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登录
象山同乡网 返回首页

海天渔歌的个人空间 http://xiangshanren.com/bbs/?117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古代城市“取物比类”文化现象透视

已有 912 次阅读2011-8-1 21:21 |个人分类:探索发现|

中国古代城市“取物比类”文化现象透视

   
                                     2003年4月10日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持续不断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体系。在这种文化背景影响下,中国古代城市也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地方文化的最高体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往往集中体现了一个地方的兴衰与发展历程。中国文化是一个有机的自然观,认为宇宙天地万物无不是具有生命力的活体。在传统的城市建筑设计中,城市不单单是物质建筑实体,还是具有灵魂与生命的物体,并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中国古代城市的修建往往通过模仿或者对城市进行附会,赋予城市以某种具体事物形象,我们不妨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的“物象”文化。具有某种“物象”的城市,人们就会认为城市能够获得该事物形象的特定神奇功能,保佑这个城市和它的人民,给城市带来吉祥和平安,保证城市长久不衰。这种体现在城市建筑中的文化现象正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一、古城规划中的宇宙意象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人是一体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无不昭示着人间的种种兴衰祸福。所谓“天垂象,见吉凶”,“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因此,就产生了天文崇拜。在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上,也受到了天文学的影响。李约瑟在总结中国建筑的特色时说:“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自然不在话下,城乡中无论集中的,或是散布在田园中的房舍,也都经常地呈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和星宿的象征主义”。在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对宇宙的模仿并应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根据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吴国的伍子胥就仿效天界中的八风修建苏州城。

    在古代,宇宙星象倍受关注,尤其是一些比较有名的星座,人们往往赋予某种功能,认为其运行变化左右着人世间的种种变动。在这些星座中,北斗七星是非常著名的一个,因此,北斗星在古代受到人们特别的重视,并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了应用。如温州,就是仿照北斗而建的。温州建于晋代,据记载是在著名的堪舆家郭璞的指导下建设的。“初,谋城于江北,郭璞取土称之,土轻。乃过江登西北一峰,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华盖山锁斗口。谓父老曰:‘若城绕山外,当聚富盛,但不免兵戈水火。城于山,则寇不入,斗可常保安逸’。因城于山,号斗城”。温州城以附近的九座山象征北斗九星,“松台、郭公、海坛、华盖为斗魁,积谷、巽吉、仁王为斗柄,黄土、灵官为左右辅弼”。城池建在代表斗魁的四座山上,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增加了城市的安全。北斗星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信奉,在其政治属性中,具有“帝车”的显赫地位,而在民间,则认为其能够给人带来福气,保佑人的平安。

    汉代的长安城,形状不规整,城南似南斗,城北似北斗,因此号称斗城。在天文学意义上,南斗、北斗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南斗和北斗很早就被人们所崇拜。有资料表明,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为北斗举行隆重的祀典,并且殷人已将北斗星与王相联,认为祀斗可使“王受佑”。秦统一天下,秦始皇命建南斗、北斗庙。北斗七星,由于其明确的标志性特征,在表达天的观念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因而也就成为帝的指代物。“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筑斗城的意义也在于“齐七政”,它意味着稳定与秩序,象征着国家体制完备,政通人和。晋代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记述了西汉初人们崇拜北斗的习俗。“又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兢为妖服以趣良时。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这说明汉人视北斗为命运守护神。另外古代还有“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民俗观念,故南斗、北斗一直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也许正是基于南斗、北斗对人们具有“庇佑功能”,汉长安城的设计采用了象征南斗、北斗的“斗城”形式,以期获得上天的庇护,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除了星辰以外,太阳也被应用于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中。清代黄河改道以前,黄河是从淮河入海的。江苏的宿迁县城当时位于黄河边上,每年都要遭到黄河水的侵蚀,以至不得不迁移城址。经过一番踏勘选址,另筑了新的县城。这次修筑的新城,城垣呈圆形,象征太阳,“取裁用圆,象太阳也”。其寓意自然也昭然若炯,太阳属火,根据五行之中相生相克的原理,火克水,将城池修建成太阳形状是借此以镇水患,消除灾害的一种手段。这种行为方式的产生正是源于古人崇拜天的传统思维模式。

    二、古城规划中的动物仿生意象

    在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人们往往有意模仿某种动物形象来修建城池,北京大学的于希贤教授将这种文化现象命名为城市建设的仿生学。他认为所谓“仿生”,就是把城市取象于某种生物的形象与灵气,取之于当地特有的山水灵气,形成这一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个性。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形象比喻上:城市是一个从不间断地在进行新陈代谢,每日每时都在吐故纳新,进行生命活动的活体。

    1、牛城

    在农业社会中,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牛的勤勉、率直和任劳任怨的精神,一直被人们所提倡和景仰。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又赋予牛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牛文化。在古代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牛的形象也被运用其中,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八卦中,牛是坤卦的象征,坤为土,土又有克水的功能,因此牛的形象被广泛运用于水灾比较多的地方,以镇水患。明代的开封城,就是一座牛城,因为开封位于黄河岸边,屡遭水患,所以修建牛城借以镇之。开封整个城市的平面布局形如卧牛,有五个城门,西门象牛头,其余四门象牛脚,因而具有卧牛城之称。安徽的亳州建于明代,“隍池深一丈,亘以大桥通,池水形如卧牛,名曰卧牛城”。河北的阳原县城,也是一座牛城。“治城,本宏州旧城,辽统和中建,金元因之。明洪武初废,天顺四年重修。形如卧牛,故相传为宏州卧牛城。……城北枕高原,东阻沙沟,西环浒水,南限河湾,既具形势之区,复罗重关之险,名为卧牛,殆非虚传”。河北邢台称作卧牛城,则并不是因为城市在规划上与牛类似。“隋图经谓,此城为石勒所筑,号建平城。沈存中又谓郭进守西山时所著,厚六丈,上可卧牛,俗呼卧牛城”。

    2.龟城

    动物崇拜在自然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龟位于四灵之首,生命周期长,古人甚至有龟寿千年或长生不老的说法,民间往往借此来表达长盛不衰的用意。另外,在传统文化中,龟具有天、地、人之象,龟背呈圆形像天,腹呈方形像地,龟的头部又为男根的象征。因此,龟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崇拜。龟的形象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自然少不了龟城。
昆明就是一座典型的龟城。唐代开元年间,云南的南诏国国王盛罗皮在晋宁修建拓东城,“开元初,威成王(盛罗皮)册杨道清为显密圆通大义法师,塑大灵土主天神圣像曰摩诃迦罗,筑滇之城以龟其形。五年,龟城完复。塑二神,一镇龟城之顶,一镇城之南”。后来,随着南诏的扩张,南诏国王阁罗风派其子在滇池北岸另筑拓东城,拓东城就是今日昆明的前身。公元1254年,蒙古大军攻陷拓东城,置昆明千户所。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立云南行省,昆明成为行政中心。明初,扩修昆明城,城市形态接近圆形,共有六个门,曰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南门和北门。相传,昆明城也是龟城,南门是龟头,北门是龟尾,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是龟的四条腿。北门内门向北,外门向东,取灵龟掉尾之意。大西门、小西门内门向东,小东门内门向西,外侧廓门都向南,取其足动之态。大东门内外门朝向一致,则是因为东方属木,取木宜伸不宜屈之意。此外,昆明城在其镇山、蛇山山麓,连接蛇山之气脉,龟蛇相交,构成玄武图像。玄武为龟蛇相缠之象,古人认为,龟没有雄性,需要与蛇交媾才能繁衍后代,这是古代生殖崇拜的反映,寄托了人们企盼子孙繁盛、兴旺发达的良好愿望。

    山西的平遥古城,也是拟态神龟。平遥古城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些看似虚妄的传说,反映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古代的宣城(今安徽宣城)也是一个龟城,相传是南唐将军林仁肇所规划的。“仁肇,江南将,善用兵,通卜筮阴阳书,今城制盖出其所画,禁山带溪,得势之便,肖龟为形,南首北尾”。

    3.鱼城

    福建的泉州城别名鲤鱼城,这是因为其城垣的建筑形状为一条鲤鱼模样,周围有八个城门。小东门是鲤鱼的嘴。小东门前面的湖像一块珍珠,形成鲤鱼吐珠的意象。这样,城市就不再是毫无生命的物体,而是具有了灵魂的活生生的城市。

    4.其他动物形象

    除以上几种动物形象外,古代城市的修建还借鉴了其他的动物形象。明代的开州,称作虎城,“开州土城,前方后圆,号卧虎城,周二十七里,宋熙宁间筑,金元洎国朝皆因之”。河北的张北县城则以燕子的形象闻名,“建筑始于辽金元三朝,名为燕子城”。

    据说,大同古城是一座凤凰城。明洪武五年,徐达筑砖城,也就是现在的旧城。古城东西长三里,南北长三里半。大同古城布局,东西短而南北长。当地人称之为“凤凰单展翅”。传说一只金凤凰不甘天宫寂寞,向往人间生活,就偷偷下凡。当它降落到人间时,恰巧路遇一名勇士,看见一团金光,以为是什么鬼怪,一箭射去,结果射伤了它的一只翅膀。凤凰因此不能返回天宫,于是拍翅膀一变变成现在的大同古城。南关为凤头,北头为凤尾,大同旧城为风体,东西两关为凤翅。东关大而西关小,因为西关为受伤的翅膀。如果我们看一下城的形状,还真有些像凤凰呢。

    三、城市规划中的此附意象

    城市的修建不一定是方方正正的,总要呈现出一定的形状,人们为了突出城市的形象,往往将城市同某个具体物体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因此,在古代城市的规划中,还有一些其他事物的形象通过有意或者无意的规划而体现出来。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用品形象

    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葫芦多籽,因此具有生殖崇拜的象征,在我国各民族的神话中都有人出自葫芦的传说。在道教神话中,常以“壶天”、“洞天”来比喻仙境,壶,即葫芦。因此葫芦的形象在古代得到普遍应用。在城市规划中,明代的南京城的形状非常典型,其形状恰似一个大葫芦。清代江苏的盐城形状也是模仿葫芦,因此又名瓢城,“以其形似瓢也”。明代河北的任邱县城,“……今之县城,明洪武七年知县云霄所建者也。永乐元年知县谢鲁修,弘治庚申,知县毕玺随民居曲折更为改筑,以城形如头,因名之曰幞头”。明清时代的锦州府城,以其“形势若盘,俗谓之盘城”。

    2.生产工具形象

    江苏扬州的瓜洲镇,以其形状类似簸箕,被称作簸箕城。“城在城南四十里,先为扬子江沙碛,自唐开元后,遂为南北襟喉之处,及唐之末,沙连北岸,渐有城垒。宋乾道四年始筑南北城,人号曰簸箕城”。福建安溪县城,设治于凤城,因其城背靠凤冠山而得名。如果登山俯视,会发现整个城市形状像一个犁头,所以安溪县城又别称犁城。

    据光绪《惠州府志》记载,为防日益猖獗的海寇活动,明初建平海城设防。平海城外形犹如一口燕尾古钟,故称“钟城”。

    总之,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与建设,有许多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创建文明城市丰富的营养和不竭的源泉。在今天各个城市都在树立城市形象的同时,切莫忽视中国古代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充分挖掘城市的古代文化,这对于丰富城市特色,弘扬城市精神,建设有灵魂的城市具有积极而又现实的意义。

                           (文/陈喜波——《城市问题》/2003·2)


鲜花

鸡蛋

握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海天渔歌 2011-8-1 21:24
相形取胜,道法自然,仿自然界智慧;
意象类比,器重人文,生人世间文明。
回复 海天渔歌 2011-11-27 10:34
【河图】的数字排列所显示的是地的“方之象”,即地之方的简明而形象的数字表现,体现的是古人对大地的思考。
【洛书】的数字排列所显示的是天的“圆之象”,即天之圆的简明而形象的数字表现,体现的是古人对上天的思考。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5-3 0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