅读2010-11-16 21:17 |个人分类:探索发现|

                                宏村仿牛构筑
    
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宏村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以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据史料记载,承志堂是黟县境内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到此参观的国内外游客,无不为之倾倒。
    
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它吸引了日本、美国、西德等国内外专家接踵而来精心研究。
~~~~~~~~~~~~~~~~~~~~~~~~~~~~~~~~~~~~~~~~~~~~~~~~~~~~~~~~~~~~~~~~~~~~~~~~~~~~~
安徽宏村的理水观念——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
关键词风水学                                          

    一谈到风水,人们就会同路边的相面师扑卦师等联系起来,认为它根本就是迷信。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不公正的说法。的确,风水中有很多的内容和观点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充斥着荒诞不经的秘术、口诀,文字阐述也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逻辑,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风水理论中的积极成分,他的某些原则反映了早期中国人为寻找理想的居住地点对环境条件的科学认识。风水理论实质上是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经验.它是人们在选择居住地时,通过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种建筑环境因素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发展的促进或妨碍的正反两方面作用的综合评判而得出的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禁忌的总概括,并且加以当时的文化意识观念的解释.透过风水论的某些评判和风水术支配下的建筑实践,我们还是可以窥悉到其中蕴涵的,被扭曲了的传统环境意识① 。

    从选址开始,宏村就严格地遵循了风水术的法则.中国地处北半球,而且绝大部分地区都处在北回归线以北,所接受到的阳光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南方.因此,在中国建筑物的最佳朝向都应该是坐北朝南,这样才可以获得最充分的采光.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在这样的环境下,北面的山可以阻挡北面的寒流,南面的水可以保持空气湿润,使环境单元内的气温稳定,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协调都是有利的.而且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葬书》有云:"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阳宅十书》曰:"凡宅左右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又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我们可以从宏村的平面图中看出宏村的布局可以说是非常符合上述标准了:左面即西面为西溪和羊栈河,右面即东面为际泗公路,前面即南面为南湖,后面即北面为雷岗山.当然,其中并不是每个要素都是天然的,例如南湖就是后来修造的人工湖.但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宏村建筑布局的前提和关键.

    "理水"这一原本属于园林建筑的概念,在徽州也成为了村落规划布局的最重要内容.宏村的水系与它的布局也有着莫大的联系,所以要谈宏村的水系就不得不谈它的巧妙布局. 由于村形似牛形,宏村自古被称为"牛形村".村子北面背靠的雷岗山就是"牛头";村子中央的半月形水塘为"牛胃";在村子中沿着巷道弯曲回转,穿房绕户的大小水圳就是"牛肠";村口正面的南湖就是"牛肚";村子西面架在西溪和羊栈河上的四座桥则为"牛腿".由此一来整个村落就像一头卧在水中的大水牛.当时村落规划仿农民赖以生存和钟爱的牛形,其理由有三:其一,因雷岗山前的坡地如牛形,因地制宜,牛卧山岗乃情理之中.其二是安全考虑,牛在南方俗称"水牛",不惧水,且古人均认为牛能镇水避灾(大江大河上多用铁牛,石牛镇水).其三,在农业文明时期,有"牛富凤贵"之说,精明聪慧,满脑经营理念的徽州人,至今还恪守着理水就是理财的思想.② 因为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含义,它通常被看作是财富的象征."补水"是中国古代村落获得好风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村落特别讲求形局完美,对某些在形局或格局上不太完备的村基,往往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引水聚财"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③没水的村落就需要引水入村,甚至进一步要在村落的宗祠等地"开聚心池以蓄内地之水",或"荫地脉,养真气",或聚财兴运④.理水就是理财,理财就是理水,……拦溪筑坝是吸储,挖圳入户是放贷.利润千家后汇入月沼与象征自有资本的井泉合成更大的资本金,然后经过多方营运,扩张成更为庞大的"银行"——南湖.⑤而且徽州人相信通过开沟圳可以通畅村落的气运.在皖南《忡麓齐氏族谱》有记载:"吾里山林水绕,……而要害尤在村中一川;相传古坑族祖渊公精堪舆之学,教吾里开此圳,而科第始盛,自圳塞而村运衰焉.……故培村基当以修圳为先务,……务始沟通,永无壅滞,此我里之福也." 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汪氏66世主汪彦济遵汪氏61世祖汪仁雅遗言举家迁至雷岗山下,购下戴氏产业,始建十三楼.应宏广发达之意取村名为弘村,后改名为宏村.后来宏村汪氏认为,宏村备有雷岗山可抵御背面之风,东西两侧有长年不息的山溪河流,整个村落又在雷岗山之下,两侧河畔之上.祖上选择的这块地方不可不谓风水宝地,但是数百年来汪氏仍不能"福禄永绵",他们认为没有充分利用好这块风水宝地,必须运用风水理论来指导村落布局形态;又鉴于先祖屡遭火灾侵袭,在以后的村落拓展中,宏村汪氏开始注重人工水系的构筑,提高预防火灾的功能.⑥

    牛肠水圳建于明永乐初年(14051407),是宏村牛形水景观的源泉.宏村水圳水源分为阴水和阳水.《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是我国早期自然哲学中一对最基本的理念.阴阳观念的起源是人们对自然界长期观察的结果.而在宏村的理水中也无时不刻地体现着这种"阴阳观".明永乐年间宏村汪升平出资并督工,村民合力,在村西拦河用糯米桐油拌石灰浆浇砌石碣,历三年修建成人工水圳.主圳380米,引西溪(阳水)自西入村,支圳340米引雷岗山地下水(阴水)自山坞入村东,阴阳水在村中汇合,九曲十湾,南转东出,流向田野,复入西溪.11引两处水源是宏村水圳的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在理论上它是遵循中国古代的阴阳法则,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这样的设计却显现了它非常科学的一面.首先,两处水源起到了相互调节的作用.主要用水即主圳是来自西溪的地表水,它的特点是流量大,水力强,但是不稳定,受到涨水期和枯水期的影响;《黄帝宅经》指出"宅以泉水为血脉".宏村支圳水源来自地下水,地下水的特点是出水量较为恒定,水质好,但是水力较弱,出水量相对较少.于是,这"阴阳"二水就形成了互补,相互调节,使宏村的供水系统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其次,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防范水灾和山洪的危害.这种设计借鉴了大禹治水的经验,采用了疏导的办法,将山上的水引入支圳,避免了山洪对房舍的冲击.可以说是对传统治水经验的成功利用.当河水暴涨时,可以控制河水入村的水量,同时主要依靠支圳取水,既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涝灾害,又可以保证水质.

月沼常年活水长流,塘面如镜,水源景观与层楼叠院交相辉映,蓝天,白云跌落水中.老人聊天,少妇浣纱,顽童戏耍,月沼实际上成为村中的水广场,自发的聚会中心,风俗民情的"露天舞台".塘中鹅舞红掌,鸭戏清波;空中微风揉动炊烟氤氲,真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月沼是泉水和水圳的溶合,它将村中的泉眼和溪水混合使用,两股活水汇合后,池塘水便清澈流淌,常年不竭.而池塘北畔正中就是作为宏村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的汪氏总祠——乐序堂.宗祠是一个宗族的象征和最神圣的地方,它讲求文运亨达,人丁兴旺.正如前所述,水是财的象征,聚水就是聚财,兴运.实际上,月沼的形成,也的确给村民提供了一个消暑纳凉的良好场所.科学研究证明,在湖泊,水池等地由于水分的蒸发,空气含中有大量的负离子,人们在这种地方会感觉十分舒适,在这里活动的人一多,这样祠堂前也就自然常年"人丁兴旺"了.

风水中崇尚婉转缓流之水,最忌咆哮湍急之水.《博山篇·论水》中说:"水为朱雀,亦有贵局.有声为凶,无声为吉."这是有道理的.在生活中,水流太快的话,那么水中的杂质,砂石等就不易沉积,这样就不利于饮用和洗涤.而且水的声音大也影响人们的休息.医学研究表明,要使大脑处于完全的休息状态,外界环境中的声音刺激越小越好.水徐徐流淌,悄然无声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幽静的环境氛围,由于水是从家家户户门前流过的,如果直去无回,稀里哗啦的话,那么整个村子就会显得很吵闹.因此牛肠水圳就采取了这种来回曲折的方式,既可以有效增加水流的长度,保证家家户户都能有水流经过,同时又降低了水的噪音,使得村民晚上能够好好地休息.

南湖是宏村中的水的总汇之所,它的兴建补足了村落背山面水的需要,也完成了"水口"的建设."水口"在风水中指一个风水单位的水流去处,在村落中往往设在村口."水口"的环境一般都是最优雅的地方,山水天成,风景秀丽.尤其徽州人喜爱在"水口"处建造园林,故被人称之为"水口园林"."水口园林"位于村口,通常都在原来的自然风景的基础上植树,修桥,添设凉亭水榭,以形成休闲游憩的最佳场所.此外,它的功能不仅满足了环境的美化,水产业的发展,而且有效地调节了农田的灌溉,通过这样一个大水库,来抵抗旱灾和控制洪水,保证农作物的正常水量需求.同时南湖又很好地调节了气候.在天气炎热的夏季,通过水分的蒸发,来保证空气的湿润,使村中的温度不致于过高,使得村民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简直就是天然的空调.

综合水圳,月沼,南湖这一系列水系来看,宏村的理水在发挥自然水系作用的同时,又巧妙地规划和安排了村内的人工水系.从选址开始,人们就考虑到了必须有充足的水源能够满足全村的生活和生产上的需要.另外接近水源,可以预防火灾,但同时又有洪灾的隐患,因此人们又必须要周密全盘地考虑,不能顾此失彼.而人工的水系改造恰好做到了这个平衡.宏村这种人工水系网络,既有利于生活,生产,也有利于村镇防火,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具有实用功能,美化功能和生态功能.宏村的理水观,主要表现为人们的风水环境意识,这种环境意识虽然参杂了许多荒诞无稽的思想和迷信,虚幻的内容.但是其中蕴含的大量科学的,合理的,基于长期生活实践经验的"因地制宜"的环境选择意识和"因势利导"的环境改造意识.是值得我们肯定和继承的.

从宏村的水系规划历史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它是宏村多少代人的劳动结晶.从选址开始它就倾注了古人的智慧和汗水.古人在选址造宅上不是盲目的,他们选择一块地首先要看这块是否适宜人们的生活,是否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力图做到人与自然的融洽境界.这就是中国古代最突出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 .在这里,宏村在地势上的选择体现出了建筑朝向与"日照"的天时和"地形"的地利双向调节,使得既顺应地形环境,又不违背良好方位的布局形式.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改造中,这一思想也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宏村对于水的处理,与其说是改造不如说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借"与"还".宏村的水主要是来自西溪,而最后这水又"还"给了西溪.宏村人只是巧妙地使它在村中"游历"了一遍,而同时又满足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这种做法,按照自然条件的缺损,通过人工措施来补益,只要做得巧妙,就能起到点石为金的效果.从宏村这一中国古代村落的整个形成历史过程,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建筑意识中对整个居住群的整体规划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而且这一意识还存在一个不断发展,进步,完善的漫长过程.最终才形成"置高岗面流水,一望无际",依山傍水而居,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可当北面来风,地势高爽,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有仰观山色俯听泉声之乐.宏村建筑群是集我国古代科学,建筑工程学,文化,宗教,美学,艺术等于一体的综合实体.它在力求满足村民实际的功能性需求以外,又兼顾了文化气息和观赏性,同时还不忘发展的可持续性. 宏村的理水观给我们几点最大的启迪.第一,它一直是从整体,全面的宏观视角出发,通盘考虑.从选址到布局,从布局再到具体实施,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无规划盲目建设;第二,它贯以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宏村水系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而不是破坏自然和滥用自然.它"有借有还",在具体细节上改动而不做根本性的改变,满足了世世代代的需要;第三,它兼顾了人们的直接生存需求和审美趣味,集功能性和观赏性于一体,既不是只实用不美观,也不是像单纯的观赏性园林那样仅供休闲娱乐;另外,宏村水系不是一次成型的,而是在环境和人口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改造,修葺使之完善的长期过程.对于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我们现代建筑观也应具备这种与时俱进的思想.最后,中国古代建筑中不仅仅讲求实用和美观,更讲求文化氛围.从宏村的理水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各种经典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风水理论观点等都在这里交织,汇聚,可以说它们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文化作背景,才使得中国建筑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注:

①摘自《中国建筑美学》侯幼彬

②摘自《古宅 古村 古城布局新考》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赵复雄

③摘自《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刘沛林

④摘自清林牧《阳宅会心集》卷上"开塘说"

⑤摘自《中国乡土建筑》无梦到徽州萧加

⑥摘自《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汪双武

参考书目:

《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  汪双武 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一版

《走进老房子》              汪森强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年9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风水学》           南屏书院E书制作

《中国建筑美学》            侯幼彬

《古宅 古村 古城布局新考》  赵复雄

~~~~~~~~~~~~~~~~~~~~~~~~~~~~~~~~~~~~~~~~~~~~~~~~~~~~~~~~~~~~~~~~~~~~~~~~~~~~~~~~~~~~~~~~

1

鲜花

鸡蛋
1

握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海天渔歌 2010-11-16 21:44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回复 海天渔歌 2011-1-4 20:28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古宏村人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牛肠”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
  宏村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以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2000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
  西递坐落于黄山南麓。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1000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两条清泉穿村而过,高墙深巷,古民居各具特色。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中国福建的土楼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闽南的永定、南靖一带。早在1900多年前,中原一带历经变乱、举族南迁的客家人,几经辗转,来到闽西南一带的山区。为避免外来冲击,他们不得不恃山经营、聚族而居,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土楼。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专家评价,它是十分独特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生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也是中国历史变迁和人口大迁徙、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作为客家民系、福佬民系文化的象征,为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变迁提供了特殊的见证,是中国传统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回复 海天渔歌 2012-5-7 21:24
「三易体态」:
[连山]绵不断,地理形态,属相固体,属性空间;
[归藏]纳百川,地质结构,属相液体,属性时间;
[周易]流不息,生态变化,属相气体,属性世间。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5-3 06: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