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西湖.湖中居

[复制链接]
老没 发表于 2009-5-9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杭州住了5年。5年来,在杭州的山水间留下了不少足迹,却没有给它们留影,总以为以后机会有很多。没想到有一天不得不与它告别。离开了,深深地觉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游杭州。西湖仍如初见时那么让人心动。
    带着相机,给她留了点影,也留下一些文字,以作纪念。

                                            西湖 . 湖中居

纪念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景

引子
  大约与“西”字相关的,都有些极致之美罢。“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西湖,是一首诗,是一幅天然的图画,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正文

    今日走的是新西湖的杨公堤。漫步杨公堤,一路景色,正是阳春三月,杨公堤花色正盛、垂柳如烟,虽然游人如织,却并无市井之闹。“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赏?西湖根本缥缈得不似凡尘,只怕一眨眼,便即烟化而逝。三月是西湖最美的时候,人流如织,西湖暖风醉游人,很多游人来此踏青。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向前走,路旁,绿树成荫,杨花纷飞,飞花迷眼江南梦。眼前的风景,分毫不差正是梦中的颜色。眉目清秀、柔情满怀,此地此景,正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里描述的“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湖堤不长,胜在清雅。一株桃树一株柳,桃红柳绿春色浓,果然风情无限。不知为何,景致太好,更容易让人心生不舍的怅然感叹。君不见,美景易逝、流年菲薄,无从挽留亦无从把握,于是连感叹也终至轻微无声。乐天的两行诗此刻偏又无端端地浮上心头:年年只有人空老,处处何曾花不开?

      走过一石板小桥,再行数十步,就可见路边一青砖白墙黛瓦的古宅,仿若回到了一个古旧的年代。迎入眼帘的是“湖中居青年旅社”七个字,这是一处由一民居改造成的国际青年旅社,民居是明清时代的风格,墨瓦粉墙,翘檐飞角。错觉中,时光似乎倒退百年。


[ 本帖最后由 老没 于 2009-5-9 19:47 编辑 ]
太极.jpg
 楼主| 老没 发表于 2009-5-9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湖中居

湖中居外,一泓碧水映青天,左岸垂柳,右岸人家。江上舟摇,楼上帘招。临水的埠头,可见嬉水的孩童,乱了悠悠的水流,也乱了我思慕的心。

      不知为何,绝美的西湖总是让我觉得惆怅。

      “小酌庭中和雪醉,低吟月下伴花眠”。只在寄情山水时,方可不问世间事。我一直有着自己执迷的甘醇情怀,所以注定终生都看不破某些现实的郁积。于是我喜欢远行。虽然明知道,梦终究会醒,生活依然要面对。耽搁得再久,还是要回去。
太极老人.jpg
 楼主| 老没 发表于 2009-5-9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湖中居

踏入湖中居,只见青石板铺砌的庭院里,藤椅数把,兰花几支,屋檐下挂着一黑色的鸟笼,有风尘的旅人倚着长廊小憩,有清秀的少女向着天空发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情绪叫做悠闲。

       走过庭院,中堂改做前台,一格一格缀着古朴铜环的吧台,像极了中药铺满是抽屉的柜子,前台的女孩面容清秀,声音甜美,稍过片刻,办好入住手续,拿到门卡,转个角,便看到木制楼梯。

      沿着红漆的木制楼梯上了二楼,房间的布置更是合我心意。原木的家具,白底青瓷的卫浴,处处可见主人的精心。床褥很柔软,房间很干净。已经知道了青年旅社的几条规矩:入住之后,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来做,比如整理房间和折叠被子;基于环保理念,旅舍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大厅里有图书和杂志免费借阅,如果愿意的话,你也可以将自己的东西拿出来与人分享;青年旅舍给年轻人提供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床位,而是一个背包走天下的经验……

       几乎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我就爱上了这家旅舍。

       是木制的老式窗户,打开西窗,窗外是一片竹林,恰处雨中,细竹在窗外摇曳,和着风声,窗户发着“唧唧呀呀”的声音,让人宁静,心绪渐渐明朗。整理好行囊,小睡片刻,醒来时雨已止。雨后的竹林鲜翠欲滴,望着窗外,遥想起在曾在杭州任太守的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晢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他的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南山路.jpg
 楼主| 老没 发表于 2009-5-9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湖中居

若说是白居易最早发掘了西湖之美,那么苏轼便是赋予西湖以灵慧的人物。他曾两度在杭州为官,其间修井、赈灾、治病、浚湖。是他别出心裁地将湖底淤泥蔓青筑建成风韵苏堤,也是他,将百姓们的感恩巧妙地还赠于民,才令东坡美食传承后世。

       雨霁,阳光点点投进窗户,照在脸上,疏影点点。“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被贬黄州时,一次出外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独他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谁怕"一语的反问,因了"莫听"、"何妨"的衬映,显得气度从容人,由此展出披蓑烟雨的隐逸之思,就更有了遇祸不惊、笑对苍茫的风神。不知自己,何时也有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色彩西湖.jpg
 楼主| 老没 发表于 2009-5-9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湖中居

朋友相赠青稞酒,并向我介绍了这种神秘的酒。青稞酒来自西藏,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最适合我这种不擅长饮酒的人喝。

     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青稞酒,是喜庆过节必备之饮料。青稞酒的制作工艺很独特。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之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二天后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类似啤酒。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倒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上第三口,斟满干一杯。

     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藏语叫挸逍勐陹 ,她们穿着最华丽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倒为止。

     打开青稞酒,用雪碧与青稞酒以一比一的比例混合,酒的度数更低,入口,甘甜醇香。一杯入肚,脸已微红。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曾独自深夜里看《东邪西毒》,欧阳峰眺望远山:以前看见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我现在已经不想知道了,我是孤星入命的人,从小父母早死,只好跟哥哥相依为命。从小我就懂得保护自己,我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拒绝别人。因为这个原因,我再也没有回去,其实那边也不错。可惜已经不能回头。

    那天晚上,我突然很想喝酒,就喝了那半坛“醉生梦死”,好象平常一样,我继续做我的买卖。没有事的时候,我会望向白驼山。我清楚地记得有一个女人在那边等我,其实“醉生梦死”只不过是她和我开的一个玩笑,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反而记得越清楚。人生如梦。醉生梦死有时不过就是一玩笑。


[ 本帖最后由 老没 于 2009-5-9 19:54 编辑 ]
宝俶塔.jpg
 楼主| 老没 发表于 2009-5-9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湖中居

从北窗眺望,可见湖中居的庭院,及居外的满城春色。内院比进门看到的庭院更古朴,太师椅,大方桌,望着院中的景致胡乱遐想。这座宅子的主人确是不负流光,闲暇可以落棋,棋毕可以品茶,茶尽还能赏这一方清雅风景,真是羡煞旁人。

    居外不远处,可见一座拱形的石桥,这座桥是不知名的。西湖桥多,烟雨江南,小桥流水,演绎的是“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的诗情画意。江南的桥,数以千计,悠悠岁月,留下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却一座又一座地记下了浪漫和惆怅。

    碧波连天的西湖之上,矫若游龙、跨似晴虹的石桥何止百数,最有名的是断桥、西泠、长桥,名为西湖三桥,实在是因为她们是杭州人心目中的三大情桥。每一座桥都演绎着一个凄美哀怨的故事,每一座桥都诉说着忠贞不渝的情感,每一座桥都给后人留下了无悔尽的感慨,缠绵悱恻,可歌可泣。风光旖旎的西湖便多了几分浪漫和伤感,那湖光也仿佛因为激动而珠泪盈盈。

   
   (这几张湖中居的照片是从网上下载的)

[ 本帖最后由 老没 于 2009-5-9 19:44 编辑 ]
湖中居.jpg
 楼主| 老没 发表于 2009-5-9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湖中居

    下楼,看到偏厅另有个小型酒吧,织锦缎的靠垫,宁式雕花大床,轻纱薄幔,无处不透着古色古香的韵味。两旁放了几个书架,里面的图书有文学类、旅游类、人文类,旁边放着很多杂志,主要是旅游杂志和电影杂志,而且还能找到最新的一期,可见旅舍的主人是非常用心的。书架里侧还有两台电脑提供上网因是国际青旅,可看到很多外国友人,多数是来旅游的,三三两两地坐在木椅上闲聊,甚是悠闲。

     想起自己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到处走,在一个地方住一段时间,然后再离开,如此周而复始,就会感觉自己一直积极地活着。一个人有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这是真正值得骄傲的。

     临近黄昏,朋友设宴招待,地点定在距杨公堤不远的聆湖居,一家古朴的农家乐。席间,点了一道杭州名菜——东坡肉。苏东坡除了书法与绘画独步一时外,就是在烹调艺术上,他也有一手。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据传那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当时,老百姓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当时向苏东坡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外,也有人来学烧“东坡肉”。后农历除夕夜,民间家家户户都制作东坡肉。相沿成俗,用来表示对他的怀念之情。现在成为杭州一道传统名菜。东坡肉入口肥而不腻,带有酒香,十分美味。

       老友相聚,天南地北,自是惬意,只是时光匆匆,似乎刚见,又要别离。想起初中时同住宿舍的光阴,那个拿着个娃娃,让爸爸送来上学的娇气小女孩,一晃已是职场上干练的女性,倏忽之间,这么多年已经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年岁沉积,所有的事渐渐都记不真切。


[ 本帖最后由 老没 于 2009-5-9 20:09 编辑 ]
庭院深深.jpg
 楼主| 老没 发表于 2009-5-9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湖中居

     原本那时还是一个情绪易波动的小女孩,但这么多年过去之后,我亦渐渐成为一个沉静内敛,不事张扬的女子。与其伤情,不如咏景。很多感觉,宁愿深藏于心,也不愿宣之于口。

     十年踪迹十年心。悠长的岁月里,又有谁是不会被改变的呢?只是有些执著依旧,即使等不到想要的结局,亦算是对自己有个明白的交代 。

     来时西湖,去时西湖。像一个完整的句点,起点亦是终点。

     欢悦的时光总是特别容易流逝,如同一场了无痕迹的春梦。而梦里总是不知深浅,一味贪欢。

      此去经年,不知又将是如何的光景。但无论如何,已可满怀期待。因为我深信,那未知的将来,必会因西湖而留有一瞥惊艳之影,令我时时忆起。

      纵然深知,别时容易见时难。

      苏轼曾有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一场梦幻泡影,本没有什么可以留迹。只有豁达睿智又心怀慈悲的人物,才能与绝美的西湖同在。
悠哉悠哉.jpg
nbzhou 发表于 2009-5-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没知道的不少,文字信手由缰,很洒脱。
 楼主| 老没 发表于 2009-5-9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nbzhou 的帖子



[ 本帖最后由 老没 于 2009-5-9 20:08 编辑 ]
 楼主| 老没 发表于 2009-5-9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bzhou 于 2009-5-9 19:52 发表
老没知道的不少,文字信手由缰,很洒脱。

实话是,这篇文字费了我很长时间,看似洒脱,其实是苦思冥想得来的。

[ 本帖最后由 老没 于 2009-5-9 20:08 编辑 ]
春之驴 发表于 2009-5-9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真好!我书读得少,最需要学习这样精美的文化作品来提高自我修养,感谢,感谢!

弱弱的问一句,该称呼您mo(去声)呢还是mei(阳平)?
 楼主| 老没 发表于 2009-5-9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春之驴 的帖子

称呼什么都可以,您喜欢啥就是啥。
 楼主| 老没 发表于 2009-5-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乡网上混了三天,就混到了两个精华。嘿嘿
我得意儿地笑,我得意儿地笑……

[ 本帖最后由 老没 于 2009-5-9 21:28 编辑 ]
胡雨 发表于 2009-5-1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是个女子。很有情调的女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6-8 0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