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长篇小说《欲望》连载之一

[复制链接]
象山张为礼 发表于 2014-11-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此长篇已经写了十多万字,尚未完稿,现先连载一部分,以飨文友。)欲     望

第一章

1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和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地发展起来。灵山县瀛海乡的《灵山创新轻工机械厂》是一家名义上的村办企业,实际上是一家由一个叫袁新谱的“个体企业”,他只不过是借“村办”的一个“壳”而已,这是因为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当时在“姓社姓资”问题上的争论还比较激烈,对“个体企业”还放不开脚步,条条框框的限制较多,只有“集体经济”才能享受到种种的优惠政策,所以头脑活络的袁新谱就必需要把自己的“个体企业”性质进行包装,借用“村办”的外壳掩盖实质上的“个体”,这样一来,这个《灵山创新轻工机械厂》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村办企业”了,更何况,他还需要占用一块村子里的空闲地(杂草丛生的乱石滩)作厂房,就算是村子里对厂里的“投资”了,这样说来,他的“机械厂”定为“村办厂”也算是名副其实了。不过,双方约定,村干部不能对厂里的经营活动作任何“干预”。当然啰,村里提供给他这块地基肯定是不会白给的,他每年要向村里上缴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随着生产发展,上缴资金要逐年增加),袁新谱还安排村里几个劳动力(后来逐渐增加到几十个)在厂里打工,这些人起初的工资虽然不高,但后来随着厂里的生产发展也日益提高,他们的收入要比做农业要高出好多倍,他们这些在厂里打工的人哪个不眉开眼笑?
袁新谱当时在村外的空闲地上搭起的厂房极为简易,用几根钢管支起来的一座屋架,用一种当地产的、用石棉与粘合物做成的叫“楞棉瓦”这样的东西作为棚顶,就成为一座“厂房”了。虽说简陋,但可安置几台生产必需的冲床、车床、虎钳台之类机器,有了这些机器就可开始生产了。你别嫌这样的厂房简陋,在袁新谱心里可早就胸有成竹了。他当然知道“楞棉瓦”只能使用三五年,但这已经足够了。一个企业如果在三年的时间里还不能起色、不能大变样的话,哪还要去办什么厂啊?他胸中自有谋算,二三年以后,他肯定会拥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厂房!现在这样的厂房虽然简陋些,但生产啤酒厂的“输瓶机”(其实是一种不锈钢链板的组合件)这种产品完全可以胜任了。常言道,凡事起头难,一开始就要建立起一座正规化的厂房来,谈何容易?谁能有这个本事?我们这些凡人可不是孙悟空,手指一点就能化出一座庙宇来,我哪里去揍这么多的启动资金啊?现在只要能凑合就行了,等到产品销售出去了,利润滚滚而来,到时再去建立正规的厂房也就水到渠成啰。
果然,就在短短的二年以后,袁新谱就在原来的棚屋旁边建起了一排十间的砖木结构的厂房来,而且以后“一年一个样”,新建的厂房一座比一座高大,车间里的设备也愈来愈先进,真简直像变魔术一样,村民们真的对袁新谱刮目相看了。如今啊,他正如《沙家浜》戏里对白中说的那样,“人也多了,枪也多了,老吴当司令了”,现在的老袁在厂里已拥有百十号人马,比当年的“吴司令”还威风,他已经成为乡里的知名人士了,没有哪一个村民不对他竖起大拇指的。可是,此前的袁新谱在村里却是个被瞧不起的人哪。
袁新谱有初中学毕业的文化程度,这在当时的农村来说可算是“高学历”了,再加上他生性活络善于“异想天开”,自然就不安心在农业生产队里参加劳动,他无论如何不安心去当一个摸“六株头”的农民。他想,做农民终日头顶烈日、汗流浃背,下田还要受蚂蟥咬叮之苦,那种头上流汗,脚梗流血,又苦又累不说,到头来只赚得人家的一个零头钱,我能这样犯傻吗?他善于独立思考,从不人云亦云,对社会上的“传统观念”与“习惯说法”都不认可,有他自己的一套观点。譬如说,当时报刊上及各种会议上都这样宣传的,说什么“当农民很光荣”,可他就不这样认为,当农民究竟“光荣”在哪里?是穿的好、吃的好还是社会地位高?别的不说,就是从“劳改释放犯”都要安排到生产队里来劳动这件事来说,就说明做农民是最低等的,这些“劳改犯”为什么不安置到其他行业劳动去?就是因为做农业是最苦最累,收入又最低,是最低贱的行业,他们不把“劳改犯”放到最苦最累最低贱的地方去改造难道还要安排他们到其他好的地方去享受“高待遇”不成?可见啊,哪些“当农民很光荣”的说法尽是些“骗人的鬼话”,那些农村干部津津乐道的“光荣”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而已,那些当领导的人之所以要说这些话无非是想安抚农民,给他们戴上一顶“高帽”,他们就会听他们的话。还有,在“三年困难”那阵子,有许多在城里工作的吃“商品粮”的人也被“压缩”到农村里来当农民,这实际上是到农村来与农民“争口饭吃”。在“文化大革命”时就根本不要说了,那些在城市里无法安置工作的“知识青年”也下放到农村来,用各式各样“名义”把各式各样的人群安插到农村里来,还说什么“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还有更令人啼笑皆非的说什么“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这真是天方夜谭啊,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农民能去管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小学教师吗?只晓得“天狗咬月亮”的人能去“管理”正在给孩子们上课讲“月蚀的原理”老师吗?说得难听一点,这其实是“欺”农民的无知与愚忠,这时的农村简直是个“大箩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那里装!这样包罗万象的结果,农村就陷入了“三个人吃一个人饭”的境地,农民的生活还能好得起来吗?我如果也像他们那样安心在生产队里劳动,这岂不是永远去做被人瞧不起的憨大吗?我可不这样傻呢!
幸好,自从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农村里分田到户,再也不受生产队的管束了,他真正的自由了,他还会去种田吗?分到户的几亩田完全可以由他的兄弟们去种,他出外去找到门路了。我宁可在家里闲着,也不去摸“六株头”。当初,大家并没有认同袁新谱的想法,认为他是一个好高骛远、上不够天、下不着地这样的人,没有人看得起他。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正如老辈人所说,“屁股一条坑,衣饭各人生”啊,他果然成功地跳出了“泥潭”。
他既然不想当农民,那就要去动脑筋找其他赚钱的路子。他坚信,三十六项,项项出状元,只要是你找准方向,并下决心持之以恒地去奋斗,最后肯定会取得成功的。他经过了再三考虑,决定去走为厂方销售产品的“找订单”的路子,他觉得,目前许多“乡镇工业”正在兴起,有一种蓬勃发展之势,肯定是一种“朝阳产业”,前途无量。他向亲戚借来一些钱当盘旋,就开始了出外闯荡。他不辞劳苦,几经周折,果然得到了好几家轻工机械的订单,初尝到甜果的兴奋。有一次,他出外坐火车时遇到了一个穿戴整齐很有派头的邻座,作为邻座,自然少不了聊天,开始聊的时候,由于互不认识,只能是互相寒暄问候一下,随后熟悉起来,就也会问一些对方的情况,当他了解到对方是省内颇有名气的萧山啤酒厂的周副厂长时,他就心花怒放起来,觉得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于是他就向他详细地介绍起家乡的轻工机械产品的情况来。这位“座友”听到介绍的情况后也发生了兴趣,就对他说,如果你们的产品质量好,我可以给你一个订单试试看,如质量真的像你所说的那样好,确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以后就可以大量订单给你。他通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谈论以后,觉得这个“座友”说的话还是比较诚实可靠,不像“江湖骗子”,再说啦,小批量地进货,考察一下产品质量,不会造成什么经济损失,如果产品确实质优价廉的话,难道不正是我们厂家所需要的吗?于是,他们就很快地达成了一笔小订单。这下子,他对这位“座友”真的感激万分……
由于他推销的产品确实是质优价廉,于是就很快地得到了大量的订单。从此,他就如“腾云驾雾”般地发了起来!此时,他机敏的脑袋忽然想起,他给这家厂里带去了这么多的订单,使这家厂突然“暴发”起来,而自己得到的钱只是一个“零头”,我这岂不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吗?如果我自己办起一家轻工机械厂来的话,那我自己不就能很快地发起来了吗?我这个人真傻啊!于是乎,他就立即着手筹备办厂事项。
结果,灵山县瀛海乡就出现了《灵山创新轻工机械厂》……
成根 发表于 2014-11-3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六项,项项出状元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hcf_15 发表于 2014-11-4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原创。
天涯海客 发表于 2014-11-5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3-29 0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